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 37-1178/K 国内刊号
  • 1002-436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民俗研究是山东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民俗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 200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民俗研究杂志民间文学研究
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5-28

摘要:今天我们提起梁祝故事,可能会以为"化蝶"就是该故事的唯一结尾.实际上,民间的口头叙事从来没有定本,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滋生新奇情节的可能,总体上表现为无限的丰富多样和生命树般的枝繁叶乱.但是,它又不同于完全的混沌,正如顾颉刚所说:"虽是无稽之谈原也有它的无稽的法则."①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这些"无稽的法则".

重释民间故事的重复律29-51

在书面与口头传统之间——以敦煌本《舜子变》的口承故事性为探讨对象52-73

摘要:一 "舜"为上古五帝之一,其事迹屡见于各种典籍文献之中,历代人们对于他"至孝"的美德,以及"尧舜禅让"的圣王之治亦多所称美.而这位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儒墨学者的极力推崇,在后人的心目中,便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代表人物之一,并逐渐"定型化"为上古的"先圣先王".

老獭稚型传说的越南文本研究74-93

摘要:一、老獭稚型传说的研究史 所谓"老獭稚",指平凡女子与成精的老水獭婚合所生的孩子,出典于一个讲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出身的朝鲜民间故事①.老獭稚型传说,广泛流传于朝鲜、中国与越南,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叙述女子私和水獭婚合,以至于怀孕及水獭的被发现等情节;后部分是叙述地师发现天子地,使老獭稚入水葬骸骨,以至于试验结婚及成为天子等情节"②.

民间小戏中的口头诗学——山西祁太秧歌的一种研究视角94-106

摘要:"口头程式理论"是美国学者米尔曼·帕里及其合作者艾伯特·洛德,通过对史诗的实证研究和比较方法而创立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决定性地改变了传统的以书写和文本理解传统的方式,而"激活了去重新发现那最纵深的也是最持久的人类表达之根"①,为其他民间口承样式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研究方法.

民俗研究杂志论坛
文献、田野与自我:关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以《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为例107-123

摘要:民俗学研究的独特性究竟是什么?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抑或是研究视角?尽管民俗学将研究对象界定在民众上,但是如果剥离开民俗学的概念体系这个外衣,民众的内容就是人.

庙会重建中的文化生产——以妙峰山传说为分析个案124-141

摘要:在民间传说中,有一部分和民间信仰密切相关,对于这些传说,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安德明指出这类传说首先起到了解释信仰体系的作用,其次,这类传说在解释的基础上又使得信仰观念通过口耳相传而不断传承,并且强化着对神灵的信仰.

对红山峪村16张地契的民俗学解读142-156

摘要:山东枣庄市红山峪村①一户周姓人家至今仍保存着16张地契,当地人将地契俗称为"地约".16张地约均为周家与卖方的买地契约,其中9张产生在民国年间,另外在1950年和1960年各3张,1990年有1张.16张地约中,包含15宗土地买卖和1宗房屋买卖.但人们把房屋买卖又另称为"卖宅基地",由此产生的契约也称为地约.卖宅基地与卖地习俗基本相同,唯有其周边范围即"四至"的规定比较严格,并且无须如卖地一样办理"过割"手续.

民俗研究杂志田野调查
青海民和土族“纳顿”节的田野调查157-168

摘要:"纳顿"在土语中是"玩耍、娱乐"的意思,"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土族娱神、庆丰收的民族节日,民和三川地区的大部分土族村按夏粮收割早晚排列轮流举行,每年从农历7月12日开始到9月15日结束,历时2个月,被称为"土族民间狂欢节".若遇灾年,庄稼歉收就不举行.

曲阜大庄花会调查169-174

京西村落里的花会——庄户、千军、台古幡会175-194

民俗研究杂志民俗史
从红山文化女神头像谈中国古代唇妆艺术的产生195-204

河神黄大王:明清时期社会变迁与国家正祀的呼应205-216

摘要:黄大王是明末出现在民间的黄河神.大约在万历以后有关黄大王的神话开始在豫鲁黄河沿岸地区传播,到乾隆三年经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和河南巡抚尹会一的奏请,黄大王被敕封为灵佑襄济王,进入国家正祀,与金龙四大王并为河神.

论重数节日序列及其阐释系统的形成217-230

摘要: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中,存在着一个由正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结构而成的一个特殊重数节日序列.尽管有关古代岁时节日的研究著作中,很多人都注意并提及这一重数节日序列,对这些节日的单独个案做的研究更多,但很可惜把这一序列自身做为研究对象加以讨论者在国内尚未看到.

民俗研究杂志信仰民俗
书写和口传:论中国宗教的两种类型231-244

摘要:基于对传统关于中国宗教类型划分观点的批判性解读,本文认为从教理授受角度看中国宗教经典宗教和民间宗教两大类,它们分别奠基于"书写"和"口传"这两种宗教理解和传播方式.文章的第一部分分析了学界关于中国宗教类型的五种划分,文章的第二、三部分阐述了"经典宗教"和"民间宗教"的具体意涵及它们之间的显著区别,章的第四部分探讨了经典宗教和民间宗教的相互交涉.

论中国民间神的世俗性245-254

摘要:对民间诸神的信仰无疑是我国民间宗教的一种主要形态,按照涂尔干的观点,宗教的基础就在于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隔离.涂尔干认为,"人们已经在两者之间划出了一条逻辑界限,所以心灵会断然拒绝将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混为一谈,甚至不允许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佛教核心教义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255-260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历了整整两千年,已成为中国传统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不断适应中国土壤和环境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对中国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的教义①.

泰山民间的“四仙”信仰261-265

摘要:泰山周边民众在信奉佛教、道教大仙大神的同时,对狐、黄、猬、柳四仙信奉甚笃.这些动物在百姓的心目中都具有超自然的神力,能与神鬼相通,能给百姓禳祸降福,生财免灾.这种敬奉和信仰,起于汉唐,明清以降,尤多繁盛,直至民国年间,风俗仍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