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 23-1270/R 国内刊号
  • 1001-7550 国际刊号
  • 0.9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是牡丹江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牡丹江医学院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病例报告、护理医学、调查研究、调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枸杞多糖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结构的影响1-3

摘要: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自然消退组,枸杞多糖组,每组10只。各组均先用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十周,十周后模型组继续喂养高胆固醇饮食,自然消退组喂养普通饮食,枸杞多糖组喂养普通饮食+50mg/kg,第二十周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取主动脉胸部做HE染色,sma免疫组化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分析和数据统计。结果:枸杞多糖组与自然消退组比较,斑块面积更小(P〈0.05),sma含量更少(P〈0.05),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比例接近正常(P〈0.05)。结论:枸杞多糖能够减轻高脂饮食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改变其组织结构,进而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牡丹江市学龄前儿童铅中毒与儿童多动症关系的研究3-4

摘要:目的:了解牡丹江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对儿童多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牡丹江市3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用Conners多动症父母简明量表进行行为评定。结果:牡丹江市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86.36μg/L,其中>100μg/L者占57例(19%);铅中毒儿童与非铅中毒儿童多动障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铅中毒可能为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之一,应加强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减少儿童多动症的发生。

咳尔康口服液对棉球所致肉芽肿的影响4-5

摘要:目的:咳尔康口服液对棉球所致肉芽肿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0.9%氯化钠溶液组;醋酸泼尼松组(4ml/kg);咳尔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5.04,4.05,2.70 ml/kg)。观察棉球所致肉芽肿的影响。结果:咳尔康口服液高、中、低剂量都能够降低局部埋置棉球后局部刺激诱发的肉芽肿的重量。结论:咳尔康口服液能够有效减轻局部埋置棉球后诱发的肉芽肿的重量。

ERK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7-9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ERK2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快捷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ERK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的关系。结果:HCC中ERK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其与HCC组织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HCC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ERK2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HCC侵袭性强弱。

婴儿轮状病毒肠炎家庭影响因素的累积比数模型分析9-11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病程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关系,为婴儿保健门诊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05~2009-07某医院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762名患婴母亲进行自设计调查表调查,采用累积比数模型对家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婴病程的家庭影响因素为性别、月龄、喂养方式、家庭关系角色冲突、婚姻正常、扩展家庭、文化程度低、疾病家庭照顾差、家庭功能障碍。结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教育,改善婴儿患者者的家庭功能,同时应开展婴儿营养知识的普及活动。

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致大鼠心率变化的研究12-13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A细胞被选择性破坏后大鼠心率的变化,探讨胰腺A细胞和心迷走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皮下注射硝酸钴方法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并动态观察注药后大鼠心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注钴后大鼠心率明显加快,并且在3、4、5天时心率加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坏胰岛A细胞后大鼠心率加快,该结果提示,在正常机体内胰岛A细胞能使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提高。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生长受限关系的临床探讨13-15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分娩的80例I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分娩的80例非ICP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组的新生儿羊水粪染率32.5%,胎儿窘迫率26.3%,早产率12.5%,窒息率10.0%,均高于同期分娩的对照组(P〈0.01或〈0.05)。ICP组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为10.0%,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255.18±466.14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生儿体重与孕妇肝功能无明显线性相关。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生长受限无明显相关性。

子痫前期蛋白尿程度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15-18

摘要: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蛋白尿程度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01~2008-12在我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156例作实验组,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100例作对照组,按24h尿蛋白定量再将实验组分为轻度蛋白尿组、中度蛋白尿组和重度蛋白尿组,比较四组患者围产儿的结局。结果:三组实验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而增高;中度蛋白尿组、重度蛋白尿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中度蛋白尿组早产的发生率、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重度蛋白尿组的早产的发生率、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比其他三组高;重度蛋白尿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高,新生儿死亡率比对照组、轻度蛋白尿组高。结论:当24h尿蛋白定量≥2g时,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增高;当24h尿蛋白定量≥5g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的处理18-1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安全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23例,孕6-34周,平均25周。结石直径4-12mm。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中段5例,下段6例。上段结石中9例单纯留置双J管,3例将结石推回肾盂后留置双J管。中下段结石中9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击碎结石,2例采用输尿管镜下套石蓝取石术,中下段病例均没有置双J管。结果:22例术后肾绞痛消失,1例单纯放置双J管者仍有间断轻微肾绞痛,服用解痉药物可以缓解。12例未碎石或套石病人在结石排出前每3个月更换双J管。23例孕妇均顺利度过围产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患者,采用逆行输尿管插管或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而不插双J管安全有效。

