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营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讨、地方领导笔谈、农经焦点、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
  • 国际刊号:1672-0830
  • 国内刊号:11-4900/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8
  • 综合影响因子:0.15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农村经营管理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卷首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摘要: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内涵丰富、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在推进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这一重大决策,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经过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为基础、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但是,离构建"四
1-1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要闻

声音

摘要:保持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中共中央2011年11月3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4-4

新政

摘要:《农业法》第二次修订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明确农技服务的无偿性。如将第五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承担公共所需的关键性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等公益性职责,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无偿农业技术服务。"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4-5

数说

摘要: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约17万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农业法执法检查情况时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2012年9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约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5%,连续三年涉农信贷投放增量高于上年。目前,全国已经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58家,其中村镇银行799家,金融机构
5-5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专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摘要:2012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总结2012年和过去1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6-6

权威人士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四大新信息

摘要: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就会议新精神采访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三农"领域的学者。指导2013年"三农"工作文件主题锁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
7-8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召开

摘要:(本刊讯霍然)2012年12月21日—22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思路和措施,交流工作经验,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新形势新挑战,准确把握新要求新任务,解放思
8-8

合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摘要:(本刊讯徐刚)2012年12月26日,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在京召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交流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农业部16个有关司局及事业单位分管处室负责人和专家应邀参加会议并分别作情况介绍,关锐捷巡视员主持会议并讲话。
9-9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专题

土地仲裁启示录——推动土地承包调解仲裁工作迈上新台阶

摘要:土地是我国农民的生存之本和保障之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最基本的物权,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三年来,各地积极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培训,推动农村土地仲裁逐步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农民维护土地承包权益的有力武器,成为各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抓手。
10-14

广西 抓示范强考核 县级仲裁机构有望全覆盖

摘要: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有利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保障农民权益。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建设,从法制机制上有效化解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矛盾、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当前建设情况广西从2006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试点工作,经过努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
15-15

仲裁体系建设的甘肃实践

摘要:甘肃省抓住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夯实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基础,完善规范制度,强化专业培训,提供人才保障,提高调解仲裁水平。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并尽快开展具体工作行动。接下来把好的工作成果,培养、树立成先进典型,再对这些先进典型采取邀请有关领导观摩指导、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等形式,上升、提高
16-16

规范建设与宣传合奏仲裁曲

摘要:位于上海市西南部的奉贤区,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滨海城市。奉贤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成立近七年以来,坚持"一手抓宣传、一手抓规范",开拓创新,完善制度,秉公办案,共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832件,其中区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66件、未立案调解纠纷766件,保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化解了土地承包与流转的矛盾和纠纷,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权益、构建美好农村作出了贡献。
17-17

整合资源抓好落实 强化仲裁体系建设

摘要: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辖10个乡镇14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2万人,农村耕地面积240万亩。近年来,宝清县依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重点在加强体系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和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依法快速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效保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8-18

土地仲裁的法律问题与建议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自施行以来,对于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地在贯彻实施法律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在适当时机对该法律的内容作些修改和完善。仲裁时效易使仲裁委员会处于两难境地《调解仲裁法》第十八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
19-19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理论探讨

重构“三驾马车”的乡村治理结构——基于历史与现实结合视角的探讨

摘要: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基于这一基本制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资源——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广大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经济收入之源、维护权益之基和农村公益事业之托。中央非常明确地将发展壮大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作为不可或缺的政策取向。然而,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实现发展壮大的预期,反而发展滞缓,日益被边缘化。究其原因,
20-23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非粮化非农化趋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土地流转过程中逐步出现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使用现象,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隐患,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掌握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非农化"、"非粮化"状况和成因,研究评价这一现象对甘肃省粮食安全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探索解决有效控制"非农化"、"非粮化"趋势的政策措施,我们采取统计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研讨
24-26

规范土地流转需多方发力——新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研

摘要:允许农民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在新时期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举措。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流转意见》),提出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时,要结合各地实际,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稳妥地进行。2012年,新疆自治区《流转意见》出台
27-29
农村经营管理杂志百家争鸣

城市化是资本和风险同步集中的过程

摘要:在中国,推动农民进城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现在农民工按照国家要求上“四险”的比例不到20%,其原因在于现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成本低于城市,打工者一般不需要在城里再建另外一套自己额外交钱的保障,更何况城乡二元分割,农村的保障带不进城市,城市的保障带不回农村,这就客观导致各地政府让进城打工者缴纳社会保险是加重他们的负担、本地财政占便宜。二是农民进城前后的身份变化。在农村,农民拥有住房和土地,
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