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改革杂志社
分享到:
《理论与改革》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经济论坛、公共管理、哲学与文化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会学与社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争鸣、学术综述与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国际刊号:1006-7426
  • 国内刊号:51-1036/D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84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4
  • 综合影响因子:1.43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理论与改革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理论与探讨

“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兼论正义论的“人性”根基

摘要:政治哲学的理论努力始终游弋在对"人"和"政治"及其关系的理解上。政治哲学的复兴成为当代哲学的重要事件。正义是当代政治哲学最重要的理论主题,围绕自由与平等、自由与社群等问题展开的争论,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索人性论这个政治哲学的元理论。
5-8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性观的超越与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性观在实践及实践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非实践人性观的超越;和谐人性观立足中国实际开创了实践人性观的新境界。实践人性观以现实和全面的人性超越了非实践人性观的抽象和片面的人性;中国和谐人性观继承了实践人性观的科学内涵,强调实践人性观与时展相契合的协调性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都渗透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13-15

论西方立宪政治理论及其启示

摘要:西方宪政理论家们提出了君权有限论、主权在民论、政治契约论、分权制衡论和法治国家论等几种重要的宪政理论。这些理论虽然是针对西方的历史和现实提出来解决西方的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但它们蕴涵着深刻的普遍的宪政精神。对这些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16-20

政治文化多样性:国别差异,还是国内差异?——基于维尔达夫斯基与阿尔蒙德比较研究的视角

摘要: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着眼于国家之间政治文化的差异性,还没有深入到国家内部进一步探究一国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从维尔达夫斯基文化模式理论的角度再次考察《公民文化》中的意大利案例,可以发现一国内部的政治文化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由四种或五种文化模式组成的多样性的统一体。
25-28

关于“危机”的六大认识误区及其辨析

摘要:中国危机管理在实践发展和学术探讨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危机"的理解,有很多不科学、不正确的地方。指出和澄清这些误区,对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危机、推动危机管理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区分了"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含义,指出了危机管理的价值关怀;对危机管理研究的价值做了辨析和阐释;论证了"危"转"机"的可能性和艰难性;指出了危机状态的动态发展性;解释了当前中国危机多发的原因,阐述了理解危机事件的正确立场,并对如何增强中国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独特的观点。
29-32

构建公共领域的社区服务实践:是否可能及何以可为

摘要:社区服务的推进和发展,不仅满足了居民生活需求,还不自觉的培育和发展了公共领域的新形态。社区服务为公共领域准备了参与主体、沟通媒介、公众议题等构成要素,其发展历程亦体现出国家、社会、市场、私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有意识的通过社区服务培育及构建公共领域,是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及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37-40

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农村社区管理的实质就是想办法把农民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意味着让农村获得秩序、农民内心获得归属感和秩序感。这个任务在当下的农村却面临着三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中国农民的权利观念;二是构成农民社会行动意义来源的三种传统;三是因城乡分割形成的两型社会。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农民的自我认同和社区认同无法统一,当下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任务也就显得异常的艰巨。
41-44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要:县级政权的效率和稳定影响到全国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近年来,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各地在规范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必须在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县委书记权力运行逻辑,深入剖析其腐败成因,健全预防和惩治体系,以期"选好""用好""管好"县委书记,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5-48

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的政治资源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新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实现治国理政目标的战略支撑点,是地方政府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政治资源。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努力成为领导者、协调者、保障者和激励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49-51

社会组织与政党:挑战与回应——基于社会组织统一战线的视角

摘要:现代政党要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需要社会组织作为自身的社会支撑力量,但是当社会组织数量扩张、功能膨胀之后又会对政党形成挑战,西方选举型政党尚未找到应对社会组织挑战的良策。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组织挑战过程中通过开发政党资源的形式从党建和统战两个角度进行应对。但是由于社会组织统战与新阶层统战内在关系的错位,导致了社会组织统战尚未全面展开。新时期全面开展社会组织统战工作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统一战线的灌输、赋权和引领,建构"一个核心、两重统战"的统战工作新格局。
52-55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八大战略转向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与腐败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长期的反腐败实践中,党吸取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和创新反腐败的思路和手段,实现了由靠领导意志反腐到靠法制建设反腐、由大搞运动反腐到建立长效机制、由严厉惩处腐败到注重标本兼治、由强调体内反腐到强化体外监督、由着重反腐倡廉到服务经济建设、由权力暗箱运作到政务信息公开、由惩治积极腐败到问责消极腐败、由单打独斗反腐到加强交流合作等八大方面的战略转向,使党将反腐与防腐结合起来,将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进程,为党将来的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
56-59
理论与改革杂志改革与发展

