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学术前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5-16

摘要:随着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稳步提高,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经历了从困惑到自觉,再到自信的转变。无疑,当前的"非遗"运动成为此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文化内在的自愈机制:在文化冲突和融合中,以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为根本,以共存求共生,以杂糅而包容,以同化异,融异生新。这样的自愈机制也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其基础是多元信仰的宇宙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样的机制目前也在经历全球化进程的历史性检验。对此,如果从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历史角度看,面对的是充满生机的未来;如果从一神论信仰的价值观体系看,面临的是严重冲突。而当这两种价值体系的博弈从日常生活的差异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对决时,则会充满危机,甚至是存亡的危险。对历史事件和日常实践的研究可以揭示和论证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以期对认识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的进程本身有所反思。

劳作模式:民俗学关注村落生活的新视角17-24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村落生活发生剧烈变迁,传统民俗事象也呈现出式微态势,在此情况下,如何转变研究路径以应对新情况,成为当代民俗学进行理论探讨时不可回避的学术问题。劳作模式是民俗学家刘铁梁在田野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术实践提出的探索性概念。劳作模式强调村民的身体经验和生活实感,注重村落生活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因此,在分析村落认同、社会变迁、生活意义等问题时,其能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同时,将劳作模式作为民俗学关注村落生活的起点,本身也自含了从强调民俗事象的结构性分析向强调村民主体及实践活动转向的学术旨趣。因此,在田野作业中,进一步挖掘和阐释此概念,可以为民俗学村落研究提供一个可行性理论视角。

身体性与祛身化:一种关于共同体衰变机制的分析25-33

摘要:共同体成员经常性的面对面互动是以身体在场为前提的,因此身体性是共同体属性的一个重要层面;共同体生活的形成和呈现需以身体感知为基础,共同体的属性和规则也反映在了身体的意义和活动中。当代社会的共同体出现了衰变的趋势,其中一个明显的征候就是祛身化。物品对社会生活的嵌入导致了身体间的隔离以及身体感知的钝化,而抽象系统的扩张则加剧了身体的隔离和流动,这两方面均导致了共同体纽带的松动,共同体生活也变得抽象而单一。分析身体性的嬗变有助于反思共同体衰变的机制,从而可以从身体维度来思考如何恢复共同体的原初状态和基本功能。

民俗研究杂志非遗论坛
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命运的多维思考34-41

摘要:传统节日习俗与人的需求、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行为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节日习俗正经受着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等力量的强烈冲击,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或不适应时展而被淘汰走向消亡,或能顺应时展趋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延续发展。这些均符合民俗文化传承变异的规律,但不管如何变,传统节日习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会变,以人为本的核心不会变,服务大众生活和服务社会的宗旨也不会变。在坚守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迷信”与非遗之间:关于江南的民间信仰与农村妇女的一些思考42-50

摘要: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农村随之出现了民俗文化的"复兴"现象,给基层的老百姓带来了相关的活动空间。在江南农村,以庙会为首的各种宗教仪式及其密不可分的各种曲艺也陆续复兴。对民俗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成为极大的转折点,结果促使许多民俗活动获得了合法地位。然而,不得不加以注目的是:政府和专业人员所认定的民俗文化——换言之在"大叙事"框架里所出现的內容,实际上与基层民众心目中的民俗之间有很大距离。这里着眼于民俗文化"复兴"的主要群体——农村中老年妇女的网络,透过她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和她们所讲述自己经验时的叙述方式展开探讨,借此透视民俗文化"复兴"的各种面貌及其时代性。

以民众为本位:当代节日志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追求——以“传统节庆文化论坛”相关讨论为核心51-56

摘要:与节日志有关的节日叙事,关联着中国文化根底与当代精神建构的核心价值。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语境中,节日研究尽管已有较为丰赡的学术积累,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向度探索的可喜态势,但真正具有大局观、集成性、前瞻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范式却乏善足陈。近期举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立足本土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节日志》展开激烈讨论,大致呈现出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思辨趋向:关注节日中独特的身心体验和文化设置,视节日为民众建构社会关系的生活交流实践,从知识生产的过程反思节日志书写中的主体间性;将类型化的抽象概括和丰富的民众交流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多元主体复调、多声部的织体形态生成节日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实现节日志研究成果的数字化,;深究节日中独特的生活叙事传统,探索当下国家政治、地方社会和民众主体之间的"礼俗互动"模式。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史
谁是正统:中国古代耕织图政治象征意义探析57-71

摘要:耕织图,就是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题材的绘画图像,中国古代曾创作了一系列呈体系化的耕织图像。耕织图的创作,具有多方面的目的与意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体现王朝的"正统性",而这在南宋、蒙元、清三个朝代又体现得最为明显。之所以如此,与南宋以后"华夷之辨""严华夷之防"的正统观有着直接关系。耕织图与正统性的关联,深刻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的象征性面向。

商周族氏铭文中的鼗鼓形态与鼗族72-77

摘要:一般认为鼗鼓(即近人俗称的"拨浪鼓")的图像始见于汉代画像石,其实商代青铜器族氏铭文中已经出现鼗鼓的形象。族氏铭文"庚()"字即是鼗鼓之象形,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拨浪鼓图像,比汉代画像石早一千年左右。商周时期的鼗鼓是大型礼仪活动中的重要乐器,故鼗鼓图形被执掌鼗鼓演奏及相关礼仪活动的乐师家族视为本族的象征。商代以鼗鼓图形为族氏的鼗族曾与商王室联姻,掌管军事、册命等事务,地位十分显赫。随着商朝的灭亡,拥有精美礼器和悠久文化传统的鼗族急剧衰落,不知所终。

