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艰苦性和持久性161-164

摘要: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高投入低效益的非经济增长,农民的现代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建立和谐社会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艰苦性和持久性.

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165-168

摘要:本文在讨论了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下工农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加速发展对农业的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分析和消除农村贫困的思考169-172

摘要:本文从相对贫困和人文贫困的概念出发,使用不平等和贫困的基本理论,从收入分配、文化教育和基本权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重点分析了贫困人口的地区和乡差距以及个人能力的差距;最后基于不平等的考虑,提出了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的思考: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开发式扶贫,提高农村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救济的方式做到扶贫到人,特别对妇女、儿童以及老、弱、病、残等缺乏能力的贫困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河北省太行山区县域生态资产评价与开发利用对策173-176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太行山区25个县为例,用生态和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其生态资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各类生态系统的总生态资产是3024875.38万元,是其GDP总和的2/5.其中,生态服务价值占优势的服务价值顺序是: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气候调节>废物处理>气体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提供生态服务价值的大小顺序为:林地>果园>草地>耕地.通过生态资产市场转化率的计算分析,提出了该区生态资产开发利用的对策:保护现有林地,提高林产经营水平,探索新的发展开发模式;加大力度开发湿地、水体的生态资产;发展绿色果品产业;发展生态养殖,充分利用荒草地资源.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对策177-181

摘要:本文从农田、水体、植被、生物多样性、大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引起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和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共环境意识、经济手段、所有权、行政领导责任制,立法和执法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对策.

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182-185

摘要: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农地城市流转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大连市为例186-189

摘要:农地城市流转由于流转过程的单向、不可逆性,往往会给周边环境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程度破坏.从发展的角度看,农地资源容许城市建设的占用量,包括生态价值价值的损失程度,有一定的极限度.因此,分析农地城市流转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衡量农地城市流转对生态容量、生态效益产生的损失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参照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利用大连市土地利用详查数据,估算了大连市1996-2003年因农地城市流转对区域周边水源涵养、废物处理、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育功能所带来的损失.结果表明,7年间因农地城市流转损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4 004.09万元,平均每年损失2 000.58万元,农地损失生态价值1.58万元/hm2.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性研究190-193

摘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业机械装备弥补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农业劳动力空缺,并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同时指出,为保证社会稳定,需要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分析与制度创新194-198

摘要:本文论述技术进步在农业中的一般作用,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以及技术进步缓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制度创新,加快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几点看法.

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199-202

摘要:传统农业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粗放式经营将直接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发展框架,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

闽台农业的依存性与合作创新区域农业竞争力203-207

摘要:本文从闽台农业的依存性,闽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闽台农业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与论证了闽台农业合作能创新闽台区域农业竞争力,并阐述了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政策创新是关键.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及其支撑体系研究208-212

摘要: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

进口冲击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213-216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大豆进出口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进口量与产量的对比,认为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在不断增加.同时分析了我国大豆大量进口的原因以及进口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入WTO后我国蔬菜产业面临的机遇、冲击与对策217-220

摘要:本文解析了加入WTO后我国蔬菜产业面临的机遇,并结合WTO的具体规则,重点剖析了蔬菜产业面临的冲击,进而提出蔬菜产业的"竞争性发展战略",指出应着力实现从自给自足型产业向市场竞争型产业转变,从数量增长型产业向质量效益型产业转变,从单一化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出口市场转变,从农户分散化经营向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转变,以及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提升我国蔬菜产业的竞争力.

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221-224

摘要:本文以不平衡增长理论为依据,针对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提出了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产业链、物流网、梯度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大市场等5大战略,根据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行业不同状况,分别提出了选择优势、发展特色、增强效益、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营造名牌、加快技术创新,加速制度变革等8大对策,藉此依靠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促进湖北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

创建农产品强势品牌 提高品牌竞争力225-228

摘要:农产品强势品牌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利润的必然.本文通过对农产品品牌创建的必然性、品牌特征、目前品牌存在问题的全方位分析,提出了创建农产品品牌及提高品牌竞争力的7条具体对策.

利用WTO绿箱政策 优化林业资源禀赋229-232

摘要:中国林业资源贫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公共财政对林业支持的不充分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导致我国林业资源禀赋贫瘠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之一.'绿箱'政策是规范一国财政支持农林业发展的国际性规则,在加入WTO后,我们必须依据'绿箱'政策创新我国的公共财政政策,以塑造出崭新的林业新经济.机遇摆在面前,关键在于把握.在简单地讨论了我国林业资源禀赋的贫瘠状况之后,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对林业支持不充分性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运用'绿箱'政策,优化我国林业资源禀赋的一些初步构想.

旱种条件下水稻早稻品种(组合)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233-236

摘要: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引进的4个巴西早稻品种和1个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在旱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ngara和Iapar-9株叶形态较好,生育期适中,适于长沙地区栽培;各供试品种和组合的产量以Tangara最高,水稻杂交组合新香优80次之;根系活力以Tangara的最大;新香优80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早稻品种高,Tangara又较其他早稻品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