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林业建设杂志 部级期刊

Forestry Construction

  • 53-1113/S 国内刊号
  • 1006-6918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林业建设是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林业建设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与探讨、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实践分析、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森林经营与管理、工程勘察与设计

林业建设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林业建设杂志国家公园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标分析1-6

摘要: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合理的特征指标是重要步骤。本文从现有自然保护地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体制的不同层次建设目标与指标,提出用生态系统方法梳理、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推动来完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路。

我国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探7-16

摘要: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统筹考虑其总体布局对建设国家公园体系及完善我国的自然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制内涵的解析,提出了国家公园总体布局的思路,结合我国自然地理、生物地理分区及主体功能区划分,探讨了有利于国家公园布局的分区。从资源禀赋、建设适宜性、管理可行性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公园遴选的原则和特征指标。经过筛选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选址建议(84个地点),期望为我国国家公园的总体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

国家公园建筑生态仿生设计策略——自然界的启示17-21

摘要:建筑仿生设计的本源就是研究生物构筑行为及其构筑物的形态,借鉴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合理形式,有效寻找和利用自然界生物的成长规律,通过具体或抽象的语言体现在在我们的建筑上,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对建筑的需要。生态仿生体现的环境适应性和完美的进化模式的共生策略为国家公园建筑设计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提供了借鉴的方向,为国家公园建筑生态仿生设计策略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设计视觉。

林业建设杂志森林经营与管理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以四川、云南为例22-25

摘要: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且其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整个林业工作的管理水平。为充分认清目前破坏森林资源的严峻形势,切实提高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本文结合2016年全国森林资源管理情况检查工作,就四川和云南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对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26-33

摘要:通过对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58科577属1141种野生种子植物进行区系分析,表明: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东南山地亚地区;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热带北缘性质;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特有现象较为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乡土知识对白马雪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影响34-36

摘要:介绍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阐述民间乡土知识的概念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并针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西藏天保工程区森林抚育技术探讨37-39

摘要:根据近几年西藏天保工程区森林抚育实施情况,从地块选择、技术措施要点、物资设备安排、项目组织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了森林抚育主要技术,以期为下一步森林抚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林业建设杂志研究与探讨
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划分与管控40-43

摘要:重庆市特殊的生态区位对整个长江流域和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能给予重要生态功能区域、重要生态系统及关键物种更有效的保护。本文从范围识别、划分方法、区域类型及重庆五个功能区域的分布格局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划分,并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项目准入、预警监管、绩效考核及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管控进行了探讨。

东北地区落叶松生物量和碳储量估计44-46

摘要:文章基于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东北地区落叶松为例,从选取数据,确定碳储量计算方法和转换参数,估计区域生物量和碳储量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东北地区落叶松的总生物量为6.90亿吨,总碳储量为3.48亿吨,并分析了东北地区落叶松区域分布特征。

云南省镇雄县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47-51

摘要:以2017年云南省镇雄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关系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对镇雄县森林植被的生物量进行估算。利用生物量与碳储量的转化率,估算得出镇雄县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结果表明:全县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1090.52×10~4t,乔木层生物量贡献占主导地位;全县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545.26×10~4t,地类为纯林的碳储量远大于其他地类;全县平均碳密度为14.75t/hm~2,全县碳密度最高位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山区碳密度明显大于平原碳密度平均值,碳密度与树种平均年龄的线性关系,符合s型增长曲线。

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碳储量估算及经营措施建议——以昭阳区大龙洞国营林场为例52-55

摘要:通过对昭阳区大龙洞国营林场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掌握了大龙洞国营林场森林资源的基本数据,基于该国营林场的资源数据,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了林场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的人工林、天然林碳储量,并得出林场内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的碳储量总量为110620t C。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中幼林抚育、营造混交林提高碳储量及适度开展灌木林经营提高防护等综合效能经营措施建议。

云南怒江下游三江口国有林场部级生态公益林蓄积量随海拔变化的研究56-60

摘要:部级公益林是怒江下游干热河谷保持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本文着重研究了该区域思茅松人工促进林随海拔变化的蓄积量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怒江下游龙陵三江口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蓄积量显著受到海拔的影响(p〈0.05)。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区域,森林蓄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型变化。在各海拔区间之中,森林平均蓄积量最低值为海拔900~1000 m,为132.9 m~3/ha,随着海拔的提升,平均蓄积量不断增大,最高值出现在海拔1400 m左右,蓄积量达到230.3 m~3/ha,随后,蓄积量开始下降,至海拔最高点海拔1880 m,平均蓄积量降至167.3 m~3/ha。随着海拔提升,900m至1400m之间,该生态公益林的蓄积量平均增长速率为19.5 m~3/(ha·100m),而自海拔1400 m至1880m之间,蓄积量的平均下降速度为12.6m~3/(ha·100m)。

林业建设杂志实践分析
安徽石龙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必要性及对策探究61-64

摘要:湿地在调节径流、蓄洪防灾、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生态功能。石龙湖湿地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和较高的保护价值。在全面分析石龙湖湿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恢复石龙湖湿地的必要性及具体工程措施。

云南孟连县南垒河绿色长廊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措施65-69

摘要:南垒河在为孟连县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的同时,也是维系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水源,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介绍了孟连县南垒河绿色长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设南垒河绿色长廊的措施,具体提出孟连县南垒河流域需划分为3个生态类型区的建设举措。即上游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建设、中游段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区景观改造和下游绿色生态河道建设,其中中游段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区景观改造最为重要,主要包括绿化建设、河滨公园建设、西山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湿地建设、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面山生态修复建设六个部分。

昆明市油用牡丹发展现状与思考70-73

摘要: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成本等特点,是我国原产的多年生小灌木,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2]。昆明市油用牡丹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截止2016年底,全市油用牡丹已发展19795.7亩,在部分县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并在山区乡镇开展了示范性种植。在研究我市油用牡丹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油用牡丹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政府领导、抓好典型示范、培植龙头企业、合理规划、资金扶持、制定标准等建议。

林业建设杂志工程勘察与设计
基于两级分区的城市环线交通小区划分74-77

摘要:基于城市环线周边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的关系机理,结合两级分区的交通小区划分方法和模糊聚类分析的交通小区划分方法,提出城市环线交通小区的划分方法,并以拉萨市东环线为例,进行交通小区划分,证明该交通小区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导洞——两台阶留核心土法在软弱围岩连拱隧道中的应用78-81

摘要:西南某隧道为双向四车道连拱隧道,隧道全长280m,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隧道围岩以强~中风化泥岩为主,富含蒙脱石等亲水矿物质,岩性软,岩体破碎,施工风险高。为确保施工安全,减小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本文通过对隧道施工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采用中导洞-两台阶留核心土法开挖。现场实施效果表明:本隧道Ⅴ级围岩浅埋及软弱段采用中导洞-两台阶留核心土法开挖是安全可行的,中导洞-两台阶留核心土法适用于双向四车道连拱隧道中围岩级别不差于Ⅴ级的软弱及浅埋偏压段。

分形理论在面状地图要素注记中的应用研究82-84

摘要:对面状要素地图注记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针对面域形状特征的识别,采用了分形理论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