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科研简讯
中科院“畜禽功能性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518-518

摘要:7月4—6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畜禽功能性氨基酸和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动物营养、保健与饲料添加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随元、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黄宁生、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文祥等出席。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和国内外大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及养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中科院“畜禽健康养殖及其产品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518-518

摘要:7月3目,中国科学院“畜禽健康养殖及其产品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葡萄牙、韩国以及国内的动物营养学专家欢聚一堂,就动物营养和食品安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

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519-52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这一基础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多功能性特征越来越突显。本文利用2004—2006年县级数据,剖析了我国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生活保障、文化传承和休闲、生态调节等四大基本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地图叠加法,按照区域功能组合特征和功能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似性的原则,并参考已有相关区划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青藏四大功能区;结合区域资源、经济和社会综合比较优势,统筹定位了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辅助功能,论述了农业功能区管理对策措施。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524-529

摘要:以我国中部5省(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江西)和东(南)部4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比较对象,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威胁:Threat)。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资源及土地与劳力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主要劣势是规模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自主创新水平低、加工产能布局不合理;主要机遇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政府重视程度提高、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贸易环境不断改善;面临的挑战是市场竞争加剧、金融危机影响、原料基地不大、产品知情要求。在SWOT矩阵中选择了s0战略,即非均衡梯度推进战略,是效益优先、兼顾均衡、适度倾斜、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加拿大农业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访问亚热带生态所529-529

摘要:8月6日。加拿大农业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坚强博士应邀来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访问,期间,参观了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中加农业问题合作的现状前景及潜力”的学术报告。

农业部组织专家考察桃源站国家玉米区试点529-529

摘要:6月21日.农业部品种管理处处长孙世贤率国家玉米区试考察组一行11人,在湖南省农业厅种子管理局书记杨孚初陪同下.考察了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桃源试验站宝洞峪试验场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点。

玉米新品种“科玉6号”通过审定529-529

摘要:在近日召开的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会上,由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科玉6号”通过了审定。该品种是该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以来选育的第6个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其中鲜食玉米种2个,普通玉米种4个。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530-533

摘要: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市的发展和升级,它要求形成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创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重视生态环境,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持续增长。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道路中人地矛盾、产业结构、城乡差距及生态退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两型”角度提出土地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环境服务城市化等具体建议和措施。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变化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效应分析534-538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趋向于肉类食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多,食品消费方式也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虽然大大提升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土地、淡水等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改善居民的食品消费方式,实现食品消费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状况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539-542

摘要: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未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数量及其粮食消费需求量进行了预测;提出保障种粮耕地面积,强化粮食生产投资,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建立城镇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保障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粮食消费长期安全的对策措施。

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543-546

摘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领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改变。本文引入结构变化率及信息熵,对1996—2005年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较快,用地结构变化相对消费结构变化要缓慢一些;②消费结构熵与土地利用结构熵具有同步增减性,随着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用地结构在逐渐趋于均衡,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用地结构的变化;③不同消费比重的变化导致对应土地利用类型随之发生变化。全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例平均每降低1%,耕地面积减少0.94×10^4hm^2;全省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比重每提高1%,交通用地面积增加0.365×10^4hm^2;全省城乡居民其他消费(除食品和交通通讯以外的消费)比重每提高1%,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则增加了0.569×10^4hm^2。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农民市民化研究547-551

摘要:本文根据重庆市土地资源现状及城市性质、定位和发展目标,构建适合重庆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赋权并加权求和得出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水平较低,但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突破口之一,重庆市未来大规模的农民市民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不仅从根本上缓解了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而且有效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最后对农民市民化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研究552-556

摘要:海南地处我国南疆,是移民汇集,文化交汇、演替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文化特色浓郁。海南具有独特的开发历史和独到的地理位置;粤海通道的发展及东线高速铁路的建设、航天城的建立和三沙市的成立、博鳌国际论坛的召开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都给海南旅游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海南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今后海南应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体育竞技、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会展、节庆旅游,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娱乐业,体现休闲文化,增加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精海南的文化旅游产业。

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东南翼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例557-561

摘要:在界定了山地化及其民俗生态旅游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研发的历史、自然地理渊源、地质和入文景观、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并以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东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与相对劣势。提出了从同一省(市)管辖的行政区向他辖的“地缘经济区”开放协作,构筑武陵山区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圈乃至“中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区内和区际的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的构想及对策。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张家界市旅游市场策略选择562-565

摘要:从生态位理论角度出发,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发现旅游生态位是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多维度概念。以张家界市为例,通过研究其旅游生态位,从旅游市场角度提出旅游生态位扩充、旅游生态位分离和旅游生态位创新等张家界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湖南农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协调性评价566-569

摘要: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与计量模型,对湖南各市州农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农业技术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强,农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提出了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度,发挥核心区域在农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等对策建议。

太行山区的资源优势与区域性脱贫的科学技术对策570-574

摘要:本文从自然条件、灾害多发性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太行山区贫困的根源,提出在干燥度配置植被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及生态工程原理等科学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山区资源优势,走合理开发和利用,培育支柱产业,自我脱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宁夏移民扶贫开发的经验和效果575-578

摘要:移民扶贫开发是中国农村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回顾了宁夏移民扶贫开发三个阶段,即吊庄移民(1983—2000)、易地生态移民(2001—2007)和现阶段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2007—2011年)的情况,探讨了宁夏移民扶贫开发的经验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移民;省内近距离移民;在确保资金到位的前提下坚持了因地制宜,效益为重的原则和多元开发模武。最后论述了当前移民工程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