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分析20-21

摘要:目的:对24例胰腺癌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胰腺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 inger方法穿刺,股动脉插管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超选上述动脉经导管灌注药物5-Fu 500-1000mg、键折1.2-1.6g,行胰腺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对有肝脏转移的病例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程为一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术后疼痛缓解12例,占50%;疼痛无明显变化7例,占29%;疼痛加剧5例,占21%。所有病例两个月内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除2例肝转移患者术后出现呕吐,疼痛外其余患者术后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期疗效明显。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21-23

摘要: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高频彩超检查3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测量其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流速度等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以28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30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异常者26例,检出率占87%;对照组中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5例,占18%,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内窥镜下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常规手术对比研究23-25

摘要:目的:分析内窥镜下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采用内窥镜下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常规手术比较。结果:内窥镜组共完成33例手术。切口长2-4cm,手术时间35-100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所有患者均无声音嘶哑、继发性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常规手术组共完成95例手术。切口长4-7cm,手术时间40-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mL。一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无继发性出血或血肿等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于术后第3-6d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9d。结论:采用内窥镜下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64排螺旋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25-27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01~2009-06间529例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诊断主动脉夹层160例,其中21例为壁内血肿,男16例,女5例。分析其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64排CTA所见征象:钙化内移4例,穿透性溃疡1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3例,胸腔积液4例。病变中Standford A型9例,Standford B型12例,2例伴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结论: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可清晰显示IMH的直接、间接征象,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静脉补铁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缺铁复发的临床观察27-30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补铁预防缺铁复发对MHD患者的疗效及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静脉给予铁负荷剂量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不予补铁;B组:琥珀酸亚铁每次200mg,每日三次口服;C组:蔗糖铁100mg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透析结束回血时由透析器静脉端内注入血管中,每周一次。三组进入铁剂维持治疗阶段开始及以后每三个月检测Hb、Hct、SF、TSAT,IL-6、TNF-α、MDA(丙二醛),观察期12个月。结果:90例MHD患者静脉铁负荷剂量后Hb、Hct、SF、TSAT明显改善,但MDA、IL-6、TNF-α也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从维持期开始至观察期结束,C组每周一次静脉给予蔗糖铁100mg,能有效维持足够的铁储备和可利用铁,Hb和Hct较未持续补铁的A组及口服补铁的B组明显升高达目标值,三组MDA、IL-6、TNF-α均较维持治疗前明显下降,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C组血浆MDA与Hb呈负相关。结论:静脉给予铁负荷剂量后,蔗糖铁100mg每周一次静脉注射能更有效预防MHD患者缺铁复发,并未加较重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30-32

摘要:目的:了解引起手外伤伤口感染的常见分离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298株细菌中G-杆菌占62.75%,G+球菌占33.9%,从药敏结果发现:G+球菌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奇霉素耐药率高达47.17%-94.44%,而肠球菌耐药率多数超过50%;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耐药率〉50%,不动杆菌耐药率多数〉50%,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手外伤伤口感染的常见分离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洛菲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而且分离出的细菌存在严重耐药。

异氟醚经氧合器吸入在体外循环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32-34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快通道麻醉方法。方法:对68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异氟醚采用自行设计的氧合器吸入的方法进行麻醉;对照组34例,则常规大剂量芬太尼的方法行静脉麻醉。观察其对机体单位体表面积耗氧量(VO2)、平均动脉压最高值(P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肺复苏的影响,并统计患者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两组进行比较,评估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VO2、SaO2、PMAP、住院时间,心肺复苏情况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结论:异氟醚经氧合器吸入麻醉方法是一种麻醉平稳、安全可靠、且缩短患者苏醒时间,节省住院费用的简便易行的快通道麻醉方法。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经验交流
养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34-36

摘要:目的:观察养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养心汤加减。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达到93。33%,心电图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症状总有效率73.32%,心电图总有效率56.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方法有效。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疗效分析36-37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HBeAg阳性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采用ADV10mg/d联合LAM100mg/d口服;对照组38例采用100mg/d口服。分别于完成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血清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BV DNA水平比较,HBV DNA阴转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HBeAg阴转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治疗抗病毒和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