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经验交流、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技术与方法、护理方法、高教研究与高教管理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牡丹江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7550
  • 国内刊号:23-1270/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83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5
  • 综合影响因子:0.30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论著

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凋亡作用。方法:用10、50、100、200μmol/L浓度五味子乙素作用胃癌细胞株48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MTT法检测五味子乙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倒置显微镜下,随着五味子乙素作用浓度升高,细胞增殖能力随之下降;MTT法亦检测到上述结果;当五味子乙素作用浓度是100μmol/L时,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细胞。结论:高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可诱导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的凋亡,具有量效依赖关系。
1-5

Runx3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Runx3、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Runx3、survivin蛋白在8例正常胃粘膜、15例异型增生、47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unx3、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87.5%、53.3%、36.2%和0%、33.3%、70.2%。Runx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类、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2)Runx3与sur-vivin在正常胃粘膜(P〈0.010,r=-0.6255)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r=-0.3271)。结论:Runx3、survivin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Runx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更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单项检测。
6-9

蜂胶黄酮对衰老小鼠胸腺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蜂胶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胸腺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蜂胶黄酮的抗衰老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以蜂胶黄酮治疗,RT-PCR法观察小鼠胸腺bcl-2、bax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基因表达降低,bax基因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bcl-2基因表达升高,bax基因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胶黄酮能增加衰老小鼠bcl-2基因表达,降低bax基因表达,具有抗衰老作用。
9-10

小檗碱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肾脏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肾脏组织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给予小檗碱0.1g/kg·d灌胃治疗8周,检测血脂、心肌组织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小檗碱治疗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心肌组织、肾脏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并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肾脏病变。结论:小檗碱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肾脏损害,延缓其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其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等机制有关。
11-13

翻白草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翻白草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高热量饲料加链脲佐菌素建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剂量翻白草水煎剂对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结果:成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P〈0.01);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翻白草治疗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有所改善。结论:翻白草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13-14

成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扩增的支持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胞层。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结果:脐带血的单个核细胞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似纤维状细胞形态并表达与MSCs相关的抗原(CD13,CD44,CD71,CD166),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CD34,CD45),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有支持作用。
14-16

CD44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5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D44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9例,阳性率为65.33(;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5例,阳性率为2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D44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均异常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诊断的标志物。CD44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44表达对于临床选择高危复发病例,给予积极治疗,提高预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建立NSCLC预后模型的重要指标。
16-19

向心性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向心性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从牡丹江市的40岁以上常住人口中,按WHO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158例作为病例组,另抽取166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3.09),向心性肥胖较匀称型肥胖更易导致糖尿病(OR=2.04),向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男女无差别(P〉0.05)。结论: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在预防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19-21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比较性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ADSC和BMMSC在增殖速度上的差异性,初步探讨二者的优越性。方法:应用酶消化分离法分离AD-SC,差速贴壁法分离BMMSC,MTT法比较增殖速度。结果:第一代和第三代都呈现ADSC在培养48h后比BMMSC增殖快,P〈0.05。结论:ADSC增殖快于BMMSC,体外扩增更容易快速获得大量种子细胞。
21-23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论著

CEA、NSE、CA125和TPA检测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表达

摘要:目的: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抗原(CA125)和癌胚抗原(CEA)治疗前局限期、广泛期及治疗后不同预后情况的水平,为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提供新辅助手段。方法: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PA水平。用酶免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NSE、CA125和CEA水平。结果:血清TPA和NSE在局限期与广泛期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预后情况TPA和NSE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NSE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种组合检测中,TPA+NSE组和敏感性和约登指数最高。结论:血清TPA、NSE均可作为小细胞肺癌诊断、病情监测的临床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对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价值。
23-25

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纤溶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关注损伤后纤溶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1)S组,即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套环,不收紧结扎线。(2)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180min。(3)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结扎LAD 24 min时,用血管夹夹闭双侧股动脉5 min,松开1 min,再灌注直至180min。各组分别于结扎前、结扎30min、开放1h、开放3h取动脉血,5000转/min离心10min,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t-PA、PAI-1。结果:各组血浆中t-PA活性在缺血再灌期间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而PAI-1活性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再灌后,与I/R组t-PA(200.11±11.89pg/ml)和PAI-1(22.03±1.74ng/ml)比较,I-PostC组能显著对抗t-PA活性的降低(375.63±26.87pg/ml,P〈0.01)和PAI-1活性的升高(18.12±1.20ng/ml)。结论:肢体缺血后处理能够改善纤溶/抗纤溶系统功能,抑制血栓的形成,从而保护缺血再灌损伤的心肌。
26-29

日光性角化病中p33ING1蛋白的表达

摘要:目的:研究p33ING1基因表达与日光性角化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哈医大二院及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科2004~2009年收治的35例日光性角化病组织中的p33ING1表达情况。结果:日光性角化病p33I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9%(15/35),明显低于正常组的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99,P〈0.05)。结论:p33ING1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中的表达下降,提示p33ING1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的发生、进展中有重要意义,并有可能成为其肿瘤检测蛋白之一。
29-31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经验交流

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儿童泌尿系感染致病菌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2003-03~2008-10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儿尿培养结果,根据药敏试验分析致病菌中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本组226例患儿中,尿培养共分离出356株菌株,其中大肠杆菌菌株112株,占31.5%,大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达11.1%;药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率已达40.5%~82.4%;对呋喃妥因及部分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定耐药性为29.0%-39.7%,抗生素在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后可使耐药率下降(P(0.01)。结论:大肠杆菌是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现象较严重,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31-33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30例临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65例采用替米沙坦口服,治疗前后进行血压监测,并测定血、尿常规,血钾,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优于对照组。
33-34

阿加曲班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为探讨阿加曲班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对治疗组(阿加曲班联合舒血宁)和对照组(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且无不良事件。结论:阿加曲班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34-36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内科综合治疗即给予常规洗胃、导泻、输液及氯磷定、阿托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应用总量降低(P〈0.05),治愈率提高(P〈0.01)。结论:HP联合HDF治疗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减少阿托品用量,明显缩短病程,提高重度AOPP的治愈率。
36-37

血府逐瘀口服液配合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配合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均采用钻孔引流术,同时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结果:18例术后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和血肿,继续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2个月后基本吸收。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配合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明显减少术后血肿残余,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38-39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临床资料。术后胸液量小于500 mL者先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行手术治疗。胸液量大于1000mL者直接手术治疗。结果:其中6例保守治疗治愈,8例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如果胸液量持续增多或减少后又增多,胸液量达到或超过500mL/24h,应高度怀疑乳糜胸可能,并发乳糜胸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具有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漏出乳糜量大则应进行积极的外科手术,行胸导管结扎术。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