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学术前沿
田野工作的信念与真情5-14

摘要:田野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从业者背起行囊赶赴乡村,是对本土知识和民间智慧的问询,也是对自我生活世界的追问。因此,跨越了技术层面的田野工作,不仅是一门有关学术研究的艺术,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在这个由经验和情感累积的过程中,行动者既有仰望星空时人与自然之间的会心交流,也有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温暖与力量。

论节日空间的生成机制15-20

摘要:以往对于节日的研究大多关注在时间上把节日作为一个独特节点的风俗,在空间视角上使用“文化空间”的概念来描述文化活动的存在现状而缺乏相应的学术支撑,理论探讨后续乏力。因此,针对“文化空间”的局限性而提出了“节日空间”的概念并详细探讨了生成机制及文化意义,重新讨论了“文化空间”“民间”等说法及其与空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日的六种空间机制和生成原理,旨在探讨节日发生的根源,这其实是在关注节日作为社会活动的空间化表达及“每一次呈现”的表述意义,强调“这一空间”的理论价值。节日空间的研究是重要的学术问题,对于节日空间的深入理解将推进节日研究。

地方的多重感知:一种生态博物馆的路径21-28

摘要:在现代性与在地性的影响下,“地方”或“地方感”的相关议题日益成为不同学科重要的知识生长点。在遗产与博物馆学领域,作为一种塑造“地方感”的文化工具,生态博物馆在项目实践与理论建构方面遭遇到了认知社区或乡村的困境。地方的感知并非唯一,而是极具主观性和场景性。乡村个体、乡村集体、地方政府、生态博物馆都有一套解释地方的逻辑视野,这种多元性的地方感知是理解地方、治理地方的关键所在。

民俗研究杂志学术访谈
当代中国民间宗教研究要“接地气”——波士顿大学魏乐博教授访谈录29-33

摘要:魏乐博(Robert P.Weller),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波士顿大学文化、宗教与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宗教比较研究,著有《反思多元主义:礼仪、经验和歧义》《江南地区的宗教与公共生活》《礼仪及其推理:真诚限度论》等。2016年8月下旬,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教授给魏乐博教授发去访谈提纲,得到他的迅速回复。应魏乐博教授邀请,张士闪教授于9月2日赴波士顿大学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山东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李海云、张兴宇参与访谈。李海云协助拟定访谈提纲并校对访谈内容,访谈录音由张兴宇整理。

全球宗教变迁与中国两个社区的民众——江苏和台湾的比较研究34-43

摘要:在20世纪,江苏南部和台湾地区同时被席卷到全球宗教变迁的大潮中,向国家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以及体验化方向发展。因共享极为类似的文化传统与地方实践,两地在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领域呈现出诸多相似的宗教景观。与此同时,由于政治制度和宗教管控机制的巨大差异,两地的宗教在逐渐演化中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差异,如两地在面对基督新教的全球扩张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台湾的宗教似乎比江苏乃至大陆的任何地方更加本土化,等等。结合当地独特的历史语境,对江苏和台湾地区宗教的比较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呈现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变迁。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史
观念与思想:汉代虎形肖形印的解读44-49

摘要:汉代虎形肖形印的图形内容具有较强的重复性,这些图形来源于汉代人的历史记忆,是汉代人观念、思想的承载物。在汉代普遍的观念与思想影响下,出现了多类以虎为题材的肖形印,具体有“人搏虎”题材、“突出虎纹”、“白虎”题材等,这些虎形肖形印体现出汉代人的尚武精神、辟恶御凶观念、祥瑞思想等,同时,汉代虎形肖形印的寓意与功能也与汉代人普遍的观念和思想密不可分。思想史视闽下的肖形印解读与研究是拓宽肖形印研究途径的一种努力。

驳北魏“魂人”说兼谈相关问题——与段锐超、段元秀就《“魂人”礼俗与北魏文化认同》一文商榷50-58

摘要:段锐超、段元秀撰写的《“魂人”礼俗与北魏文化认同》一文,认为北魏有“魂人”礼俗一说。实际上,“魂人”一说,来源于赵翼在《陔余丛考》“冥婚”词条对《魏书》的错误句读。受《陔余丛考》失误影响,段文没有对传世文献认真辨析,对现有研究成果也缺乏认真研读,论证中所引用的案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故该文的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如对存在的问题不加辨析,必然会给民俗史的研究带来混乱,故有必要详细分析,认真甄别,在廓清史实基础上,避免以讹传讹,出现更多的失误。

宋初妇为舅姑服制的变革59-65

摘要:在宋代五服制度中,妇为舅姑三年之制不同于唐、五代的正式礼法,这一变革始自太祖诏令,并被采入《开宝通礼》,后随《五服年月敕》《天圣令》以礼典敕令的形式颁行天下。但妇为舅姑三年之制的源起还是在唐、五代,舅姑与子妇对等报服之后,妇为舅姑三年之制就自下而上地渐由时俗之礼而见录于《书仪》《书仪镜》等书。也由此可知,宋初统一服制的首部礼典《开宝通礼》,其服制之源并不只是盛唐之礼,最终的定制是根据宋初现状情势对唐礼及五代礼选择和调整的结果。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的祈雨文献研究66-78

