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世界杂志社
分享到:

兰台世界杂志

《兰台世界》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工作研究、兰台论坛、研究探索、科学管理、数字兰台、开发利用、安全保护等。
  • 主管单位: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
  • 主办单位: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
  • 国际刊号:1006-7744
  • 国内刊号:21-1354/G2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5
  • 综合影响因子:0.10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兰台世界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兰台世界杂志档案要闻

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要:岁月匆匆,时光飞逝。《兰台世界》自1986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出刊329期。创刊26年的《兰台世界》,伴随着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作为辽宁唯一的档案期刊,《兰台世界》为宣传辽宁档案工作,记录辽宁档案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镌刻了独特而深刻的历史印迹。近年来,《兰台世界》从形式到内容多次进行改革,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从今年六月起《兰台世界》改为旬刊,又一次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1-1

切实加大档案馆建设的工作力度和推进速度 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征在全省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今天,把有关县区政府领导和档案部门的领导同志聚集到这里,召开一个算是现场会又是推进会,目的是请大家就档案馆的实体建设看样子、定调子,集中各方力量狠抓落实,早立项、早开工,加快推进全省县级档案馆建设。刚才参观了建平县档案馆新馆工程建设并听取了三个市、县、区档案馆工作的经验介绍,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成德局长对全省县级档案馆新馆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讲的很全面、很到位,我完全赞同。下面我代表省政府再强调两点意见。
4-4

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 全力开创档案馆建设工作新局面 辽宁省档案局(馆)长孙成德在全省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这次会议是经过省政府批准召开的。今天全省61个县(市、区)政府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汇聚建平,共商全省档案馆建设大计,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全省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经验,具体部署"十二五"时期全省档案馆建设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征、省发改委副主任赵爱军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代表辽宁省档案局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5-7

全省档案馆建设工作会议在建平县召开

摘要:5月5日,全省档案馆建设工作会议在朝阳市建平县召开。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档案局长孙成德作工作报告。会议对进一步推进全省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作出了部署。会议由省档案局副局长赵焕林主持。
7-7
兰台世界杂志名人档案

康有为的中西文化观发微

摘要:康有为(1858—1927)是中国近代著名改革家、思想家和学者,出生于广东南海,后人因此尊称他为"康南海"或"南海先生"。康有为所处的时代正是"西学东渐"的年代,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已极端腐败,西方资本主义正呈上升势头,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竞相开始对中国实施其殖民战略,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内忧外患。站在时代的前列,康有为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建立学堂、实施变法,在政治、思想、学术领域内,对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可贵探索。分析和研究康有为的中西方文化观主要表现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中旧著稆历史人物的思想脉络和个人实践,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借鉴。
8-9

闻一多在蒙自的日子

摘要:提起闻一多,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甚至可以娓娓道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说到云南边城蒙自,中国人又知之甚少。的确,蒙自没有抚仙湖畔的怡景、没有玉龙雪山的豪迈,知道"过桥米线"却不知其发源于蒙自,但以闻一多等诸多教授为代表的西南联大在这里留下的历史足迹,书写的历史传奇,始终让蒙自人津津乐道。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忆1938年闻一多在蒙自的日子。
9-10

晚清驻外公使张荫桓的涉外交谊活动——以《张荫桓日记》所载为中心

摘要:张荫桓(1837—1900),在1886年至1889年三年多时间里,担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期间,开展了广泛的外交交谊活动,这也是对一位外交官的基本要求和一项重要使命,通过交际,可以传播信息、获取信息、结交朋友、建立联系。学界关于张荫桓在国外的交谊活动鲜有论述,本文拟以《张荫桓日记》(任青、马忠文整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所载为中心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有助于对张荫桓这一外交人物及近代外交史的研究。
11-12
兰台世界杂志档案春秋

党的“耕者有其田”土地制度的历史考察

摘要:"耕者有其田"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追求目标。一、"耕者有其田"土地制度的确立与实现1".耕者有其田"土地制度的初步确立。在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对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尚未提出明确的政策。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只强调要"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1]4。同年9月,"沈玄庐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镇领导农民运动,成立‘衙前农民协会’。农民协会严正声明,‘世界上土地应该归农民使用’。
12-13
兰台世界杂志名人档案

