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实践民俗学专题
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5-13

摘要:实践民俗学是民俗学面向当下生活进行研究时的视角转换和理论重构。实践民俗学认识到:生活实践的主体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以“民俗主义”或“传统的发明”为理论依据的民俗操弄者;在田野访谈中出现的个人叙事,其实是以个人身份进入社会文化再生产过程的不可或缺的话语形式,它与集体叙事是相互建构的关系;强调实践的民俗学.必然使研究方式由传统的实证式民俗志向交流式民俗志转变,注重研究者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实践。作为具有学术转型意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实践民俗学有助于从生活实践文化的传统及其创造性转化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

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14-27

摘要:近年来兴起的村落民俗志书写热潮,体现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但在民众自发行动与政府合理施政之间,迫切需要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当代学者应继承古代知识精英“为民请命”“以礼化俗”等所表征的神圣传统,通过与民众的视域融合,促进对村落民俗传统的准确认知与表达,赋予村落民俗志书写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助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对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葆育作用。这种实验式村落民俗志书写。还应注意在深描之中提炼理论话语,发掘中国文化的民间表达形式与传承机制.以小见大地阐述中国社会的人文传统、基本国情与发展道路。

实践民俗学:从理论到乡村研究28-42

摘要:近年来关于实践的讨论,大大丰富并提高了民俗学的认识。这些讨论与近年来西方学术界的“实践转向”遥相呼应,但亦有很大不同:后者强调身体与行动,而前者则常关注主观启蒙。通过梳理西方民俗学的实践研究传统及近年来的实践转向与争论,由此反观中国古代“风俗”论,总结出其中古已有之的物我整体观、观风知政论与政治行动特征.这启示我们实践民俗学也需要找回中国古代的“风俗”研究传统,在坚持多元主体的前提下进入社会现场、设计研究路径、跟随行动者的本土逻辑、促进沟通理解.这才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本意。北师大民俗学近年来的乡村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立场具体展开进行的。

重回叙事传统:当代民俗研究的生活实践转向43-57

摘要:社会转型带来的生活革命消解了传统民俗事象,民俗学正在遭遇着阐释危机。转向日常生活的实践民俗学,体现了民俗学者的学术自救与学科自觉。实践民俗学要求研究者通过民俗对民众的生活实践及意义世界进行观照,研究者可以借助日常叙事实现研究对象从事象到事件再到生活实践的双重还原。将叙事学作为研究策略引入民俗学,既是传统民俗学叙事研究的接续,又是当代民俗学关注生活实践的路径。借助叙事学相关理论反思民俗学学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民俗学实践主体的建构过程。有助于推进实践民俗学的研究进路。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文学
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对中国民间故事价值研究的理论反思58-66

摘要:既有的中国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具有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发生结果的局限,亦即停留在外在视角,概括、总结民间故事的价值功能类型层面。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的分离。研究者应站在将民众和自身都还原为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双重身份的立场上,将传统的外在的实体论研究转向内在的生存论研究,采用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方式重新审视民间故事活动,从追询民间故事“是什么”转变到追问它“如何存在”。

世俗化的神圣叙事——“日中有鸡”神话传说探析67-78

摘要:大概自唐宋以来,在一些文人的诗词歌咏中开始出现"日里金鸡叫"的说法.此外,在一些唐宋以后的寺观或墓室壁画中,也开始将太阳中的"金乌"或"三足乌"绘成"金鸡"或"三足鸡".自宋代以后,更有不少学者以阴阳之说或十二生肖的"卯兔"与"酉鸡"的影像或投影? ?等说法来解释日中的"鸡".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等相关材料进行分析,以为日中有"鸡"之说的出现,应是受到中国流传久远的"日中有乌"之说的影响.而日中有"乌"之说,实与早期原始初民以乌鸟的"暮去晨来"来解释太阳的"朝出夕落"之现象的一种"神圣叙事".然而,相关说法流传到了后世,一方面或由于"乌"与"鸡"的形象相近,在相关图像的传衍过程中,本即容易相混;另一方面则可能也与"日中有乌"之说的神圣性逐渐消失,人们遂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鸡"来取代日中之"乌",而使得"金鸡"成为新的太阳神禽.

