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非遗论坛
资源化与遗产化:当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5-12

摘要:当代民间文化在国际化、现代化和地方文化复兴的趋势下,受到外部多方力量的影响,进行资源和价值重构,逐渐形成了资源化和遗产化的两大趋势,并呈现为多种可能性,深刻影响着其自身的变迁与发展。从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动态场域与权力话语、民间文化的价值重构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研究民间文化是如何进入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公共层面而发挥作用,可以揭示其当代变迁的规律。

超越“遗产观”的中国民俗学发展13-21

摘要: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动力并非来自基层社会,其本质属于国家政治的范畴。当下出现了一个体制内部精英共谋、各类资本转化与互惠、遗产主体边缘化的中国“非遗”生态。由于国家视野与学术研究对于“遗产”的观点存在异质的价值悖论,令介入遗产事务的学人们多有困惑与妥协,而中国“非遗”保护浓郁的行政特色,决定了无法以此去实现学科内部的快速增长。学者们涉足其中的兼职心态,以及“非遗”主题下质与量不均衡的成果现状,也无法使之形成一个学科本位式的常态科研重心。学者们需具备超越“遗产观”的学术发展远景;坚持基础性的资料积累和田野作业,保持学术独立书写;向建设公众(应用)民俗学的分支学科方向努力;关注“非遗”保护场域下“传统再发明”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道德价值探究22-28

摘要:作为人类的历史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关联,因此它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道德价值,学术界却鲜有论述。在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民俗性,挖掘民俗与道德伦理深层关联的基础上,便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当代道德价值:就道德个体而言,它事关个体的名誉与自信,可以形成强烈的个体自豪感,张扬个体的生命力;就道德集体而言,它事关集体的归训与教化,可以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彰显集体的自觉规约力;就道德群体而言,它事关群体的繁衍与归属,可以形成强烈的族群认同感,达成群体的核心凝聚力;就国家伦理而言,它事关国家的公正与平等,可以提升最广泛民众的幸福感,进而提升国家的整体软实力。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史
魏晋南北朝乳名考说29-34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籍中出现了大量的乳名,由于当时佛教盛行,在乳名的选择上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当时人物品评风气盛行,也直接影响到了乳名的使用,使乳名不仅限于家庭或家族内部的称谓。乳名小字与姓名原始禁忌的密切相关,使乳名的使用也出现了诸多忌讳。

辇舆威仪:唐宋葬礼车舆仪制的等级性与世俗化35-44

摘要:在唐宋时期的丧葬礼中,卤簿车舆承担着运载亡者遗体、亡魂及各色陪葬器物的功能,同时由于其具有展示于道路的作用,因而往往成为丧家炫耀经济实力的极好机会。在唐代前后期丧葬制度的转变上,卤簿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丧葬车舆仪制下移的榜样和标杆。卤簿制度通过诏葬而被民间沿袭,丧葬车舆制度通过凶肆或社邑提供,成为民间丧葬礼炫耀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上行而下效,导致此风在社会上广泛盛行。唐宋时期卤簿制度与丧葬礼的紧密结合,造成了葬礼仪制的全面车舆化,从皇家和官僚系统而蔓延开来,影响波及一般百姓,形成厚葬的习俗。

明代大统历的社会流动与时间意义45-55

摘要:作为划分年度时间依据的历书,直接影响着各种民俗活动的时间安排。而历书从国家进入民间,则存在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明代的年度历书大统历的传播,是以各布政司为中心,地方绅士为重要桥梁,自上而下在社会中进行的。国家解决每年印制历日成本的方式,则为赋役体系中以“物料”和“差役”两种形式存在的历日银的征收。大统历的传播客观上构建了一个国家划定的、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年度时间体系。综合考察大统历的颁行过程、国家制度的保障方式及其所负载的时间意义,不难发现颁行历书这一举措,为彼时国家进行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清代民国的汉人蒙古化与蒙古人汉化56-64

摘要:清代前期的满蒙一体化政策,确立了蒙古人对草原土地的优先占有和使用权,保障了蒙古族在与汉族交往中的主导地位,致使到草原经商和佃耕的汉族人,不得不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交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自觉地与蒙古社会保持高度一致,表现为汉人的蒙古化。而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草原垦殖由非法变为合法,数百万的汉族人得以在塞北安家落户,漠南蒙古由纯牧区变成了农牧交错及纯农区,蒙古人又只好学习汉族农耕文化,表现为蒙古人的汉化。经过两大民族长时间、多层面的融合与创造,蒙古高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蒙、汉民族的共同家园。

传统乡规民约何以可能——兼论乡规民约治理的条件65-70

摘要:作为民间法的乡规民约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对乡规民约如何起作用即其权威来源和基础却鲜有研究。探究乡规民约的权威来源是理解和把握乡规民约在乡村社会地位的重要视角。本文以马克斯·韦伯的权威来源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熟人社会的礼治秩序、乡约组织的宣教引导、宗族制度的家法族规、乡村精英的教化授命等角度探究乡规民约的权威来源及治理条件。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信仰
“三位一体”的火神——生活世界中的神话记忆模式研究71-81

