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录井工程杂志

《录井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工艺技术、工程监测、解释评价、信息集成、信息集成、地质研究、研究与探讨、市场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 国际刊号:1672-9803
  • 国内刊号:12-1371/TE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1
  • 综合影响因子:0.34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录井工程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录井工程杂志研究与探讨

中国录井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从录井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解释与评价、装备与软件、录井信息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录井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录井技术在勘探开发中对油气水层的及时发现与准确评价、钻井提速、区域地质研究、井位优选方面所做的贡献,全面分析了行业发展针对复杂油气藏评价、钻井新技术的应用、管理因素制约、国际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科研体系、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录井学科建设、注重录井人才培养、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的重要性,提出了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录井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行业自律等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总结出加速9项成熟录井技术推广,攻关研究与完善实时流体分析、工程预警、非烃检测、硫离子检测、光谱检测和钻具振动频谱分析6项分析,探索随钻井下气体检测、渗透膜、随钻地震监测和远程录井4项前沿技术的新思路。
1-7

岩屑录井数字化的认识与误区

摘要:从原理和方法上比较了近年来在岩屑录井定量化方面出现的X射线荧光法、X射线衍射法和7能谱法3种新技术,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指出了在岩屑量化分析中容易出现的认识误区,认为这3种方法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各有优势且具有互补性的,提出了岩屑量化描述的组合技术概念。从录井现场实用性角度分析了3种技术在采样及处理、分析环境、分析周期、数据处理、适应环境的差异,通过实时性、快捷性对比分析认为,X射线荧光法更具优势,更适合于野外作业环境。根据录井市场地域性的不同需求,选用上述不同的技术组合,实现勘探、开发中对沉积岩岩屑进行定量描述和识别的目的。
8-10

南美录测井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运作与实施分析

摘要:国际录测井工程技术服务的垄断性决定了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难度。江汉油田录测井海外项目运作的实践表明,录测井服务目标市场的选取、项目前期的运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关键。通过对项目前期运作中的市场信息研究、进入方式、人力与装备资源的配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备、后勤和商务保障等所作的阐述,认为HSE工作对海外项目能否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雇员属地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海外项目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为此,应根据市场需求及安全风险评估,以企业自身优势切入市场,在管理上下功夫,技术上精益求精,以质量求胜。
11-13
录井工程杂志工艺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录井识别方法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常规测井、录井难以识别而导致该类油层漏失,这是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难点之一,而地层束缚水含量高是引起该盆地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多种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录井方法,分别为:利用全烃、重烃、湿度比、平衡比和C3/C1的曲线组合特征评价油层的气测录井方法,利用含油气总量与孔隙度交会图板确定地层的含油性、利用轻重烃比与含油气总量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岩石热解录井方法,利用总环烷烃含量、降解指数(nC7/MCYC6)、水溶指数(Bz/CYC6)、总环烷烃含量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和水溶指数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轻烃录井方法,用t2谱图定性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和用M-φ交会图板对储集层含油性进行精确解释评价的核磁共振录井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这些录井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解释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地区低电阻率油层评价具有参考作用。
14-18

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在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摘要: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油气勘探过程中,由于钻井工艺的改进,导致录井过程中岩屑细小,常规录井手段划分地层存在技术难题。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中的特征元素含量能够指示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研究建立元素录井地层划分方法,利用硅(Si)、铁(Fe)、钙(ca)、磷(P)、硫(s)、锰铁比(Mn/Fe)等元素或元素组合的含量变化趋势,识别沉积环境,划分地层。在川西坳陷多口井须家河组地层划分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油气勘探目前面临的录井难题。
19-23

新型地质导向技术在西江23—1油田的应用

摘要:针对西江23—1油田地层疏松、不易造斜、井轨迹控制难度较大等问题,引进了新型地质导向工具,采用新的地质导向技术。概要介绍了新型导向工具的特点和优势,重点介绍了密度成像技术判别地层倾角和依据衰减与相位电阻率的差别判断岩性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其应用效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地质导向过程及调整优化方案,保证了调整井地质导向工作的顺利实施。
24-28

测井资料识别子洲气田气水层方法研究

摘要:运用测井资料识别气田不同井区的气层、水层及干层分布是气田勘探开发中基本任务之一。在子洲气田山。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其气水分布受构造、储集层砂体变化的控制,必须综合考虑备类因素进行识别。在简述子洲气圈深层气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分别用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交会图、补偿中子孔隙度-密度交会图、地层水孔隙度法、多元判别法,建立判别储集层流体性质的模型并用于对山。段储集层流体性质进行判别。对比试气结果可知,判别符合率均较高,分别为87.91%、81.7%、84.6%和85.71%。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上述方法对子洲气田的气水层解释具有很好的效果。
29-32
录井工程杂志解释评价

定量荧光录井在三塘湖盆地火成岩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将储集层评价由以相对独立的参数特征为基础上升到量化且系列与标准化评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三塘湖盆地火成岩储集层与原油性质的特点,进行了几十口井的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应用研究,分析了不同油质类型的谱图特征和利用主峰波长及油性指数识别储集层原油性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当油含量与油性指数和岩心与岩屑样含油产状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与测试结果对比,提出了利用相当油含量、油性指数与含油产状评价储集层的标准,形成了适用于三塘湖盆地火成岩储集层相对规范的评价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解释符合率较高,为该盆地原油油质与储集层解释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33-37

岩石热解录井在松辽盆地南部新区勘探中的应用

摘要: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已在多数油田重点探井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岩石热解录井分析参数地质意义研究,结合松辽盆地南部新区油气勘探特点,提出岩石热解录井应在钻井现场开展快速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烃源岩成熟度的工作,从而快速提高评价新区的勘探潜力,综合评价储集层及原油性质,有利于提升新区油气勘探信心,快速确定试油、试气及开采工艺技术方案。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对加快新区油气勘探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38-41

