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文化遗产在欧洲:本真的神话5-16

摘要:今天我要谈谈"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这一概念的漫长发展过程,其中会兼及"文化本真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其成为今天这样一场"全球性的"运动之前,"文化遗产"是一个典型的"欧洲的"建构和传统。

近代以来“反宗教运动”的历史回顾及其反思17-29

摘要:以"废庙兴学"和"破四旧"为例,回顾民间信仰经历的政治运动,分析背后的话语与意识形态,以及对待民间信仰的态度。因此,尽管是对"废庙兴学"和"破四旧"这一过程的分析,无形中把学者们对原生态文化的看法也作为客观分析的对象,从而揭示原生态文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现实的复杂背景。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种倾向”及对策分析30-43

摘要: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存在四种倾向,即"简单资本化"、"僵硬科层化"、"过度脱域化"、"全民快餐化"。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从发展理念层面、民众认知层面、学术研究层面、政府工作层面探讨了产生上述倾向的原因,提出了重塑文化保护观念、厘清政府角色、培育志愿者组织、开展自下而上式保护、加强研究工作的对策建议。

《民俗研究》来稿须知43-43

摘要:《民俗研究》刊发各类民俗学论文、民俗史料、调查报告、田野札记、民俗图片、学术动态、书评等。来稿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1.稿件务必字迹清晰,校对准确,请遵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

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44-52

摘要:要复原或者再现濒临危险的非物质文化我们还必须保护那些传承人,尤其是保护传承人的艺术精神,而这些艺术精神必须让表演者体验并生活在原初的环境中。但仅仅圈地或者通过音像和文字的记录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就能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吗?如何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传统文化优秀的品质,获得可以让当代人领悟和鼓舞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唤起全民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和认同感,唤起公众对我们伟大传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到真正文化遗产的价值,摒弃文化糟粕。

《诗经》与先秦休闲习俗53-68

摘要:《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反映了上古时期的宗教、政治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在表现上述方面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从《诗经》相关诗篇来看,当时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主要有田猎、踏青游观、游泳、垂钓、聚会歌舞、射箭、投壶等方式。总体而言,《诗经》中反映出来的上古时期人们的休闲活动既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的合理合度的释放,也是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欲望的克制。

疾疫与汉唐元日民俗——以屠苏酒为中心的历史考察69-76

摘要:屠苏酒是汉唐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元日民俗事项,是唐宋时人庆祝元日的不可或缺的节日文化符号。但多数唐宋时人对屠苏酒的起源却不甚清楚。其实,屠苏酒是汉魏时期治疗伤寒疾疫的对症良方。它的出现和流传,与汉末魏晋时期的疾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中国古代疾疫对历史上节日民俗发生影响的典型代表。

《帝京景物略》中的岁时民俗记述研究——兼及对当代民俗志书写的一点思考77-92

摘要:《帝京景物略》是一个北京人和两个旅居北京多年的他乡人在北京著作的有关北京的一本书,作者在卷二"春场"部分按照时序专门对当时的节日文化和节日生活进行了系统书写,另在一些景观描写中也记述了于兹发生的岁时节日活动。这些记述以较强的可信性、时空结合性、可读性使《帝京景物略》中的岁时民俗记述成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民俗志。当前,如何书写怎样的民俗志成为当代职业民俗学者普遍关心的话题,有必要适当加强一下对传统民俗志的研究,从而将传统民俗志对当代民俗志书写的可能贡献落到实处。

唐代拔河新考93-107

摘要:从日本佛经注疏中发现一条关于拔河的珍贵史料,为唐代随鉴真东渡的高僧法进所记。通过分析这条新材料,说明唐代拔河盛行区域除两京地区以外,还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大部和湖南西部。推测拔河虽起源于先秦之荆楚,但并未随楚国势力的扩张向长江下游发展,而是在三国时期随蜀汉势力的扩张向长江中上游传播。唐代各地拔河运动形式具有三种不同的地域特征,都带有一定的成分,但并未违反唐律的规定,属于健康的娱乐游戏。

