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省级期刊

Lingnan Modern Clinics in Surgery

  • 44-1510/R 国内刊号
  • 1009-976X 国际刊号
  • 0.7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是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岭南现代临床外科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与临床研究、综述、专家笔谈、外科护理、病例报道、手术详解、MDT专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论著与临床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135-139

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表达谱的差异。方法 利用lnc RNA芯片技术检测AGEs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lnc RNA表达谱的变化,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 RNA。结果 与正常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较,24 h AGEs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差异表达的lnc RNA有3421条,其中1079条表达上调,2342条表达下调,差异表达达10倍以上的lnc RNA有448条,其中208条表达上调,240条表达下调。结论 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较,AGEs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lnc RNA的表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提示lnc RNA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生、发展。

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140-146

摘要:目的 探索缺氧状况下MSC对内皮细胞自噬的诱导以及对早期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构建HCAEC与MSC间接共培养模型,实验分组:共培养组:MSC与HCAEC共培养;单独培养组:HCAEC单独培养;对照组:HCAEC使用与共培养组相同的培养基进行单独培养。上述各组分别予常氧(5%CO2,95%空气)和缺氧(1%O2,5%CO2,94%N2)培养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CAEC细胞LC3蛋白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量,RT-q PCR检测各组HCAEC细胞LC3基因和Beclin-1基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CAEC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 共培养组与单独培养组相比、以及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LC3蛋白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有升高(P〈0.05)。各组间LC3基因和Beclin-1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检测到明显差异(P〉0.05)。缺氧组中共培养组的早期凋亡率为(8.86%±1.48%),明显低于单独培养组(15.23%±2.56%)和对照组(14.49%±3.31%)(P〈0.05)。结论 MSC可以诱导HCAEC产生自噬,并在缺氧状况下改善HCAEC的生存状况,减少早期凋亡率。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经验147-149

摘要:目的 总结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血管腔内治疗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6月,共7例患者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肠系膜动脉缺血,均优先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的方式。结果 一例患者因症状重,接诊时间超过24小时,腔内治疗后需要行部分小肠切除术;另有一例患者因溶栓过程出现腹膜后血肿,在保守治疗2月后,血肿明显缩小,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无需切除肠管;其余患者均由血管腔内治疗救治成功(71.42%),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患者死亡。结论 及时应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能使患者在生存率及致残率上获益。

每搏变异度指导肝叶切除术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150-154

摘要:目的 探讨每搏变异度(SVV)在肝叶切除术中指导容量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CVP维持在0~5cm H2O,SVV维持在10%±2%),对照组(CVP维持在0~5 cm H2O)。记录两组病人各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麻醉后30 min(T1)、肝叶切除结束时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记录两组病人术前一天(A),肝叶切除结束后(B)和术后第一天(C)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肝功能分级上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段T1、T2、T3的血流动力学比较,观察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有创血压(ABP)和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心输出量(CO)、心率(HR)T2、T3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化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比较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除尿量变化不大,其切肝时间、出血量、术中补液、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叶切除术中应用SVV动态指导容量管理,有利于术中控制出血量及减少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进行优化、个体化补液。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重度胰腺炎发生风险中的预测价值154-157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重度胰腺炎发生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依照2013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将患者划分为轻度胰腺炎组(对照组),以及重度胰腺炎组(观察组)。通过t检验、Logistic回归以及ROC曲线分析起病24小时内的PCT及CRP水平与重度胰腺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中PCT、CRP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PCT、CRP的OR值分别为1.41、1.125,两者95%置信区间均〉1,PCT、CRP均为重度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可联合对重度胰腺炎发生风险进行预测。而ROC曲线提示PCT对重度胰腺炎预测敏感性及准确性要优于CRP。结论 通过早期检测血清PCT和CRP水平能够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帮助,而对重度胰腺炎早期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侧侧π形吻合的实践158-161

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8例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采用食管空肠侧侧π形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8例手术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292±32 min,平均出血量75±35 m L,术后平均住院日15±2 d。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腹壁穿刺孔无肿瘤种植。结论 完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采用食管-空肠的π形吻合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可旋转3D腹腔镜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体会和特点162-165

