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学术前沿
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民俗学的知识谱系与概念间逻辑5-13

摘要:通过对民俗学的偶然性知识谱系与必然性观念联系的历史与逻辑的双重综合还原,回溯到作为理性科学的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起点即人的理性整体性,并由此出发推导民俗学的理论研究范式与实践研究范式,不仅是中国民俗学应该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重建民俗学的学科理想而应当承担的共同责任。

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14-29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承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之余波而兴起,以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转向为标志而发生视角转换,由此引发了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知识生产及学科意识的递进式发展,逐渐壮大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学术力量。无论是对村落研究单元边界的裁定,对民俗学学科边界的探索,还是“标志性文化”“语境中的民俗”“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礼俗互动”等学术概念的提出,都显示出民俗学者在当代学术版图中积极有为的努力。以“边界”为视角,有助于理清学人学术理念的嬗变与相关知识的积累递进,发掘中国学术实践的本土话语,并借助与西方“边界理论”的比较与对话,助推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学术观念重构、话语系统重建乃至学科的整体发展。

中产阶层“不可统计”的生活经验——民族志书写城市的新路径和可能性30-40

摘要:从中产阶级“不可统计”的生活经验,对基于中产阶级田野调查的成果进行密集化梳理,找到定量与田野调查之间可能构成联系的基点,从而展开民族志的论述。研究发现,住房空间私有化、自我管理以及中产阶级女性对母职的实践等三个因素,对中产阶级的形塑和认同起到不可分割的整合作用。个体差异化的体验、经历与客观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中产阶级呈现出区别于其他阶层的集体惯习和文化旨趣。田野调查使中产阶级“不可统计”的生活经验走向纵深。

西班牙语美洲中的民俗概念41-49

摘要:搜集整理西班牙语美洲国家民俗学研究资料,可以发现西班牙语美洲学界对民俗的定义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将民俗定义为主要由农民和被剥削者构成的特定的社会阶层产物;第二种观点认为“民”可以是各个阶层,“俗”被定义为能够识别的文化事实;第三种观点认为民俗属于全人类,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行为方式的表现。民俗学者丹纳曼认为只有在特定的群体中产生了共同的、独有的、整合的和代表性功能的情形时,一种文化实践才能成为民俗。这一观点极大地拓展了西班牙语美洲国家民俗学的研究领域。西班牙语美洲国家的民俗学研究虽然在民俗的定义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民俗的表现形式、内容以及民俗的传播方面却鲜有成果。以阿根廷的民俗研究为例,可以对西班牙语美洲世界的民俗学研究进行把握。阿根延的民俗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学科开创期涌现出了以罗伯特·莱曼·尼采为代表的著名学者。第二个时期,阿根廷政府成立了专门致力于民俗研究的国家传统研究所,民俗研究得到了极大地推进。20世纪60年代后,阿根廷国内民俗研究停滞不前。

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在舞台与舶来品之间游弋的城市性50-56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文化化或者说文化革命,城市逐步成为生活风格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们实验着、导演着、确认着身份认同的方式和模式。也可以说,城市类似于一张硕大的集体自拍照,人与城市维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身份认同性质的共生现象。对于城市文化新涌现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外来者始终是起着关键性的共塑作用。城市在过去、现在始终是一个二元对立的生活世界,其中不应当让分歧、而是让和谐占据主流,因为和谐会凸显维系性与共同性的东西。公民社会运动的宽泛与多样性彰显了社会空间、文化形式的混合化与模糊化,也证明了城市社会一体化的成功。

民俗研究杂志神话与灾害专题
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57-66

摘要:中国灾害神话中蕴含着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对灾害的深刻记忆及其应对经验和伦理,其中既有同世界其他民族相似的情节,也有独具的母题和特点:治水、补天、射日、兄妹婚等母题表明,中国灾害神话的叙事核心并不在于强调人对神的被动服从,而在于主动征服灾害。神话中所强调的“主动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以克服灾害,哪怕付出巨大代价”的精神,以及“灾害的发生是对人类失当的道德和行为的惩罚”的观念,都使中国灾害神话具有鲜明的道德教诲基调,形塑了中国人的灾害伦理观。它为后世的观念和行为提供了镜鉴,并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灾害叙事。

灾害的神话表征——“大禹治水”的景观分布及减灾表述67-74

摘要:大禹治水神话在今天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治理洪灾”是鲧禹神话的一个核心母题。相比溯源、究古的流行研究路径,以现存神话景观为中心的“朝向当下”的研究有助于阐释灾害神话与当代民众的文化关联。“大禹治水”作为一种长期积累的社会灵验知识,常常附着于祠庙等景观中,也与洪灾地理:分布基本吻合,成为民间信仰的话语资源。这种应对灾害的诉求是通过神话景观的空间媒介,以信仰实践、叙事实践、减灾实践等形式表达的。大禹治水神话在中国民众应对洪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动员作用,这种内生动力以大禹祠庙景现为标志物,这也正是治水神话存续千年的内在机制。

蟹与蛇:日本、东南亚和东亚之洪水和地震的神话与传说75-84

摘要:日本自古便多发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一类的自然灾害。特别是2011年的东日本大震灾之后,灾害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也逐渐受到了很大关注:历史学家们收集有关地震的历史文献,调查人们的应对方法;民俗学者和人类学者探寻如何重建受灾地群众的人际关系网以及地域交流网。以日本东北部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神话和传说为考察对象,并将其与东南亚和东亚的神话传说进行比较,有助于探索这些神话传说是否反映了前人想要将实际的灾害体验和紧急情况下的对策心得传达给子孙后代的愿望的可能性。