摘要:祈雨是传统社会人类在旱灾发生时的一种祭祀与礼仪活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保存有大量主题集中、内容连贯、以颂扬神灵及官员自省为主的祈雨文献。这些文献围绕南部县衙展开,县官在祈雨过程中处于上传下达的核心地位,县衙官役是祈雨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筹办者。晚清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中,知县对求雨方式产生质疑,但因祈雨活动能减轻民众恐慌、维护地方统治而依然存在。

西瓜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融合及其动因79-88

摘要:西瓜源自域外,其传播、推广和普及不仅为中国带来了优质果蔬,而且丰富了原有的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生活。中国的元旦(春节)、上元节、端午节、荐新、立秋、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中都不同程度地吸纳和融合了西瓜元素。究其原因,西瓜至少在生物特性、成熟时间和生态特性等三个方面契合了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宗旨和诉求。作为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西瓜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应当注意挖掘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使之得以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文学
历史记忆与“刘三姐”多重文化意象的建构89-96

摘要:壮族“刘三姐”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主体”与想象空间的社会记忆相交融的文化符号。“刘三姐”被不同的记忆主体记录和想象,在不同的时空语境中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文化角色。不同记忆主体的不同历史心性保留或舍弃不同的文化元素,建构了“刘三姐”的不同文化意象。而想象主体隐含的人类审美感知、审美体验与审美记忆的复活,是壮族诗性传统得以延续的文化根基。

心理疏泄与群体记忆:基于《火烧松明楼》传说“完型化”过程的探讨97-106

摘要:情节母题不断丰富完善和核心母题趋于明确的“完型化”过程是民间传说不可忽视的变异路径之一。一些关乎地方、族群历史并作为“地方性知识”重要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与历史“选择”的纠葛显得更为密切,社会变迁、文化转型、群体记忆是其“完型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大理白族民间传说《火烧松明楼》因与六诏归一史实的勾连,成为民间传说叠累变异及“完型化”发展的典型范例,群体的心理变动和共有记忆是其发展变异的重要动因。

文化空间的概念与边界——以浙南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演述场域为例107-119

摘要:史诗《高皇歌》广泛流传于浙南畲乡,它的演述需要一定的场域作依托,而这种演述场域则是一种文化空间。在浙南畲族聚居区,《高皇歌》一般在两种较为重要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演述,即娱乐歌场和仪式道场。不论哪种演述场域,基本都以畲民家户为中心。在非遗保护的大潮中,《高皇歌》的演述场域也在逐渐缩小中舞台化,并从神圣走向世俗。此外,作为非遗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文化空间的“时空边界”并不决定于时间长度与空间跨度,而取决于非遗保护主体对传统文化活动或表现形式在特定族群中的时空建构。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观察
跨越历史的生命之舍——自梳女居所“冰玉堂”作为生命空间的人类学研究120-127

摘要:通过对冰玉堂历史和功能变化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冰玉堂筹建、使用和重修的历史过程,也是自梳女寻求群体内部认同和社区认同的历史,展现出自梳女与地方社会的紧密连接。冰玉堂不仅是自梳女的居所和养老之所,也是自梳女灵魂的归宿,承载和融汇了自梳女的美德和历史,成为后人追忆她们不朽精神的生命空间。然而,随着自梳女生命走向终结以及后期的商业开发,冰玉堂渐渐褪去作为自梳女生命空间的意义,转化成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主控的商业空间。

谁是“蛮”人?——地方仪式传统中的上林族群类分与文化形象转变128-139

摘要:地方仪式传统与一定地域内的人群分类有着密切关联。在王朝国家管理与族群观念实践语境中,广西上林县地方人群形成了一定的人群分类话语,对“蛮”人的想象与认知逐渐固化。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语境下,师公、道公等仪式专家的流动,逐渐构成我们观察地方人群分类新的文化维度。不同地域间的仪式流动在促使地方文化形象发生转变的同时,也让地域内的人群具有了自我认知的参照,原本属于“蛮”区的人之文化优势也逐渐建立起来。

城市化语境下村庄日常生活与集体记忆的再生产——以武汉市郊区李庄元宵节习俗为个案的分析140-148

摘要:在城市化语境下,节日习俗活动对村庄发展依然发挥着重要功能。通过以李庄元宵节为个案的考察,从日常生活和集体记忆两个维度对节庆习俗的功能进行分析,发现村庄日常生活和集体记忆在习俗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再生产,同时两者再生产的过程也折射出村民感性与理性交织的行动逻辑和对村庄本体性价值的诉求。所以,在城市化语境下,村庄变迁的形式和路径并不单纯受社会转型影响,也取决于作为文化主体的村民对村庄功能和意义的建构。

“这里发生的,就留在这里”——在旅游广告宣传中销售不可言说149-157

摘要: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拉斯维加斯在作为一个魅力非凡旅游目的地盛名的建构过程中,商业广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广告,运用熟悉的民间叙事传统来生产值得叙述的故事,基本上将拉斯维加斯的故事建构成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以吸引潜在游客进入到一个分享的经历语库中。这些经历既需要叙述,又排斥言说。

Main Abstracts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