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急诊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 42-1607/R 国内刊号
  • 1009-5918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急诊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0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急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临床研究、论著-研究报告、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胰腺疾病的紧急处理、共识·解读、脓毒症预防与阻断征文、论著-实验研究、脓毒症预防与阻断、指南·共识、脓毒症预防与阻断专栏

临床急诊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急诊杂志专家笔谈
急性百草枯中毒氧疗的争议与进展161-165

摘要: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包括中国在内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一种速效、非选择性、接触性除草剂。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高达50%-70%。

第六届老年急重症暨容量管理论坛通知165-165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带病生存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老年人机体组织与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免疫功能、抗病能力及应急反应减弱,一旦出现疾病,易累及多器官系统,致使临床诊治的困难增加,死亡率增高。

临床急诊杂志急性百草枯中毒专栏
白细胞计数早期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价值166-16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对于早期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中毒24h内APP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外周血WBC计数和血浆百草枯(PQ)浓度。计算PQ中毒严重指数(SIPP),根据SIPP将患者分为3组[A组:SIPP〈10(h·mg·L^-1);B组:10(h·mg·L^-1)≤SIPP≤50(h·mg·L^-1);C组:SIPP〉50(h·mg·L^-1)],比较各组间WBC计数及60d病死率,并分析WBC计数与SIPP的相关性,比较二者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患者就诊时WBC计数高于存活患者[(20.31±9.84)×10^9/L vs.(11.08±4.98)×10^9/L,P〈0.05],SIPP水平越高组WBC计数越高(P〈0.05),WBC和SIPP具有相关性(r=0.323,P〈0.05),WBC和SIPP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948(P〈0.05),WBC截断值为14.37×10^9/L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30%和80.20%,SIPP截断值为7.61(h·mg·L^-1)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9%和88.12%。结论:外周血WBC计数对于早期评估APP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如乳酸)综合判断。

他克莫司(FK506)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疗效分析170-174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他克莫司(FK506)对百草枯(PQ)中毒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炎症反应的作用,为治疗PQ致ALI提供新方法。方法:75只SPF级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5只):正常对照组(C组)、PQ中毒组(PQ组)、FK506低剂量组(PT1组)、FK506中剂量组(PT2组)和FK506高剂量组(PT3组)。以一次性腹腔内注射30mg/kg的PQ溶液或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复制PQ中毒ALI模型组和C组。每间隔24h,PT1、PT2、PT3组分别按照2、4、8mg/kg的FK506溶液剂量灌胃,C组在同一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6、12、24、48、72h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外观;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病理评分;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PMN)数量;测定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最后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肺组织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与C组比较,PQ组病理损伤最重,病理评分最高;对应时间点的PT1、PT2、PT3组病理损伤程度低于PQ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低于PQ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C组比较,PQ、PT1、PT2、PT3组在PQ中毒6h后,BALF中PMN数量,肺组织匀浆中MPO、TNF-α含量逐渐增加,均在72h时升至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相比,各对应时间点,PT1、PT2、PT3组的PMN数量减少,MPO、TNF-α含量降低(P〈0.05);但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各时间点的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与PMN数量及TNF-α含量具有正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0.808。结论:FK506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Q致大鼠ALI,主要表现在PMN数量减少,炎症反应程度减轻。

血清淀粉酶早期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意义175-17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AMY)浓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0-09-2016-09收治APP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血清AMY浓度和血浆百草枯(PQ)浓度,随访患者60d生存情况。计算PQ中毒严重指数(SIPP),并据其将患者分为3组[SIPP〈10h·mg·L^-1,10(h·mg·L^-1)≤SIPP≤50(h·mg·L^-1),SIPP〉50h·mg·L^-1],比较各组间血清AMY浓度,并分析血清AMY浓度与SIPP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患者就诊时的血清AMY浓度显著高于存活患者[270.5(111,544.5)mmol/L vs.92(64.75,140)mmol/L,P〈0.05]。AMY和SIPP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和0.839(P〈0.05)。随着SIPP浓度升高,不同SIPP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PP等级越高组,病死率越高(P〈0.05),AMY浓度也越高(P〈0.05)。AMY与SIPP呈正相关(r=0.133,P=0.04)。当截断值为183.5 mmol/L时,AMY评估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4.70%、87.50%和76.1%。当截断值为13.47h·mg·L^-1时,SIPP评估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0.10%、81.70%和80.9%。结论:血清AMY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APP患者预后,在无条件检测PQ浓度的情况下,可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因素分析179-18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早期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影响因素,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09-2015-12收治的已在院外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入院后完成百草枯(PQ)血浆浓度测定且48h内完成肺部影像学检查的APP患者资料,以《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作为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以是否合并肺部感染为终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男43例、女79例,年龄(31.30±13.83)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洗胃、PQ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IPP)、中毒至就诊时间、体温、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和降钙素原(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WBC)计数、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中毒至就诊时间、WBC计数、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这3项指标对是否合并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毒至就诊时间、WBC计数和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可作为早期判断APP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对于在较短中毒时间窗内出现WBC计数升高和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症状体征的APP患者,可考虑早期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临床急诊杂志急性肺损伤专栏
虎杖苷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182-184

