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自动化与环境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1298
  • 国内刊号:11-1964/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363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1
  • 综合影响因子:2.2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农业机械学报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车辆与动力工程

基于防抱制动系统控制信息的车辆转向状态识别

摘要:为优化防抱制动系统(ABS)在转向和制动联合工况下的控制策略,需要识别车辆转向状态。选取适于ABS应用的转向参数:车速、转向方向和前轮转角,通过对比转向参数的直接与间接测量技术,根据四轮车辆转向运动学原理,结合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的稳态转向特性,研究了利用ABS轮速信号和控制信息的转向参数估算算法。运用稳态回转试验和制动转向试验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参数估算具有较好的精度。
1-5

液力变矩减速装置进口调压阀动态性能优化

摘要:在AMESim仿真环境下,根据液力变矩减速装置进口调压阀工作原理建立了进口调压阀仿真模型。以ITAE准则为优化目标,在Matlab下循环调用AMESim仿真模型,采用共享小生境遗传算法得到了进口调压阀设计参数的优化结果。最后进行了液力变矩减速装置进口调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MESim/Matlab联合仿真和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可以简化调压阀设计过程,实现进口调压阀性能优化的目标。
12-16

基于iSIGHT的汽车盘式制动器多学科设计优化

摘要:综合考虑汽车盘式制动器的结构、运动学、热力学等问题,在Matlab中建立制动器时间模型,在ANSYS中建立制动器结构模型和温度场模型,通过数值分析计算进行多学科优化分析和设计。基于iSIGHT集成Matlab和ANSYS,构建制动器多学科设计优化仿真流程及平台,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参数的提取、输出、更新以及各软件间的数据交换。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善了制动器制动效果,缩短了制动时间并减小了制动器质量。
17-20

基于路面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路面状态识别方法

摘要:路面温度由路面湿滑状态(干燥、潮湿、雪、冰)和太阳辐射强度(反映于季节、地理位置、时刻、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决定,它们三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因果关系。本文以路面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为输入构造BP神经网络分类器,间接地识别路面湿滑状态。在干燥和潮湿路面识别实验中,采用28天的1 344个时刻的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采用2天的96个时刻的数据验证BP神经网络,路面湿滑识别准确率达90%。
21-23

复杂环境下车辆前方多车道识别方法

摘要:在识别行驶车道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感兴趣区将识别从单车道扩展到多车道。为提高复杂工况下识别的准确性,引入车道识别置信度,对每条分道线识别的准确程度进行判断,并针对复杂工况的特点给出置信度的计算方法。若置信度低于阈值,将对各搜索参数的感兴趣区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了搜索目标不在所设感兴趣区内。同时通过对序列图像各车道识别置信度分析,结合车道自身结构特点,对各车道识别效果进行判别,可有效地剔除相邻车道行驶车辆和行驶车道旁因不存在车道而对识别的影响,提高了识别可靠性。
24-29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稳健优化设计

摘要:应用稳健优化设计理论,考虑设计变量的变差对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稳健优化设计模型。以发动机悬置系统能量解耦为目标,悬置刚度参数为设计变量,考虑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均值μ和标准差σ的变化,构造了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稳健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刚度参数进行了稳健优化设计,并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应用表明,优化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解耦度对悬置刚度参数的敏感性,系统解耦度分布更合理。比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高。
30-35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

流速对再生水滴灌系统毛管内生物膜表面特征的影响

摘要:采用三维白光干涉形貌仪观测不同流速下附着于PE管内的生物膜表面形貌,分析再生水滴灌条件下不同流速对滴灌系统内生物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流速区,生物膜表面固体颗粒物质多,表面粗糙,生物膜较厚;高流速区,生物膜表面光滑,生物膜较薄;生物膜平均厚度与流速的关系符合指数规律,流速为0.22 m/s,生物膜平均厚度达到最大值。流速大于0.90 m/s的生物膜生长速率随着流速增加而下降快,生物膜易脱落,且水力剪切力力也急增,清洗滴灌系统的流速应大于0.90 m/s。
36-41

滴灌模式和灌水下限对甜瓜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以膜下滴灌(MDI)、地表滴灌(DI)和地下滴灌(SDI)3种滴灌模式与4种不同灌水下限组合,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了滴灌模式和灌水下限对甜瓜耗水量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灌水下限下,MDI较DI平均增产16.0%,较SDI平均增产7.5%,SDI较DI平均增产7.9%,3种滴灌模式的单产均高于当地地面灌溉的单产(40.97 t/hm2);DI耗水量最大(平均239.3 mm),SDI次之(平均217.3 mm),MDI最小(平均193.0 mm)。同一滴灌模式下:伸蔓期灌水下限为6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较灌水下限为4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平均增产21.0%,耗水量平均增加9.2%;果实膨大期灌水下限为8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较灌水下限为70%田间持水量的处理平均增产9.3%,耗水量平均增加6.7%。甜瓜各生育阶段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苗期65%,伸蔓和开花坐果期60%,果实膨大期80%,成熟期55%。
47-51

水稻根冠功能对水分胁迫及复水的补偿响应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水稻根冠功能的补偿响应。结果表明:水稻旱后复水根冠功能的补偿效应明显,尤以分蘖末期短历时重旱、拔节初期短历时轻旱补偿效应最佳。旱后复水新生器官生理活性的提高是水稻产生补偿效应的主要贡献者。
52-55