曾国藩对两淮盐务的治理

摘要:纵观历史,清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是盐课以及关税。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后,军事方面的支出以及因战争而造成的赔款增长显著,但是关税主要由外国控制,因此盐课的地位就愈加凸显。清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采取了诸多措施以增加盐课的相关收入。当时食盐销量最大的区域就是两淮,曾国藩对于两淮盐务的治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14-15
兰台世界杂志档案揭秘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独占东北战略方针述评

摘要:解放战争初期,鉴于我军进入东北的顺利形势,中共中央一度采取了控制东北、独占东北的方针,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将我东北民主联军主力6万余人集中于辽西地区,准备在此与敌"一战解决问题",阻止国民党军进军东北。然而,国民党的两个军很快占领山海关、兴城、锦西、锦州等地,我军主力一段时间内未能改变战略退却局面,直至1946年6月才沿松花江北岸最终稳住了阵线。由此使人们对我军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方针正确与否产生了疑问。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以评述。
15-16
兰台世界杂志名人档案

唐太宗李世民的“励下”艺术及其启示

摘要: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君。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兴利除弊,果敢地推行了一系列适合时宜的革新措施,使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昌盛,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李世民领导着一大批文臣武将与其同心协力,才使唐王朝的政权得以巩固昌盛,进而完成光垂史册的"贞观之治"。从政治管理的角度去追往这段历史,我们或可借鉴李世民在领导艺术上的卓绝智慧,用于指导现实的领导工作。
17-18
兰台世界杂志档案春秋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选举的宣传工作研究

摘要:延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每一次进行选举,都特别重视宣传动员工作,宣传动员工作贯穿边区基层选举运动始终,不过工作的侧重点在工作开始时的布置选举、选民登记、发动检查政府工作期间,主要作用是打通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使其正确地看待选举,积极参与选举,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
18-19

1905—1931年日本在大连地区的贩毒与走私

摘要:一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胜国,从沙俄手中夺取了我国东北旅顺、大连地区的"经营权",大连成为日本租界地,被称为"关东州"。同时继承了沙俄南满铁路的种种特权,成为向中国东北腹地扩张的基地。1906年日本又在大连设立了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1919年改称关东厅。此后关东都督府和关东厅不仅是日本向中国东北腹地扩张的大本营,而且也成为他们开始实施毒化中国人民的鸦片政策的策源地。
20-21

天主教的传入及其途径——以山西长治为例

摘要:一、名称演变及其传入 1.名称演变。天主教的名称在中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唐贞观九年(635),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托里到中国后称为"景教",关于"景教"的来源有不同的看法。明朝李之藻认为:"景者,大也,炤也,光明也",意味着光明辉煌。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阳玛诺认为:"景者,光明广大之意。"[1]《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存西安市碑林)上记载:"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
21-22

民国初期北京电车与人力车的矛盾

摘要:民国初期北京城内的交通工具非常落后。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主要是人抬的轿子和骡马拉的轿车以及人力车。随着北京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住户遍及四城,"交通滋形不便"[1],急需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北洋政府为解决交通困难情形,决定兴办北京电车,成立了官商合办性质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筹备电车开通事宜。
23-24

抵制日货与民众生活

摘要:自1908年至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侵华日亟,国人抵货频仍,运动规模大小不等,持续时间久暂不一,共计十余次,频率之高,中外史上罕见。由于进口替代工业落后,抵货运动既给民众生活造成不便,且须承担更高生活成本。民族主义难敌消费理性,大大削弱了抵货运动这一经济武器的政治效力。
24-25
兰台世界杂志兰台纵横

浅谈“夏益锦”戏剧盔头制作技艺的传承

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我们苍南金乡的"夏益锦"戏曲盔头(也称头盔)就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26-27
兰台世界杂志档案春秋

简述日占时期香港教育状况

摘要: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之际,研究抗战时期香港社会状况的成果日渐增多,但其重点多集中于香港为抗日所做的努力,而甚少关注到香港境内民生的实际状况,尤其是教育状况。日占期间,香港的教育遭受了重大的打击,战后能复办的学校少之又少,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教育的复兴造成极大障碍。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