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改革杂志社
分享到:
《理论与改革》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经济论坛、公共管理、哲学与文化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会学与社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争鸣、学术综述与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国际刊号:1006-7426
  • 国内刊号:51-1036/D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84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4
  • 综合影响因子:1.43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理论与改革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与时俱进:党章修改的价值解析——兼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摘要: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党章修改历来引人瞩目。十八大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中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文章围绕“与时俱进”这个党章修改的重要价值,着重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一)价值溯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二)价值体现:历次党章修改彰显了与时俱进精神;(三)价值解析:十八大党章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四维新探。
5-9

“三个倡导”的内在逻辑与践行要求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三个倡导”。“三个倡导”内涵丰富、外延清晰、层次分明,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倡导”各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其理论逻辑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三个层次各有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条重要实践路径。
10-12
理论与改革杂志理论探讨

合作主义及其在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适用性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变革,旧的社会治理结构已经不再适用于新风险社会的要求,由于国家官僚作风滋长和社会分裂的扩大,人们开始反思关于民主政治的危机,提出了合作主义的改革模式。本文简要概述了合作主义模式的内容,并结合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和政治社会改革的现实。论述了合作主义在中国转型社会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政府渐进式放权、社会有序自治以及构建“和合”结构关系的中国社会治理发展方向。
17-20

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领域的转型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社会资本从本质上来说是讲究信任、互惠与合作的,是保证社会运转效率和社会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制度性的社会关系结构。因此社会资本与民主的内涵在本质上是存在着相当多的共同之处的,从社会资本角度介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的研究不仅是可能的,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21-24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个研究框架

摘要: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领域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尚处于低水平阶段。本文从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概念、公共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公共服务能力评价、公共服务核心能力建设等方面切入,运用战略管理等理论,构建了一个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框架,提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研究核心:公共服务财政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公共服务治理能力建设,并对这三大能力建设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25-29

个体化与社会化价值的冲突与调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基因的社会适应性

摘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是多元化的统一体,它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个体化与社会化、主导作用与多元价值取向、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通过历史进程、社会实践、意识形态建设来调适冲突,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基因的社会适应性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30-32

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

摘要:市场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国外社会的一股重要思潮,是一些西方左翼学者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市场社会主义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在社会建设的制度选择上,它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社会文明的根本制度保证:在建设主体上.它规定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建设的内容上,它将促进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视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核心。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6-39

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看中国人际关系的实践性

摘要: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的提出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正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得出了“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在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实践性,这个实践性与中国现时代充分发展了的人际关系的实践性相一致。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现实操作层面的实践性,是一种物质化、利益化的交往关系。
40-42

高校学生基层自治选举与中国宪政的民主教育

摘要:发展公民社会,学文化,是实现宪政民主必然路径。民主教育是一种行为训练、道德训练.更是一种法治训练。高校的基层自治选举所呈现的民主盲目、民主失望和民主滥用等民主问题.会加重我国在深化改革和宪政民主法制进程中的压力。对青年人进行民主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校应对知识青年进行明确的民主知识特别是民主技能教育。
43-45

奥康纳生态社会主义可行性理论探析

摘要:当代生态运动往往把社会主义规定为反生态的“生产主义”。为了论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的内在联系,奥康纳在对社会劳动关系的分析中引入了“文化”与“自然”的维度,并以此为基础阐明资本主义制度反自然与反生态的本质及其蕴含着通往社会主义道路的多种可能性。面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及其所带来的经济与生态危机,奥康纳认为只有实现对传统社会主义与生态运动的扬弃,才能使真正体现传统社会主义批判性理想的生态社会主义成为现实。
46-50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功能结构的形成与转型——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语境下政党与国家、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特殊功能结构的形成,并把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功能归纳为领导核心功能、建设和执掌国家政权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和价值塑造功能等几个方面。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功能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依据建国以后的历史.把中国共产党功能结构的变迁分为“全能主义’和“行政中心主义”两大阶段,并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功能结构转型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51-54

走出科层制治理:服务型政党社会管理的路径——以上海社会组织党建为例

摘要:在中国的宪政语境下,党的领导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组织发育与成长的全过程。在社会管理的角度,党的领导体现在执政与服务两大领域,前者已经形成了科层制治理模式,即党建全覆盖与归口管理。这两种模式有其合理性,但在社会组织的权益属性、诉求、社会功能等不同方面,科层制治理的负效应不容忽视。现代政党政治的逻辑表明,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需要秉持服务理念,才能有效克服科层制治理的消极性。
55-59

强化基层党组织利益表达功能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利益表达是一个以党为核心的结构性的表达体系,而基层党组织是基础性和权威性的表达渠道。当前存在着民众“消极利益表达需求”与基层党组织利益表达的功能意识缺失并存:表达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和效能感的增强与回应性不强和整合能力弱并存;表达的非均衡、非理性倾向与引导规范机制欠缺并存等核心问题。为构建起可靠的利益表达机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并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组织应将利益表达列为其重要职责,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适时转变基层组织利益表达的价值导向,并对民众的利益表达进行引导和规范。
60-63
理论与改革杂志改革与发展

我国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考量——基于法律的视角

摘要:法律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制度。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具有理论层面的意义,也有实践层面的意义。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客观、理性地评估我国现存民生法律制度建设的整体状况。中国已初步建立了民生建设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但目前民生问题的凸显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法律制度局部短缺直接相关。民生建设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修正、完善。其重点是完善民生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执行的保障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
64-67

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体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金融体制改革提出的紧迫要求。但是。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的特殊阶段,经济发展中的总量和结构矛盾十分突出,这无疑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72-74
理论与改革杂志经济论坛

国际视野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摘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个人所得呈现多样化,规范纳税人的国际避税和逃税行为,对我国税收制度的规范和税收金额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完善纳税人国际收入的纳税制度,需要健全税收立法、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加强国际合作、强化税收稽核和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75-77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主体、阶段、问题及对策

摘要:作为目前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主要途径,清洁发展机制在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推动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论文首先对清洁发展机制的利益主体和运行阶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目前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概况及问题,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的对策建议,分行为.促进项目类型和参与方的多样化、加快CDM咨询机构行业规范的制定、扶持指定经营实体的建设发展、重视方法学的研究以及加速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设。
78-82

“强政府”印象与调控失灵:中国房地产业治理的悖论

摘要:强政府”印象与调控失灵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治理过程中一个凸显的矛盾。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由于受到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被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层层化解,从而陷入“调控失灵”的窘境。基于经济治理理论.遵循“国家一政府一市场”的分析框架,探讨我国房地产市场治理中的非经济性因素,才能提出未来中国房地产业治理的正确方向。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