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以辽宁满族民间叙事与区域史的建构为例79-90

摘要: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真正的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在大历史观下发生的"历史事实"和普通民众在小历史观下叙述的"历史故事"两部分构成。作为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民间口承叙事以其"边缘化""微观政治"的口述历史特征而存在,与正史记载互成合力和分力。一方面,口述历史通过民间口承叙事不断强化正史上曾经涌现的事件或情绪,为正史的记录做加法;另一方面,口述历史通过民间口承叙事不断删减或滤出不被底层民众所接受和认可的历史事件和族群情感,为正史的记录做减法。正是这种合力与分力、加法与减法的互为补充,才共同完成了区域文化史的整体建构和感性传承。

被吃掉的文字:拉祜族文字神话与书写的人类学分析91-97

摘要:关于文字的神话有肯定型和否定型两种类型。拉祜族的文字神话叙述了该族从有文字到无文字的过程,文字充满了神秘性和非原生物质性的特征。将文字放置在西南边疆区域社会变迁中观察,被吃掉的文字神话其实反映了历史上拉祜族在边疆族群政治结构中的边缘性地位。文字神话与地方社会权力、宗教镶嵌在一起,"创制新文字"和书写实践对于"无文字民族"而言具有重获丢失的文化财产的政治隐喻。从整体视角来审视拉祜族及中国西南藏缅语族的文字神话,拓宽了文字研究以"文/野"之别和"中心-边缘"划分的研究视野。

民国时期县镇区域文化流播形态分析--以嘉兴地区评弹艺人的活动为例98-105

摘要:长期以来.县域为国家可调控的最基层空间.县乡镇范围亦为文化流传最广泛之区域。作为沟通江浙沪的重要地理空间.嘉兴不仅是江南众多县域单位的重要代表。也是这一地区的文化腹地。广泛流行于嘉兴地区的评弹,是江南的典型文化符号之一.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化在基层空间流播的实际样态。评弹艺人在嘉兴地区的活动,使其日常生活从常居地向谋生地区转移,并在与地方文人的交往中,为在地文人群体重构提供了平台。其中女弹词以一种性色文化在嘉兴的出现,既有其被接收的公众性,也成为地方文人回忆风月的独特载体。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艺术
脱“俗”求“艺”:现代舞台化背景下传统秧歌的民俗因素分析106-112

摘要:传统秧歌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包括现代舞台化在内的多种形式转换,与本土民俗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疏离。这一脱"俗"求"艺"的过程,大致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因应现代文化规则而自我调适,由此呈现出与本土民俗文化的暂时性远离,属于"被动疏离";二是创作主体因渴望被整合到现代文化体系中,而积极融入现代文化语境,呈现出与本土民俗文化的持续性远离,属于"主动疏离"。关注传统秧歌在现代舞台化过程中与民俗文化的不同疏离关系,理解其在形态转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有助于探索传统秧歌的历史脉络、当代转换及文化意义。

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以鲁西北地区临清架鼓为例113-116

摘要: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民俗生活是民间音乐产生的基础与发生的场景,民间音乐则是对民俗生活自身的艺术观照。民间音乐之所以蕴具较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与其特殊历史时期独特的艺术生境有着复杂深厚的血脉联系,它既是丰富生动的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又是人们对自身生命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表达。山东运河区域曾为鲁西民间音乐“临清架鼓”提供了一个展演、交流的广阔舞台和空间,并为地方社会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随着京杭运河交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衰落,临清架鼓从生产与消费大致平衡的传统社会,转入到以消费主义和现代艺术为取向的新语境中。一方面,它失去了乡民深度参与所引发的狂欢景观;另一方面,它以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找寻着现代生存、传承的新路径。

