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急诊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 42-1607/R 国内刊号
  • 1009-5918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急诊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0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急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临床研究、论著-研究报告、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胰腺疾病的紧急处理、共识·解读、脓毒症预防与阻断征文、论著-实验研究、脓毒症预防与阻断、指南·共识、脓毒症预防与阻断专栏

临床急诊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急诊杂志百草枯中毒专栏
百草枯中毒患者胰石蛋白水平改变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333-336

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患者胰石蛋白(PSP)水平改变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连续性纳入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急性PQ中毒患者(PQ组),另选取30例年龄相符的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PQ组患者28d存活情况,再将其分为死亡亚组(n=10)和存活亚组(n=10)。并于入院时和入院第3天对各组进行TNF-α、PCT和PSP检验和分析。结果:入院第3天PQ组患者TNF-α和P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05.2±74.5)pg/ml vs.(102.4±34.8)pg/ml,(59.2±12.3)ng/ml vs.(14.0±2.6)ng/ml,P〈0.05)]。死亡亚组TNF-α和PSP显著高于存活亚组[(214.5±79.2)pg/ml vs.(192.8±70.1)pg/ml,(76.2±16.9)ng/ml vs.(45.2±8.2)ng/ml,P〈0.05)]。入院时PSP水平(AUC=0.743,95%CI:0.611-0.846,P〈0.05),入院第3天PSP水平(AUC=0.842,95%CI:0.789-0.948,P〈0.05)和△PSP(AUC=0.882,95%CI:0.783-0.976,P〈0.05)可对PQ患者28d病死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入院时PSP、入院第3天PSP和△PSP与PQ患者28d死亡事件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4、0.638、0.776,P〈0.05)。入院第3天PSP(OR=1.67,95%CI:0.96-2.98,P〈0.05)和△PSP(OR=1.89,95%CI:1.03-3.53,P〈0.05)为PQ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Q患者血清PSP水平进行性上升,与28d死亡事件密切相关,可成为预测PQ患者临床预后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

环磷酰胺对小鼠急性百草枯中毒细胞因子的影响337-340

摘要: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处理后对小鼠急性百草枯中毒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N组)、百草枯对照组(P组)、环磷酰胺对照组(C组)及环磷酰胺干预组(T组),N组给予生理盐水×2d,P组给予百草枯20 mg/kg染毒1次,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C组给予环磷酰胺80mg/kg×2d,T组先给予百草枯20mg/kg染毒1次,2h后给予环磷酰胺80mg/kg×2d,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给药后第1、3、5天检测小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及血清中的TNF-α及IL-6的含量。组间及组内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百草枯染毒后肺组织MPO的含量短期内显著升高,第3天时开始逐渐下降;T组小鼠MPO第1天即开始显著下降,第3、5天时显著低于中毒组,但仍高于正常;百草枯染毒后小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很快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T组小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显著低于P组,第5天时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磷酰胺干预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2变化与预后341-342

摘要: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PQP)患者血清白介素12(IL-12)的变化。方法:将2014-01-2015-01我院急诊内科住院的PQP患者100例和非PQP患者160例纳入研究,取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IL-12的浓度。结果:PQP患者入院时测得血清中的IL-12浓度中值为1 900(7-2310)pg/ml,160例非PQP患者IL-12浓度中值为〈7(〈7-41)p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QP患者IL-12浓度急速下降,但13例PQP死亡患者均发生IL-12下降延迟,且治疗后3-4d的IL-12中值依然在217pg/ml以上,再度上升时患者死亡。结论:IL-12浓度变化可作为PQP患者死亡的预后指标。

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343-346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碱化血液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救治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01-2015-06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n=62)和治疗组(n=67)。对照组进行洗胃、血液灌流、利尿、导泻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碳酸氢钠碱化血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乳酸(Lac)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PQ中毒后早期进行常规碱化血液治疗,能促进患者血液中残余PQ的分解,同时中毒后易引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能加重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及早应用碱化血液治疗不仅能改善脏器功能,降低Lac水平,还能显著改善中毒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临床急诊杂志临床研究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研究347-34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10-2015-10我院接诊的20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结果将其分为新月型(n=63)、斜线型(n=85)和弓背型(n=52),观察对比3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病情和临床指标及病变血管数量的差异。结果:弓背型患者cTnI峰值显著高于斜线型和新月型(P〈0.05),LVEF水平低于斜线型和新月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弓背型患者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斜线型和新月型患者,弓背型合并右室梗死、异常Q波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斜线型和新月型患者,且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抬高形态为弓背型的患者预后较差,斜线型预后次之,新月型预后较好,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肌钙蛋白Ⅰ水平检测对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作用350-352

