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录井工程杂志

《录井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工艺技术、工程监测、解释评价、信息集成、信息集成、地质研究、研究与探讨、市场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 国际刊号:1672-9803
  • 国内刊号:12-1371/TE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1
  • 综合影响因子:0.34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录井工程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录井工程杂志研究与探讨

“互联网+”时代传统录井模式升级转型的思考

摘要:为改变传统录井工作模式,提高数据应用水平,延伸录井数据服务空间,实现录井方由工程服务商向数据供应商的转型,分析了录井信息化工作取得的业绩,同时指出录井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管理应用系统相互分割形成信息“孤岛”、信息研发低水平重复、数据应用层次较低等问题.基于互联网已影响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层面的背景提出了建立适应“互联网+”信息化录井机制和统一数据平台,以及研究开发远程智能录井系统、远程地质导向决策系统、远程钻井监控决策系统、远程定向支持系统等一系列在“互联网+”时代的录井对策,为勘探开发方提供实钻显示及钻后信息增值服务,延伸录井的服务空间.
1-4

录井学科分类体系探讨之“地球化学录井”分类体系

摘要:作为录井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位与分类在目前不甚明晰的录井技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迫切需要对其学科概念、分类等进行深入的辨析,以便为规范学科体系及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此,从“地球化学录井”概念的演变入手,对“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义、分类进行阐述,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提出了按专业领域、分析技术类型、检测对象、检测时机、服务类型5种分类方案供同行专家指正,以便为“地球化学录井”在整个录井技术体系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并期望以此促进整个录井学科体系向规范化发展.
5-10

长宁地区页岩储集层录井随钻解释评价方法

摘要:页岩气作为四川油气开发的新领域,资料少、区域研究薄弱,随钻解释评价方法欠缺.长宁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随钻参数少,仅有随钻自然伽马和录井参数作为主要解释依据,这无疑增大了随钻解释评价的难度.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具有地区适用性的页岩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指导水平井地质导向以提高优质页岩储集层钻遇率.通过对长宁地区岩心、岩屑分析化验和测井、录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页岩储集层评价参数——有机碳含量、脆性矿物含量、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与自然伽马及录井随钻参数(包括全烃、钻时、元素、岩屑自然伽马能谱录井参数等)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建立了页岩储集层评价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并结合区域页岩储集层分类标准形成了随钻评价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页岩储集层的随钻定量评价,为地质导向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11-16
录井工程杂志工艺技术

基于录井参数的溢流预警模型研究

摘要:钻井过程中溢流的及时发现,将为排除溢流、重建压力平衡赢得宝贵时间,从而降低二次井控的难度.及时判断溢流建立在精准的钻井参数和正确的溢流预警模型基础之上.为建立溢流预警模型,首先对溢流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溢流过程的物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溢流监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录井参数的数学重构并导入数学模型,建立了多工况下溢流发生的贝叶斯预警模型.现场应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录井参数的二次应用和钻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17-21

空气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技术研究——以塔里木油田DB X井为例

摘要:空气钻井技术作为近年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钻井新工艺,在大幅提高钻井效率的同时,也给现场录井作业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以塔里木油田DB X井空气钻井现场试验为例,简要介绍了空气钻井原理,详细分析了空气钻井技术对录井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空气钻井条件下提高录井资料采集、工程异常监测等作业质量的方法(包括迟到时间计算、岩屑录井、气测录井、燃爆监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塔里木油田DB X井空气钻井录井中,应用该方法解决了资料采集、气测解释及工程异常监测的问题,应用效果较好.
22-27

数学模型法确定油井间开制度探讨

摘要:由于低效开发区块的油井不能连续生产,必须采取油井间开即间歇生产方式,而关井多长时间开井、开井多长时间关井,完全凭现场生产经验,不但难以确定一种准确、合理的油井间开制度,还会对油井造成伤害.基于对静液面恢复连续跟踪测试,将实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可建立一种数学模型,通过运行该数学模型,找到多种油井间开制度,从中选定最优的油井间开方案,解决低产低效井在原油开采过种中遇到的供排矛盾问题.数学模型法与传统的反复开/关井法和系统试井法相比,具有简便、快捷、确定周期短、选择范围大、现场实用性强的特点,既可以应用在螺杆泵井,也可应用在抽油机井等机械采油井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8-32

