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录井工程杂志

《录井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工艺技术、工程监测、解释评价、信息集成、信息集成、地质研究、研究与探讨、市场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 国际刊号:1672-9803
  • 国内刊号:12-1371/TE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1
  • 综合影响因子:0.34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录井工程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录井工程杂志工艺技术

随钻X射线衍射分析录井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对象向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区块转移,以及钻井工艺方面PDC钻头、细齿三牙轮钻头、泡沫钻井、空气钻井等新技术的应用,岩性识别更加困难,传统的依靠肉眼通过放大镜观察识别岩性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随钻岩性识别、实时建立地质岩性剖面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在详述X射线衍射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YST-1型X射线衍射分析仪的技术特点;分别阐述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合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实现全井段全岩分析的途径及其各自优势与劣势。实例与综合分析表明,X射线衍射分析不但可定性分析岩屑矿物组成,而且可准确确定矿物含量,将其与X射线荧光分析结合应用,即可实现全井全岩分析,也可更准确地确定岩屑中各种矿物含量。
1-5

随钻X射线衍射分析仪在吉林探区的试验与应用

摘要: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对象向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区块转移,岩性识别更加困难;再加上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PDC钻头、细齿三牙轮钻头、泡沫钻井、空气钻井等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传统的依靠肉眼加放大镜观察识别岩性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随钻岩性识别、实时建立地质岩性剖面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在详述X射线衍射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YST-1型X射线衍射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现场随钻应用特点。样品试验分析效果证实,应用该仪器可直接分析出岩屑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为录井随钻识别岩性、建立地质剖面提供技术保障;CHS1井空气钻井井段现场录井应用实践表明,对于砂、泥岩剖面,选取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含量来区分砂、泥岩层,效果明显,岩性剖面符合率可达到85%。
6-9

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在辽河油田的应用

摘要: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XRF)技术的引进旨在解决辽河油田潜山的岩性准确识别难题,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使得在复杂的钻井新工艺条件下的岩性识别增添了新的手段,也为地质录井向定量化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从X射线荧光分析数值、曲线及元素组合等方面,对比岩性剖面,测井曲线等地质资料,建立了XRF录井资料解释方法。由应用实例证实,XRF岩屑的检测结果对生产现场鉴定岩性,特别是潜山界面卡取、潜山内幕特殊岩性的识别有很大帮助作用。随着XRF录井技术研究的深入,资料解释评价方法将会逐步完善,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10-16

地化录井技术在永安油田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地化录井技术在江苏油田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永安油田戴一段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根据9口井地化录井资料,总结了戴一段致密砂岩不同类型储集层岩石热解及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的响应特征,并将其作为该区域致密砂岩定性评价标准之一。同时,运用表示每克流体中所含油气的百分数(S)和失重比(P)参数,把储集层物性与含油性结合起来,建立了储集层性质判别图板。将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与判别图板定量解释相结合,应用于永安油田戴一段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17-21
录井工程杂志解释评价

准噶尔盆地气测多元线性回归解释方法研究

摘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准噶尔盆地2008年底之前所钻探井试油井段的气测录井资料为分析样本数据,结合试油结论对比,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建立了标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含油水层、含气水层)及干层(含油层、含气层)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的检验分析反映其显著性明显,样本数据回判分析表明油层和干层的正判率较高,水层和油水同层的正判率较低。利用该方法对2009-2011年新钻探井部分试油井段进行解释评价,总体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5%。
22-25

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摘要:为进一步发挥气测录井技术及时快速发现油气显示的优势,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研制了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快速处理校正模块、随钻自动实时解释模块、专家知识库管理模块和随钻解释成果输出模块构成,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原始气测录井数据因开停泵导致的气测假异常、冲淡系数的校正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气测录井资料的随钻快速处理和解释,为甲方提供地层含油气性信息,同时可为所钻遇的储集层提供相应的解释结论。这不仅有助于现场油气层的及时发现,而且能够为完钻讨论和中途测试等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录井的现场服务水平。
26-30

