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 11-1964/S 国内刊号
  • 1000-1298 国际刊号
  • 2.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机械学报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机械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专稿、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车辆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农业机械学报 200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能源动力与车辆工程
重型汽车电控气动离合器操纵系统1-5

摘要:为实现重型汽车离合器操纵的电气控制,建立了重型汽车电控气动离合器操纵系统。通过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指出该系统为非线性控制系统。针对这一非线性控制问题,结合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与自适应PSD控制律提出了模糊免疫PSD控制算法。该算法以PID控制为基础,利用免疫控制原理与PSD控制律,实现了PID算法中各增益系数的自调整,增强了算法的自适应性。将该算法应用到电控气动离合器操纵系统中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面向整车性能的盘式制动器协同仿真6-9

摘要:通过对摩托车制动原理的分析,分别建立制动器动力学模型与7自由度的整车模型;根据制动器子模型与整车子模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盘式制动器面向整车性能的协同仿真模型;使制动性能的研究得以通过制动器子模型与整车子模型的协同仿真来实现。通过协同仿真方法对整车制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包括制动过程中乘坐舒适性在内的制动性能,并作出比较分析。

多类分类SVM在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挡位决策中的应用10-12

摘要:经典的支持向量机(SVM)是针对二类分类的,在解决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挡位决策这种典型的多类分类问题时存在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二叉数支持向量机的挡位决策算法,将分类器分布在各个节点上,从而构成了多类分类支持向量机,减少了分类器数量和重复训练样本的数量。该方法能够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确定最佳挡位,从而及时、准确地满足工程车辆自动换挡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二叉树的支持向量机性能要比遗传RBF神经网络略好。

AMT车辆坡道换挡策略与试验研究13-16

摘要:提出了根据换挡后离合器接合时的发动机转速识别坡道行驶工况、根据当时的车速选择合适挡位的坡道换挡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载货汽车上进行了坡道换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坡道行驶过程中,虽然初次选择的挡位不一定能适应该坡道,但通过连续降挡或跳跃式降挡最终总能选择适合于该坡道的挡位。利用车辆现有的传感器,坡道换挡控制策略实现了坡道换挡控制,不仅满足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的需要,而且使控制系统硬件得以简化。

LQG理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最优控制17-21

摘要:通过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计入随机干扰的受控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应用极小值原理设计了线性二次型高斯状态反馈控制器,并基于最优估计理论设计了离散型Kalman滤波器。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最优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抑制路面随机激励、转矩传感器的量测噪声、模型参数不确定所引起的干扰以及减少转向盘的振动,使驾驶员获得较满意的路感,设计的最优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有较强的鲁棒性,提高汽车的操纵性能。

ADAMS和Matlab的EPS和整车系统的联合仿真22-25

摘要: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带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EPS系统,定义了与ADAMS/CAR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最后,将设计的控制系统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进行联合仿真。几种行驶工况下的EPS及整车的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并为其在车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箱式路面体系车辆通过性机理分析26-29

摘要:为了评价机械化路面器材对车辆安全通行的保障能力,根据箱式路面器材的结构和受力特点进行结构简化,探讨铰接箱式路面体系与土壤相互作用模型。在沉陷计算的基础上分析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条件下行驶阻力和挂钩牵引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铰接箱式路面体系车辆通过性评判方法,分析了附着系数、地基参数、结构尺寸对路面器材车辆通过性的影响。

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优化设计30-34

摘要:利用ADAMS软件建立悬架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系统分析转向梯形断开点对阿克曼转向特性和车轮前束角变化特性的影响,并对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进行优化计算,同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使转向梯形断开点的设计更为精确、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设计后,改善了转向梯形的运动特性和车轮前束角随车轮跳动行程的变化特性。

油气分离式单气室悬架刚度与阻尼性能研究35-38

摘要:在分析油气分离式单气室悬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悬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油气悬架的系统性能作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油气悬架的性能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还研究了油气悬架的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以及主要结构参数对油气悬架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气悬架兼有非线性刚度特性和非线性阻尼特性。

基于PSD控制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仿真39-41

摘要:极计了一种单神经元PSD控制器,在分析单轮汽车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汽车ABS上的应用。采用PID及PSD两种控制方法分别对汽车ABS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SD控制方法简单可行,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汽车发动机盖改进对行人碰撞伤害的模拟42-44

摘要:研究了汽车与行人碰撞的动态响应及伤害程度。基于多刚体力学理论建立行人数学模型,模拟碰撞事故中行人的动态响应;对行人模型的运动学响应与真实事故进行了比较,并计算了头、胸、下肢等人体各部分与损伤相关的参数。将汽车发动机盖自动升高,为减轻对行人的伤害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计算与应用45-47

摘要: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模型,建立了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基于Windows界面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应用于一台生物质制气一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与燃用纯柴油时的发动机相比,着火延迟期增加,最大放热率升高,燃烧持续期延长。

柴油机增压系统瞬态特性测控系统48-51

摘要:以D6114型增压柴油机为基础,开发了增压系统瞬态特性与发动机性能试验台。以LabView为工具,开发了用于研究增压柴油机系统性能的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试验台及测试系统能够满足研究增压系统瞬态性能及其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要求。

燃烧室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52-55

摘要:为了研究燃烧室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模拟了浅盆形和涡流室式燃烧室结构的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压缩及燃烧过程。给出了2种不同结构燃烧室的燃烧持续期、燃烧过程中缸内气流运动、火焰前锋面位置等,并对2种燃烧室进行了试验对比。模拟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涡流室喷孔的约束作用,可以改善已燃气体和未燃气体之间的传热传质模式,提高火焰传播速度。

柴油机流固耦合系统稳态传热数值仿真56-60

摘要:建立活塞组-缸套-冷却水-机体流固耦合传热系统,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流固耦合计算功能,把单个零件的传热外边界条件变成内边界,使得传热仿真更合理更简单。以某增压柴油机为例,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进行了稳态传热数值仿真,得到了耦合系统的温度场和流场云图。活塞关键点温度的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对比表明:用流固耦合方法模拟柴油机活塞组-缸套-冷却水-机体之间的稳态传热是可行的,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燃烧光强与燃烧放热规律的转化模型61-64

摘要:由于柴油机的燃烧光强不能等同于放热率,而且燃烧光强的形成机理也不够清楚,采用线性的方法难以求得两者之间的转换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柴油机的燃烧光强与放热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了由燃烧光强重构放热率的神经网络方法。

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性对NOx排放量的影响65-68

摘要: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测直喷式柴油机气缸压力,通过气缸压力计算分析燃烧放热规律,建立了由放热率预测直喷式柴油机NOx排放的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精度与准确性。通过实测多缸柴油机各缸压力,利用该模型计算各缸在各工况下的NOx排放,分析了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性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缸机由于各缸压力不均匀,其NOx排放量有一定的差别,气缸压力大,NOx排放量也大;降低柴油机各缸工作不均匀性可降低NOx排放量。

中冷器位置对柴油发电机冷却组性能的影响69-71

摘要:柴油发电机组冷却组的中冷器与水散热器相比相对较小,其上端多与水散热器上端平齐,这种布置方式通常不能充分发挥冷却组的冷却能力。将中冷器布置位置下移,使其下端与水散热器平齐,风洞试验研究表明,在风速1.61~4.66m/s范围内,水散热器传热性能可提高0%~5.7%,冷却组风阻下降0%~5.5%,风速3.4m/s时传热性能提高程度最大。风速越大,压降下降幅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