塔北隆起H 11井区奥陶系地层特征及卡取方法

摘要:H 11井区位于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西斜坡哈拉哈塘鼻状构造带西部背斜区,井区内奥陶系地层主要沉积有桑塔木组、良里塔格组、吐木休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根据地质和工程需要,为了准确卡取良里塔格组顶面和吐木休克组顶面,论述了该区奥陶系地层分布、岩电特征、古生物特征及标志层特征,现场录井主要采取地层对比法、内插法计算海拔,应用沉积厚度法结合碳酸盐分析和岩性识别进行地层划分及卡取.实例证明,在奥陶系以上地层划分采用标志层结合小层对比为主,进入奥陶系后,在资料较为充分的井区,以内插法为主、沉积厚度法为辅的卡层方法,可准确划分地层,对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33-36
录井工程杂志解释评价价

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气层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摘要:西湖凹陷油气藏类型以气藏、凝析气藏为主,气测烃组分以C1为主,一般C1相对百分含量超过85%,随着勘探的深入,储集层越来越深、物性变差且深浅层气测显示变化大,气层的准确评价已成为录井油气解释评价的难题.针对该凹陷油气藏的特点和勘探现状,在应用常规气测全烃、烃组分参数的基础上,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储集层的油气显示和异常显示幅度,引入地表单位岩石甲烷气体体积(Vc1)和甲烷异常倍数(Bc1)两个气测解释参数,在参考该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录井初步解释238个储集层的C1与Vc1交会分析数据并以其中有油气测试结论的16个层两参数交会分析数据为基础,结合甲烷异常倍数、全烃以及全烃峰形特征,建立了西湖凹陷花港组气层录井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该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气层的一种有效解释评价方法.
41-45

大庆油田水淹层解释评价

摘要:大庆油田以10~100 mD低渗透率油藏为主,根据低渗透稳态法水驱油实验揭示的录井水淹响应机理,以井壁取心录井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图板法、谱图法、图像法等适合低渗透油层的录井水淹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图板法是针对岩石热解分析参数进行校正恢复求取剩余油饱和度,与有效孔隙度结合建立图板,对热解气相色谱及荧光显微图像资料进行量化处理求取参数,根据取得的参数建立评价图板.谱图法、图像法是应用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及荧光显微图像进行直观定性判别.采用上述方法在大庆油田解释评价143口井,选层射孔投产110口井,综合解释符合率达到85%,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测井资料相结合,根据横向对比、小层追踪原则对相应新钻邻井进行选层射孔,各区块投产后平均日产油及综合含水率达到了开发方案的预测指标,应用效果较好.
46-50

姬塬地区延长组下组合油层、水层气测解释评价方法

摘要:姬塬地区是长庆油田的一个重要产区,主要生产层位是延长组的长3、长4+5、长6段,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延长组下组合(长7、长8、长9段)的勘探逐渐得到重视.从该地区延长组下组合储集层原油伴生气和气测烃组分的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多口并众多油层与水层气测录井总烃、烃组分以及派生参数及其曲线特征的研究与分析.形成了以反映重组分的派生参数曲线(Wh、BH-L、BH-M)与反映轻组分的派生参数曲线(Bh、BL-H、BL-M)变化趋势特征和烃组分C1与C2含量大小比较为主、以总烃峰基比和烃组分展布形态为辅的油层与水层解释方法,解决了延长组下组合储集层解释评价难的问题.2014年的应用表明,解释符合率为75.5%,较2011-2013年67.3%的解释符合率有显著提高.
51-56
录井工程杂志地质研究

渝东北盆外山区域水井沱组页岩气储集层特征分析

摘要:下寒武统水井沱组是渝东北盆外山区域最为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之一,为系统研究该区域永井沱组海相高演化页岩气储集层特征,以城口—高观逆冲断夹片构造带的岩心分析化验和录井等资料为基础,运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高压压汞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对该套页岩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及储集空间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套页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黑色泥岩、黑色碳质泥岩、黑色硅质泥岩和黑色硅质岩,储集层厚度相对较大.脆性矿物含量适中,以石英为主,有利于油气成藏和储集层改造;储集层以中高孔隙度、低渗透率为主,纳米级孔隙较为发育,微观孔隙结构主要以中孔和大孔为主,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气形式赋存于孔隙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例井层分析,明确了气层、含气层和含气水层的孔隙度分布区间.
57-60

