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学术前沿
布尔迪厄的“生活风格”论5-15

摘要:“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是布尔迪厄代表作《区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布尔迪厄吸收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涂尔干的原始分类学,以及马克斯·韦伯关于“生活风格”是界定不同阶级、阶层之关键因素的论述,通过分析不同群体日常生活消费的趣味差异,建构其现代社会分类学。“生活风格”是由不同社会空间中的人们拥有的资本及其属性所决定的日常消费偏好,“生活风格”呈现的趣味差异,可以区分不同的阶级、阶层,人们在社会空间中与生俱来所占有的位置及其变化,决定了趣味是必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人们因趣味而维持或者改变“生活风格”,其实质是为了争夺社会空间的相应位置和阶级结构的再生产,“生活风格”因此具有其象征性。

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学新课题16-26

摘要:当代中国由于全球化、现代化发展,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等社会变迁,整个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正在普遍形成都市型的现代生活方式,这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也进一步导向了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之路。另一方面,都市民俗学曾备受期待,但由于缺乏新的方法和理论视角,止步不前;而定位于都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民俗学研究,或有建构新的都市民俗学的可能。

作为“另一种生活技术论”的民俗学——城市民俗学与经世济民27-36

摘要:近代以后,城市环境造就的新兴民俗开始出现,我们姑且称之为“城市的生活技术传承”。城市的兴衰变化十分显著,其传承母体较为分散,故城市中的民俗呈各自发展的状态,而这正是城市民俗学要研究的问题。若是把E.F.舒马赫提倡的“另一种技术”运用到城市民俗学中,或能摸索出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技术)的存在状态。地域振兴运动中同样存在问题,且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家庭暴力等事件多有发生。以及,近年来出现了老年人希望“猝死”的现象,从中能看出其背后的高科技社会的混乱等因素。作为经世济民之学,当下民俗学究竞发挥着多大的作用?城市越是人造化,人们就越是追求自然的生活环境及节奏,面对此类社会性要求,民俗学应随时准备做出回答。

民俗研究杂志物质文化研究
世界一观:每个人的博物馆?37-42

摘要:长时间以来,博物馆是一个具有清晰意识形态定位的机构,所展现的是市民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在一个后现代的“为了所有人”的城市中,也要求有一个“为了所有人”的博物馆,它必须吸纳多元的理念,并传达各种声音。如此一来,博物馆自身的设置、诠释范式必须作出持续的改变,遵循一种与变革时代相适应的“新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政策领域,而且也在身份认同政策领域、乃至政治领域,博物馆都应当进一步完善、强化自身的活动。

文化迁变-卡舒巴城市文化思想评述43-49

摘要:卡舒巴认为,把文化视作全部生活样式的宽泛定义可以作为研究城市文化动相与变相的概念基础。他指出,文化几乎只存在于迁变之中,是迁移的、变形的、混合的、杂交的、过程的……。依据“迁变生起”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自然发起的常规文化迁变与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利益而人为有意推动的新式文化迁变,后者可以称为“文化的转基因”,并促成了新的共同体结成形式。借鉴西方经验,探析文化传承中的动相与变相,实现城市的移风易俗与社会和谐,是中国民俗学者的新使命。

物质关系和物质文化的四层结构50-62

摘要: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或强调物质文化的本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或强调物质文化背后的“语法规则”,或强调物质文化的传承……各有自己的学科追求和研究旨趣,各自展开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学发展出了以马塞尔·莫斯为代表的“总体呈现”理论,民俗学发展出了以迈克尔·欧文·琼斯为代表的“物质行为”理论。前者强调物的社会性,后者强调物的文化性、传承性和对人的关注。“物质关系”借鉴两理论的优长,视物为人类实践的中心环节,并将其置于由自然生态、物、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中讨论,以此展开人和文化的整体研究。而“物质文化的四层结构”则是在“物质关系”理念下,提出的作为物或物学研究之基础一——物质文化民族(俗)志考察和撰写的基本框架。

“非遗”保护与手工艺类民俗的生活化特质——以鲁西北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为例63-70

摘要:“非遗”语境下,传统手工艺复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话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本身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构建和想象,传统手工艺复兴是现代社会中各种力量共谋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看到传统手工艺本身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凝结着民间智慧的身体技术表达。作为“传统”表现形式的手工艺被社会各种力量构建和塑造出来,并在生活中被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信仰
先秦民间信仰与民神易位的反向衍进——以兵学考察为中心71-78

摘要:先秦自春秋以降,民间信仰中的“鬼神”,相对于日渐觉醒的人性精神,开始退居次要地位,但军事巫术却空前兴盛。民间信仰与民神易位在兵学领域呈现出反向衍进的态势。民神易位思潮肯定了人的价值,而基于民间信仰的军事巫术的兴盛,标志着兵民的心理诉求被纳入指挥决策的博弈,反映了对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灵归宿的观照与反思,二者是在不同向度上诠释了先秦人性意识的觉醒,为后世确立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信仰长期共存的二元对立结构,乃至构建多元语境交融下的文化生态,奠定了基础。