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实践、问题与路径

摘要:"省管县"改革、大部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乡镇体制改革是目前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各地推行的行政体制改革缺乏统一目标和部署,改革未纳入法治轨道,改革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对解决现行行政体制弊端的意义不大。建立公众导向型行政体制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将改革纳入法治轨道,出台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法,明确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者、实施程序及改革内容。
60-64

结构规制与行为规制:公用事业反垄断规制的应然逻辑

摘要:公用事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行业,在以往西方反垄断法理论和规制理论中,一直被列入反垄断"豁免"制度中。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资源的新发现和替代资源的出现,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传统边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政府规制的范围和方法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就我国公用事业而言,应是结构规制与行为规制并重,注重公用事业的公益性。
65-68

人口老龄化、退休年龄与基础养老金长期偿付能力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对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计划提出严峻的挑战,评估现收现付制公共养老金计划的长期偿付能力一直是社会保障精算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总量视角建立基金收支模型,估算中国基础养老金在目前的缴费和计发规定下未来90年的收入和支出水平,考察现行的基础养老金计划能否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冲击。研究发现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政策并不足以实现基础养老金的长期财务平衡,将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则有助于保障计划的偿付能力;基础养老金在前期处于收入大于支出的盈余状态,将这部分结余资金进行投资而获取稳定的投资回报,有助于缓解后期的支付压力,实现基础养老金自身收支平衡。
73-76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及老龄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摘要:四川是老年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早在1997年就已先于全国成为老龄化地区,在未来10~20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且老龄化速度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未富先老"的程度较全国多数省区严重。人口老龄化在对经济、社会、文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及老龄产业发展的态势,以及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77-79
理论与改革杂志经济论坛

财产权结构理论视域下的市场与政府

摘要:按《物权法》中物的归属和物的效用的关系,可归纳为物权状态二元结构理论。运用物权二元结构理论为公式求解,则可以为诸多疑难问题发现入口和找到出口,且能定纷止争。将物权二元结构理论扩展到财产权二元结构理论,运用这个理论能够明确市场与政府职能的分工,主要是明确公权力与市场权利的边界,公权力管制的领域限于动态权利的行使。不仅论证了公权力管制的必要性,而且确立了公权力管制的对象,为防止公权力错位和缺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87-90

中国政府预算公开:演进、问题与对策

摘要:政府预算公开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我国预算公开的演进历程和检视一些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预算公开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并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预算公开制度,提出完善我国预算公开制度的合理建议。
95-98
理论与改革杂志领导与管理

公共问题的文化建构:以治理“酒后驾驶”现象为例

摘要:本文在综述政治过程与社会冲突路径单轨建构"私人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公共政策问题链"的基础上,提出存在一条"私人问题—社会问题"+"私人问题—政策问题"——公共问题的文化路径双轨建构"公共问题"的进路。以"酒后驾驶"问题以及"反酒后驾驶措施"为例,本文认为,"酒后驾驶"现象成为公共问题是通过两种冲突文化建构起来,即机动车为交通工具所建立的交通文化是现代的国家文化,本质是要求驾驶员有清醒的责任意识,是以理性为根基的文化;而酒文化是一种世俗的社会文化,其要义是帮助饮酒者获得无责任意识的快乐,是以感性为起点的文化。因此,"酒后驾驶"是国家和社会因为不同文化双向建构起来的法律(政策)问题和社会问题。交通事故的危害性扩散引发社会冲突,促发"酒后驾驶"作为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转变成公共问题,并进入到政治系统。当国家用立法形式禁止饮酒者驾车而无政策鼓励社会禁酒或限酒时,实质是用单向的"公共政策问题链"逻辑在建构公共政策,必然引起文化冲突,治理效果流失。因此,本文提出从文化角度反思社会问题建构成公共问题的双向路径,防治社会管理中的深层次社会痉挛,寻求公共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双向运动的合作思路。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