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Agricultural Economy

  • 21-1016/F 国内刊号
  • 1001-6139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经济是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农民问题、资源配置、市场与贸易

农业经济 200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经济杂志粮食问题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3-5

摘要:一、粮食安全概念及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一)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的概念及其演变 粮食安全的概念最初是在1972—1974年发生战后30年来最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联合国于1974年11月召开世界粮食大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受的基本食物”。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又把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可以得到安全及营养的食品以维持健康和具有活力的生命”。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又作了如下表述:

主销区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6-8

摘要:一、粮食安全预警指标的选择 根据浙江作为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特点和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我们选取以下十六个指标进入粮食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中。其中前十个指标为常规风险指标,后六个指标为特异风险指标。

对粮食主产区直接补贴的重新思考9-11

摘要:自从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以来,人们似乎认为,有了“直补”农民从此就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奠大的好处,农民收入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从此就脱贫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我国财力有限而且农民众多,我国农民得到的补贴,与发达国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对增加农民收入杯水车薪,与彻底解决我国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相差甚远。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与改革探讨——对河北省粮食直补试点县的个案分析12-14

摘要: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设计的目标看,一是保护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多产粮食,增加粮食供给;二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三是实现粮食补贴制度的创新。我们在河北省较早实施粮食直补政策试点县的容城、正定、围场做了实地调查,对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研究。

农业经济杂志农村发展
论新农村建设中形式主义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15-17

摘要: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内容和形式共同构成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联系的。内容是事物的实质,形式是事物的表现,事物的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也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表现形式可以推动事物内容的发展和提高,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错误的形式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作用。形式主义者往往把形式和内容割裂、对立起来,过分夸大形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们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视而不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难点及对策研究18-19

摘要: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全新的内涵。与过去农村建设的含义相比,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体现和具体落实;

全面把握“两个趋向”加快海西新农村建设20-21

摘要:“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十一五”将成为具体落实“两个趋向”相关政策措施最为关键的5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海西州实际对深入理解、全面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特别是对于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推进产业转移、加速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22-23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各级政府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更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以吸纳发达地区祀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为抓手,通过推进工业化、加快欠发达新农村建设步伐。

广东农村收入贫困化问题及其政策选择24-26

摘要:20多年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推动城乡经济增长和改善居民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成为全国示范省市之一。但是,在缩小城乡差距、摆脱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山区农村贫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农村家庭纯收入不同层面的描述和分析,试图对其农村收入贫困化问题及其政策选择进行探讨。

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规范对策27-28

摘要:一、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制约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的突出问题。随着及生产队两级组织的解体,以自然村为集体经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执行,农村财务管理松弛,会计机构不健全或者消亡,所以对村集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很难做到记账、算账、报账的监督与反映作用。由此造成乡(镇)、村干部借机大吃大喝、贪污贿赂、侵吞集体财产等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并把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的危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农业经济杂志农业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问题探讨——以广东省为例29-32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将分散的农业资源优势汇集为强大的集团竞争力,把千家万户的家庭承包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接起来,带领农户走向市场,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农户增收致富的目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其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和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

一种“三元经济结构”的思路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影响33-35

摘要:一、“三元经济”结构的基本认识 对中国“三元经济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的代表人物陈吉元与胡必亮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经济结构就已经开始具备一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农村工业部门从传统农业部门中成长并逐渐独立出来,初步形成与农业部门及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另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由此而构成了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历史起点。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工业(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生力量,已不容将其置于附属地位来看待。因为除了中国乡镇企业所具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同于农业部门及城市工业部门的制度特征。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走农业产业化之路36-38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型的一个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美、英、德、法四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分析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些措施。

农业竞争力理论评析39-40

摘要:一、国内农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1.农业竞争力内涵 国内学者关于农业竞争力涵义的阐述较为丰富,理解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论述:唐仁健(2001)认为,农业竞争力根本上就是农产品的内在竞争力;而王尉东(2001)认为,农业竞争力除了包括农产品竞争力外,还包括潜在竞争力和机制竞争力等内容;陈卫平(2003)则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就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即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一国农业以其相对于他国更高的农业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游士兵、

丹麦农业创新体系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41-42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解决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情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构筑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我国农业科技界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关于桓仁县农业发展的几点对策43-43

摘要:桓仁县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总人口303万人,下辖16个乡镇。全县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江河水流密布,河川以浑江水系为主,拥有大小河流70余条,水资源十分丰富。桓仁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3.6%。桓仁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美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桓仁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境内山水林洞湖泉景观齐备,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农业经济杂志农村社会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探析44-45

摘要: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大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五大统筹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民养老保障安排46-47

摘要:养老保障主要有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方式。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传统养老方式,社会养老主要是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体制二元结构之下,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性。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往往是针对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显然,施行覆盖农民的全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是最终目标。但是,目前能否把农民纳入社会统筹型养老保险?如果不能,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具有实效的制度来面对农民养老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只有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得到了很好解决,那么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才算真正地得到了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