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经验交流、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技术与方法、护理方法、高教研究与高教管理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牡丹江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7550
  • 国内刊号:23-1270/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83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5
  • 综合影响因子:0.30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论著

山奈酚对糖尿病性微血管内皮细胞RAGE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山奈酚(kaempfer01)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微血管内皮细胞AGE受体(RAGE)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牛血清白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BSA—AGEs)(100mg/L)与山奈酚(2μM,10μM,50μM)作用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24h),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法检测RAGE蛋白表达。结果:随着山奈酚浓度的增加,RAGE蛋白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山奈酚能够抑制AGEs诱发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RAGE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抑制氧化应激的发生。
1-3

苏拉明对肿瘤上清液诱导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苏拉明对肿瘤上清液诱导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肿瘤上清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模拟肿瘤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应用MTT法检测苏拉明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苏拉明能够抑制肿瘤上清液诱导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结论:苏拉明可能通过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达到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作用。
3-5

EphA2和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EphA2和E—cad在NSCLC(non—smallcelllungcRnceY,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研究EphA2过表达与E—cad表达的相关性,探讨EphA2过表达可能的机制,筛选出能反映肿瘤预后的相关指标。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2例NSCLC中EphA2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1.EphA2在62例NSCLC的阳性表达率为50%(31/62),EphA2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5a生存率有关(P〈0.05),而与患者吸烟与否、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EphA2阴性组的生存时间长于阳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2.E—cad在62例NSCLC的异常表达率为53.2%,E—cad的异常表达率与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和5a生存率有关(P〈0.01)。与患者吸烟与否、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E—cad正常表达组的生存时间长于异常表达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3.EphA2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在NSCLC中EphA2的过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因此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
5-9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论著

社区医院56例妊娠期梅毒的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医院对妊娠期梅毒患者防护优势。方法:对56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其中45例通过苄星青霉素治疗,按治疗孕期分为四组,孕期0—12周治疗组(A组22例);B:孕中期13—28周治疗组(B组14例),孕晚期29—40周治疗组(c组9例)和未治疗组(D组11例)。比较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足月产、胎膜旱破、畸胎和死胎流产方面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四组患者新生儿情况比较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成功率81.8%,围产儿死亡率仅为4.5%,先天梅毒为18.2%;非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率27.3%,围产儿死亡率54.5%,先天梅毒72.7%,两组比较X2=19.33,P〈0.001,孕早期、孕中期治疗组较孕晚期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围产儿预后良好。结论:充分利用社区医院对传染病防控及诊治方便的优势,加强妊娠梅毒筛查管理及孕期抗梅毒治疗,有效地降低妊娠梅毒的不良妊娠结局。
9-12

拉西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LOX-1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兔颈总动脉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球囊拉伤+高脂饮食6周建立动物模型,将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五组:Control组、M0del组、Laci—L组、Laci—H组和Atovas组。6周后检测血脂水平。计算左侧颈总动脉新生内膜面积(SI)与中膜面积(SM)之比(SI/SM),病理形态学观察颈总动脉组织学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颈总动脉血管壁LOX-l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拉伤+高脂饮食成功建立了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Model组中,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SI/SM比值明显增大,颈总动脉血管壁LOX-lmRNA与蛋白水平表达增强;Laci—L组和Laci—H组血脂无明显降低,但是,SI/SM、LOX-lmRNA和蛋白水平较Model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拉西地平减少内膜LOX-1表达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之一。
12-15

谷氨酰胺在胃肠道术后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中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在胃肠术后予加入谷氨酰胺的TPN的疗效。方法:3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即均分为对照组和Gin组,对两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蛋白质合成、氮平衡及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Gin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肠功能恢复时间Gin组(58.7±8.7)h短于对照组(60.3±6.7)h,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2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有回升,但对照TPN组均明显低于G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dGin组氮平衡的改善明显优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谷氨酰胺的TPN的疗效是有利于改善胃肠道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15-18

药学干预在保证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保证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分别对药学干预前后3个月的152例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观察药学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理性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显著低于干预前的16.7%,干预前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药学干预时于保证用药合理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8-20

