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社
分享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笔谈、专题论坛、临床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论述、临床报道、临床病例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5
  • 综合影响因子:0.26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论著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乳腺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乳腺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90例全麻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A组(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B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右美托咪啶0.02μg/(kg·h);C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右美托咪啶0.04μg/(kg·h),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手术前(TO),手术后2h(T1),4h(T2),8h(T3),24h(T4),48h(T5)时的心率(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疼痛(VAS评分法)和镇静评分(Ramsay分级法)。并观察术后48h内有无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术后的血压均高于术前,但术后B、c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均较A组更稳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8h内B、c两组和A组比较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有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于B、C组,C组嗜睡发生率大于A、B两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与氟比洛芬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术后镇痛。
321-324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临床研究

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I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11月21例SAP患者行间断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检测肝肾功能、氧合指数(PO2/FiO2)、电解质、葡萄糖、血常规,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21例SAP患者存活18例,死亡3例;经IRRT治疗后APACHEII评分明显下降(P〈0.05),生命体征明显好转;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SAP同时,早期合理应用IRRT可以清除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脏器功能,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SAP提供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324-326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结石的关系(附92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结石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憩室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十二指肠憩室与胆结石的关系。结果在接受ERPD的462例受检者中,19.9%h患者发现有十二指肠憩室,平均年龄61.8岁,其中72例十二指肠憩室合并胆结石,发生率为78.3%(72/92),而同期检查的非十二指肠憩室受检者中,97例合并胆结石,占26.2%(97/370)。十二指肠憩室中,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结石的发生率为88.06%(59/67),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合并胆结石的发生率32%(8/25)。乳头旁憩室患者中结石中胆色素结石结石占54.17%(26/48)、胆同醇结石占45.83%(22/48),而乳头周围憩室患者中结石中胆色素结石结石占28%(7/25)、胆固醇结石占72%(18/2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胆结石发病率较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患者及非憩室患者有显著增高。
327-328

结肠镜辅助下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附23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结肠镜辅助下腹腔镜联合切除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术中结肠镜辅助下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累及浆膜的较早期或较小肿瘤,或肿瘤位于系膜侧,术中需要结肠镜定位的13例:内镜摘除息肉后病理提示癌变需行补救手术治疗的7例;内镜检肿瘤同时多原发,其中部分患者的远端肿瘤致肠腔狭窄,术前无法行全结肠镜检查,无法了解近端肠管的情况3例。结果本组手术无中转开放,术后无切口感染、吻合IZl漏、吻合口出血,无围手术期死亡,18例患者随访6月~60月,3例死于肿瘤转移,15例存活至今。结论对于术前无法行全结肠检查的肿瘤和小肿瘤,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进行检查、治疗能准确定位肿瘤.排除近端多发癌灶,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329-331

56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及其生存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初治的56例青年人胃癌(年龄≤40岁)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56例老年人胃癌(年龄≥60岁)作对照。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青年人胃癌女性比例高于男性(X^2=11.593,P=0.001),肿瘤多位于胃窦部,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为主,高于对照组(X^2=16.586,P〈0.001),临床分期以中晚期多见;术后生存中位时间为39.5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2.0%、24.0%,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生存率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X^2=5.836,P=0.016);手术方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青年人胃癌以女性居多,起病隐匿,确诊多为中晚期,恶性程度高,应重视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332-335

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的CT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CT对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的CT表现。结果8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7例术前均正确的做出肠梗阻诊断,其中小肠食人性异物小肠梗阻3例,粪石性小肠梗阻2例,胆石性小肠梗阻2例。另1例粪石性小肠梗阻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所有患者均无肠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典型的征象分析,CT能术前诊断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
335-337

术后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对术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内我院ICU收治腹部手术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32例行肠外营养(PN)+延迟肠内营养(DEN)。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率、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DEN组比较,EEN组机械通气率低、CRRT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问缩短;住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肠内营养是脓毒症患者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部分改善临床预后。
338-340

本刊2012年第六期专题报告

摘要: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常设栏目: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研究、综述、新技术、新进展、病例报告、术式讨论、学术争鸣、经验交流等。2012年第六期(12月20日出版)的专题为:胰腺肿瘤。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投稿,要求文稿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340-340

小儿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小儿肠套叠需手术复位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失败需手术复位病例40例,其中选择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各2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而住院费用方面则明显增加(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一样安全、有效,腹腔镜组较传统开腹组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341-343

