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Agricultural Economy

  • 21-1016/F 国内刊号
  • 1001-6139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经济是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农民问题、资源配置、市场与贸易

农业经济 200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经济杂志农村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为视角3-5

摘要: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工作的基本规律,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与理论框架,开辟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

“三农”研究的理论变迁及其方法论探讨6-8

摘要: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我们一般仅满足于表面现象的解释或局限于微观层次的探讨,不能从宏观上深刻地把握三农问题,从而造成三农实践中的大量失误。只有宏观、动态地看待三农问题的变化,理解三农理论与实践的变迁,并从不同角度辩证地看待三农问题,我们才能统筹三农,为三农问题的长期与全面解决提供理论指导。

西部新农村建设途径的探讨9-11

摘要:我国因民经济进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成为政府重要政策。这就有必要研究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新农村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困难和问题,探索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向进行科学抉择,从城乡互动的视角对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执行和体制变革进行系统设计,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绩效。

农村民营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思考12-14

摘要:农村民营经济在资金供给、推动区域内生增长、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等均具有重大价值洼。为此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民间内在发展能量,促使一大批农村新生民营企业产生和发展;农村民营企业要致力于把自身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积极谋求生存及发展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强资本实力和竞争能力。

略论和谐农村建设15-16

摘要:建设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建设和谐农村要在实现科学发展、重视文化建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下功夫。

陕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17-18

摘要:陕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由于新农村建设尚处于启动、摸索的初级阶段,必然会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因此,应深入探索促进陕西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苏州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19-20

摘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自身素质提升的要求,而且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在分析苏州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内在要求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苏州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对策建议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构建研究21-22

摘要: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整体水平较低、农民培训与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需要又格格不入的情况下,通过构建新型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及模式,尽快提升职业农民素质,解决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瓶颈问题,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现实问题。

辽宁省农民工就业与培训问题探析23-23

摘要: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辽宁省在外务工农民达13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与2003年相比,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增加28%。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为952亿元,全省农民人均43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2751元的15.7%。异地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稳定来源,是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总体看,辽宁省打工大军的群体呈现出六多六少现象,即:体能好的多,技能好的少;未接受培训的多,接受培训的少;简单体力型务工多,复杂技术型务工少;从事低价位劳务多,从事高价位劳务少;不会保护自身权益的多,法制观念强的少;具有初中文化的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少。农民工打工大军的总体素质不高,要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获得就业机会,关键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这样才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优势。

农业经济杂志农业发展
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4-26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我国资源紧缺、生态破坏、环境退化、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现实国情,提出:(1)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2)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3)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以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27-29

摘要: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现代农业、农业补贴与粮食安全29-31

摘要:现代农业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这一方面带来农业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一般都给予农业巨额补贴,以此保障粮食安全并进而维护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传统农业的增长潜能已经极为有限,必须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才能从根苯上保障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国粮价上涨原因及解决方法探析32-33

摘要:劳动力单方面的过度转移加速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使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粮食减产,是引起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本文结合二元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探讨怎样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回流,解决粮食供给短缺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条道路及其选择34-35

摘要:农业适度规膜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分为外延式的规模经营和内涵式规模经营这两条道路。选择哪条道路主要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来确定。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河南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36-38

摘要:生态足迹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从生物物理量的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指标。本文在探讨生态经济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适宜人口模型分析了河南省近15年来的生态足迹和人口容限值变化。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在生态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生态经济模式。

从我国农业食品安全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38-40

摘要: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该担当起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应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谋求企业自身发展。

发展“三品”生产 促进农业增效41-41

摘要:“三品”是指经过专业部门认证的并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或加工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三品”生产是促进农业增效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

从辽宁绒山羊发展谈农业产业化42-42

摘要:一、辽宁绒山羊发展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改革开放以后,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贯彻中央、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对辽宁绒山羊饲养生产、羊只鉴定、行业规范、销售等环节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绒山羊产业化经营,主要做法与经验有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