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43-1132/S 国内刊号
  • 1000-0275 国际刊号
  • 2.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农业面源污染专栏、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初探1-5

摘要:将传统GDP绿色化,也就是"绿色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和探索的热点,综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核算宏观水平的思考,对于中观、微观的层次考虑较少.本文从微观的层面探讨农业生产的绿色GDP核算问题.在对近年来生态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绿色GDP包含了农业对生态经济系统的服务价值,并初步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常规GDP+生态GDP"的核算指标体系和相应的价值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分析模型的假设条件缺陷及应用偏差6-9

摘要:生态足迹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其直观、简便和容易被人理解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分析模型,研究了模型的假设条件存在的缺陷,指出了模型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10-13

摘要: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得到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农业、非农产业总产值之间,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以及它们与部门内各产业产值之间,非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餐饮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剖析了该区产业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大冶市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大冶市今后应重点发展旅游业、苗木花卉种植、蔬菜瓜果种植、牧业、农产品加工业.

试论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14-16

摘要: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以及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于粮食安全即期预警系统的设计17-21

摘要:本文建立了以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权重体系、警限和警区以及粮食安全综合指数为主要内容的粮食安全即期预警系统.利用这一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粮食安全警情分析和预报.

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粮食增产潜力与食物安全保障22-25

摘要:本文从粮食总产量、单产水平分析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变化,根据我国高产田、中低产田的投入和单产水平的利用现状,指出改造低产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在防止耕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大豆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26-30

摘要:本文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和质量指数对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优势、国际竞争力以及大豆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还利用综合优势系数分析了大豆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并对影响大豆比较优势的因素作了偏相关分析,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基于比较优势度的湖北省水稻生产优化布局研究31-33

摘要:本文提出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的定量指标--比较优势度,并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度进行计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的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

农业机械化对山东省种植产业增长贡献的研究34-37

摘要:本文运用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山东省1994-2002年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特别显示出了农机分工专业化产生的种植业规模经济效益对种植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度及其对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

现代农业生产力计量的一种新思路38-43

摘要:农业生产力的计量方法直接决定着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进而决定生产者对生产方式的选择.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农业的功能与属性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其对自然资本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配力量.然而当前沿用的农业生产力计量方法却反映不出这些变化了的特征和需要,以致于严重削弱了现时农业生产力也使损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当生产方式被肯定、支持和鼓励.本文梳理了农业生产属性演变和生产力计量方法发展的脉络,提出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和方法体系来计量农业生产力的设想.

城乡发展失调的历史演变——生活实体农民与社会设置农民分离的历史过程44-47

摘要:中国社会城乡发展失调表现为生活实体农民与社会设置农民的分离,社会设置农民与生活实体农民相分离,阻断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自然演变的过程,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失调.其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60-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与城市人口被强制转变为生活实体性农民、乡村工业的发展与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发展过程、民工潮的发展与农民"离土又离乡"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民"失土又失乡"的发展过程.

中心村建设理论与我国中心村建设的探讨48-52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心村建设的中心地理论、城镇服务业的规模经济理论以及村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在阐明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性后,对我国中心村的建设提出构想.

城市化动态发展的阶段性与我国“三农”问题及政策研究53-57

摘要:按照Leo Van den Berg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和刘易斯等的经济发展理论,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市化阶段演进的必要条件.中国的二元社会制度不仅固化了农业的小农经济格局,阻碍着农业的现代化,而且使得我国的农民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不断向城市转移,并以'城市病'的形式存在,在农村长期积累,形成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实际上首先面临的是一个城市化战略的选择问题:究竟是继续在农村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是接受'城市病',即在迅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通过城市化将'三农'问题向城市转移,进而利用城市发展阶段的演进逐步消除'城市病'.

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选择58-61

摘要:农村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薄弱环节.本文重新界定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区别,把农村新型工业化战略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提出以培训现代农民作为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主体,以信息化为基础构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主要内容,以农村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62-65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必须与我国实际相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即农业现代化与整个经济现代化的关系,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经验与立足自身实际的关系。

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66-69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培养质量受本人素质、导师水平、培养条件、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培养对象作为一个受教育者,其思想观念和行为养成与教育者主导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实施密切相关.由于培养单位在思想观念、培养机制、管理制度、招生选拔人、培养方式上存在着问题,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按照"明确任务--搭建平台--建立措施--实现目标"步骤,注重培养方式方法、管理制度、招生工作机制、个性化培养模式、评价激励机制的创新;抓好培养对象选拔、课程学习、论文开题研究中期考核、学术交流、论文评审等六个环节工作;切实抓好德育、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教师考评、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等七项措施的落实.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财政支持70-74

摘要:根据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农村居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等基本事实,本文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我国目前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为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快扭转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另一方面要严格界定政府职能,确定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重点和优先扶持领域,并随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财政支持的深度和广度.

《亚热带耕作土壤碳氮磷等养分优化调控研究与应用》通过成果鉴定74-74

摘要:2004年12月31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水土保持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省林科院和省经济地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在长沙对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员主持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共同资助的项目“亚热带耕作土壤碳氮舞等养分优化调控研究与应用”进行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