曙光潜山内幕地层新认识

摘要:曙光潜山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勘探,至今已有多年.最初由于资料较少,将潜山地层分为元古界和太古界.为进一步探明潜山内幕,开展地层精细对比评价,利用岩石组合特征、电性特征、古生物特征等对曙光潜山内幕地层纵向上划分为古生界、元古界、太古界的三元结构,结合测井解释倾角资料进行了多井对比,并在最新的地震资料上标定了潜山顶面、古生界底、高于庄组底和太古界顶面,然后在地震解释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曙光潜山前中生界顶面地层岩性分布图.在平面和立体上对潜山内幕地层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对曙光潜山内幕地层有了深入的认识.
61-65

王官屯地区孔店组层序地层格架及优势储集层分布

摘要:在充分研究地层发育状况的基础上,依据地震、测井、录井资料及岩石学特征,将王官屯地区古近系孔店组划分为孔三段、孔二段及孔一段,地层总厚度在2500 m左右,并详细论述了各时期地层特征.通过识别地震、测井及岩性上的层序界面标志认为,孔店组为一个二级层序,可以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其中各个层序又可划分为3个体系域,分析了各层序体系域的沉积地层展布特征,不同层序沉积所形成的储集层不同;在体系域研究基础上,结合油气运移聚集等因素分析了各层序的优势储集层,其中孔二段为油页岩间的砂岩层,孔一下亚段的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的砂岩层及孔一上亚段的冲积扇扇中辫状河道及心滩构成了王官屯地区各层序的优势储集层分布.明确指出王官屯地区有新生古储、自生自储和古生新储3种生储盖配置关系,其中古生新储为该区最重要的生储盖配置类型.
66-69

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烃源岩成烃环境与沉积有机相研究

摘要:为了提升对歧口凹陷古近系优质烃源岩分布规律的认识,综合物源-水动力条件、古生物、有机质类型、沉积介质条件等因素开展歧口凹陷沙一段成烃环境研究,划分出6种沉积有机相类型,其中半成化湖成-强还原-藻源相、远源-开阔湖成-还原-藻源植源相及近源-淡水-还原植源-藻源相带烃源岩中保存的有机质佳、生烃潜力大,可定性预测为油气资源潜力区.建议将3种相带分别所对应的歧北一歧南斜坡区、歧口主凹区及板桥地区作为沙一段勘探部署的重点靶区.
70-73

大港油田埕海地区沙二段碎屑岩储集性能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摘要:为深入开展大港油田埕海地区岩性油气藏的精细描述,探明储集层成岩与孔隙时空演化规律,综合研究岩石物性、薄片鉴定、黏土矿物等各种分析资料,对埕海地区沙二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孔隙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埕宁隆起物源影响,埕海地区沙二段发育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的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砂体,储集孔隙以粒间溶孔、长石内溶孔、颗粒铸膜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区内碎屑岩储集性能主要受物源供给、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控制,物源供给与沉积相带控制原生孔隙,成岩作用控制次生孔隙;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等4种成岩作用,经历早成岩A、B和中成岩A3个成岩亚段;受溶蚀作用影响,埋深3000~3 300 m、3500~3700 m深度段发育有优质储集砂体,是油气储集成藏的重要目标层段.
74-80
录井工程杂志综述

2014年《录井工程》刊发论文评述

摘要:为了提高《录井工程》的办刊质量及论文的写作水平,对2014年(第25卷)共88篇论文的作者单位、作者数量、基金论文数量、参考文献数量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按照录井发展思考、现场地质录井、单项录井技术、特殊环境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录井工程应用、综合地质研究、信息软件技术、工艺装备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对其中70篇论文进行了分类评述,结果表明该卷体现了发展题材论文多、基金项目论文多、技术创新论文多的3个亮点.针对期刊编辑出版,提出了变更期刊英文名称、优化栏目设置、规范行业术语、注重论文摘要要素提炼、提高图件质量、全面放开外审6方面建议;针对作者现状,提出了提高写作水平、掌握技术现状、尊重知识产权、注重数据质量、提高分析能力、重视结论提炼6方面意见.
81-91

英文摘要

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