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世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兰台世界杂志 省级期刊

Lantai World

  • 21-1354/G2 国内刊号
  • 1006-7744 国际刊号
  • 0.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兰台世界是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兰台世界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兰台论坛、科学管理、研究探索、数字兰台、开发利用、文史探源、史料研究、档案春秋、图书情报、档案工作指导、企业档案、业务研究、中共满洲省委史研究、国联档案馆馆藏“满洲状况”档案专栏、辽宁大学学生优秀论文专栏、人事档案、红色记忆之红色经典人物、党史教育信息、基层档案工作论坛、抗美援朝辽宁地区后援研究等

兰台世界 2017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进入80年代世界先进行列的“东风6型”内燃机车 新中国工业第一系列1-1

摘要:出车场上,两台造型新颖别致,标有“东风60001号”和“东风6型0002号”白字的新一代机车,披红挂彩.剪彩之后,一声汽笛长鸣,两条“巨龙”在专用线上徐徐开动.它宣告我国内燃机车生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贝叶经制作技艺建档现状与对策51-54

摘要:非遗建档是活态的非遗资源得以固化保存的有效方式。当前的非遗建档工作普遍在规范性、全面性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整理鲜活案例,引发档案工作者对非遗建档工作的关注与思考。贝叶经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该技艺建档工作为例,在对该技艺建档工作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拓展收集渠道、规范整理环节、加强资源挖掘、重视档案部门地位等相应对策。

高校创新创业档案系统构建与管理54-56

摘要: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档案应运而生。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档案管理缺失的问题,从高校创新创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档案的概念、性质、功能、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管理办法,以及创新创业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规划等方面,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系统构建与管理,从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

档案馆服务创新模式探索——以跨界合作为例57-61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档案馆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档案馆界需要突破档案与其他领域的边界,积极推进档案馆跨界进程。试图对档案馆在服务工作中的跨界合作进行研究,界定跨界合作的含义及其对档案馆的意义,梳理国内外实践经验,以求对档案馆的跨界合作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档案馆跨界合作的新领域,以期为档案馆的跨界合作打开新的思路,达到拓宽档案馆服务领域与范围之目的。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特色档案开发利用策略——以档案展览为例62-64

摘要:以档案展览为抓手,做好海上丝绸之路特色档案的建设及开发利用,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展览网络信息资源,探析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存在的问题,阐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特色档案展览工作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及应主要抓好的五方面工作。

如何加强学校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思考65-68

摘要:在学校综合管理工作实践中,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基础性工作之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甚至在评判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档案管理是一项较为重要标准,受到高度关注。所以在积极开展档案综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结合新技术的引入,积极探索相应的收集和整理措施,希望能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为学校整体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支持。

基于网络的多校区学籍档案服务体系构建研究68-70

摘要:在目前诸多高校实行多校区异地办学的形势下,很多高校的档案部门面临着各校区间档案资源难以共享、档案利用条件异常不便的难题,具体到面对广大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学籍档案,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为例,探讨高校档案部门如何顺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构建基于网络的多校区学籍档案服务体系,解决多校区办学带来的档案工作新问题,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高校校史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71-73

摘要:高校校史档案是展现学校发展历程和轨迹的真实记录。具有真实性、独特性、时代性、实践性特征,校史档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可以超出时空的限制将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展现,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传统精神、时代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图书馆服务策略实证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74-76

摘要:以一所高校学生的阅读行为调查为基础,指出目前大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从图书馆视角提出引导大学生阅读行为的方法策略,促进校园阅读活动的开展,并对今后学生阅读行为中应关注的焦点话题进行讨论。

基层需要的多途径档案管理方式探讨77-79

摘要:本文通过开展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单位科研课题档案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科研人员认为归档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课题完成后需按要求和程序进行归档,单位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根据需求对档案管理方式变革进行了分析探索,对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电子文件收集归档、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试论移动阅读付费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以微信阅读打赏功能为例79-82