试论汉代的民间借贷习俗与官方秩序——兼论汉代民间借贷中的“契约精神”78-86

摘要:汉代民间存在比较发达的借贷行为,主要可分为民间的互助型借贷和商业借贷两类。在具体的做法上,汉代的民间借贷有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两种方式,其中商业借贷以抵押借贷为主。借贷过程中要签订契约,由此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出一定的规范契约格式。这些民间借贷的习俗被官方秩序认可并吸纳后,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反馈民间。这个过程中,既有对民间习俗的稳固与强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民间习俗产生了矛盾与冲突。汉代的民间借贷习俗中,体现出汉代社会重视契约、重视公平公正的观念,这与现代"契约精神"相类似,是当时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重"情"甚于重"法"的倾向。

唐宋转型中宋儒的二重性——以家族祭礼为中心87-96

摘要:唐宋转型时期,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汉学与宋学、儒学与佛老、贵族礼制与礼制平民化的矛盾都鲜明地凸显出来。转型时期旧理论的消亡与新理论建立是缓慢的过程,导致了旧制度与新理论的并存与冲突,以及宋儒对待新旧思想的个体与群体的分裂。在家族祭礼中,这些矛盾体现为宋儒尊崇经典与阐发义理;延续传统与顺应时俗;遵循礼制与僭越等级的二重性,凸显出转型社会思想领域的主要矛盾与时代特征。

新见元延祐“泰山石敢当”碑铭考97-100

摘要:泰山石敢当博物馆新近征集到一方泰山石敢当碑石,系年为"元延祐五年岁次戊午",经考此碑实为现存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碑。这一发现,不仅可证实"泰山石敢当"风俗出现时间在宋元之际,同时也可据以推知其发祥地应在泰山附近。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文学
五十步笑百步:历史与传说的关系——以长辛店地名传说为例101-110

摘要: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叙述,形成了相互竞争的传说,正是基于更可靠的史料、更有效的逻辑,"历史"具有了高于一般"传说"的话语权威。人类知识需要积累,更需要不断地否定和淘汰,否定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权威和级差。而在那些文字缺失的地方,历史望洋兴叹之处,却是传说的英雄用武之地。民间传说"历史文学化"的处理方式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文学历史化"的实际效果又让历史变得丰富完整;而历史的挑剔和淘汰作用,则让那些优秀的传说得以脱颖而出,免于泯然众说。研究者们所从事的,就是在不断否定的历史考辨中,以更加丰满的证据和更为科学的认识,一方面不断生产新的传说,一方面通过修正、淘汰或更替,建设起更丰富多彩、更稳定有效的人类知识体系。

从传说到传奇——《古岳渎经》与唐代运河淮泗段的地域文化考论111-118

摘要: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虽然在故事母题和叙事模式上对前代志怪有所借鉴,但其中的无支祁形象却是在唐代淮泗地区淮涡水神传说的基础上塑造的,中唐时期是无支祁传说的历史起点。唐代楚泗地区重神好祀的传统与地处淮河下游水患频繁的地理环境,为淮涡水神无支祁传说的滋生提供了文化土壤。同时,无支祁传说的滋生与流布,与淮河中下游的自然地理和运河交通具有天然的联系。李公佐长期任职江淮,且屡次取道楚州所在淮楚运河来往两京和东南地区,其经历中又与治水之人多有交集,这些特殊的经历使得与运河交通和治水相关的楚州无支祁传说引起了他的兴趣,最终创作出神奇的水怪传奇。

彝族史诗“支嘎阿鲁”中次要人物的箭垛效应研究119-125

摘要:胡适先生在研究"箭垛式人物"时,指出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迁,从而使"李宸妃""三侠""五鼠"等次要人物喧宾夺主,成为"李宸妃的传说"与"五鼠闹东京的神话"中的主要人物,并在传说中发生了人物形象的堆积效应。彝族史诗"支嘎阿鲁"中,也出现了三种次要人物的不同的堆积效应,并分别在不同层面反衬着阿鲁的核心人物形象,这与阿鲁自身的多元人物形象、多重身份和功绩以及史诗的不同版本关系密切,由此产生了反衬核心人物的积极效果。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史诗中的次要人物的堆积效应未能继续发展下去,未能产生类似于《狸猫换太子》、《三侠五义》等等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

民俗研究杂志田野报告
饮酒作为山地民族的一种生活方式——以黎、瑶、侗三个山地民族村寨为例126-135

摘要:饮酒始终贯穿在黎、瑶、侗三个山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对酒是如何融入当地人的社会文化这一问题,以三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田野调查个案进行了考察与分析。酒的分类突出了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饮酒是当地过渡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同时也是一种彰显权力的工具。

“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阴间与阳间的连结136-145

摘要:"两家并一家"这一婚姻形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传宗接代的需要。通过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视角可以发现,对浙江省德清县G村的村民来说,他们对"两家并一家"的坚持,源于其生活中与祖先的往来以及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阴间世界的想象。"两家并一家"使"摆人家"成为可能,而"人家"又支撑起阴间与阳间的连结,继而给村民们面对无常的生的信心和向死而生的勇气。但随着村落的城镇化与现代化,"两家并一家"带来的矛盾也开始在一个个家庭中爆发。

南海渔民关于台风的地方性知识——以广东湛江硇洲岛的渔民为例146-152

摘要:台风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粤西沿海渔民在面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时,通常利用传统的本土经验来应对。渔民们基于原有的社会文化结构对台风进行认知和解释,把台风既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又把它的原因解释为神灵意志的体现。他们在应对台风灾难的时候,既有经验性应对策略,也有借助于"超自然力"的应对策略。在国家权力和现代科技主导下的防灾救灾模式下,这些地方性知识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民俗研究杂志默认
英文摘要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