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急诊杂志

《临床急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经验交流、院前急救、讲座、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9-5918
  • 国内刊号:42-1607/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353
  • 创刊时间:200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1
  • 综合影响因子:0.80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急诊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急诊杂志脑出血专栏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124例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血肿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肿情况、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在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上联合醒脑静,较单一用药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的情况以及受损神经的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85-87

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我科2012-01-2014-02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FIM评分、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个性化临床护理后,出院时FIM评分均值为(114.4±15.6)分,与入院时(47.5±1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出院时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4.0%vs.72.0%)(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88-90

科技论文中数字的规范化用法

摘要:1阿拉伯数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不能写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2003-04-15,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字线"-",当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年份用4位数表示,如2003年不能简写为03年。
90-90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并发脑梗死2例

摘要: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国内报道发生率为60%~80%〔1〕,但同时并发脑梗死的报道较少,且发病率也不高。它不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而且颅内出血一旦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后将导致病情严重恶化,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成为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科最近收住2例典型病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91-93

医学论文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规范(三)

摘要:英文摘要是一篇可以离开论文而独立存在的短文,常被收录进数据库及文摘杂志,英文摘要与论文一样,应在其题名下方“列出全部著者姓名及其工作所在单位”。这是体现著者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如果只列出前3人,就等于剥夺了其后著者的署名权,这是违反《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的。
93-93
临床急诊杂志临床研究

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IL-10、TNF-α、TGF-β1及hs-CRP水平及多奈哌齐治疗1年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数量,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血清IL-10、TNF-α、TGF-β1及hs-CRP水平。结果:1年后AD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dim/-T细胞占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多奈哌齐治疗组CD4+CD25+CD127dim/-T细胞占CD4+CD25+T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AD干预组、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间血清IL-10、TNF-α、TGF-β1及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多奈哌齐治疗前后IL-10、TNF-α、TGF-β1及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血Treg水平在健康及AD老年人群均随增龄而增加,多奈哌齐的干预可以延缓AD患者Treg比例随增龄而增加。
94-96

脓毒症患者血磷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磷浓度与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06-2014-05我院重症医学科共收治脓毒症患者147例,选取其中存在低磷血症的62例(血磷浓度≤0.8mmol/L)患者做回顾性研究,并根据血磷水平分为2组,A组:低中度低磷组(血磷浓度0.8~0.30mmol/L);B组:重度低磷组(血磷浓度〈0.30mmol/L),比较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同时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2组性别、血磷浓度、年龄、降钙素原(PCT)等因素。结果:A、B 2组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磷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而存活组与死亡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降钙素原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磷浓度越低,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磷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97-99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颅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颅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重症颅脑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起即辅以乌司他丁治疗,观察部分炎症介质变化和SIRS、MODS发生率和28d病死率。结果:2组在伤后入院第1天TNF-ɑ、IL-1、IL-6和CRP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第3天起TNF-ɑ、IL-1、IL-6和CRP下降,而对照组第7天起下降,2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IRS发生率均较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S发生率和28d病死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分别为37.5%、53.3%和28.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乌司他丁可减轻重症颅脑伤的MODS发生率,减少MODS累及器官数,从而降低重症颅脑伤的病死率。
100-102

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29例CHF患者按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54例)、Ⅲ级组(47例)和Ⅳ级组(28例),并选取心功能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血清CA125、CEA、CA199、CA153及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A125与BNP、LVEF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4组患者的血清CA125及血浆BNP、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及CA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CA125与BNP呈正相关。结论: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以反应CHF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03-105

降钙素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2组患者在入住ICU 2h内的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肌酐和IL-6水平;对预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各个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同时绘制各个指标的ROC曲线,计算并比较各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AKI组25例,非AKI组50例。AKI组的PCT、CRP和IL-6较非AKI组明显升高(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PCT、CRP和肌酐与AKI有相关性,且PCT的相关性最大;PCT、CRP、血淀粉酶、肌酐和IL-6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3、0.898、0.548、0.668和0.739。结论:降钙素原对SAP患者发生AKI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106-108

改良经皮气管旋切术影响急性脑卒中昏迷早期意识水平及预后的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经皮气管旋切术对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早期意识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后昏迷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气管切开(T)组及经皮气管旋切术(PDT)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格拉斯哥评分(GCS)比较2组患者48h内的意识水平,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并对治疗过程进行安全性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BISmean和GCS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DT组的BIS波动范围低于T组(P〈0.05),且mRS预后优于T组,手术过程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等方面,PDT组优于T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较常规气管切开术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卒中昏迷后早期意识水平,且其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109-11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在急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并发症,评价PD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01-2014-04我院需气管切开的ICU患者,随机分成2组(PDT组与ST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术中和术后3d出血以及术后7d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234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全部顺利完成手术。PDT组和ST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切口感染情况比较,PDT组轻度、中度及重度感染发生率为13.1%(16/122)、4.9%(6/122)、0.8%(1/122),ST组分别20.5%(23/112)、9.8%(11/112)、2.7%(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组有1例发生皮下气肿,2组均无气胸、意外脱管、术中心跳停搏及术后食管气管瘘。结论:与ST比较,PDT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及术后感染风险小等优点,但在术中、术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F操作简单、快捷、高效,适合于抢救困难插管而又需紧急开放气道的急危重症患者。
112-114
临床急诊杂志实验研究