摘要:目的 总结可旋转3D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的经验,初步探索与2D腹腔镜对比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86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组40例,2D腹腔镜组46例,对比两种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86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与2D腹腔镜组相比,3D腹腔镜组具有一定优势,如定位准确层次清晰,术中出血更少(35.0±16.8 m L vs.44.3±18.2 m L,t=-2.449,P=0.016)。两组手术时间(126.2±24.2 min vs.131.8±30.2 min,t=-0.939,P=0.350),术后排气时间(2.7±1.2d vs.2.8±0.9 d,t=-0.441,P=0.661),术后住院时间(8.4±2.6 d vs.8.6±2.5 d,t=-0.363,P=0.717),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间(16.4±3.4个vs.15.8±5.2个,t=0.623,P=0.535)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可旋转3D腹腔镜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旋转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有着一样的操作灵活性,但其空间定位更加准确,解剖层次更加清晰,分离更为精细。

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新血管形成与VEGF和VEGFR-2表达的影响166-168

摘要:目的 研究贝复新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肛瘘术后创面新血管生成恢复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肛瘘挂线术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以贝复新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以传统凡士林纱布治疗,治疗后7 d和14 d检测创面毛细血管数量和VEGF、VEGFR-2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7 d、14 d的创面毛细血管数量、VEGF和VEGFR-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创面毛细血管数量与VEGF、VEGFR-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5;r=0.652,P〈0.05)。结论 贝复新凝胶能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新血管恢复,提高创面VEGF和VEGFR-2表达水平。

经阴道取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或直肠联合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169-173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经阴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或直肠联合全宫+双侧附件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手术技巧,以及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14年12月,对36例乙状结肠或直肠癌侵犯子宫卵巢患者施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或直肠联合全宫+双侧附件切除,标本经阴道取出。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73±13)min,平均出血量(80±12)m L。所有病人术后均无使用止痛药物,平均VAS疼痛评分:2.9±1.0,术后第一天均可下床活动。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2±18)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9±1.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11/36),其中单纯吻合口瘘1例,单纯阴道瘘1例,直肠阴道瘘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例,尿潴留2例,肺部感染2例。中位随访时间53(14~128)个月。中位生存期限63.95个月。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83%,5年生存率61%。结论 经阴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或直肠联合全宫+双侧附件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性是良好的。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远期随访亦取得满意的肿瘤学治疗效果。

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操作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对比研究174-176

摘要:目的 比较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操作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男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及临床体格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21例行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9例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小时及慢性疼痛(1月以上)、总住院费用等临床疗效。结果 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总住院费用方面,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显著低于SILS-TEP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慢性疼痛(1月以上)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

MSCs与CD34+单核细胞共培养联合脱细胞支架植入体内构建兔阴茎海绵体177-182

摘要:目的 研究将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CD34+单核细胞(MNCs)共培养体系种植于脱细胞海绵体支架上在兔体内构建阴茎海绵体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从兔骨髓与兔外周血中提取并鉴定MSCs与CD34+MNCs,将两种细胞组分以107/m L的密度种植于制备好的兔阴茎海绵体脱细胞胶原支架上,同时将相同密度的MSCs、CD34+MNCs分别种植于支架上,培养4天后植入一种兔阴茎海绵体缺损模型中。3个月后对工程化组织进行取材,行H&E及Masson三色染色等组织学检测。结果 MSCs和CD34+MNCs共培养组近白膜处的海绵体保留了正常海绵体结构,而MSCs组、CD34+单核细胞组及空白支架组以疤痕增生为主,尽管较之CD34+单核细胞组及空白支架组,间充质干细胞组疤痕组织中的血管数目较多(P〈0.05)。结论 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将MSCs和CD34+MNCs的共培养体系种植于脱细胞支架上植入兔体内可以构建出一段组织学上与原生海绵体相似的组织;CD34+MNCs在体内主要通过协同MSCs而非单独发挥其促血管化的生物学效应。

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135例效果分析183-185

摘要:目的 探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仅留置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条件的因上尿路结石接受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资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情况、结石清除率、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及住院时间。结果 13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一期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20~65 min,平均48±11 min,其中F18号通道75例,F20号通道60例,单通道127例,双通道8例,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石清除率98.5%(132/135),平均术后留置尿管3.5±0.5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0.5 d。结论 选择性实施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

