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管理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nkai Business Review

  • 12-1288/F 国内刊号
  • 1008-3448 国际刊号
  • 4.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南开管理评论是南开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南开管理评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公司治理、市场营销、案例研究、旅游管理、封面主题:营商环境变化中的财务管理、评论、封面主题:社交网络下的企业管理、战略管理、主编寄语、封面主题:品牌管理、创新管理、封面主题: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人力资源、创业管理等

南开管理评论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主编寄语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新阶段:深化公司治理改革1-1

摘要:2008年是中国企业改革30周年。回顾这30年的历程,如果说导入市场经济、重视企业管理和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收获,并促生了一大批成功企业的话,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主题文章
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15-23

摘要: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1.206元。从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的偏好是一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动机。

股权制衡对关联交易和关联销售的持续性影响24-30

摘要:本文专注于企业经常发生的四种关联交易:关联销售、采购、提供及接受劳务。研究公司治理的重要特征——时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对此类关联交易发生的规模,以及关联销售收入持续性的影响。根据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A股2002—2004年报披露的10大股东以及一致行动人信息.作者调整计算前两大股东集团的控股比例,并且将第二大股东集团持股超过一定比例的公司定义为具有股权制衡的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存在股权制衡的企业关联交易规模比较小,此外,利用年报附录中披露的关联交易详细信息,本文将关联交易区分为与第一大股东集团发生的以及与其他关联方发生的关联交易,发现股权制衡对关联交易规模的抑制作用仅仅是由于与第一大股东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减少所导致的,与其他关联方的交易规模并不受股权制衡的影响。最后,文章还将公司的销售分为两部分:与关联方进行的销售以及与非关联方的销售,研究股权制衡对各自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制衡可以提高关联销售的持续性.具有股权制衡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体现出更强的持续性。

股权比例、过度担保与隐蔽掏空——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证据31-38

摘要:本文借鉴LLSV的掏空模型,模型化推导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隐蔽掏空模式,建立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掏空程度的分段函数关系。以200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386起事件为样本,并把样本分为过度担保组和适度担保组,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过度担保样本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而适度担保组的市场反应为正但不显著,由此推测过度担保的上市公司具有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倾向。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家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而言,60%均是其有效的临界点.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60%时,大股东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方式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但回归系数不显著;当持股比例高于60%时,则产生了显著的利益协调效应,能有效地抑制掏空。通过分类变量和股权临界变量的多种组合,回归发现。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掏空程度更高;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相比,国家持股比例变量的股权临界值对CAR的影响更加显著。

资本结构与成本——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39-47

摘要:资本结构如何影响成本是资本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以2000-2005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实证分析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成本负相关,而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本正相关;第二至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成本呈负相关,对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的影响效果要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比例与成本正相关;社会公众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成本不存在相关性;债务总体水平与成本正相关,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程度要犬于民营上市公司;银行借款比例对成本的影响要好于商业信用比例,这两种债务比例对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的效果影响要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例和长期借款比例与上市公司的成本正相关。总之。民营上市公司的成本要低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完善资本结构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降低成本;我国政府要进一步推进民营化改革,以不断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股利分配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的调查研究分析48-57

摘要:本文调查了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股利支付水平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股利分配动因。2006年5月和8月,我们对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82家上市公司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两期培训班60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进行问卷调查,累计收回有效问卷123份。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决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时,首先考虑公司是否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和持续经营现金净流入量;股票股利高低主要受公司扩张计划、当期每股净利润和未来预期每股净利润的影响;每股资本公积金是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首要影响因素;支付现金股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当期和以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部分CFO同意公司应设立现金股利目标支付率并逐步调整至目标支付率,反对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支持“一鸟在手”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成本理论和大股东陶空理论。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分别对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为股东财富效应理论提供了充分证据。

后MBO上市公司进行高现金分红了吗58-65

摘要:后MBO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象是公司股利政策和MBO研究的一个交叉点。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后MBO上市公司偏好现金股利,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家数占比、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都高于上市公司总体,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平均也高于总体。后MBO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公司现金流量、资本公积金累积、资产规模等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未显著影响公司的股利发放。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否定了MBO会导致公司高现金分红或称“恶性分红”的命题,认为MBO公司一直实行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股息分配,并未因股权变更而改变股利政策,这对进一步研究该类公司的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公司治理实验研究
实验市场中的股权结构、信息与控制权收益66-77