摘要:以河南几个地区的火神神话为例,从赫勒的“日常生活”概念出发,运用“文化记忆”的理论视角,将地域社会中的神话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形式,来尝试探讨火神神话记忆模式的构成。“神话记忆模式”指火神记忆中那些有固定格式的记忆形式,它具备三个特质:物质形式、神话象征和社会功能。按照记忆媒介的不同,外在物质形式又展现为物象、行为、语言三种形式。记忆模式具备特定的记忆框架,同时伴随社会历史变迁而演变分化。

隋唐五代民间秘密宗教的开端82-89

摘要:隋唐五代时期民间信仰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一支与佛教的异端、民间道教相结合,发展出自己的教义与教团,日益组织化、制度化,以秘密宗教的形式向民间渗透。始终存在的民间信仰传统、佛道两教的深刻影响与隋唐五代纷乱的社会状况,为民间信仰的组织化和民间宗教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之源。

明代的旗纛之祭:中国古代军事性祭祀的高峰90-96

摘要:明初在各地设置旗纛庙,成为中央与地方常规的祠祀之一。旗纛庙及旗纛祭祀是对唐宋杩祭的最大发展,为中国军事性祭祀的高峰。它与明代卫所制度密切相关,与其兴衰相伴。虽然旗纛庙在明代分布地域极其广泛,但是因为其强烈的军事色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太远,因而不能真正融入民间。

王渔洋小说中的科举俗信97-102

摘要:中国科举制度在中国和世界史上都是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王渔洋源远流长的家族科举历史和独特丰富的个人科举经历,使其小说对科举俗信的把握具有历史的深度和思想的厚度。通过对王渔洋小说中有关科举俗信的信仰内容、神灵谱系、信仰媒介、信仰方式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揭示出明清之际科举信仰民俗的发展脉络和时空特点。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文学
多面性“箭垛式人物”的形成原因及其启示103-110

摘要:箭垛效应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重要现象。我国多数学者认为,萦绕在箭垛式人物周围的传说故事多为情节相似的正面形象堆积。然而,箭垛效应同时也存在着反面人物形象的堆积、正面人物的侧面形象堆积,甚至是正(反)面人物的反(正)面形象堆积。这与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着莫大关联:先民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古代社会一大堆相似人物的集体存在、民众集体的“类型化模拟”和“本土化改造”,以及民众集体式的鼓吹附会,促成了多面性箭垛式人物的形成。多面性的人物形象虽然削弱了箭垛式人物核心形象的光芒,却依然起到了惩恶扬善、缓解冲突等积极效果。

赵飞燕故事及其小说变奏111-117

摘要:赵飞燕故事源出《汉书·外戚传》,随后在《西京杂记》、《拾遗记》、《飞燕遗事》等小说文献中得到逐步丰富,又在初唐传奇《飞燕外传》、北宋传奇《飞燕别传》、南宋文言小说《绿窗新话》、明代文言小说集《情史》,以及明清章回小说《昭阳趣史》、《东汉演义》中得到进一步的文学演绎。关注赵飞燕故事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变奏,有助于考究叙事习尚之于小说流变机制的普遍规律。

冯梦龙的民歌编纂118-123

摘要:冯梦龙首次将民歌作为一种与正统诗文并列的文学样式,并从不同层面肯定了民歌的价值和地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民歌编纂的总原则——“从俗谈”,并在体例的编排和评注的运用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编纂方法,对今天的俗文学整理工作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西方人视域中的朝鲜鹊桥传说124-130

摘要:朝鲜文化自古就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朝鲜对中国七夕节和“牛郎织女”传说的接受。早在19世纪末,西方人就详细记述了“牛郎织女”文化在朝鲜传承的情况,从而保存了某些已在中国消失了的文化信息,其意义不可忽视。只有放大历史视野并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有关中国特色的“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才能被推进到新境界。

民俗研究杂志田野报告
从成年礼到同辈共同体:上海农村“庆号”习俗的社会学考察131-139

摘要:上海农村地区的男性青年在弱冠之年举行“庆号”仪式,实现幼年向成年的身份和角色转换,为个体真正步入社会做准备。“庆号”作为古代冠礼的变异,在长期演进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地方性色彩逐渐浓厚,原本个体化的成年礼仪成为一种集体性的共同仪式;起先的象征表意功能不断向组织功能过渡,村庄中一起“庆号”的青年结为“庆号弟兄”,形成同辈共同体。“庆号”习俗的变异深嵌于地方的经济社会结构之中,是适应性变迁的结果。探究上海农村社会性质,有利于我们揭示“庆号”习俗的社会机制。

家庭策略视角下的农民分家方式探讨——基于闽南北山村的考察140-146

摘要:在传统的人类学研究中,有关分家方式的观点诸多,尤其是在关于分家原因上存在诸多不同意见。基于对闽南地区一个传统汉人村庄的考察,通过引入家庭策略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将分家看成是一个既受社会结构制约又内含行动者主体能动性和实践性的过程,突出家庭成员在这一过程中的社会主体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