2012年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和《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联合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承办的“2012年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将于2012年9月21~24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大会内容:乳腺癌前沿热点、难点主题演讲;多中心、多学科合作研究;国家重大课题进展;专家解读指南和共识;国际重要进展和临床新技术应用。
343-343

经脐0.5cm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1例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0.5em单孔腹腔镜治疗小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间采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手术用普通外科缝针荷包缝合内环口。结果治疗小儿斜疝3l例,单侧斜疝17例,双侧斜疝14例,其中隐匿性疝4例。单侧疝手术时间平均12min,双侧疝26min,无阴囊水肿、感染、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经脐0.5cm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美观并且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344-345

基层医院老年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83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LA)43例,开腹阑尾切除术组(OA)40例,对比两组在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止痛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以上各指标(除术中出血量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阑尾炎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应在基层医院推广与应用。
346-347

自动痔疮套扎术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自动痔疮套扎术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动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160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156例(对照组)比较,通过随访观察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和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可以提高传统手术的治愈率。
348-349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非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价

摘要:目的比较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ET方案)对三阴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乳腺癌(non-TNBC)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19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为TNBC及non-TNBC两组,对两类乳腺患者接受ET新辅助化疗方案后的病理疗效及预后的差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98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43例,non-TNBC155例。所有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cOR)为76.8%,其中完全缓解率24.7%,部分缓解率48.5%;TNBC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4.2%,病理完全缓解率(pCR)27.9%;non-TNBC患者临床有效率70.4%,病理完全缓解率12.9%。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52.9%和70.9%(P〈0.05);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9.1%和80.5%(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50-353

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治经验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例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以多发性骨折及颈前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各2例,人院时3例被误诊,3例并存泌尿系结石及甲状腺疾病;受检者全部存在高血钙、低血磷、高尿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术前B超、CT检查与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及100%;术中见2例位于甲状腺有叶下极后下方,1例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后下方,另1例位于左叶甲状腺腺体内;3例良性者(甲状旁腺腺瘤)行局部切除,1例恶性者(甲状旁腺癌)行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早期均出现一过性低钙低钾低镁血症,2周内电解质、尿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此病极易误诊,术前必须注重定性及定位诊断,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354-355

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经中间入路显露喉返神经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常规经中间入路手术路径显露喉返神经.达到预防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探讨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方法采取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中间入路的手术方法完成甲状腺手术154例,术中共显露喉返神经205条。结果1例甲状腺癌手术和1例再次甲状腺手术后出现轻度喉返神经麻痹症状,分别于1、3个月后恢复,无永久损伤。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4~8d)。结论中间入路新手术路径使腔镜下甲状腺的手术操作更加容易.降低了甲状腺手术难度,并且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喉返神经显露方法。
356-358

胸腔镜术前Hook-wire穿刺定位肺部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采用hook-wire穿刺定位肺部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患者,共41个直径小于2cm的肺部pGGO病灶,行全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术前均在DSA Innova CT引导下采用hook-wire对病灶穿刺定位,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指触诊阳性率与病灶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手指触诊与hook-wire定位的成功率.总结hook-wire定位定位的并发症等。结果术中触诊12个病灶(29.3%)可触及并明确定位;3个病灶(7.3%)术中发现穿刺针移位;病灶的大小、深浅、病理类型、所在部位以及穿刺定位过程的时间长短,与触诊的阳性率无显著关系,39个(95.1%)病灶可通过hook-wire准确定位,与触诊比较准确性有显著差异(P〈0.01);常见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5例(12.8%),血胸2例(5.2%),严重胸痛1例(2.6%)。结论对于小于直径2cm的肺部pGGO,胸腔镜手术有必要常规进行病灶的定位,其中采用Hook-wire对病灶进行穿刺定位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技术。
359-361

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中度昏迷患者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中度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术后处中度昏迷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63例。手术当天行气管切开的有27例(超早期组),其余36例在开颅手术3天以后行气管切开(晚期组),比较两组之间继发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意识恢复清醒的时间、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本组63例均治愈出院。超早期组开颅术后清醒恢复时间平均为18.6d,而晚期组平均时间为27.5d。超早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达Ⅱ级19例,占70.4%(19/24);而ADLⅢ~IV级8例;站29.6%(8/27)。晚期组术后3个月ADL达Ⅱ级16例,占本组44%(16/36),ADLⅢ级20例,占本组55.6%(20/36)。超早期组的继发肺部感染率66.7%(18/27);而晚期组为91.7%(33/36)。结论超早期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基底节脑出血术后中度昏迷患者其有明显改善预后作用。
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