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急诊杂志

《临床急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经验交流、院前急救、讲座、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9-5918
  • 国内刊号:42-1607/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353
  • 创刊时间:200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1
  • 综合影响因子:0.80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急诊 2015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急诊杂志呼吸系统性疾病专栏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导致的小鼠肺血管高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肺血管高通透性的作用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ALI模型组(LPS组)、UTI单独给药组(UTI组)、UTI治疗组(UTI+LPS组),每组10只。其中CON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LPS组小鼠腹腔注射LPS 10mg/kg建立ALI模型;UTI组腹腔注射UTI 50 000U/kg;UTI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LPS 10mg/kg和UTI 50 000U/kg,12h后检测各组小鼠肺血管通透性,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VE-cadherin的表达。结果:建模后12h,LPS组小鼠肺组织洗脱的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CON组(P〈0.01),UTI+LPS组小鼠肺组织洗脱的伊文思蓝含量明显低于LPS组(P〈0.01)。LPS组小鼠肺组织的VE-cadherin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ON组(P〈0.01),而UTI+LPS组V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PS组(P〈0.01)。结论:UTI对LPS导致的小鼠肺血管通透性增高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肺组织VE-cadherin表达水平实现的。
819-821

血管外肺水评估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在百草枯(PQ)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3例PQ中毒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各组患者APACHE II评分、EVLWI、PVPI指标差异。依据不同的临床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观察2组患者入组后0、12、24、36、48、60、72h的OI、EVLWI和PVPI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预后的指导价值。结果:所有患者28d总病死率为39.1%(9/23),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0.0%(1/10)、54.5%(6/11)和100%(2/2);死亡组0、12、24、36、48、60、72h的OI值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P〈0.01),死亡组24、36、48、60、72h的EVLWI值及12、24、36、48、60、72h的PVPI值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死亡组患者OI值显著降低,EVLWI、PVPI显著增高,生存组变化不明显;EVLWI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660,P=0.000);PVPI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592,P=0.000)。结论:血管外肺水(EVLW)评估可用于PQ致ARDS患者的预后评估。
822-824

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引起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SAP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353例,根据是否合并SAP将其分为SAP组(n=100)和非SAP组(n=253)。调查分析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SAP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既往卒中病史、糖尿病、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胃管留置、抑酸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脱水剂、呛咳、卒中类型、意识障碍、NIHSS评分≥13分、GCS评分〈9分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呛咳、深静脉置管、胃管留置、意识障碍、NIHSS评分≥13分是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AP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有多种独立危险因素参与。
825-828

清肺汤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清肺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后呼出气冷凝液(EB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64例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清肺汤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2例。在诊断治疗第1天(治疗前)和第7天(治疗后)采用改进的EcoScreen冷凝器收集EBC标本,并同时收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EBC和血清中TNF-α浓度。结果:1治疗后,清肺汤治疗组患者EBC和血清中TNF-α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22.82±10.86)pg/ml vs.(31.09±10.12)pg/ml;(324.74±90.73)pg/ml vs.(410.53±166.23)pg/ml),P〈0.05];2治疗后,清肺汤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22.71±5.13)分vs.(27.81±4.79)分,P〈0.05];3ARDS患者治疗前EBC及血清中TNF-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34,P〈0.05);4清肺汤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21.9%vs.34.4%,P〈0.01)。结论:ARDS患者联用中药清肺汤治疗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EBC中TNF-α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进行疗效及预后评估。
829-83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滋养性营养与足量肠内喂养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早期滋养性喂养与足量肠内喂养的优势。方法:将70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入选早期滋养性喂养组(早期滋养组)与足量肠内喂养组(足量喂养组),每组35例,观察喂养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早期滋养组腹胀发生率和中止喂养率均明显低于足量喂养组(2.86%vs.14.29%,P〈0.01;2.86%vs.20.0%,P〈0.01),机械通气(MV)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短于足量喂养组[(10.49±6.43)d vs.(12.36±8.54)d,P〈0.01;(13.60±4.43)d vs.(16.25±5.36)d,P〈0.05)];2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足量肠内喂养策略比较,早期滋养性喂养治疗策略应用于老年AECOPD患者并发症更少,预后更好,建议结合临床情况合理使用。
833-836