孕产妇BMI及其变化对足月新生儿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BMI及其变化对足月新生儿体重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2—10在福建省立医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33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妇BMI及其变化与足月新生儿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孕前肥胖者与体重消瘦和肥胖者比较,其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019,28.952;P〈0.01,0.01)。产前肥胖者足月新生儿,与体重正常者比较,发生巨大儿的可能性和剖宫产率显著增加(x2=43.692,35.782;P〈0.01,0.01)。a组(妊娠期△BMI〈4)与c组和b组比较,其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27,28.133;p〈0.01,0.01)。结论:孕妇肥胖或妊娠期BMI增幅过大,足月新生儿体重较重,巨大儿的发生率高,剖宫产率高。
20-22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于2007—2012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74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746例孕产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75%。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大于1h、胎膜早破及试产后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及是否有高血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大于1h、胎膜早破及试产后急诊剖宫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22-24

CD25抗体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CD25单克隆抗体(巴利昔单抗)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白血病患者进行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臣利昔单抗预防aGVHD,增加了造血干细胞输入剂量,观察造血重建和aGVHD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重建造血,红系恢复明显加快,无1例需要输血,无1例病人发生感染。3例均发生Ⅰ-Ⅱ度aGVHD,无严重aGVHD发生。结论:巴利昔单抗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进行研究。
27-29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阐述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影响,包括使病茵耐药性增强、人体茵群失调产生二次感染等,使医药工作者及公众对抗生素滥用产生的危害有更深入的理解,使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得以改善。方法:查阅临床病例、查看医生处方以及走访药厂和药店等药品批发零售单位、使用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抗生素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错误的抗生素使用理论仍被多数人认可,大多数家庭常用药中抗生素比例占45%,抗生素生产厂家多,规模和实验条件检测条件不一,使抗生素质量难以保证。结论:公众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半数药店仍在非法出售抗生素,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抗生素滥用的监管和宣传力度,增加公众对抗生素的理解并严格审批抗生素的使用。
29-31

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PT)隐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2—06收治AECOPD合并PE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ECOPD合并肺栓塞主要特点有呼吸困难,咳嗽,心悸,晕厥,下肢疼痛。结论:诊断方法用螺旋Crr进行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
31-33

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气腹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血氧饱和度、术后平均拔管时间、平均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诱导前与气腹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33-35

640层CT运动成像探索腕关节运动障碍与类风湿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640层CT运动成像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的运动功能与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类风温性关节炎累及双侧腕关节患者20例,对双侧腕关节进行640层cr运动成像,选取腕关节尺桡侧方向的活动度(尺侧偏转度、桡侧偏转度、尺桡侧活动度)为测量对象,同时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分别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性。结果:尺侧偏转度与血清类风湿因子相关性检验结果为:r=-0.371。P=0.019;桡侧偏转度与血清类风湿因子相关性检验结果为:r=-0.508,P=0.001;尺桡侧活动度与血清类风湿因子相关性检验结果为:r=-0.439,P=0.005。结论:类风涅性关节炎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与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呈负相关,640层CT运动成像方式可方便、直观地显示其运动功能。
35-37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经验交流

侧脑室注射urocortin对摄食量和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Urocortin(UCN)对摄食量的影响以及对血浆ghrelin分泌的影响。方法:使用8周龄sD雄性大鼠,向侧脑室内注射UCN。检测24h摄食量和血浆中酰化与非酰化ghrelin的水平变化。结果:侧脑室注射UCN使24h摄食量和血浆酰化与非酰化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结论:侧脑室注射UCN可抑制摄食并减少ghrelin的分泌。
37-39

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0—02—2011-02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附属二院;牡丹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的1750例健康体检者,对血尿酸水平与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7%,男性为24.7%,女性为11.9%,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血症组中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的患病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显著相关。
40-42

雷贝拉唑对咽喉反流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评定雷贝拉唑对咽喉反流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临床上咽喉反流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方法:研究了2011—02-2012-02就诊于本院并确诊为咽喉反流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35例,每日早、晚餐前30分钟服用雷贝拉唑10mg,连续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一周及第四周进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F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第四周进行PSG监测。结果:患者咽喉反流症状在治疗后第一周、第四周明显减轻,PS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征无明显改善,RFS评分治疗前后无差异显著(P〉0.05);PSG监测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雷贝拉唑短期治疗对咽喉反流症状有明显改善,对咽喉反流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42-44

100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意义及临床用药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病人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及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动态血压分析仪OXFORD(牛津动态血压分析仪)、COMENSTAR8000B(动态监护仪)各一台,对急诊就诊的100例高血压病急危重症患者进行24h动态分析观察。结果:动态监测下指导用药,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根据血压波动状态对血压进行干预,合理选择降压药物。结论:对高血压危象病人在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指导下确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用药。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