摘要:信息化时代,用户的生活被各种形式的信息充斥着,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信息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为了实现流量变现,助推内容创业,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微信于2015年开通了微信阅读打赏功能,之后微信阅读付费机制也随之呼之欲出,移动阅读趋于付费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近。本文主要对移动阅读付费的现状、原因、作用等进行阐释,最后对移动阅读收费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价值中立原则的矛盾探析83-85

摘要:在图书馆行业内新兴的阅读推广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理念,而价值中立原则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避免馆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到读者的阅读选择,因此两者之间在表面上产生了矛盾。有必要通过对这对矛盾的表现形式进行解析,进而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来审视价值中立原则的意义,把握好坚持价值中立与开展阅读推广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这个共识,提出发挥阅读推广的平台作用、重点服务特殊群体、将阅读兴趣和技能培养作为阅读推广的主攻方向等解决矛盾的策略。

民办高校图书馆高端跟踪服务的实践与思考86-89

摘要:与公办院校图书馆相比,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经费显得十分紧张。为了获得充足的建设经费,民办高校图书馆探索建立专业的研究团队,来满足高校的高端跟踪服务需求。本文以民办高校精细化管理评价为例,探讨了民办高校图书馆高端跟踪服务的模式,并从高校图书馆高端跟踪服务的普遍性、特殊性、重要性和复杂性角度,对高校图书馆高端跟踪服务进行了思考。对众多建设经费紧张的民办高校图书馆而言,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教育生活及其影响89-93

摘要:在抗战爆发后的高校内迁中,西北联合大学师生历经艰难困苦,终驻足于陕西城固。在整个迁移整合的过程中,西北联大师生努力传承大学教育之精神,播撒学术研究与现代文化之种芽,为近代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之形成奠定基础;避居秦山巴水间而弦歌未断,在物质生活的清贫中始终精神饱满、乐观平和,呵护联大的生机和活力,彰显"勤朴、公诚"之校训;在富有战时教育特色的军事训练生活中,以对"自由"和"教育"的向往和坚守,令这一块大学精神和传统的生发地保持了一份难得的独立。

论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内容和文化精神94-96

摘要: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是经过不同时期逐步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不仅民族特色鲜明,而且还具有灿烂的东方风采,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精神。本文就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内容和文化精神进行了深入讨论,文章不仅阐述了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所包括的几点内容,而且还分析了古代体育活动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论述全面地反映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国立贵州大学校长张廷休的教育思想研究96-99

摘要:张廷休是贵州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也是民国大学校长中唯一的回族校长,他在国立贵州大学的治校实践中形成了融合中西教育之长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立足实际,学用一致;重视校风建设,以服务社会为使命;实行民主管理,注重自由发展等。这些鲜明的办学理念对国立贵州大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借鉴。

《申报》与“李扬才事件”100-104

摘要:"李扬才事件"是中法战争前中越关系史上一重大事件,因种种原因,后人对其研究严重不够,以致被厚重的历史淹没了,没有留下什么声响。事实上,"李扬才事件"是研究冯子材与刘永福关系,以及中法战争前夕中越关系极为重要的一环。"李扬才事件"的起因、经过及最后的结果,以及该事件所涉及的个人恩怨、家国情仇、越南与中国关系,均在《申报》中有报道。通过对《申报》中"李扬才事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使我们对于这一时期中越关系、中国"军转安置"问题有一深刻的认识,并为冯子材的处境深表担忧。"李扬才事件"并不是纯粹的边界事件,而是19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缩影,是清末中国"军转安置"问题大曝露。认清"李扬才事件",有利于我们认清当时中越关系,并对冯子材、李扬才和刘永福三者关系的认识也有重要的帮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与天师道的流变105-108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天师道分化革新的大发展时代。它从一个不被主流思想认同并与皇权发生激烈冲突试图政教合一的民间信仰,转变为封建皇权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伦理观念的一部分。是其在与皇权长期斗争处于劣势条件下,在存亡之间选择的一种屈服化的折中表现,也是一种奉道阶级不断上层化,使其向圣洁化、官方化的自觉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