利用压力-容量呼吸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类型肺通气障碍进行监测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不同类型的肺通气障碍在呼吸波形的压力-容量呼吸环(PV呼吸环)上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预后不同将24例严重ARDS患者分为治愈组(n=16)和死亡组(n=8)。监测其P-V呼吸环整体波形及P-V呼吸环的低拐点和高拐点压力变化情况,并寻找ARDS不同类型肺通气障碍在呼吸波形上的特征性改变。结果:ARDS可发生限制性和(或)阻塞性肺通气障碍;治愈组和死亡组P-V呼吸环的低拐点和高拐点在气道压力大小和波形特征上有显著的不同改变,其改变幅度和大小与ARD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根据ARDS病因不同可出现限制性、阻塞性、混合性通气障碍。利用呼吸波形P-V呼吸环对肺通气障碍进行监测,对ARDS肺通气障碍快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837-839
临床急诊杂志临床研究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2我院创伤外科行气管切开的多发伤患者128例,将其分为传统气管切开组(传统气切组)和经皮气管切开组(经皮气切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易操作性、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菌种构成、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因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切开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气切组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高于传统气切组(P〈0.05),且ICU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气切组(P〈0.05,P〈0.01);实施2组患者手术的医师对经皮气切组手术易操作、出血少的评价优于传统气切组(94.1%vs.5.9%,91.2%vs.8.8%),且低年资医师经皮气切组手术独自完成率高于传统气切组(84.9%vs.66.7%,P〈0.05),经皮气切组手术操作时间和出血使用纱布数均明显少于传统气切组(P〈0.01);2组患者总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伤后72h内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经皮气切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气切组(P〈0.05),2组伤后72h外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气切组总的病死率低于传统气切组(P〈0.05);术后2组患者痰培养感染菌种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易于培训操作,出血量少,且操作时间短,早期实施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安全性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840-84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s-CRP和D-dimer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03-2015-05在我院治疗的97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hs-CRP和D-dimer水平,同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hs-CRP和D-dimer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和D-dime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ACI患者血清hs-CRP和D-dimer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大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D-dimer水平高于小梗死和腔隙性梗死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与双侧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呈正相关性(r=0.455,P〈0.05),血清D-dimer与双侧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无相关性(P〉0.05),血清D-dimer与hs-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hs-CRP和D-dimer水平变化对病情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hs-CRP能反映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
844-846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别为(1.89±0.31)mm和(1.88±0.42)mm,治疗后分别为(1.18±0.56)mm和(1.45±0.34)mm,治疗后治疗组的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负荷和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有减少(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P-选择素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P-选择素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斑块性质均呈现硬化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性质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能有效发挥改善凝血与纤溶功能的作用,防止易损斑块的形成,降低斑块负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847-850

强离子隙和动脉血钙离子等指标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强离子隙(SIG)、动脉血钙离子(ABC)、血糖(BG)等指标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01-2014-12我院救治的130例AP患者,根据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AP早期SIG、ABC、BG等指标水平及其他一般资料结果,并通过分析病死率OR值和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SIG、ABC、BG等指标对AP患者预后的有效性。结果:SIG值〉9的患者死亡风险明显高于SIG值≤9的患者,ABC≤0.9 mmol/L的患者死亡风险高于ABC〉0.9 mmol/L的患者,BG≤13mmol/L的患者死亡风险低于BG〉13 mmol/L的患者(P〈0.05),SIG病死率OR值明显高于ABC和BG(P〈0.05)。在ROC曲线中,SIG、ABC、BG预测AP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699、0.606。结论:早期SIG、BG水平升高以及ABC水平降低将增加AP患者的死亡风险,且早期的SIG水平对AP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较BG和ABC更加准确,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851-853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降钙素原对于评估EICU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降钙素原(PCT)对评估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01-2014-12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85例老年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1周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并随访患者28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ARDS组与非ARDS组、死亡组和生存组CPIS和PCT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患者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5例患者中,入院1周内并发ARDS 36例,28d内死亡27例。ARDS组CPIS评分高于非ARDS组[(8.0±2.0)vs.(5.5±2.9),P〈0.05],2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PIS评分和PCT均高于生存组[(8.7±1.1)vs.(5.6±2.8),P〈0.05;4.8(3.0~10.1)ng/ml vs.0.9(0.4~2.1)ng/ml,P〈0.05]。CPI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28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IS评分和PCT均为影响老年SCAP患者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PIS和PCT对于评估EICU老年SCAP患者病情,识别高危患者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均是影响老年SCAP患者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854-857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超声组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传统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左/右置管、困难置管、所患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组、传统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13.4±5.6)s、穿刺次数(1.0±0.2)次较传统组穿刺时间(44.3±19.9)s、穿刺次数(1.4±0.5)次明显减少(P=0.000)。传统组与超声组动脉穿刺、局部血肿、气胸、血胸、导管错位发生率分别为10%和2%、8%和2%、6%和0、4%和0、4%和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更具优势,是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建立深静脉通路的较好选择。
858-860

