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辽宁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Liaoning Economy

  • 21-1024/F 国内刊号
  • 1003-4617 国际刊号
  • 0.3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辽宁经济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学术期刊。辽宁经济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践、对策研究、决策思考、走进辽宁、本期关注、特别推荐、刊首语

辽宁经济 200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辽宁经济杂志刊首语
又快又好地实施“五点一线”战略1-1

摘要: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决定,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鼓励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区“五点”和滨海大通道“一线”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我省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这是在新的时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按照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建设、精心项目引进、精心园区管理,又快又好地实施“五点一线”战略。

辽宁经济杂志对外开放
加快“五点一线”的发展 促进辽宁的全面开放和振兴4-5

摘要:“五点一线”的开放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新的、全面振兴的经济发展格局。“五点一线”的建设,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形成与成长,对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发展临港经济,开发海洋资源,发挥口岸优势和交通枢纽作用,实现大开放格局,推动沿海观光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临港工业园区和物流业的壮大,将起到多重促进作用,将为实施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起飞,提供又一新的动力。

辽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对策6-7

摘要:近年来,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的需要,结合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的新战略、新政策,以及自己在华投资的经验和教训,纷纷调整在华发展战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出现了北移趋势,即由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京津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在内的环渤海湾地区转移。对拥有雄厚工业基础、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辽宁来说,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将成为实现新一轮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

抓住国际投资最新商机 加速辽宁对外开放8-9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厚实,使辽宁的经济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技术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对策10-11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在世贸组织协定和各种双边及多边贸易谈判的作用下,关税壁垒这种透明性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束缚,不仅关税本身在逐年削减,而且就是采取高关税的政策,也会直接导致其他国家同样的报复性措施。因此,关税壁垒已处于不断被拆除的命运之中。所以,在中国加入WTO后,尤其要注意日益隐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非关税壁垒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技术壁垒,目前,它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外贸面临的第一大壁垒障碍。为此,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及早防范。

辽宁经济杂志“十一五”展望
加快交通事业发展 振兴东北当好先行12-13

摘要:“十五”期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省交通运输产业加速发展、迈向全国先进行列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全省交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不断强化行业管理工作,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辽宁经济杂志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性行业可持续发展14-15

摘要: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耗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内涵式增长经济。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缓解我省资源型产业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是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创新、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现以镁质材料行业为例,探讨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和实施方式。

坚持安全发展观 稳步推进全省煤矿的安全生产15-16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省煤炭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把事关矿工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安全发展观,始终把实现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17-17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我国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显重要。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全面振兴18-19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提出来的。辽宁当前正面临着全面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保证。

辽宁经济杂志简讯
全新面貌服务“世园会”19-19

摘要:随着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沈阳市商业银行恒信支行作为“世园会”综合服务咨询台10家设立单位之一,是唯一以银行身份出现的设立单位。为此,该行作了多方面准备工作:

辽宁经济杂志科学发展观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20-20

摘要: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循环经济,它是使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全球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在主产业链上向前向后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它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辽宁经济杂志振兴老工业基地
提升辽宁经济竞争力——发展产业集群21-21

摘要:随着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东北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辽宁是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要想振兴辽宁经济,关键在于利用资源产业优势,适应入世后经济运行规则,发展以两大基地——装备工业、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为主的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国内竞争。

辽宁经济杂志区域经济
东北东部经济带呼之欲出——加快东北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战略研讨会综述22-23

摘要: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东北三省围绕振兴战略、结合本省实际推出的相关子战略陆续浮出水面。在辽宁,就有中部7城市共同打造沈阳经济区战略、沿海经济带的“五点一线”战略,等等。三省也并非各自为战,其联手成功构建的哈大经济带,在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三省借国家决定修建东北部铁路之机,正在酝酿开辟与哈大经济带并行的第二条经济带,即:东北东部经济带。

辽宁省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成因问题探析24-25

摘要:近年来辽宁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其明显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辽西北地区与辽中、辽东南两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1993年辽东南、辽中地区与辽西北地区的人均GDP绝对差距分别为3064.1元和3155.8元;而到了1998年,辽东南、辽中地区与辽西北地区的人均GDP绝对差距分别为7998.1元6127元;在2004年,辽东南、辽中地区与辽西北地区人均GDP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竟然分别达到了19744.5元和9213.8元。由此可见,辽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中韩自由贸易区26-26

摘要: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各国均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及提高本国国际地位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却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中、日、韩这三个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中、日、韩三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地位决定了它们在构建区域合作框架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它们的参与和紧密合作,东亚不可能出现真正的联合与合作。但目前日本的态度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难点:一是日本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心存疑虑,态度冷淡;二是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停滞不前。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措施27-27

摘要: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处于东北亚的主要地区,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主要力量。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2004年,中国与东北亚区域内的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4%。东北亚五国已成为中国和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特别是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同时,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东北地区应抓住与东北亚合作的机遇,

辽宁经济杂志省市长论坛
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28-29

摘要: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争论可谓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以“外部性”为核心的天然缺陷使市场失灵在所难免,政府行为的“内部性”又使政府实施的是私人或集团的目标,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政府作用有机结合的经济,市场调节的效率,政府作用的优劣,都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准确界定,高效有力的政府管理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