论隋唐五代民间信仰仪式的整合79-89

摘要: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和道教都在不约而同地对自己的宗教仪轨进行整理。到隋唐五代时期,这些仪轨已经以一种相当成熟与规范化的面目运用于各自的宗教活动中,同时也被普遍应用于民间的信仰活动中。过去仪式相对简单、粗陋的民间信仰活动出现了程式化的趋势。民间信仰在吸收、整合了佛道仪轨后,以一种十分复杂的面貌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宋明以后民众的诸类信仰活动。

日本当代的穷神信仰90-95

摘要:日本同中国一样存在穷神信仰。穷神,日语称“贫乏神”,相传被穷神附体的人会穷困潦倒,因而穷神在民间十分不受欢迎,甚至遭到驱逐。日本的穷神传说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送穷的习俗和祭祀穷神的神社。近年来,伴随着坐落在长野县饭田市的“穷神神社”总社和一系列分社的建立和发展,日本的穷神信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更加具有现代色彩。

民俗研究杂志灾难民俗专题
现代中国的“亡灵”三部曲——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遇难者的悼念、祭祀与超度问题96-108

摘要:对唐山、汶川、玉树三次大地震的遇难者集体“亡灵”的悼念、祭祀与超度问题的梳理,可以展现现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有助于分析“亡灵”作为生者记忆遇难者的装置所具有的意义,以及民俗学研究“亡灵”相关课题的必要性。集体遇难者的“亡灵”无法仅在个人或家庭层面予以对应,而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层面予以抚慰;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行政和社会舆论也总是会遭遇到各种形态的“亡灵”问题。

“祭祀”与“纪念”之间——对“东方之星”事件“头七”公祭的考察109-116

摘要:灾害公祭作为一种公共社会活动和仪式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系。“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发生后,政府采用民间俗信“头七”的时间举行公祭,而公祭之仪式、内涵、主体却与传统俗信差异极大。在此背后,隐含着世俗性事件处理与信仰性阴阳沟通仪式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出世俗权力借公祭将死亡意义价值化、意义化的一贯逻辑,更进一步表明国家权力所型构的公共“纪念”仪式与民间俗信所支撑的个体祭祀之间的生死观存在差异。而透过对当代社会“祭祀”与“纪念”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可以透视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传统信仰正呈现一种既交汇又对峙的微妙关系。

从洪水神话到洪水叙事——以山西洪洞灾民为中心的灾难叙事和社区重建117-126

摘要:洪水神话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理论阐释。后结构主义时代,神话、传说与历史的界限被打破,它们作为叙事被放在动态的社会进程中进行考察。借用埃莉诺·奥克斯和莉萨·卡普斯有关“活态叙事”的研究以及卡尔·林达尔“灾难传说”的研究,提出洪水叙事和灾难叙事的概念,并以2013年山西临汾洪洞的水灾为个案,研究洪水过后灾民对于水灾叙事的表述以及他们利用灾难叙事反映并构建现实以及重建社区的过程。

民俗研究杂志武术民俗专题
中国体育人的“原罪”身份——基于文化学原理的中国武人后裔生存处境考察127-136

摘要:中国体育人源于中国古代的武人、流民和“闲人”,这些人自古以来就有自然的合群性,同时也有其自成群落的闭锁性,且以其相对特别的信仰和禁忌体系为心理支点。中国体育人有一种游离于儒家文明的潜在动能,一度群体性地出现过逃离体育圈的现象。体育时常成为体育人的一种身份转换的工具,它沟通了远古非儒学群体的巫者的惯常社会职能。脱离了儒学教化的意义体系后,中国体育人和西方人在行为学上体现出更多的共性,而当代中国体育人所承受的社会偏见却是西方人无法感受到的。体育人的原罪感来自儒教的教化性歧视,而绝非因为缺乏所谓的文史类知识。随着普泛价值观在全球的风行,中国体育人逃离体育圈的现象理应减少,体育人已然承担起改进中国人价值观的任务。

一种传统武力陋习的考察及对当代的警示137-149

摘要:中国农村通过选择武力的方式来解决民间纠纷问题,是中国乡土社会流传已久的陋习。旧中国乡土社会村民解决村际纠纷的方式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民间调解的武力手段,从而建立了武力规制下的村落秩序,并形成了一种武力陋习。武力陋习形成的根源是政府的腐败、不作为导致的司法离场,以及村民对“江湖好汉”的推崇、行动的算计和话语权的争夺。在当今的乡土中国,这种武力陋习死灰复燃,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在乡村蔓延并与司法共生,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公共安全。要消解这种武力陋习,必须重新审视我们政府在农村治理上的粗暴行为,以及进一步规范民间体育社团,合理引导民间体育社团的良性竞争,并通过法治和村民自治的有效融合,满足农民的公正性诉求。

社会组织和民间信仰:梅花拳不仅仅是一种拳150-157

摘要:与其他武术拳派相比,梅花拳在攻防实用性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真正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拳种,还是一种社会组织,更是一种民间信仰,而组织的广泛性和信仰的坚定性正是梅花拳能够扎根民间并繁荣昌盛的两大法宝。明白了这一点,可为当今的武术拳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实现民间武术与民俗活动的有机融合,并促进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Main Abstracts158-160

佳作赏析——《赫尔德著作指南》F0002-F0002

摘要:在欧洲乃至世界思想史中,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无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改变了启蒙运动以来人类思想的思维方式,开启了发轫于德国、席卷全球、纵横百年的浪漫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