基于正交试验的深井泵优化设计

摘要:以深井泵叶片数、出口安放角、出口宽度等7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按L18(37)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了18副叶轮。通过CFD技术对叶轮、导叶在内的两级深井泵的全流场进行了设计工况下的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18组设计方案的效率、扬程值。通过正交试验法探索了各几何参数对效率、扬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极差分析找到了影响这些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据优选结果结合内部流场测试及样机试验验证对模型泵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本试验结果对采用叶轮极大扬程设计法的深井泵水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6-63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心泵叶片水力性能优化

摘要:建立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离心泵叶片型线水力性能优化方法。区别于传统优化方法,此方法通过CFD技术求解离心泵叶片的水力性能,以离心泵水力效率及理论扬程作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包含3个主要步骤:基于蒙面法和三次B样条曲线的三维叶片型线参数化;基于NUMECA商用软件的计算域网格划分及流场求解;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应用此方法对某单级单吸蜗壳离心泵水力性能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离心泵水力效率及理论扬程分别提高了0.35%和0.944%。
64-67

离心泵空化监测阈值确定方法研究

摘要:空化监测阈值的确定是对水泵空化状态判别的关键环节,通过获取某离心泵进口声压和壳体振动信号,对其在额定转速1 440 r/m in,流量为90、100、110、120 m3/h的4种工况进行空化模拟试验研究。基于统计理论,提出利用参考频带能量的峰值确定空化阈值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参考的频宽下,试验测得的水声信号和壳体振动信号符合声压变化规律曲线,即随着空泡数的减小能量值先上升后下降。将试验得到的能量曲线峰值利用3σ原则确定其下限,再降低3~5 dB可作为空化阈值的参考。随着流量的增大,水声信号在参考频域能量的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其对空化的敏感性大大强于壳体振动信号。
68-71

内环流活塞泵转子型线及运动仿真

摘要:以内环流活塞泵齿形型线为研究对象,对其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内环流活塞泵转子运动规律,基于内转子齿形型线为圆弧,建立动坐标系。假定外转子不动,内转子作相对运动,在国内首次推导出外转子齿形型线的计算式。通过实例计算及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齿形型线方程及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72-75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资源利用

生物质焦催化裂解萘和苯酚的实验

摘要:通过生物质制焦条件(制焦温度、热解速率、原料种类)的改变制备了不同的生物质焦样品,并在热裂解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装置(Py-GC/MS)上进行生物质焦对焦油模型化合物萘和苯酚的在线催化裂解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制焦条件、制焦原料对萘和苯酚催化裂解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越高,生物质焦条件下萘和苯酚的在线催化裂解转化率越高;相同反应条件下,制焦温度越高,热解速率越快,生物质焦的比表面积、孔容积越大,催化活性越高。850℃快速热解杉木焦对萘和苯酚的转化率分别为55.6%和76%;生物质焦的扫描电镜观测和金属氧化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制得生物质焦催化活性差异与其表面形貌和金属氧化物含量有关。
76-81

花生壳快速热解液化实验

摘要:以花生壳为原料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对花生壳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物料衡算。通过在冷凝器后增加电捕焦油器,考察了热解油收集方式对热解油产率的影响,热解油的收率由40%增加到64%,说明电捕焦油器的使用不仅避免了产品热解油的流失,而且净化了热解燃气。用电能表对热解过程的能耗进行了计量,计算得出花生壳热解耗能在2 304 kJ/kg左右。通过对热解油元素分析和物理性质表征,分析了各级热解油的特征及应用。
82-85

秸秆固化成型工艺对成型块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秸秆固化成型设备生产成型块,分别考察成型压力、加热温度及物料含水率对成型块物理品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引入轴向位移、径向峰值位移、峰值压力和名义应力等概念衡量成型块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成型压力、温度及物料含水率对成型块的松弛密度、抗变形性和抗渗水性影响显著,当压力在60~90 MPa,加热温度在75~100℃,物料含水率在8%~12%时,可以生产出性能优良且便于储运的成型块。
86-89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农产品加工工程

在线粉流重组制备湿面专用粉工艺优化

摘要:采取理化特性分析、面条制作、质构测定与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对小麦制粉生产线上的23道在线粉流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粉流制作的面条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23道粉流制作的面条综合评价模型Z值介于-15.462~34.546之间。根据主成分分析对面条品质进行排队与组合,面条品质特性的差异主要是口感的变化较显著,其次为面条的拉断力及延伸性。确定后的粉流重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1号粉制作的面条综合评价优于引进优质小麦生产的鲜湿面专用粉,但在拉断力以及延伸性方面还稍显不足。
90-94

糙米二次加湿调质工艺优化与试验

摘要:为解决干燥后储藏的低含水率稻谷碾米加工时存在整精米率低且能耗高以及单次加湿又无法满足加湿目标的问题,以糙米(含水率12%)为原料,研究二次加湿调质工艺中单次加湿量、润糙温度及润糙间隔时间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用SAS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次加湿量为1.56%、润糙温度为29.6℃、润糙间隔时间为64.6 min的条件下,整精米率提高15.42%,碾米能耗降低26.86%。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