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TnI)水平检测对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作用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62例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TnI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220例(TnI轻度升高)、B组283例(TnI正常)、C组159例(未检测TnI)。主要终点为1年内全因死亡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结果:A组患者复合终点事件、AMI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但3组患者1年内总体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I轻度升高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及AMI发生率增加有关。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状态的临床研究353-357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入组时P(cv-a)CO2=6mmHg(1mmHg=0.133kPa)为临界值,将患者分成低P(cv-a)CO2组和高P(cv-a)CO2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感染指标、6h乳酸清除率、24h△SOFA评分、ICU病死率及28d病死率等,动态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年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感染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力(CVP)、ScvO2、氧消耗(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P(cv-a)CO2组患者心排血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氧输送(DO2)、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C(a-cv)O2]显著高于高P(cv-a)CO2组,每搏输出量变异(SVV)、氧摄取率(ERO2)显著低于高P(cv-a)CO2组(P〈0.05,P〈0.01),24h△SOFA、6h乳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高P(cv-a)CO2组(P〈0.05),ICU病死率及住院28d病死率显著低于高P(cv-a)CO2组(P〈0.05)。结论:P(cv-a)CO2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不足的敏感指标,可以准确的反映组织灌注和氧代谢状态,是早期识别并纠正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标准,对于评价患者液体管理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患者发生造影剂致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358-360

摘要: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情况,分析应用造影剂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之间存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06-2015-04入住我院行脑血管造影介入术的88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变化情况将其中发生急性肾损伤的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急性肾损伤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2组患者脑血管介入情况、患者情况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进行分析比较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生造影剂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血肌酐〉100μmol/L、糖尿病病史、术前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P〈0.05)。结论: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患者年龄≥60岁、血肌酐〉100μmol/L、糖尿病病史、术前应用ACEI均会带来发生造影剂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对于患者年龄较大、血肌酐基数偏低、术前有糖尿病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避免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361-364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01-2015-06我院接受治疗的1 000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475例单纯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设为对照组,525例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哮喘的患儿设为观察组。主要研究危险因素分析,检查病原体,检测5项相关因素指标及胸片改变。结果:2组患儿年龄、性别、哮喘家族病史、过敏体质、既往诊断(哮喘、婴幼儿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细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既往哮喘发生季节(春秋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哮喘家族病史、过敏体质、有既往相关疾病史及既往哮喘发生季节(春秋季);除了年龄与既往诊断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哮喘呈负相关,而其余指标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哮喘则呈正相关。2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不同胸片的改变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的感染率高,其中存在影响较多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针对性预防控制。

群蜂蛰伤24例临床分析365-367

摘要:目的:探讨群蜂蛰伤的临床特点,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回顾2014-2015年我院ICU收治的24例群蜂蛰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各脏器损害情况、APACHEⅡ评分及血常规、凝血图、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各实验室指标的组间差异,同时分析各实验室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群蜂蛰伤后极易出现血液、心、肾、肝、肺、神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且以血液、心血管系统最易累及,6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而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群蜂蛰伤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CK-MB可作为评估群蜂蛰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救治中的临床应用368-370

摘要:目的:考察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取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病死率、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和右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但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血气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右心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应用于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救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进而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急诊杂志实验研究
脂联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371-374

摘要:目的:探讨脂联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脂联素预处理组、脂联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以雨蛙肽连续腹腔注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采用病理评分及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评估胰腺炎症程度,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以评估全身炎症状态,确定脂联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作用。对胰腺腺泡细胞AR42J使用脂联素预处理后建立胰腺炎模型,检测通路蛋白NF-κB和促炎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研究脂联素的可能作用通路。结果:建模后,脂联素预处理组和脂联素治疗组小鼠的病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预处理后AR42J细胞表达NF-κB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脂联素可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发展,其可通过下调NF-κB通路及抑制促炎因子TNF-α发挥抗炎作用。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中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的书写规范374-374