摘要:目的:通过虎杖苷(PD)的干预,观察其对百草枯(PQ)中毒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4组:PQ组、PD治疗组、PD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将PD溶液通过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观察末次注射后第3、7天各组大鼠的肺干湿比、血浆中IL-1β、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水平变化。结果:与PQ组相比,在末次注射后的第3、7天PD治疗组明显降低肺干湿比(P〈0.01)和炎性递质IL-1β、TNF-α的含量(P〈0.01),降低血浆中MDA的水平(P〈0.01)和升高SOD、GSH-PX的水平(P〈0.01)。PD对照组在各时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对PQ中毒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炎症反应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185-189

摘要: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在美国的发病率为86.2/10万,我国的住院患者发病率约为6.8%,病死率约为41.6%[1]。ALI最常见的病因为重症肺炎,其次为肺挫伤及误吸。尽管对ALI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都取得了一些进展,重症ALI即ARDS(氧合指数〈200)的病死率仍高达40%。炎症反应是ARDS发生的关键。ALI发生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肿瘤坏死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190-193

摘要: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脂多糖(内毒素LPS)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大鼠模型中肺组织结构、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8只,用以分离和培养BMSC;SPF级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内毒素组(LPS组),C组为高剂量干细胞组(H-BMSC组),D组为低剂量干细胞组(L-BMSC组),E组为干细胞对照组(BMSC组)。分别于6、24、72h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及血标本。用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腹主动脉血测定PaO2及PaCO2、肺湿重/干重比值(肺W/D)、测定肺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同时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LPS组与正常对照组PaO2及PaCO2、肺W/D、TNF-α和IL-1β含量、MDA及MPO含量和SOD活力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组织明显损伤;C组、D组与B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改善;A组和E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SC移植对LPS致ALI/ARDS大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可改善肺组织损伤状况、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对移植大鼠无明显不良反应。

地塞米松联合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救治194-197

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百草枯组(PQ组)、百草枯+地塞米松组(实验1组),百草枯+地塞米松+依达拉奉组(实验2组),每组各30只。百草枯ALI模型,由百草枯溶液20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制备;NS组则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所制。实验组是在百草枯模型成功制备1h后,以相应的药物处理得到,实验1组:在百草枯模型上予地塞米松1mg/kg腹腔注射所制;实验2组:在百草枯模型上给予地塞米松1mg/kg+依达拉奉3mg/kg腹腔注射所致。给药5h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数目、肺组织湿/干(W/D)、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mRNA及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8的水平。结果:PQ组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肺组织W/D、肺组织中TNF-αmRNA及血清中IL-1β、IL-8的水平均高于NS组(P〈0.01);实验1、2组中的各项指标均低于PQ组(P〈0.05、P〈0.01);相较于实验1组,实验2组中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肺组织W/D均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中TNF-αmRNA及血清中IL-1β、IL-8的水平下降(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缓解百草枯中毒所致的ALI,而联合依达拉奉,可增强这种保护作用。

布地奈德对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198-199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布地奈德对急性肺损伤(ALI)治疗的价值。方法:将160例ALI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PaO2、氧合指数和降钙素原(PCT)变化,对布地奈德对ALI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相当,基础疾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动脉血气PaO2、氧合指数均有提高(P〈0.05)、PCT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布地奈德能协同常规治疗ALI患者的缺氧,抑制炎症反应,下调PCT水平,改善ALI患者预后。

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200-203

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的应用。方法:我院急诊科2014-2016年收治的ARDS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选取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下测得26cmH2O≤平台压(Pplat)≤28cmH2O(1cmH2O=0.098kPa)共62例,根据机械通气时要求达到的目标平台压的范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进一步降低潮气量以达到Pplat 23cmH2O≤Pplat≤25cmH2O,TV从(6.4±0.2)ml/kg降到(4.3±0.3)ml/kg(P〈0.01)进行机械通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从(43.8±9.2)mmHg(1 mmHg=0.133kPa)升高到(76.4±12.6)mmHg(P〈0.01)并且pH值从(7.32±0.06)降低到(7.20±0.03)(P〈0.01),同时调整呼吸机参数,PEEP按照ARDSnet研究的PEEP设置方法进行设置,呼吸频率最高调整到35次/min,在23cmH2O≤Pplat≤25cmH2O同时确保患者脉搏氧饱和度≥90%。72h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及脱机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极低潮气量4ml/kg持续治疗72h后,PaO2/FiO2、支气管灌洗液IL-6、IL-8均显著好转,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减少VILI的发生、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治疗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临床研究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对不同类型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死亡预测的研究204-207

