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Agricultural Economy

  • 21-1016/F 国内刊号
  • 1001-6139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经济是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农民问题、资源配置、市场与贸易

农业经济 2009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经济杂志农村发展
成因与纠偏:从城市偏向到统筹城乡发展3-5

摘要:中国城市偏向问题的形成,可以借用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说”和“城市一农村二元利益集团压力说”两种解释模式并加以中国化的解释给出说明。相应地,走出城市偏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赖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城市一农村二元利益集团”政治均衡的实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镇化非均衡发展研究——以孝感7镇的个案调查为例6-8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孝感市7个乡镇的城镇化发展个案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利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通过实施城镇化非均衡整体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策略思考9-11

摘要:中共十六大以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确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继而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农村科学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秉持主体收益原则,加快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完善社会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发展:

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的调查12-14

摘要:本文采用牧户问卷调查和部门访谈形式对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牧区生产超载严重,新型适用技术推广难;牧户家庭生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大,生产投入不足;牧民民主管理意识不够。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加速草地流转、加强草地建设和推进民主管理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再思考15-16

摘要:时下学界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对其进行再认识。这场运动首先是一场区域现代化的实验运动,也是一场教育革新运动,还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为中国知识分子留下了“民间性”的优良传统。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益镜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环保下乡”17-19

摘要:农村环境问题特别重要又特别复杂。当前环境治理体系未能充分考虑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无法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国家需启动“环保下乡”,从法律政策和资金、技术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支持,确保农村环境治理符合实际,富于实效。

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20-21

摘要:我国贫困地区多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发展能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出发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落后状况不断改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如何加快农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22-23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向,选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24-25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选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宏伟工程,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踯躅不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本文进一步就海东地区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探讨。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26-27

摘要: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全省56.4996的人口和89.19%的土地都在县城,县域经济成为辽宁省经济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17.6%,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648%,县域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此外,在一、二、三产业中,全省79%的第一产业、31%的第二产业、2996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由县域提供。虽然辽宁省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从人均指标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的经济发展平均水平。2006年,辽宁省县域人均GDP为13874元,低于全省平均GDP36.32个百分点。

辽宁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28-28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而且多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利用,使农村环境不断恶化。农村环境恶化问题对于农村乃至全省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能否妥善处理农村环境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关系到广大农民能否安居乐业,关系到农村及整个全省能否健康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必须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导致农村生存环境恶化,人民健康受到危害,农村社会经济难以可持续发展,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农村沼气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29-29

摘要: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横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近年来,辽宁省一直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以部、省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建设事业。截止2008年底,我省共发展“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504万户,“大中型畜禽养殖能源环境工程”302处。通过沼气建设,全省年向市场提供无公害蔬菜、水果7.5亿公斤,出栏猪504万头,产沼气15亿立方米,提供优质沼肥806.4万立方米,增加农民纯收入252亿元。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农业经济杂志农业发展
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30-32

摘要:2008年的粮食危机影响了很多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攸关全球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去年粮食危机的状况,然后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剖析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最后总结了去年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近十年我国小麦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侧重于20个小麦生产省32-34

摘要: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如何保证我国小麦生产乃至安全供给,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20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地区间小麦的生产能力差距较大;每亩用工、每亩种子用量、成灾面积和其他物质费用对小麦的产出有显著影响。

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势、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京郊菜农的调查35-36

摘要:本文在对北京郊区菜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郊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势与问题。为了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政策建议如下:加强对菜贩和蔬菜批发市场的质量监管;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大众教育;加强对合作社管理者的财务监督,结合村委会的行政功能优势和企业的管理优势,规范发展村级蔬菜合作社;给予蔬菜企业利好政策,引导企业进入蔬菜产业;建立蔬菜市场供求信息平台;重视认证蔬菜的技术培训。

我国食品行业安全监管的经济学思考37-39

摘要:食品安全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国家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食品监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规制失灵,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取向。

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实践40-42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同时农业农村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即将开展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这样就要求我们要从多方面深刻思考这一问题,从多个层面准确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走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东北玉米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实效浅析——以2008/09年度为例42-43

摘要:2008/09年度国家出台了4000万吨东北地区临时储存玉米收购政策,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主流方向和实效性值得肯定,但有必要对政策的执行结果进行系统评估。进而不断完善玉米临时储存收购政策。对指导09/10年度粮食收购和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