民俗研究杂志民宿史
以《仪礼·丧服》论周代亲属称谓的几个问题85-91

摘要:在亲属制度中,亲属称谓通常是被用作建立和识别亲属范畴的重要方式。从《仪礼·丧服》记录的亲属称谓看,周代实际包含了两类亲属,一类是父系宗亲,一类是姑系、母系和妻系姻亲。父系宗亲的亲属称谓是以父母、子、昆弟姊妹为核心称谓,三代至五代父系亲属称谓又以这些核心称谓为词根延展而来,具有明显的类分式特征。这种亲属称谓反映了周代的亲属组织是以父系核心家庭为基本形态,包括五代以内的其他同宗亲属,这是婚姻禁忌的最小单位。妻系、母系、姑系亲属大多没有父母、子、昆弟姊妹的称谓,是可以通婚的范畴,不仅如此,周代还通过娣妊婚、姑表婚、舅表婚等婚姻形式,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优先婚配对象,这在亲属关系居重要地位的社会尤其如此。

冀鲁豫火神节之渊源考92-101

摘要:宋代以降冀鲁豫地区诸多村县每年正月或六月均要举行祈拜火神的节庆仪式,其所祭祀的火神既非上古时期的吴回、回禄,又非东厨司命灶王神,此火神被称为火德星君。火德星君红脸、三眼、手持法器的形象和其呼风降雨、护佑百姓平安的功能作用,与中古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祆教神祗风神和圣火之神极为相似。冀鲁豫地区的火神和祆神在祈雨、恭送火种、祭祀羊牲等习俗,以及祭祀时间等方面极其匹合,且冀鲁豫地区火神庙所在之地多为古时粟特聚落之所,这说明冀鲁豫火神节具有祆教之渊源。

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102-108

摘要:明代山东的婚丧礼俗作为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变化。明代中后期,山东呈现出农业文化与商业文化交融的格局,本末观念动摇加速了社会的转型,社会风气奢华相向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礼俗变革。明代山东的婚丧礼俗在旧礼与新俗的相互冲突中,表现出婚嫁论财、婚服越礼逾制、丧礼奢华、厚葬盛行的时代特征。管窥明代山东的礼俗,可为明代婚丧礼俗的地域性研究提供新的范式。

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109-118

摘要:科班既是戏曲职业教育的机构,更是一种:娶有商品经济性质的特殊的民间手工业组织:班主作为东家出资雇佣教师和管理人员,学生则以艺徒的身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科班对戏曲艺人的培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过程,具有鲜明的营利性质。科班中的戏曲传承活动,亦深受其营利性的影响:学戏三月开台演出、学戏期满效劳一年的制度,以及演出为主、以演带学和剧目为纲、整体传承的方法,乃至“打戏”风气的盛行,无不与此有关。科班人才培养的成就和不足,源于经济规律与戏曲教育规律的契合或背离,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经济制度下的产物。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信仰
中国的行业神崇拜:民间信仰、行业组织与区域社会119-132

摘要:各行各业供奉自己的祖师神或保护神,这在中国传统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行业神崇拜是业缘性社会组织的精神象征,通过共同的祖师神信仰和祭祀仪式,行业组织的整合和维系得以实现。通过行:止神崇拜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行业从业者的信仰文化和心态,还可以透视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社群组织和基层社会秩序。检视和反思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在研究路径和理论视野上寻找中国行业神信仰研究的新的生发点。

仪式中的礼物流动——以苏州上方山庙会为例133-139

摘要:以交换作为核心,围绕着礼物的流动,地:方自组织庙会的秩序规则逐步被庙会主体建立,在民俗活动中形成了一套无形的礼制。依据信仰程度,礼制将人群划分在表演者、核心香客、香客的不同圈层中,引导并规制人群在庙会空间内的行为,体现出信仰模糊、香头组织、圈层流动的自组织庙会特性,形成为一个互相契合的自组织运行系统,最终在敬神拜神的民俗活动中完成礼俗互动,推动着庙会的运转和传承。这成为当下乡土自治实践模式的典型。

东亚视域下的琉球石敢当文化140-147

摘要:石敢当由中国传入琉球群岛的历史非常久远,流播过程中产生了深厚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积淀。琉球石敢当文化的存在形式,形象地反映出琉球群岛如何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多种文化影响下发展起自己的文化,并不断将整个东亚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石敢当文化在琉球群岛当代生活中的最新衍化,正是这一文化内化状态的一部分。

作为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祇园祭--日本京都祇园祭考察札记148-153

摘要:京都祗园祭是日本最著名的节祭活动。以2018年对祗园祭的实地考察为基础,有助于探讨作为日本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祗园祭,在历史起源、山鲜巡游和仪式变迁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而可以发现信仰文化是祗园祭得以传承千年的基础。

Main Abstracts154-156

民俗研究杂志默认
佳作赏析《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F0002

摘要:王斯福在本书中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民间宗教如何将分散开来的个人联结在一起。并以此理解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他特别关注民间宗教面向社会展开的实践活动,比如怎样通过隐喻的修辞学来模仿帝国的行政、贸易和惩罚体系等等。这种模仿当然不会是一模一样的复制,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时甚至会发生意义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