秘戏钱:陪嫁物还是“堂子钱”108-119

摘要:关于"秘戏钱"的性质与用途,前人已经有过推断,并形成了陪嫁物和堂子钱等不同的说法。但实际上,同一枚花钱不可能同时具备两种用途,现实中也不可能存在一钱二用的可能。对于性质和用途的"秘戏钱",不能人云亦云地混为一谈,而是应当严格区分。

中国国花溯源120-131

摘要:中国正式有国花,始于晚清。然而"国花"的名称却至迟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考察明清时期国花名称的出现、指属及演进,探寻其间所隐寓的民间心理,对我们理解民族心态、民族习俗均有重要意义。

韩国的关王庙与关圣教小考132-140

摘要:明朝万历末年,随着抗倭援朝的明军进入朝鲜,关帝信仰也传到了朝鲜,关王庙在汉城等地多有兴建。以各地关王庙的建立为依托,关帝信仰逐渐在朝鲜各地传播开来,并最终成为一种民间信仰。关羽作为忠义大节的伟人、财富的代表,受到朝鲜士大夫乃至普通百姓的崇拜。朝鲜官府通过制定关王祭祀仪礼等形式加强对关王庙的管理。至1920年前后,韩国创建了名为"关圣教"的宗教团体。

韩国神杆的起源和特征——与中国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的神杆纹样的比较研究141-153

摘要:本文通过在东夷文化圈中发现的神杆纹样,对韩国神杆的起源和功能展开讨论。我们可以发现,神杆起源于东夷文化圈,与稻作技术一道影响了韩国的南部地区。形态上的相似性,及功能上相似性,充分说明了韩国神杆与东夷文化圈的神杆有着紧密的联系。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研究,解决一部分关于神杆的起源和功能的问题。

洞庭湖水神信仰的历史变迁154-164

摘要:洞庭湖水神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远古时代就应运而生了,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信仰对象、信仰方式和信仰心理分别经历了由自然神向人神、由娱神到娱人、由神圣到世俗的嬗变。洞庭湖水神信仰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和不断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今社会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信仰民俗的历史传承与乡村社会秩序探析——以河北省高碑店市大义店村冰雹会为中心的考察165-179

摘要:华北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与民间信仰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义店村的冰雹会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经过清初改制及数次历史变迁延续至今,其中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已经充分体现在村民的信仰民俗里,植根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张天师亲自传授这一传说对冰雹会正统性和权威性的确立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祭祀仪式亦成为该村村民的一种集体记忆。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口述资料和其他文本,对于梳理乡村社会信仰民俗的历史脉络,探析信仰民俗与乡村社会秩序的关系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自治与共存:清代川东北南江山区的墓祠——以马氏墓祠为中心的研究180-189

摘要:清代川东北南江山区的墓祠群,既具有宗祠文化实体功能和表征意义兼具的一般特质,又在巴山老林的自然生态、移民文化、宗教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中,马氏墓祠相对保存完整,无论是其空间布局、建筑装饰,抑或族内禁令、族规、四止界畔等石刻铭文,都为探析南江山区的墓祠文化提供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读本。此外,在空间布局上,墓祠、风水塔等链接着多姓杂居、各有分区、合作共存的乡村秩序网络,我们可借由对马氏墓祠的解析,探寻在一个经济落后、自然环境和文化都相对封闭、宗族财力和权势悬殊较小的山区,不同的宗族之间如何实现自治与共存的。

“房头”的凝聚与消散——鄂东南“接太公”习俗的社会基础及其当代变迁190-201

摘要:对鄂东南地区"接太公"习俗的研究可以探寻民俗活动的时空语境。由于地理特征和早期移民活动而分散居住的宗族房支通过连年举行的"接太公"活动形成了日常生活中跨越地域的共同体意识和行动路径。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力量的深入,村庄流动性的增强,地方文化中支撑房头意识的意义系统和行动单位正在被替代,"接太公"习俗得以延续的价值依托和组织载体日渐消解。

《民族艺术》2010年第4期目录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