摘要:英文摘要是一篇可以离开论文而独立存在的短文,常被收录进数据库及文摘杂志,英文摘要与论文一样,应在其题名下方"列出全部著者姓名及其工作所在单位"。这是体现著者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如果只列出前3人,就等于剥夺了其后著者的署名权,这是违反《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的。

临床急诊杂志研究报告
N端脑钠肽前体含量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分析375-377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测定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鉴别诊断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呼吸困难急诊入院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45%]分为心力衰竭组(n=78)和非心力衰竭组(n=98),测定2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cTnI)、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对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NT-proBNP鉴别诊断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的NT-proBNP、cTnI、LVEDD值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的LVEF值显著低于非心力衰竭组(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的NT-proBNP与cTnI、LVEDD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NTproBNP水平为660pg/ml时,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83.5%,AUC值为0.879。结论:快速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紧急医疗救护小组在急诊床旁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价值研究378-380

摘要:目的:探讨成立紧急医疗救护小组(MET)在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2我院启动MET救治的49例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食管静脉曲张(EV)套扎联合胃底静脉组织胶注射,10例采用胃底组织胶注射,9例采用EV套扎。结果:成立MET后患者就诊至开始内镜治疗的平均时间为(43±21)min,术后ICU观察时间(32±9)h,1例于术后24h内死亡,1例于术后2周再出血死亡,急诊内镜止血有效率98%(48/49),49例均成功进行了内镜下治疗,有效率为96%(47/49),术中食管血栓头破裂大出血3例,注射硬化剂治疗后成功止血,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成立MET可实现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迅速止血,对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的影响381-383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疗效影响。方法:将2014-02-2015-09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NT-proBNP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TNF-α、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患者TNF-α、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35.4±8.9)ng/ml vs.(44.1±9.8)ng/ml,(66.4±12.4)pg/ml vs.(114.5±13.8)pg/ml,P〈0.01]。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7.67%vs.83.72%,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可降低患者TNF-α、NT-proBNP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学模型的研究384-387

摘要:目的:建立一个以护理工作量为科学依据的动态急诊护理人力配置模型。方法:采取观察法一对一跟班记录护理工时,同时评估计算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评分和改良NEWS评分分值,将患者直接护理工时分别与NEWS评分和改良NEW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一个护理工时与改良NEWS评分的回归方程,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动态的急诊护理人力配置模型。结果:患者直接护理工时与NEW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59(P〈0.01),与改良NEW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701(P〈0.01);患者直接护理工时=91.765+4.856×改良NEWS评分;病区配置护士人数=∑∑ (91.765+4.856×改良NEWS评分)×0.005 22;每班配置护士人数=∑ (91.765+4.856×改良NEWS评分)×0.003 48。结论:基于改良NEWS评分建立的急诊护理人力配置模型经统计学证明按照预测值进行护理人力配置与临床实际需求相符。

低分子肝素分别联合阿替普酶、尿激酶治疗老年次大面积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比较研究388-392

摘要:目的:对比阿替普酶、尿激酶溶栓后序贯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老年次大面积急性肺栓塞(ASP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优化临床救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6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ASP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n=48)和B组(n=44),在常规综合性支持疗法基础上,A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序贯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案,B组采用尿激酶溶栓序贯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案,治疗后每日采血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并于治疗后48h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功能,治疗7d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8h后,2组PaO2 、PaCO2 、P(A-a)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A组治疗后PaO2 、PaCO2 高于B组[(87.4±8.0)mmHg vs.(83.9±7.5)mmHg(1mmHg=0.133kPa),P〈0.05;(38.7±5.7)mmHg vs.(35.9±5.9)mmHg,P〈0.01],P(A-a)O2 低于B组[(26.2±4.5)mmHg vs.(28.2±4.9)mmHg,P〈0.05]。2组患者治疗48h后超声心动图RVESVI、RVEDVI、R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A组治疗后RVESVI数值显著低于B组[(38.7±5.7)ml/m^2 vs.(42.0±5.2)ml/m^2,P〈0.01],2组治疗后RVEDVI、R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A组总体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颅内出血、咯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均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酶、尿激酶溶栓后序贯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ASPE均具有较高的疗效,前者在改善肺部氧合、右心功能及减少出血并发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