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经验交流、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技术与方法、护理方法、高教研究与高教管理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牡丹江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7550
  • 国内刊号:23-1270/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83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5
  • 综合影响因子:0.30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论著

miR-23b通过调控ASK1抑制糖尿病肾病纤维化

摘要:目的:探讨miR-23b通过与靶基因ASK1作用对糖尿病肾病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动物模型(I型糖尿病小鼠)和细胞模型(HK-2细胞),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免疫荧光、基因转染结合RT—PCR,检测ASK1、FN、miR-23b在糖尿病组(Dia组)和正常组(Con组)(P〈0.001)表达变化及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作用关系。结果:miR-23b在Dia组的表达低于Con组;ASK1、FN在Dia组高表达,并且ASK1在Dia组中持续高表达;过表达miR-23b可以同时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抑制ASK1,P38的表达,FN表达也显著降低。结论:miR-23b可能通过作用靶基因ASKl及其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肾病纤维化。
1-5

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与线粒体基因部分点突变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和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是否与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测序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28例患者和37例在相同环境下接触锰未发病的对照组的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1709、3397、G3196A、T4216C、A4336G、G5460A、G9055A、A10398G,、G13708A所在的片段进行分析。结果:在28例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发现4例患者存在CA253G点突变,2例存在A10398G、CIlM00T点突变,在37例锰接触对照组中发现15例存在A10398G、C10400T点突变,两组之间的C4253G、A10398G、C10400T的突变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未检测到1709、3397、G3196A、T4216C、A4336G、G5460A、G9055A、G13708A突变。结论:线粒体基因CA253G点突变可能是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致病突变;线粒体基因A10398G、C10400T可能是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保护性突变,也可能是一个保护性联合突变。而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1709、3397、G3196A、T4216C、A4336G、G5460A、G9055A、G13708A可能与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无相关。
5-9

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Fas基因表达的影晌

摘要:目的: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抗胃癌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观察PAMD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FasmRNA表达的影响,以此探讨PAMD抗肿瘤作用机理。结果:PAMD各剂量组均能上调FasmRNA的表达,较阳性对照组明显,但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MD抗胃癌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上调Fas基因表达有关。
10-11

妊娠期染毒PFOS对子代成年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染毒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子代成年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对妊娠第12天的SD大鼠采用灌胃方式染毒不同剂量PFOS(5、10mg/kg)。每天1次,连续8d。出生后第65(PDN56)天,检测子代成年雄性大鼠体质量及睾丸重量。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睾丸间质细胞(adult Leydig cell,ALC)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mg/kg剂量染毒组子体质量显著性降低(P〈0.001),睾丸系数下降(P〈0.05);睾丸组织中StAR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结论:妊娠期染毒PFOS可通过抑制ALC合成睾酮途径中StAR mRNA的表达水平,对子代成年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12-14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论著

应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与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胎儿左室容积和左室收缩功能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孕龄22周~32周正常胎儿心脏同时应用(STIC)、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双平面Simpson法对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LVSV)及射血分数(LVEF)等容积及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应用STIC技术测得LVEDV为(1.45±0.65)mL、LVESV为(0.48±0.26)mL、LVSV为(0.98±0.44)mL、LVEF为(67.38±8.46)%。应用2DE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LVEDV为(1.33±0.60)mL、LVESV为(0.43±0.26)mL、LVSV为(0.90±0.40)mL、LVEF为(69.07±10.14)%。STIC法与2DE Simpson法所测LVEDV、LVESV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0.976、0.915、P〈0.001)。STIC法与2DE Simpson法所测LVSV、LVEF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较好(r=0.709,0.940,P〈0.001)。结论: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可准确测量胎儿左心室容积,评价胎儿左心收缩功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4-17

尼莫地平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脑供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63%,实验组患者为81.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7-19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进行脑梗死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北大之路,恩经复18ug≥9000AU),18ug,im,q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周和第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周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示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能较快速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很大临床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20-21

七氟醚全身麻醉后小儿应用右旋美托嘧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七氟醚全身麻醉后小儿应用右旋美托嘧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2—2013—03间我院进行七氟醚全身麻醉的患儿5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0.5ug/kg右旋美托嘧啶,对照组患儿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在不同时间点PETCO2(mmHg)的变化,及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结果:经右旋关托嘧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8rain、12min后各时间点的PETCO2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嘧啶能有效的减轻七氟醚全身麻醉对小儿呼吸功能的影响,临床效果明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22-23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肺鳞癌与肺腺癌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晚期鳞癌组和腺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肿瘤缓解情况、安全性评价、生活质量及1年期随访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肿瘤体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随访1年生存率高于鳞癌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对晚期肺鳞癌及肺腺癌的肿瘤缓解情况、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相当,但联合用药对肺腺癌组1年期生存率的改善情况较好。
24-26

