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改革杂志社
分享到:
《理论与改革》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经济论坛、公共管理、哲学与文化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会学与社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争鸣、学术综述与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国际刊号:1006-7426
  • 国内刊号:51-1036/D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84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4
  • 综合影响因子:1.43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理论与改革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理论探讨

当代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人类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要与环境维持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折射出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人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兼顾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当代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如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论述中,本文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人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根据论述的结果就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5-7

论当代中西方文化“正义”交流

摘要:文化交流发生于两个或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没有文化差异,就不会产生文化交流的势差,也就难以产生文化交流。但这种文化势差,不应该影响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不应该影响文化的“正义”交流。论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然性.认为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呼唤着中西文化的“正义”交流,提出在正确认识自我、加强中国文化内在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正义”交流。
8-10

科恩论社会主义平等

摘要:G.A.科恩认平等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核心规范之一。历史上包括自由主义的平等论在内的各种平等理论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虽然分别消除了建立在地位、身份与天赋、社会背景上存在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平等而具有进步的意义,但仍然纵容了一些相当明显的不平等的存在。科恩提出了一种体现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的“取得利益平等”理论,主张实现一种深层的机会平等.纠正所有非个人自身选择所导致的不平等劣势。
11-14

中国基层民主获取增量的两条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在对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发展过程做出概述的基础上,描述了当前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然后以安徽阜阳“农民组织”和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两个典型个案作为主要论据,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中国基层民主获取增量的两条路径存在的合理性。最后,对这两条路径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5-1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合意性转型的机理分析

摘要:社会转型是一国现代性不断成长的过程。社会转型的合意性推进,必须以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为前提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正向功能,决定了其对转型国家实现社会合意性转型具有重要价值。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何种意义上、以何种方式促进社会合意性转型,有助于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意义和优先序选择,从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与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合意性转型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以政治社会权利平等化强化民众认同和支持:二是以提高政治合法性改善政治有效性:三是以社会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四是以社会福利观念转型助推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和战略优化。
19-23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中国运动”

摘要:国际非政府组织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发挥社会扶助作用的同时,也传播着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防范、削弱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24-26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造性转型——基于政治发展的视角

摘要:政党文化是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文化包括了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情感和政党思维的三位一体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通过对于政党文化三个部分进行创造性转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有效的应对了新形势下的挑战.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需要。
27-30

论廉洁政治的制度基础

摘要: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各国政府和政党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构成了廉洁政治自身完整的内在逻辑,反腐败必须致力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反腐败的核心和根本之策,当前必须进一步推进涵盖“教育、预防、监督、惩处”各环节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在廉政教育环节,分别针对干部、政府、政治领域加强思想培养;在廉政预防环节,着重制定针对干部的限制特权、财产申报等制度,政府领域进行机构改革、政务公开、财务审计等创新,政治领域严格规范政党行为、加强新闻自由、实现公民参政等;在廉政监督环节,充分调动政府、媒体、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廉洁政治建设的参与;在廉政惩处环节,通过党纪处分、行政处罚、法律制裁等手段,为建设廉洁政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1-35

省部级一把手腐败特点、趋势和风险防控机制创新——基于改革开放以来54例省部级—把手腐败案调查思考

摘要:课题组从官方网络媒体上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13年底已经受到判刑、党纪政纪处分或免职立案调查的54位省部级一把手违纪违法犯罪信息.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数理统计与定性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腐败特点、趋势、风险点进行分析,探究风险防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省部级一把手腐败具有窝案串案近七成,索贿受贿超六成,带病提拔过半数等特点;呈现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年龄越来越小.潜伏时期越来越短。腐败方式越来越隐蔽等趋势;腐败风险点集中在房地产、企业经营、生活腐化堕落、亲属贪利、买官卖官等领域;防控腐败风险在于创新权力配置、权力监督、民主选拔、干部交流、干部管理体制机制。
36-42

多重视角下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基于社会转型与党的建设的现实性考量

摘要:21世纪以后,中国迎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因社2会建设的滞后导致社会问题和矛盾在这一时期凸显,基层社会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集中地带。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在整个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意义以及必要性,就成为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建构转型时期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前提。社会转型不仅重新定义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而且重塑了党内基层民主在党的建设、人民民主发展、民主集中制实践、党员权利保障与基层社会治理等五个领域中的特殊作用。
43-46
理论与改革杂志改革与发展

机理与模型:公共政策创新的规范理论研究

摘要:公共政策创新是促进并服务于体制转轨的核心操作工具。中国过渡社会的特定性质和体制转轨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公共政策创新的特定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国近20多年来行渐进有序、服务于体制转轨的公共政策创新的实际进程和宝贵经验,通过概括和解释中国社会过渡时期体制转轨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模型,以期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规律的探讨和把握有所助益。
50-52

知识产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环境与新动力

摘要: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知识产权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也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我国新兴产业的产权意识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近年来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不断涌现、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与日俱增。新兴产业的发展表现出对知识产权高度依赖的特性显示.要更好地发展新兴产业,需要一套完善且不断更新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来为新兴产业营造发展环境,增添创新动力。
53-55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视域下的土地利用管理创新

摘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为土地利用管理创新过程中协调好土地供给、生态、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本文在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解读的前提下,认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认识与协调发展是土地利用管理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通过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进行论述.提出这些特征为土地利用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与要求。从土地管理理念、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手段三个方面对土地利用管理创新路径进行了探讨。
56-58

飞地合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

摘要:通过归纳现有城镇化的基本原理,提出用发展“飞地型城镇化”的方式解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过低的问题,以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基于一些中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的特殊自然资源禀赋,发展飞地城镇是切实可行的,且有成功的先例。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走出一条有别于依靠廉价劳动力、土地、能源来承接地区产业转移,强化城乡二元结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对于发展地区经济.改善中西部贫困“三农”问题都有深远意义。
59-61

行政许可的正当性:当代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思路研究

摘要:当前,学术界对于行政许可的正当性问题缺少关注,导致了我国行政改革所取得的成效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维度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经济学上政府进行管制的根据主要在于微观经济层面上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发展趋势应当是社会性管制的逐渐加强与经济性管制的逐步放松。公民的基本权利存在界限是行政许可存在的法学依据,立法上设定许可是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给出限制和禁止,行政个案中实施许可是对法律禁止的解除。不论是禁制还是解禁,行政许可都与人权息息相关,是对人权进行事前抑制和干预,因此必须以实体及程序性法律约束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
62-64

基于政府环境信用的环保产业化路径研究

摘要:环境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之下,环境信用的地位更加凸显。当环境污染问题爆发时,公众问责的矛头往往对准政府而非排污企业,于是.政府的环境信用又成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业园区内部,减少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减排不应当是因噎废食,如以行政命令要求工厂停产或减产.简单地淘汰高排放量的产业部门,而是要在增长和环保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减少排放和环境污染.又要保障经济增长与就业。笔者通过分析实践经验,尝试在工业园区内部探索出一条由政府主导的“环保产业化“的新型路径,以履行政府环保承诺,树立政府环境信用。
65-67

四川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制度障碍及其政策创新

摘要:农民工融入城镇是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核心问题。四川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发展进程不仅带有自身特色,同时也包含了全国的共性。本文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出发,对阻碍四川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制度障碍进行分析解读,充分借鉴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益经验,在提出四川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相关政策建议的同时,也为全国城镇化发展提供研究和决策的相关依据。
68-71

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视域下的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并,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合并后提出的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补贴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财政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养老金各地区不统一导致的待遇相差悬殊: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不明晰;地区间财力差距过大导致地方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投入不均;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够明确,并提出了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有效措施。
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