碳酸盐岩分析仪在托甫台地区地质卡层中的应用

摘要:塔河油田钻井施工中广泛使用PDC钻头+螺杆钻具工艺,导致钻时变快、岩屑细小,影响了常规地质录井岩性鉴定、地层划分及层位卡取的准确性。在阐述碳酸盐岩分析仪的原理、岩样选取、操作及数据采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提出利用碳酸盐岩分析仪获取的碳酸钙含量结合岩性特征的地层划分与卡取方法。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在已知地层岩性条件下,应用碳酸盐岩分析仪对层位识别与卡取准确、及时、实用性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划分与卡取方法;而在未知地层岩性条件下,应将其与油气显示、电性和构造,甚至古生物资料进行追踪对比,开展综合评价,方可实现层位的准确划分与卡取。
42-45

渤海湾盆地QHD33区块特殊储集层录井特征分析

摘要:渤海湾盆地QHD33区块稠油储集层气测C1含量高而重烃微量或几乎没有,属于一种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的储集层,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规律无法进行解释评价。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该区块油藏形成环境和烃类菌解及对储集层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类稠油储集层的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气测以及常规岩屑与岩心分析的录井特征。实例分析表明,根据这些特征可实现该盆地QHD33区块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稠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同时对该盆地其他区块非常规储集层的录井特征分析与解释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46-48
录井工程杂志地质研究

歧北斜坡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摘要:歧北斜坡油气富集,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对构造演化、生排烃期次及流体包裹钵特征分析以及构造发育史的恢复,对大港滨海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戎藏期次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具有两期构造运动充注、差异聚集、两期成藏的特点,油气成藏期次特征为埋藏较浅构造的高部位为一期成藏(晚期),埋藏较深构造低部位为两期成藏(早期和晚期)。油气充注形式存在两种类型:即连续型(单峰)多次充注一期成藏、非连续型(双峰)多次充注两期成藏,以晚期成藏为主。不同期次的包裹体其均一化温度、产出特征及成因特征不同:一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沿石英次生加大边内侧呈带状分布。或沿加大边早期的裂缝呈带状分布;二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碎届及次生加大边外侧和晚期的裂缝中,多呈带状分布。
49-53

孔店-羊三木地区油气运移规律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黄骅坳陷孔店-羊三木地区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着严峻的油气接替难题,由于该区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基础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尤其是油气运聚规律研究),已经影响到该区下阶段的精细勘探工作。从多年的勘探实践出发,通过对该区周边的歧口凹陷、盐山凹陷和沧东凹陷3大生烃凹陷的主力生油层系烃源岩评价与油源对比,分析油-岩的对应关系,在巳知油气藏剖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油气运聚主要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体3大输导体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该项研究对孔店-羊三木地区下步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4-58

王官屯油田G104断块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查明砂体分布规律,开展了王官屯油田G104断块沉积微相研究。该断块孔一段枣Ⅲ、枣Ⅱ油层组属于冲积扇扇中辫状河沉积,枣Ⅲ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鼎盛期,而枣Ⅱ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衰败开始期,发育心滩、辫状河道与河漫滩等沉积微相。河道流向以北北东向为主,微相分布具有复合连片河道型、宽河道型、窄河道型共3种分布形式,辫状河道规模由枣Ⅲ至枣Ⅱ油层组向上逐渐变小,心滩从有到无,规模从大到小。
59-63
录井工程杂志装备

SEMWD-2000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及现场试验

摘要:为了解决石油钻探过程中井下随钻信息的传输难题,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开发了SEMWD-2000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它是国内首套此类装置。简述了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介绍了系统构成和试验情况,从试验数据上看,系统的数据采集、信号传输是可靠的,电磁波信号发射天线的绝缘性能良好;井斜、方位及随钻自然伽马等参数与其他仪器的对比试验数据吻合较理想。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实际作业需求,初步实现了设计目标。
64-67

StarFire星站差分定位系统在井位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电台模式的常规RTK(实时动态差分系统)测量范围小(15km以内),单基站CORS系统下的网络RTK测量覆盖范围较大(70km以内),单基站CORS系统主要应用于胜利油田的井位测量,在西部偏远地区由于架设基站不便,且测量覆盖范围不够大,两种RTK均不便于采用。StarFire星站差分定位系统则不需要架设基准站,且测量覆盖范围广,单台GPS接收机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为了提供满足规范要求的井位测量结果,阐述了StarFire星站差分定位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介绍了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求取和对转换参数在控制点进行检核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该定位测量系统实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通过4口井采用星站差分与RTK测量的比较,证明星站差分GPS井位测量结果可满足测量指标要求;100多口井的测量应用表明,该系统在井位测量中与常规RTK工作模式相比,可节约30%~50%的人力物力,特别适用于不适合建立CORS系统的地区。
68-70

气测录井仪抽气系统的改进及应用

摘要:录井过程中气测仪的样品气抽气系统有时会出现抽吸钻井液的情况。针对困扰气测录井的这一难题,在分析气测仪抽气系统抽吸钻井液原因的基础上,围绕样品气抽吸系统压力的变化,提出了抽气系统改进的两种方法,一是使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对样品气进行压力监测与报警;二是使用气体压力开关对抽气泵进行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结合使用可有效避免抽气系统抽吸钻井液的情况,确保气测录井作业安全、有效进行。
71-73

中国万米级深海钻井平台交付使用

摘要:中国经济网北京2012年5月26日讯(王红娟)美联社报道说,中国第一个作业深度达3000m的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已由制造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交付给国家海洋石油公司投入使用。这个深海钻井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钻井平台之一。
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