血栓抽吸术联合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联合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因STEMI行直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血栓抽吸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PCI+血栓抽吸术+半量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3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的百分率、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术后3h心电图ST段较术前回落〉50%的百分率,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30d内出血并发症,术后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1冠状动脉内注药后20min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组IRA的TIMI 3级、TMPG 3级的百分率、CTFC帧数及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CK-MB峰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3注药后3h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7d,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且LVED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5术后30d内,2组均未发生大出血,2组少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术后冠状动脉内注射半量替罗非班可改善老年STEMI患者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害,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并未出现大量出血,安全性好。
861-866

脓毒症患者脑氧饱和度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近红外线光谱技术(NIRS)测定脓毒症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rScO2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64例,分别在脓毒症确诊后基线时(T1)、24h(T2)、48h(T3)测定ScvO2、rScO2、局部肌氧饱和度(rSmO2)和乳酸含量;调查rScO2和rSmO2在预测ScvO2〈70%的价值;对比分析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的ScvO2、rScO2、rSmO2及乳酸含量等临床指标。结果:ScvO2≥70%的患者rScO2水平高于ScvO2〈70%的患者[(63.04±8.12)vs.(53.21±14.98),P=0.054];乳酸含量≥2.5mmol/L且ScvO2≥70的患者在观察期内病死率为77.3%;rScO2是ScvO2〈70%的显著预测因素(OR=0.871,P=0.004)。结论:乳酸含量和ScvO2水平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ICU患者的不良预后高度相关。对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ICU患者可通过持续性监测rScO2以评估ScvO2,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867-870

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心力衰竭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12-2014-09我院急诊内科和急诊ICU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216例,回顾性分析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及其特点,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6例患者中,59例(27.3%)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且31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5.4±10.2)岁vs.(72.0±14.9)岁,t=6.447,P=0.015];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76.7±9.3)岁vs.(74.3±8.4)岁,t=5.624,P=0.03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OR=8.271,95%CI:5.916~10.821,P=0.000)、瓣膜性心脏病(OR=7.961,95%CI:4.871~11.226,P=0.002)、糖尿病(OR=2.061,95%CI:1.176~3.812,P=0.009)、呼吸衰竭(OR=1.443,95%CI:0.975~2.118,P=0.038)以及肾功能不全(OR=2.038,95%CI:1.661~2.464,P=0.016)均显著增加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发病风险。结论:心力衰竭已成为老年危重症患者不容小觑的问题,通过对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
871-874

急诊哮喘患者静脉血气转化后与动脉血气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使用一种数学方法将静脉血气转化以得到与动脉血气类似的结果,在30例急诊哮喘患者中研究这一方法的准确性。方法:30例急诊哮喘患者入院后5min内于同一侧肢体采集动、静脉血标本,记录指脉氧饱和度,分别观察静脉血气、动脉血气和经过转化后的静脉血气pH值、PO2、PCO2的关系。结果:静脉血和动脉血比较,pH、PCO2、PO2相关性较好,r2分别为0.94、0.82、0.73,Bland-Altman法分析后偏倚和标准差分别为0.038±0.055,-1.41±1.48,3.13±2.02,均超过实验室可接受的误差范围。经过数学方法转化后的静脉血与动脉血指标比较,pH、PCO2、PO2相关性较好,r2分别为0.97、0.98、0.85,Bland-Altman法得出偏倚和标准差分别为-0.01±0.04,0.05±0.39,1.36±1.57,其中pH、PCO2在实验室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内,PO2超出了实验室可接受的误差范围。结论:静脉血气与动脉血气结果差异较大,通过数学方法转化的静脉血气可以提供与动脉血气类似的pH和PCO2结果,但PO2结果与动脉血气结果相差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方法研究。
875-879

亚低温治疗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部降温法,比较2组患者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到开始实施降温的时间(ROSC-IH),达到目标温度的例数,开始降温到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IH-TT),并比较2组并发症及3个月后大脑功能评分分级(CPC)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其IH-TT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达到良好脑功能的患者多于对照组,脑死亡病例数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降温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880-882
临床急诊杂志研究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AMI后并发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并选取50例单纯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AMI并发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慢性肾脏疾病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住院时间、病变血管数、发病至入院时间、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以及N前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高血压病史、慢性肾脏疾病史、发病至住院时间〉6h、入院Killip分级〉2级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AMI后并发AKI患者的病死率高,高血压病史、慢性肾脏疾病史、发病至住院时间〉6h、入院Killip分级〉2级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8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