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检测百草枯浓度在大鼠实验模型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评价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second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y,SDS)测定大鼠中毒模型血清百草枯(paraquat,PQ)浓度可靠性,探寻其在PQ中毒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26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ml一次性灌胃)和6组PQ中毒组(分别以20、30、40、50、75、100mg/kg PQ浓度一次性灌胃),每组18只。灌胃后4、8、24h分别收集眼底血行SDS法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及湿干比检测。结果:1SDS法检测大鼠血清样本波长为393nm与399nm。定量范围为0.2~8.0mg/L,检测下限为0.1mg/L,相关系数为0.994 7,相对回收率在90.63%~99.13%,相对标准差为1.26%~8.12%;日间和日内的相对标准差波动于3.94%~6.04%和3.25%~6.73%之间;2大鼠PQ血清样本SDS法测定值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值一致,r=0.991 5,P〈0.01;3给药后4h、8h血清PQ浓度与48h肺湿干比及炎症分级、7d、14d的肺纤维化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与给药后48h血气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SDS法检测大鼠血清PQ浓度可靠性较高,并可进行多次检测;大鼠血清PQ浓度是一个能较好预测大鼠肺损伤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的指标,对于PQ中毒致肺损伤纤维化的机制以及治疗措施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
118-122

热休克蛋白70-1基因多态性对中暑易感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1(HSP70-1)基因多态性对中暑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1∶2研究设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SP70-1基因rs1043618(+190G/C)多态性的基因型。包含不同等位(G/C)的基因片段插入pGL3-Basic以构建等位特异性重组表达载体,并分别与内对照质粒pRL-TK共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比较不同等位基因重组载体在热应激情况下的相对荧光素酶表达活性。结果:rs1043618(+190G/C)位点GG、GC和CC基因型表达与对照组比较,CC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vs.4.4%,P=0.006)。在显性模式下,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1%vs.40.7%,P=0.03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与+190C等位基因重组载体相比,在热应激状态下+190G等位基因重组载体可明显增强荧光素酶活性(P=0.012)。结论:HSP70-1基因rs1043618多态性与中暑易感性有关,其原因可能在于影响了HSP的表达水平。
123-125
临床急诊杂志研究报告

血必净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HR、CI、MAP、CVP、PAWP、尿量、SpO2、SvO2、PaO2/FiO2)、炎性因子指标(LA、CRP、PCT)及疗效指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结果:治疗72h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66 6,P〈0.05);2组患者的血流变、炎症因子及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液体总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可用于感染性休克,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抑制炎症反应。
126-130

血必净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CLS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Cr)、总胆红素(TBIL)、MACR、APACHEⅡ分值,以及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总病死率。结果:治疗前2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必净组第5、7天TM、vWF、MACR较对照组同期下降显著(P〈0.05);血必净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总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MACR均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CLS有一定的疗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其对CLS的作用机制;MACR是判断病情严重性较为可靠的指标。
131-133

常见临床指标在急性LVEF降低与保留型心衰的分型及近期预后中的作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常见临床指标在急性LVEF降低与保留型心衰的分型及近期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衰患者就诊时血压、心率、NT-proBNP、微机血糖、1d内心脏超声、病史等指标。左室EF〈0.5为LVEF降低型心衰组,≥0.5为LVEF保留型心衰组。随访半年,半年内心源性死亡和重入院者为近期预后不良组,否则为近期预后良好组。结果:入选患者130例,男79例(60.8%),女51例(39.2%),年龄[M(P25,P75)]74.0(64.0,80.0)岁。急性心衰分型与心率和NT-proBNP相关。急性LVEF降低型心衰组心率和NTproBNP高于急性LVEF保留型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近期预后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血糖和NT-proBNP呈负相关。急性LVEF降低型心衰近期预后与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史、EF呈正相关。急性LVEF保留型心衰近期预后与NT-proBNP呈负相关。结论:就诊时血压、心率、NT-proBNP、血糖或高血压病史对急性心衰分型和近期预后有重要意义,这些指标在两类心衰中的预后作用可能不同。
134-13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05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62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OPD并发症的情况。结果:620例COPD患者中,485例(78.2%)的患者至少有1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代谢性疾病(电解质紊乱、2型糖尿病),分别占总患者数的65.4%、64.2%。结论:COPD并发症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加快COPD疾病进程,优化药物治疗和个体化方案,将获得最大的临床收益。
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