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农业经济杂志

《农业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发展、农村发展、资源配置、市场与贸易、经济与管理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 国际刊号:1001-6139
  • 国内刊号:21-1016/F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152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3
  • 综合影响因子:0.69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农业经济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经济杂志资源配置

新常态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摘要:小城镇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主题。目前,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小城镇发展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还远未落到实处,个别地方出现竭泽而渔现象。本文从理性角度思考新常态下小城镇建设中的发展问题,提出做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等建议。
3-6

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度思考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却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之下,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能源资源高度消耗、土地过度开发占用、"三废"高度排放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反思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应加快实现战略转型,重视质量提升,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特色高效、城乡共荣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7-9

湖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

摘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推动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湖南省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市分布广泛且农业生产类型多样,这就为省内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带来了难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的城市人口数逐年增长,但是与全国城镇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推动湖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无比要做到两者兼顾,正确解决农业用地与城镇用地的矛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明确城、镇、乡各级功能定位。
10-12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配置探讨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经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在为社会资源供应结构提供优化契机的同时,又向教育资源配置提出资源结构均衡的要求。均衡配置城乡中小学的教育资源,紧迫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夯实资源均衡配置的经济基础;二是拓宽乡村教师的来源渠道,改进乡村教师的供应结构,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13-14

人地挂钩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研究

摘要:人地挂钩政策既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其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土地管理理论和系统论。其核心是"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出"。人地挂钩是遵循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及城市化规律的用地策略,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破解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
15-17

培育新的需求主体 促进农地流转

摘要: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背景下,已经具备培育农地流转市场需求主体的条件。农民对农地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供给不足逐渐转变为需求不足。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主体)的成长密切相关。培育新的农地需求主体,促进农地有效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应从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和产权改革四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8-20

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流转期限选择研究——基于转出农户视角

摘要:基于安徽省长丰县、肥西县、萧县和埇桥区1010位转出农民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运用OLS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了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下的农地流转期限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期限是相对收入、收入来源、租金水平、政策了解程度、农地流转期望、社会关联关系类型以及地域特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政府只有设法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注重发挥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的作用,正视农地大规模流转的积极消极作用,并注意地域特征的影响,才能更有利于农地流转契约稳定。
21-23

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辽宁的实证调研

摘要:农业现代化需要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目前,辽宁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限制了土地流转。为加快辽宁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法律,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构建多元化的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农地流转利益保障和补偿机制等法律对策,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24-25

农村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冲突及化解对策研究——基于B市N区征地拆迁调查数据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农村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屡见不鲜,已成为当今国家和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处理不当将严重制约对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的征地拆迁从微观角度实际上就是政府、村委会和村民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只有对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平衡,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本文基于对B市N区某街道进行调查走访,掌握了一手调研材料,针对征地拆迁中矛盾主体冲突的主要表现,探析其各自的预期目标和博弈策略,提出了化解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冲突的政策建议。
26-28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开发模式探析——以苗侗民族聚居地黔东南为例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激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教育资源匮乏,失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普遍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在就业市场上明显处于弱势,这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发展。就业乃民生之本,只有不断开发并提升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才是保障失地农民充分就业,实现可持续生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路。
28-30

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局与破解

摘要:农村小微企业不但可以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就业率、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改善民生,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其顺利的发展。如何有效破解其融资难的困局,促进其又快又好的发展成为我国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局,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希望可以为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而有力的帮助,从而促进农村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31-32

农信社创新性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河南新野县为例

摘要: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到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上需要更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农信社作为最典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信社应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工作宗旨,积极拓展资产规模,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并且积极创新农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33-3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的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农村经济获得飞跃式发展,农村金融在对信贷扶贫、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资金需求产生较大变化,加之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组织逐步建立起来。但在其运行中出现资金来源少、成本与信息资源不完善、缺少风险防控机制、缺少明确监管目标等问题。因此需要分析微型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运行机制。
36-37
农业经济杂志农业发展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制度潜力与实现路径

摘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为内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项基本经营制度活力的发挥遇到了现实瓶颈,本文从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的联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牵动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制度潜力,并指出其实现路径。
38-40

对家庭农场若干实践问题的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若干实践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是家庭农场迅猛发展与失范并存,家庭农场良莠不齐,内部发展不规范,"非粮化"现象严重,"搭便车"比较突出;二是土地流转的不稳定,基础设施的匮乏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的薄弱成为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三是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标准模糊。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厘清,必然损害家庭农场的发展。由此,政府要建立家庭农场的规范化标准,创新金融扶持机制,加大对粮食类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等,推动我国家庭农场快速、规范、可持续发展。
41-43

澳大利亚家庭农场:经营特征与发展实践

摘要:现代农业大国澳大利亚土地公有为主,家庭农场是其农业经营主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率高于美国,与政府大力发展农场紧密相关,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本文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农场的经营特征与发展实践,及政府发展农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并提出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
44-46

农业在巴西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巴西人均GDP突破万美元视角

摘要:农业发展在巴西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的是促成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实证分析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与非农产业发展的结合对巴西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做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降低了劳动力再生产成成本、推动了农业服务业与衍生产业的发展和由此而所形成的需求创造作用。同时巴西的实践也证明了农业发展在优化需求结构、控制食品价格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中国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47-49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机制与路径研究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改造传统农业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本文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概念、特点,分析此体系构建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构建中需要把握的重点,指出此体系构建机制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构建路径。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