民俗文化符号在当代油画语言中的重构与转换117-121

摘要:民俗文化与当代油画看似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实则不然,二者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交融与渗透的状态。油画创作者深受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俗沃土影响,却形成了异于本土艺术传统的审美品格、认知与心性.进而在油画创作中有着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呈现。以民俗文化在中国油画历史语境下所产生的背景为切入点,选取当代油画中向民俗文化借鉴并重构与转换的油画作品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厘清传统民俗文化符号和油画语言之间的异质同构关系.进而对探索民俗文化符号的相关理念及表现形式在当代油画中所形成的审美视觉语言的意义颇有助益。

民俗研究杂志田野报告
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122-135

摘要:在当代消费主义强势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往往成为商品市场上的民俗主义产物,尤其在民俗旅游的场域中,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要,商家不断制造新民俗或挪移异地他乡的民俗,生产传统,贩卖乡愁,造成同一空间内不同时代的民俗层叠并置和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的民俗拼凑混杂.这种已经脱离民俗原生语境出于商业目的而被复制或改造加工的民俗,与传统社会里的民俗相去甚远,其发生的变异、生产的目的、带来的影响,都为当代的民俗走向提供了思考,也为都市民俗学拓展了新的领域.

安多藏区曼巴扎仓的医学民族志136-143

摘要:曼巴扎仓作为藏传佛教寺院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它在教育过程中贯穿着公益价值和医学人文教育思想,在医学实践中把藏传佛教的身、语、意概念用之于医疗叙事,从而使安多藏区的曼巴扎仓成为雪域高原的医疗中心。曼巴扎仓的医学叙事及其实践为消解当下的医患紧张关系提供了某种思考路径。

社会变迁中的饮食与养生——以广式老火汤为例144-155

摘要:从日常养生食品广式“老火汤”的变迁历史来看,清末至民国现代工商阶层的崛起引导了新的饮食需求,使“煲汤”成为新的饮食风尚,此为“老火汤”的孕育期;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药膳、商贸、餐饮、图书出版、旅游等多种产业发展的驱动.“煲汤”被有意打造成广东传统养生食品“老火汤”,并在适应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成为本土饮食记忆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在现代医学、营养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改良“老火汤”的烹饪方式.但煲“老火汤”的饮食习惯却依旧传承。由此可见,人们在饮食与养生的选择中,所依据的并不仅仅是现代医学体系下的健康与营养标准.食物的口味、经济利益及文化意涵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对思考当下由传统饮食习惯与现代营养建议之间的冲突而引发的饮食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民俗研究杂志默认
《民俗研究》来稿须知160-160

摘要:《民俗研究》常设学术前沿、民俗史论、民间史学、田野报告、学术评论等栏日,并不定期开设各种专题栏目。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凡来稿务请按照下列规范并提供下列内容:一、篇名:要求同时提供中、英文。署名:作者需提供真实姓名。作者简介:置于篇首页地脚位置,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地点、邮编。示例:赵××,××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壮汉-F0003

摘要:“壮汉”不是汉,是墙,是一堵倚墙而筑的墙。与寻常的墙不同,“壮汉”是三角形短墙,底大顶小,与墙成“丁”宁状,斜抵任墙上。“壮汉”的作用首先足护持墙体。无论是高墙还是长墙,为了防止倾斜、断裂和地震摇晃等意外,往往要在主墙的外部加筑一段或几段“壮汉”斜倚在主体墙上。其次是护持危墙。当墙体出现裂痕,但又不想推倒重砌的时候,就在有险情的区段增加一堵“壮汉”,加以护持,使之短时间内不倾不倒,依然挺立。

民俗研究杂志佳作赏析
《第二种秩序——明清以来的洮州青苗会研究》-F0002

摘要:历史上,甚至直到今天,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叫做青苗会的民间组织。它们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而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推进,各地的青苗会陆续入选部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越来越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以至于包括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多学科在内的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之进行探讨,由此涌现出大量的研究项目和学术成果,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