氨甲环酸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10—01—2013—12期间,选取98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52例,女46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62.5岁。病因:骨性关节炎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创伤性关节炎12例。病程2a~12a。随机分为两组(A组5l例,B组47例),A组在松止血带前30min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100mL的生理盐水后按1mL/kg静脉点滴;B组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记录术中和术后的失血量及输血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前、术后6h和术后24h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FFF)。结果: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为0;术后引流量分别为A组210±165mL,B组579±19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输血,B组的输血量分别为400±76mL(P〈0.05);术后连续复查血红蛋白浓度,B组为0.6—0.8g/dL,低于A组的1.02—1.08:g/dL。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经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两组间PT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26-28

全麻恢复病人气管拔管时机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全麻恢复病人气管拔管时机,并就拔管前后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方法:妇产科手术择期全麻恢复病人100例手术后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拔管前后用Rammasy改良评分判断病人的意识状况。根据Ramsay评分将病人分组进行观察,A组Ramsay评分在3~4分时,当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未完全恢复,脱机观察2min无缺氧表现后拔除气管导管。B组病人当Rammasy评分在1~2分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气管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呛咳、躁动等情况及病人对气管插管的感受。结果:吸痰时和拔管前血压、心率、呼吸改变B组较A组明显(P〈0.05,P〈0.01),明显呛咳、躁动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较低,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拔管后明显舌根后坠A组占20%,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拔管前对气管插管的感受,B组有48%自述难以忍受,A组仅6%感觉难受,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Ramsay评分在3—4分时气管拔管,病人舒适度明显提高,并可预防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并发症。
29-31

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5%,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3.1%,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与普通钢板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32-33

^125I粒子植入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深部热疗对于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50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植入术后行深部热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患者的疼痛控制率、患者的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个月疼痛控制总有效率达96%,其中70%的患者疼痛能完全消失;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96%,明显改善达68%;不良反应方面,皮肤硬结2例,穿刺口渗血3例、穿刺口疼痛5例,一过性低热2例。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临床值得推广。
34-36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经验交流

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探索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3-03间于本院治疗的4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进行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基于常规组之上,予以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治疗后,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采用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使病惠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并明显降低血脂水平,进而获得确切疗效。
37-38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牡丹江医学院两个附属医院的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年龄相差≤5岁、性别相同匹配212例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开展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ClIP、TNF-α水平,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质指数(BMI)、高血压、脑卒中家庭史、吸烟、家庭压力、CRP、TNF-α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660、3.745、2.168、2.022、1.511、2.618和1.554,而居住条件和体育锻炼是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334(0.200—0.556)和0.402(0.207—0.781)。结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防制高血压仍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措施;CRP、TNF-α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38-40

梯度浓度孕酮对Aβ1—40损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甾体孕酮(PROG)对AIM-40损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MTT实验获得增殖曲线,检测梯度浓度孕酮对Aβ1—40损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海马神经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及5个浓度PROG处理组。结果:与损伤对照组比较,PROG能剂量依赖地对抗Aβ1-40损伤后引起的大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存活率的降低,PROG也具有促进Aβ1-40损伤后的大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PROG能对抗Aβ1—40损伤后的大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损伤,促进AN-40损伤后的大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提高其存活能力。
40-43

孕期染毒PFOS对胎鼠体重的影响

摘要:目的i评价孕鼠染毒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胎鼠体重的影响。方法:取孕鼠12只随机分为3组:0.05%TW-20(对照组),5mg(kg.d)低剂量灌胃组,20mg/(kg·d)高剂量灌胃组,各四只,SD大鼠从怀孕1ld开始灌胃给予PFOS,第19d结束灌胃,第20d处死孕鼠取组织。观察测量胎鼠平均体重,取胎鼠胎盘测重量,采用ELISA测孕鼠血清中糖皮质激素(GC)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PFOS对各组孕鼠的胎鼠的体重,胎鼠胎盘重量,孕鼠血清中GC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胎鼠胎盘重量明显下降(P〈0.001);低剂量组胎鼠体重下降(P〈0.05),高剂量组胎鼠体重明显下降(P〈0.001);低剂量组孕鼠血清中GC含量升高(P〈0.05),高剂量组孕鼠血清中GC含量明显升高(P〈0.001)。结论:孕期染毒PFOS对胚胎发育有毒性作用,不同剂量有不同的效应。
43-44

α受体在大鼠丘脑束旁核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α肾上腺素受体在大鼠丘脑束旁核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方法:以电脉冲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的放电。结果:束旁核核团内注射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0.5μg/0.5μ1)可使痛兴奋神经元(PEN)放电频率的净增值减少,潜伏期延长;同法,束旁核内注入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痛兴奋神经元(PEN)放电频率的净增值增加,潜伏期缩短。结论:大鼠丘脑束旁核肾上腺素能α受体在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中发挥作用,影响伤害性信息中枢传递过程。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