摘要:目的:评价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联合动脉血乳酸对不同类型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死亡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09-2015-07我院急诊科抢救室的413例老年危重症患者。根据入院诊断分为心血管系统组、呼吸系统组和其他系统组,计算NEWS评分同时检测动脉血乳酸,电话随访患者30d转归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Z检验评价NEWS评分、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对各组患者死亡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NEWS评分对心血管系统组、呼吸系统组和其他系统组危重症患者30d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81、0.724、0.706;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对3组患者30d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1、0.758、0.788。结论: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对于不同系统老年危重症患者30d预后评估能力较单纯NEWS评分均有增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老年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208-212

摘要:目的: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休克患者为数据来源,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对老年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1纳入的老年休克患者118例,计算每位患者的MEWS评分、休克指数,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通过SPSS、MedCalc软件估算MEWS系统与当前三大常规评分体系(休克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主要临床诊断指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各评分系统的ROC曲线,来分析MEWS评分系统在老年休克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优势。结果:118例老年休克患者,死亡25例,病死率21.2%。由ROC曲线分析得出休克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EW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917、0.598、0.721。其中,休克指数与MEWS评分、SOFA评分与MEWS、休克指数与SOFA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余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的灵敏度是56%,明显优于SOFA评分(32%)(P〈0.05),但是与休克指数(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WS的特异度是79.6%,略差于SOFA评分(92.39%),与休克指数(80.7%)、APACHEⅡ评分(8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WS评分系统预测老年休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不受许多硬件设备条件限制等优点,在对快速评估老年休克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简化Geneva评分联合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对创伤患者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213-216

摘要:目的:探讨简化Geneva评分联合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对创伤患者急性肺栓塞(AP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2016-08于我院住院的创伤患者中疑似APE患者196例,对疑似患者分别进行简化Geneva评分,记录结合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值,以CT肺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8例患者经CTPA确诊APE,简化Geneva评分诊断APE的敏感度为80.9%,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价值为63.2%,阴性预测价值为88.1%;年龄校正D-二聚体诊断APE敏感度为89.7%,特异度69.5%,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仅分别为61%和92.7%;二者联合阳性诊断APE的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90.6%,阳性预测价值为83.9%,阴性预测价值为86.5%;二者联合阴性诊断APE的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70.3%,阳性预测价值为62.3%,阴性预测价值为94.7%。结论:简化Geneva评分联合年龄校正D-二聚体可提高创伤患者APE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诊科急性胰腺炎单中心回顾性临床分析217-22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胰腺炎(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概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6-12期间共1 345例AP患者的住院资料,重点分析2012-01-2016-03急诊科病房(留观及监护室)收治入院的341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严重程度等级、病因及实验室资料等。结果:1 345例AP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4.16±16.83)岁,男女比例为1.46∶1,病死率为1.56%。期间,急诊科的AP诊治比例自2010年的16%上升至2015年59%。其中2012-01-2016-03急诊科收治的341例AP住院患者,共有SAP 22例(死亡5例)、轻度急性胰腺炎(MAP)155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164例。平均住院天数上,MAP组要少于MSAP组(P〈0.05)。其在病因分布上,依次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74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AP)36例、HLAP14例。在HLAP组中,SAP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在BAP组以及AAP组(P〈0.05)。其中,118例AP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其复发率远高于223例不伴HTG的AP(P〈0.05)。结论:AP在急诊科的诊治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急诊科已成为承担AP诊治工作的主要科室。另外,高脂血症性AP有年轻化趋势,好发于男性,病情更重。而伴随HTG的AP患者更易复发。

2015~2016年某院常见细菌及耐药性分析221-224

摘要:目的:调查2015-01-2016-06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主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常见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共分离细菌13 243株,居前5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6.24%、13.95%、9.84%、9.65%、6.87%。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59.9%-74.2%,对头孢唑啉耐药率高达100%,2015年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6%-1.8%,2016年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23.6%-26.2%,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最高达88.8%。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6%-13.4%。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40.2%-61.6%,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0.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临床医师应及时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分布,以提高经验性治疗的准确性,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临床病死率。

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的监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中的相关分析225-228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乳酸水平检测的意义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搜集2014-02-2016-08于我院急诊内科住院的所有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糖尿病酸中毒但未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作为非感染性对照。检测患者血清中的PCT和乳酸水平,以及酮体、肝肾功能(ALT和AST、Scr和BUN)、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感染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酮体、AST、BU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和乳酸水平的升高是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最强的风险预测因素,其OR值分别为3.114和2.072(P〈0.05)。血清PCT单独对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P=0.001)高于乳酸的AUC为0.759(P=0.003),但是其诊断的敏感性(83.8%)却高于PCT(73.3%),而PCT的特异性(86.7%)却要高于乳酸的诊断特异性(71.7%),PCT与乳酸联合诊断的AUC(0.881,P〈0.001)要高于单独指标的诊断,而且其敏感性(88.6%)和特异性(89.4%)也均要高于单独指标的诊断效能。结论:血清PCT联合乳酸对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要高于二者单独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