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科研简讯
我国仔猪营养调控研究处于国际前沿175-175

摘要:随着一系列高效营养、无抗生素及激素残留的饲料研制成功,长期困扰养殖业的“仔猪难养”将成为历史。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历经4年攻关,将断奶仔猪营养生理研究从机体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从定性化提升到定量化,其开发的断奶仔猪配合饲料在省内外多个养猪场推广应用,不仅让仔猪健康度过断奶应激期,而且减少了饲养成本,临床抗生素用量也明显下降。在1月16日举行的成果鉴定会上,刘筠院士等专家高度评价该成果整体居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

广西区科技厅领导访问亚热带农业生态所175-175

摘要:3月4日,广西自治区科技厅杜伟副厅长访问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王克林所长就研究所学科方向、人才队伍、平台建设、院地合作以及科技成果产出与应用等方面的情况,向客人作了简要介绍。杜伟副厅长对该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示赞赏,并向研究所十多年来为广西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杜伟副厅长希望研究所站在国家队的高度,继续针对广西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结合研究所的优势学科,在喀斯特特殊生态环境分析、生态养殖、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寻找科技目标,为推动广西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表示广西区将继续加大与亚热带生态所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努力成为院地合作的典范。之后,杜伟副厅长一行参观了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176-179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内部生态系统功能存在障碍,外部生态环境恶化情况非常严峻。表现为:非自然、非均衡演进的农村金融生态影响了农村金融业的资源配置功能,农村金融机构的粗放经营及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结构缺陷催生了农村金融风险,制度缺陷成为农村金融生态恶化、影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必须通过明晰农村金融产权,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良性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机制,加强监管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内部生态系统;同时通过法制建设、完善农村征信体系、提供良好的农村中介服务来塑造优良的农村金融外部生态环境,以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生态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选择180-184

摘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消费中存在的”畸形”消费方式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探寻新的消费模式。而生态消费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它把人类的消费纳入生态系统之中,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消费模式的重大变革,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

流域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185-188

摘要: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研究——以榆林市为例189-193

摘要:农牧交错区既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又是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从协同论系统论原理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地处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产生的冲突,提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方案,即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劳务输出,采用生态购买,建立生态特区,营造生态文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系统协调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我国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194-197

摘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它具有公共性、潜隐性、战略性等特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因素主要指农药、化肥、农地膜、自然灾害等因素,间接因素是指工业“三废”、生活污水以及粪便等污染源,社会经济因素是指财政支农投入水平、整个社会的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保护意识等因素。进口部分粮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必然途径。

海南岛农业生态安全评价198-200

摘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状态是农业发展良好基础;战略性、整体性、区域性是农业生态安全3个主要的特点。海南岛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兼顾了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和海南岛这个特殊地理环境的特点,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3方面来构建。海南岛农业生态系统总体上是健康、安全的,除了陵水县轻微归属评价标准中的三级(较不安全)外,其它市县都属于安全或较安全的级别。

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价值损益分析——以建三江垦区为例201-203

摘要:基于1989和2005年建三江垦区两期TM影像,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点基础上,应用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单位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89—2005年建三江垦区土地利用变化呈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增加,沼泽湿地和草地大幅度减少的“4增2减”趋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586亿元/a下降到467亿元/a。评估垦区生态价值,并将其纳入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对加快生态垦区的建设和完善垦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现代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204-207

摘要:现代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外部影响有正、反两面性,西方国家通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发展偏好于在技术层面照搬西方模式,过分追求物质要素的发展,对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未加以充分利用,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比较突出。文章在比较中西方现代农业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泛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与前景208-212

摘要:保护性耕作指的是“有利于保土保水维持:年改善土地生产力的耕种措施”,“覆盖度”并不是唯一标准;各种耕种措施既有“保护”一面,也有“非保护”一面,笋无“先进”或“落后”之分,不宜将美国提倡的免耕覆盖绝对化;免耕覆盖在不同地区效果不一,在半干旱地区效果显著,在湿润地区则应用较少;当前要加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各地区保护性耕作的道路、模式和技术体系,农艺与农机密切配合,避免缺乏研究试验与示范的大规模盲目推广。

洞庭湖区农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的比较研究213-215

摘要:对洞庭湖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田,旱田)与自然生态系统(芦苇,苔草)中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的分布特征及其在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集中在表层0-30cm,并与30—60cm,60—100cm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全钾在三个剖面层次上没有表现出差异性。从生态系统类型比较来看,各系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除有机质含量水田系统明显高于其它系统外,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田和旱田,其全N、全P、全K的含量在四种生态系统甲均处于同一显著性水平上,说明人为活动减小了系统间的差异性。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及发展趋势研究216-218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算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并证明其合理性。同时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特征及质量评价——以长沙市东郊为例219-222

摘要: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长沙市东郊71个土壤样品的肥力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以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K、缓效K、pH值、〈2μm粘粒含量为评判指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得出主要结果如下:土壤pH值偏酸性,全P、全K、有效P和缓效K含量较高,全N、碱解N、速效K含量中等,有机质含量不丰富;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得出长沙市东茸土壤的整体肥力质量属于中等水平,东湖和平的荒地、林地以及潭阳荒地为Ⅲ级,处于中下水平,东湖和平菜地及潭阳菜地、林地为11级,处于中上水平。

基于遥感数据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序列变化分析223-226

摘要:本研究根据球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在借鉴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支持下,基于Landsat卫星的TM和ETM+数据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监测,探讨了该区域1998~2003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本研究以1998—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数据与前人在该地区的相关研究(1978—1997)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对比,分衍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机理。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227-230

摘要:基于1996~2004年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采用计量地理模型,对酒泉市及市内各县区的土地刊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酒泉市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依次递减,集中度则恰好相反;②各县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在空间尺度上,园地分布最不均衡,未利用地分布相对均衡;在时间尺度上,园地、林地、牧草地和交通用地的分布趋向均匀,其余土地利用类型趋向分散;(参近8年来土地利用总体程度下降,信息熵减少,土地利用趋于有序性。

不同来源硬粒小麦单株产量及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231-234

摘要:以来源于意大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的12个硬粒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硬粒小麦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以及对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源于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品种,加拿大品种与墨西哥品系和意大利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不同来源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墨西哥品种极显著高于加拿大和意大利品种,千粒重墨西哥品系则显著低于意大利和加拿大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来源品种的有效穗数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大多存在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均为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多为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不同来源品种产量三因素对单株产量都有正向效应,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说明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在不同来源品种中均较大,说明有效穗数是硬粒小麦品种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构成三因素比较协调。认为墨西哥品系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引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黑龙江省杂草稻的特征特性及耐冷性分析235-238

摘要:以黑龙江省5种杂草稻为试验材料,以东农416为对照,研究杂草稻的耐冷性,结果表明:杂草稻在营养生长期时与栽培稻极为相似,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比当地栽培水稻品种短,株高偏高,分蘖力强,穗枝披散,生殖生长期时,衰老迅速,易倒伏,类似杂草,且边成熟边落粒;杂草稻的吸水能力除白长芒杂草稻Z1外普遍高于东农416;杂草稻种子的耐冷抗冻能力大于东农416,能在含水量较高的不利条件下保持一定的发芽率;在安全水分内的杂草稻种子可以正常发芽,在低于10℃的条件下,农416和各杂草稻的发芽率相差明显,红长芒杂草稻的发芽率明显大于其他杂草稻和对照东农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