鄂尔多斯盆地油水层轻烃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摘要:轻烃录井作为录井技术系列之一,随着应用实践范围的逐步扩展和研究程度的深入,该项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勘探开发甲乙方的重视,而如何有效提高其解释评价符合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庆油田自2006年应用轻烃录井技术以来,通过不断实践摸索与研究,优选确定了适合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储集层定性评价的特征参数和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谱图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水溶指数(Bz/CYC6)和降解指数(nC7/MCYC6)的分析,结合多口井不同储集层试油结论的统计对比,形成了用两指数交会进行储集层轻烃录井定量解释评价的图板。实例分析表明,定性、定量解释结果准确、可靠,效果较好。
31-35

北部凹陷新安村组、乌云组储集层解释评价

摘要:方正断陷北部凹陷是大庆油田盆地重点勘探地区之一,该凹陷新安村组、乌云组为主要目的层,储集层埋深变化大,受构造、岩性、断层活动的多期性等因素的影响,油水分布特征呈多样性,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储集层评价困难。基于这一状况,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不同储集层的荧光显微图像和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给出了利用岩石热解含油气总量与原油轻重组分指数初步评价储集层的判别标准和根据含油气总量与测井孔隙度解释评价储集层的交会图板。实例分析表明,应用上述方法可实现该地区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
36-39

地化录井在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原油性质判别中的应用

摘要:以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新立地区黑帝庙油层Ⅱ号油层组为例,利用岩石热解技术得到的原油重轻组分比值、定量荧光油性指数和饱和烃气相色谱谱图特征识别该区储集层的原油氧化降解程度及原油性质,并结合新立地区的构造特征,揭示了目标区黑帝庙油层Ⅱ号油层组的原油性质分布规律。该地区北部黑帝庙油层的氧化降解程度较轻,原油性质属于中质或中质偏重,而该地区南部由于油层埋藏浅导致油层的氧化程度较重,原油性质属于重质油,流动性较差。实际应用表明,利用地化录井技术能够准确判别储集层的原油氧化降解程度及原油性质,有助于开发单位针对不同油质的油层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40-43
录井工程杂志研究与探讨

国内录井装备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摘要:国内以综合录井仪为代表的录井装备的发展经过录井人近30年的努力,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形势的需求,也跟不上钻井技术发展对录井的要求,与国外先进录井装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发展趋势,在阐述国内录井装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录井装备研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理论基础和专业化研究队伍以及市场的无序竞争等问题,认为录井装备应向井下、海洋发展,向模块化、网络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因而提出领导要重视装备研究和进一步加大深海录井装备技术发展方面的建议,旨在为录井装备领域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44-46

SLA-1型光谱录井分析仪的研制与应用

摘要: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传统的油气信息检测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差分吸收光谱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气体在线检测技术之一,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一背景下,将差分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应用到油气信息检测中来,研制出SLA-1型光谱录井分析仪。为进一步推广这项油气检测技术,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仪器的设计思路、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流程,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差分吸收光谱油气信息连续检测技术的有效性。
47-51

SD油田录井、测井解释互补性研究的几点认识

摘要:录井、测井解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录井是通过实物比较直接地观察地层,获取储集层油气等地质信息。测井是对岩石物理特征的测量,通过数据间接地反演推测地层油气等地质特征。二者所用的手段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受到的干扰因素不同,两者相互补充则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生轻质油藏,录井解释采用气测组分比值图板对测井解释进行补充与验证;次生中质-重质稠油油气藏,测井响应特征明显,录井解释可用荧光级别定性解释。对低电阻率油藏,录井用荧光级别定性解释,气测湿度比Wh辅助判断,并辅以测井物性解释。气藏可采用测井资料进行解释,再用录井气测数据加以验证。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录井、测井信息,参考油田及地层解释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出近乎正确的结论。结合测井数据,各取所长,对测井、录井油气解释互补性做了定性探讨。并以SD油田为例,结合试油结论进行了实践验证。
52-57