单通道低肾盂内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手术的临床观察186-188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控制肾盂内压升高的方法。方法 选择80例行单通道MPCNL的肾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控压组(40例):术中实时监测肾盂内压力,术者采取调控灌注液体入出量,控制肾盂内压升高;对照组(40例)仅记录肾盂内压。比较两组平均灌注液用量、平均肾盂内压、肾盂内压≥30 mm Hg累计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中平均灌注液用量(L)为14.33±3.72、28.40±5.52;平均肾盂内压(mm Hg)为14.5±3.8、26.8±6.5;肾盂压力〉30 mm Hg平均累积时间(s)分别为42.4±5.7、118.4±20.8,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min)为110±20、103±31,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高患者人数发生显著高于控压组(P〈0.05)。结论 术中调控灌注液体出入量,能够降低MPCNL术中肾盂内压,提高手术安全性。

经皮经肝穿刺同期胆道镜取石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189-193

摘要: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经肝穿刺同期胆道镜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22例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在同一次麻醉下,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成功后,同期行胆道镜碎石取石的手术疗效。结果 21例患者穿刺后。取石成功,仅1例穿刺失败后中转开腹;1次取尽结石成功17例(81.0%),2次取尽结石者3例,3次取尽结石者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至今无发现结石复发。结论 对于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严格把握适应证,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同期治疗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软组织扩张器在乳腺癌假体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194-197

摘要:目的 总结软组织扩张器在乳腺癌假体乳房重建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2月~2016年4月41例乳房切除术后采用软组织扩张器置入联合Ⅱ期假体置入的乳腺癌患者,年龄28~58岁,中位年龄42岁。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8例,导管原位癌伴浸润性导管癌3例。肿瘤直径1.0~4.5 cm,中位直径2.4 cm。Ⅰ期24例,ⅡA期9例,ⅡB期7例,ⅢA期1例。32例行传统改良根治术,9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改良根治术。乳房切除术后即刻行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按NCCN指南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待放疗结束后行II期假体乳房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成功重建38例。41例术后出现10例并发症,其中5例感染,1例皮肤破损,1例伤口裂开,1例皮瓣缺血,2例乳头乳晕复合体缺血。术后6个月评价美容效果,优19例,良1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随访6~56个月,中位随访26个月,出现3例远处转移,无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软组织扩张器置入加Ⅱ期假体乳房重建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而不增加复发风险,同时并发症较少。

老年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198-20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Ⅰ-Ⅲ期≥65岁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辅助化疗有47例,未接受辅助化疗有33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特征。结果 与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较,接受辅助化疗年龄轻的患者较多(P=0.005)、伴有合并症较少(P=0.04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1)、ER/PR阴性率高(P=0.029)、接受放疗概率高(P=0.005);而在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HER2表达、手术方式、内分泌治疗无明显区别(P〉0.05)。中位随访期为73个月,辅助化疗组与未辅助化疗组相比,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区别(78.7%vs 90.9%,P=0.147),总生存率(OS)也无明显区别(83.0%vs93.9%,P=0.098)。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获益不明显,但对于年纪较轻、伴有合并症较少且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阴性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全面综合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获益程度选择术后辅助化疗。

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经验与技巧201-204

摘要:目的 应用亚甲蓝示踪剂定位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探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手术经验和技巧。方法 应用亚甲蓝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对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同时常规行颈部功能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前哨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数量,结合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病理,分析前哨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 51例患者中,共有46例发现蓝染的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0.2%,阳性率45.7%,阴性率50%,假阴性率4.3%,灵敏度91.3%(21/23),准确度95.7%(44/46)。结论 亚甲蓝定位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对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状态的判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操作规则并灵活处理。

经胸乳入路3D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205-208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3D腔镜系统进行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分析在2013年9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行开放手术、2D腔镜下手术、3D腔镜下手术,各组20例,以及同期在合作三甲医院(珠江医院)行相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各组3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住院费用、医院间数据差异。结果 二级医院3D组手术时间为69.21±11.60 min,2D组为56.22±6.57 min,开放组为40.93±10.60 min,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41.64,P〈0.05);在二级医院住院费用为9733±1410元),三级医院住院费用为11511±1749,医院间费用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3.41,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腔镜技术被运用于基层医院开展经乳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经济及可行的,可做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常规手术方法,需根据年手术总量配备2D或3D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