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科研简讯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印遇龙教授主持的《猪氮磷营养代谢调控及环境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成果鉴定21-21

摘要:2005年12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印遇龙研究员主持,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湖南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等资助的“猪氮磷营养代谢调控度环境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由湖南省科委主持组织以李德发教授、刘筠院士、陈焕春院士为首的专家鉴定委员会,在长沙通过成果鉴定。

环江喀斯特站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1-21

摘要: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河北站沽源草地生态系统等36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http://www.chinalab.gov.cn/),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与广西区共建的广西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站。通过科学院和科技部组织专家的严格评审,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迄今中国科学院共有23个野外站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东省2003年的生态踩占与生态承载力研究22-27

摘要:本文研究利用生态踩占(Ecological Footprint,EF)模型定量研究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①2003年广东省的人均生态踩占面积为1.7338hm^2,而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424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0914hm^2,广东生态踩占是其生态承载力的2.7倍。②从人均生态踩占的供需结构看,耕地、草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林地和水域相对平衡,而建设用地供给充足。③结合以前研究,从1999年到2003年广东省生态承载力有所提高,但是生态踩占需求越来越大,生态赤字有比较快的上升趋势;④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广东省的人均生态踩占需求中等。但人均生态赤字很高。总的来说,广东省的生态踩占已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已对生态系统构成极大的压力。

呼伦贝尔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态势能值分析——以陈巴尔虎旗为例28-31

摘要:应用H.T.Odum能值理论对呼伦贝尔典型牧区-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1982—1985年及1991—2002年能值投入及产出、种植业系统能值变化、畜牧业系统能值变化及主要能值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旗无偿环境能值投入占总能值的90%以上;从能值产出看,2002年其总能值产出达到1.29Z0sej/a,是1982年的8.4倍;就种植业系统而言,2002年单位面积小麦和油菜能值产出分别为382.6Gsej/年和2.89Tsej/年,比1982年分别增加113.9%和296.8%;在畜牧业系统内,2002年奶业、肉牛及肉羊能值产出分别占畜牧业总能值产出的47%、17.81%和20.34%;从能值指标变化看,1982—2002年,陈旗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环境负荷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处于上升趋势,而人均能值占有量则处于下降趋势。但从总体上分析,陈旗仍然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传统阶段,急需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提升整体水平。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32-34

摘要:在认真分析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水利现代化目标要求,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西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生命之水,实现水与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的实施方略。

论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35-39

摘要: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寻求社会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城乡经济的交流和渗透是双向的,弱化城市与农村中的任何一方面不仅不能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财政投入、外资投入、民资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新时期乡镇企业反哺农业赋予新内涵,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促农,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营促农,建农补农实现反哺促农,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以城带乡促农。

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工程区内农户收入的影响与政策建议——以湖北、四川和重庆为例40-43

摘要:为研究我国实行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工程区内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通过在湖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三地以农户为对象的问卷调查,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工程区内农户经济收入、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政府应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的农户给予经济补偿;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农户薪柴使用量和农户能源支出;应采取措施加大天然林保护区内的投资和经营,确实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黑龙江省主要畜产品市场现状及趋势预测44-48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和综合优势指数法,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方面对黑龙江省主要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状况进行详尽分析;然后将黑龙江省放在世界和全国大背景下,分析主要畜产品市场供求现状,明确各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并对黑龙江省主要畜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和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做出结论性评述。并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的建议。

琼台现代化水平的比较分析49-52

摘要:本文从英格尔斯现代化标准评价体系、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和二次现代化指标三个方面来比较琼台现代化水平之差异,说明海南应该在发展战略、政府角色、教育和农业开发等几个方面借鉴台湾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海南实际,树立强烈的“追赶意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海南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53-57

摘要:农业创新过程实质上是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然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出现了四大障碍。即体制性障碍、市场性障碍、资金性障碍和技术性障碍,导致了二者的相互脱节:本文在研究了它们相互脱节产生的原因与后果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发挥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整体效益,需要树立系统观,整合政府和市场有形和无形两种资源优势,构建技术创新过程的四大支撑平台。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策研究58-60

摘要:本文简析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以及我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推动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农村公共服务变革:从政府选择到农民选择61-64

摘要:本文在阐明农村公共服务变革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变革的现实条件。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变革的本质是实现从政府选择向农民选择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转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变革既面临农民合作组织发育的困境,又面临政府职能转变的阻力,农村公共服务变革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第一届亚热带区域持续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胜利召开64-64

摘要: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中国生态学会发起并主办的“第一届亚热带区域持续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干2005年11月23—25日在湖南长沙紫东阁华天大酒店胜利召开;会议得到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食品、农业与环境科学协会(ISSFAE)等国内与国际组织的赞助,会前收到5大洲共30多个国家20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近200篇。

价格调节与水资源集约利用65-68

摘要:价格形成机制在自然资源集约利用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以水资源为例,阐述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分析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探讨我国合理水价形成区间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水价形成机制的途径与方法。

数字化玉米种植系统的适用性验证69-72

摘要:利用河北省连续两年的氮肥试验数据结果和相关资料,对数字化玉米种植系统在玉米主产区河北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尤其是氮肥模块)。结果表明:模型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模拟结果与大田实际符合性比较好,相对误差在5%之内;产量和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较大,但相对误差基本都在10%以内;对每公顷穗数的模拟结果均偏低,相对误差小于5%,穗粒数的模拟值普遍高于实测值,而籽粒重的模拟值则普遍低于实测值,穗粒数和籽粒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超出了10%。模型对作物吸收氮的模拟结果并不理想,而对子粒吸收氮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前者,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该验证结果表明,数字化玉米种植系统对生育期、产量和生物量的预测相对比较理想。而对产量构成和氮素吸收的模拟预测误差较大,因此预测产量构成和氮肥模拟的模块部分参数还需要根据大田试验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

两系法杂交水稻物质运转和籽粒灌浆的动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研究73-77

摘要:从单茎水平上探讨了25个水稻两系杂交组合灌浆期、茎鞘干物质运转和籽粒灌浆的动态变化特性,分析了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茎鞘物质运转、籽粒千粒重、单茎籽粒总灌浆量的动态变化存在因组合不同而异的特点:抽穗后初期阶段叶片干物质进行一定的积累有利于籽粒充实度的提高;整个灌浆期维持较高的叶源量对于两系杂交组合单穗籽粒总产量的提高意义明显;抽穗后初期阶段茎鞘干物质的积累越多以及后期向籽粒调运率越高,对于两系法杂交组合籽粒充实和单穗总产量的提高越有利。本文还从干物质运转上探讨了两系法高产杂交组合选育的问题。

亚热带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湛江市南亚热带农业观光带为例78-80

摘要:本文在调查研究广东农业观光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湛江南亚热带农业观光带建设的发展方针、模式和重点,就项目选择与布局、宣传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