岩屑数字图像采集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为了拓展岩屑录井资料的信息量,近年国内开发了岩屑数字图像采集分析技术,使岩屑录井从常规的实物保存、肉眼观察识别地层信息方法向数字化识别方法转化,这无疑是岩屑录井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录井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石油地质勘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采用CCD成像方式,运用自动调焦技术对岩屑的荧光和白光图像进行采集,图像采集清晰、方便;使用形态学滤波,分水岭分割和特征空间分类的方法对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图像分析准确、速度快。
58-61
录井工程杂志装备

综合录井仪色谱标定减压阀的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ALS2.3型综合录井仪器所配调节阀无法和现有的钢瓶进行连接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减压装置连接钢瓶和调节阀,性能要求输出压力为0~3MPa可调,输出流量为0.4~0.5L/min可调,以满足综合录井仪色谱标定的需要。为此,对截止阀和减压阀结构进行研究与改进,采用流道缩径设计,通过控制过流面积,进而控制压力输出。在材料的选择上,经过严格的实验、计算和精细的数控加工,并结合现场色谱标定的需要及现场所用钢瓶的压力要求进行设计,改变原有减压阀的设计思路以消除减压阀功能单一性等缺憾,依据阀体设计的相关标准,设计了适合石油勘探钻井现场使用的减压阀。
62-66

提高色谱仪全烃检测稳定性的研讨

摘要:为了提高气相色谱检测全烃的稳定性,通过实验的方法分别就燃气、助燃气流量大小的变化对全烃检测值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CPS-KQ-VIPLUS色谱仪器中最佳全烃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值,同时用流体理论分析了样品气流量受温度变化对全烃检测值的影响,提出温度校正公式。调整使用最佳燃气和助燃气流量,同时利用温度校正方法,在CPS-KQ-VIPLUS色谱仪上测试得出,在15℃温度变化范围内,全烃检测的最大误差准确度可以从±5%提高到近似±3%。
67-68
录井工程杂志地质研究

歧口凹陷低电阻率油气层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歧口凹陷低电阻率油气层广泛存在、成因复杂、测井评价难度大,明确低电阻率油气层分布规律对成功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意义重大。从大量基础岩石物理数据出发,通过分析不同层位、不同埋藏深度的低电阻率油气层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孔径、泥质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及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由沉积内因引起的低电阻率油气层基本分布在主力相带边缘,通常发育在岩性细、泥质含量较重、孔隙结构较差、微孔隙发育的储集层。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泥质含量和黏土矿物类型对低电阻率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沙河街组孔隙结构差异对低电阻率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而钻井液侵入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往往与高矿化度钻井液钻井工艺相伴生。分析研究不同成因类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分布规律,为准确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69-73

环保生物酶驱油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摘要: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地下原油物性变差,并且由于各种作业、施工使油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堵塞,对油井正常生产有较大影响。环保生物酶驱油技术能减少地层伤害、提高采收率,而且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对不同类型储集层温度、压力、酸碱度和水矿化度的变化适应性较强,是三次采油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地推广该项技术,分析了环保生物酶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特点、油藏适用条件,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GX41-22断块应用环保生物酶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GX41-22断块环保生物酶驱油的目的层为NmⅡ5-3油层组,共进行两个段塞的施工,注入生物酶16t、溶液333m3,注入质量浓度分别为:第一段塞600g/L,第二段塞为400g/L。5口受益油井中有4口井见效明显,综合含水率平均下降了14.7%,累计增油1923t,达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74-78

英文摘要

摘要: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logging technology for LW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Zhan Rong, Zou Xiaochun and Li Fang. Mud Logging Engineer- ing, 2012, 23(4): 1-5 With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deepening, the exploration objects are transferring to the mor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 blocks, coupled with PDC bits, more fine-tooth tricone bit, foam drill- ing, air dri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new techniques make the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more difficult, traditional methods which relied on the naked eyes and magnifier to identify lithology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WD lithology identi- fication and real-time establishing geological lithol- ogy sections.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
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