摘要:实验室环境下的决策过程研究可以较好地考察决策变量的行为基础和动态临界值,本文以中国股市中的股权结构为背景,在实验框架下考察了股权结构、信息-NO露和控制权收益的关系。文章先从理论上计算股东的夏普利值并以此代表股东控制权,再分不同设置变量来实验地考察控制权收益。结果表明:(1)股东控制权越平均,控制权收益越少;大股东与小股东形成“核”联盟的机会越多,其取得控制权的机会越少。(2)信息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在联盟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3)大股东夏普利值的高低和信息情况决定了联盟的方式。(4)控制权溢价并不一定就是控制权收益,也许只是大股东为防止自身利益被侵害而支付的成本。(5)信息不完全不一定是坏事,部分信息的隐含更能增加公司的分配效率。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公司治理模式
自组织发展观:中小公司治理模式研究——基于672家中小公司实地与问卷调查85-90

摘要:内源性融资决定中小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其发展受内外部因素约束具有自组织特征。董事会不仅具有决策、执行职能,而且还兼有监督职能和股东大会基本职能,并形成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合一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该结构中,经理层对董事会、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其实质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人的监督和激励成为了相互监督、约束、惩罚的内部相互委托一制衡机制,委托一问题成为了监督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合一的内部相互委托一的重要组织管理模式。其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以及小股东搭便车和人机会主义等公司病症不复存在。针对该模式所具有的中国本土特色的自我保障、自我激励、自我监督效率特点,并根据本土中小公司发展过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完善内部组织制度,防范绝对权威,以保障中小公司运行效率;2.建立董事会会议信息披露及会议议题实名制制度,以防范卸责行为的发生;3,建立内部竞争、淘汰制度,并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公司不断发展,逐步引入外部人,完善三会分立;4,建立董事会成员内部职工代表制度,以保障员工利益,减少劳资纠纷。

基于企业产权关系的权变公司治理模式研究91-9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公司治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由于不同企业的条件状况不一样,其公司治理不能采取完全相同的模式,而应当实行权变的公司治理策略。对公司治理模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企业的产权关系,因为公司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企业产权关系的反映和保障。企业的产权关系不同,公司治理也有相应的不同类型。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立足于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产权关系分析,探讨公司治理的不同类型以及影响企业对其选择的主要因素,最终形成权变公司治理模式,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力图为现实的企业实践和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董事治理
连锁董事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内在机理视角的探讨99-105

摘要:本文按照中观、微观、个体的逻辑分析思路,分别从连锁董事网、公司董事会和连锁董事的个人行为特征这三个层面来解析连锁董事产生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认为连锁董事网的嵌入性影响着公司的资源获取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连锁董事的引进可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影响着董事会的战略参与与功能整合;而连锁董事个人的行为动机与个人能力将会约束其治理效应的发挥,从而表现为网络镶嵌、公司行为与个人动机的有机结合与共同作用。本文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构建时刻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连锁董事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公司所处连锁董事网的规模、公司的网络中心度以及连锁董事所担任的董事数目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中连锁董事比例的治理效应没有得到确定性验证,而连锁董事的持股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连锁董事在任职特征及网络嵌入性上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南开管理评论杂志公司治理与审计
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基于CCGI^NK的经验证据106-112

摘要: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表在2004年《管理世界》第二期的论文中公布的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佳”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以“100佳”中的55家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公司治理指数、审计风险、审计师规模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越高,审计定价越低;随着公司治理指数提高,国际四大和本土五大明显降低了审计定价,而本土次五大的审计定价却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审计定价受到公司治理风险影响,国际四大及本土五大对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的风险更加敏感。原因可能是大型事务所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争取到优质客户后,采取了合理的风险定价策略,以保持优质客户。上述发现对大型审计师获得审计收费声誉溢价的观点做了局部修正。

《南开管理评论》编委会F0002-F0002

首届全国工商管理类学院教学研讨院长联席会在南开大学召开F0003-F0003

摘要:2007年12月22日至23日,受教育部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南开大学商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工商管理类学院教学研讨院长联席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42所高校的220余位工商管理类学院院长齐聚一堂,围绕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指南、质量认证体系、师资培训方案等展开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