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急诊杂志

《临床急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经验交流、院前急救、讲座、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9-5918
  • 国内刊号:42-1607/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353
  • 创刊时间:200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1
  • 综合影响因子:0.80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急诊 2012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急诊杂志眼科专栏

重视非眼科专业医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认识

摘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I类急诊眼病,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常造成视力的永久性丧失。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时间常常在晚上,症状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患者可能常常去看内外科或神经科急诊,因此重视非眼科专业的急诊医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认识十分必要,否则将贻误病情,造成患者视力的不必要的损失。
305-307

医学论文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规范(十)

摘要:4.4当两项数字相连时,其中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一个用英语全拼(具体看哪一种方式简短) 例:9只2个月龄大鼠 应译为:9two-month rats或nine2-month rats
307-307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并发角膜溃疡1例

摘要:患者,男,56岁。因"右眼胀痛畏光流泪伴同侧头痛20余天"于2011年12月8日急诊入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胀痛畏光流泪症状。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0余天,当地医院起初怀疑"真菌性角膜溃疡",但由于角膜涂片未找到真菌,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孢菌,而给予抗细菌联合抗真菌治疗。
308-309

人结膜吸吮线虫2例

摘要:结膜吸吮线虫也称华裔吸吮线虫,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眼部。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寄生虫,亦可寄生于人,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1〕。现将我院眼科门诊确诊的2例报道如下。
309-309
临床急诊杂志临床研究

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01-2009-12期间本院连续收治的520例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及血压,有无腹水、肝性脑病及是否并发感染,统计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分级等各项指标,分析治疗方法,包括输血次数和输血量。按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单因素分析分别采用卡方检验、CMH检验、成组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比较两组患者在各项观察项目方面的差异。结果: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表明,与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有:感染(OR=3.166,95%CI1.214~8.256);年龄(OR=1.052,95%CI1.016~1.090);总胆红素(TBIL)浓度(OR=1.015,95%CI1.011~1.020);血浆白蛋白(ALB)浓度(OR=0.912,95%CI0.849~0.979);输血量(OR=1.513,95%CI1.326~1.726)。结论:本研究表明:感染、高龄、血浆中TBIL升高、低白蛋白血症以及大量输血是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310-313

内科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内科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内科危重病患者及体检的健康人群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差异、观察危重病患者死亡与存活者、入院时与好转出院血清甲状腺激素APACHEⅡ的变化。结果:危重病患者血清T3、FT3低于体检的人群(P〈0.05),T4、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危重病患者死亡18例,存活102例,死亡患者T3、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P〈0.05),而TSH无明显差异(P〉0.05);危重病患者好转出院T3、FT3、T4、FT4均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异常是内科危重病患者的伴随症状,对病情估计,判断预后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314-315

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患者氧化应激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患者氧化应激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科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119例,骤停时间≤10min,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按照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干预组在标准心肺复苏基础上静脉注射山莨菪碱,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及复苏后24h存活率;分别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和复苏24h后测定血清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总抗氧化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比较两组间差别。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24h后,干预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自主循环恢复后及复苏24h后,干预组T-SOD活力和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山莨菪碱可能会减轻心脏骤停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可能有助于提高复苏后24h存活率,但对于短期自主循环的恢复可能没有明显改善。
319-321

老年急性胰腺炎146例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住院的老年AP患者146例(老年组,年龄≥60岁)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AP患者150例(对照组,年龄〈60岁)进行比较。结果:146例老年AP误诊27例,误诊率18.5%;老年组SA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组非手术治疗治愈129例,死亡5例,手术治疗12例,死亡5例,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重,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时机和方式。
322-324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07-11-2010-11我院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病例11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在自体血液回输前应用醋酸林格氏液1000ml,对照组在自体血液回输前应用乳酸林格氏液1000ml,比较术后2h心率、血压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与24h红细胞、血红蛋白、血乳酸水平和肝功能的的变化。结果:119例患者手术顺利,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和其他并发症,术后2h、24h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压(BP)比术前明显增高(P〈0.05)。心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比术前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24小时后血乳酸和肝功能与术前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血乳酸水平明显增高,肝功能也有较明显的变化,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收在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节约了血源。醋酸林格氏液在救治低血容量性休克中优于乳酸林格氏液,且对血小板和肝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325-327

急诊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预后评价及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监护室2005-05-2011-07接受CRRT治疗的217例患者。结果:217例急诊患者,中位年龄68(50~77)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呼吸机(P〈0.001),APACHEⅡ评分(P〈0.001),年龄(P=0.001)。应用ROC曲线计算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乳酸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P〈0.001)、0.723(P〈0.001)、0.725(P〈0.001)。结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乳酸可用于CRRT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指导临床治疗。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和年龄与患者的死亡具有密切联系。
332-334

呼救“晕厥”患者院前急救程序标准化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院前急救程序在呼救"晕厥"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提高院前急救效率,规避院前急救风险。方法:对256例呼救"晕厥"的院前急救患者随机采取不同的院前急救程序急救,其中130例采取非标准化院前急救,126例进行标准化的院前急救。统计病种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院前急救满意度调查。结果:呼救"晕厥"患者病种复杂,心跳骤停占7.0%,昏迷占14.8%,晕厥占19.1%,癫痫状态占17.6%,死亡占23.8%,其他占17.6%。出车响应时间满意度评分非标准化组45.8%,标准化组87.3%;现场急救满意度非标准化组76.3%,标准化组85.1%;安全转运满意度非标准化组85.2%,标准化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救"晕厥"患者采取标准化的院前急救程序可以缩短出车响应时间,提高现场急救和转运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
335-336

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98例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基本相同,脑水肿者加用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在对症治疗药物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340-341

腹蛇咬伤后早期三棱针多点打孔排毒法治疗效果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三棱针打孔法排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中毒时间、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配伍设计,选取2011-07我部接诊腹蛇咬伤手患者3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后再分别分入三棱针打孔组、切开排毒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同时给予抗腹蛇毒血清、抗感染及中医中药等治疗。观察终点:患者患肢肿胀消褪时间、伤口部位感染、脓肿形成及坏死等情况、其它严重并发症如心肌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及住院时间。结果:①三棱针打孔组、切开排毒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前两组间无差异。②三棱针打孔组皮肤感染、脓肿形成及坏死明显低于其他两组。③其他并发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④三棱针打孔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切开排毒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三棱针打孔法排毒疗法可显著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褪及住院时间,并显著减轻伤口局部感染、脓肿及坏死情况的发生;与传统的伤口切开排毒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342-343

预见性气管插管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药物中毒患者的气管插管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7例出现呼吸困难的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预见性气管插管组与延时气管插管组;以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中毒的量及中毒时间有关;不同时机气管插管抢救成功率两组比较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结论:预见性气管插管有助于重度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气管插管最佳时机为呼吸衰竭早期。
344-345

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早期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早期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9-6-2011-06接诊的38例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24h之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系统指标D-二聚体(D-Dime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酶时间(TT)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共20例进行相应指标的比较。结果:蝮蛇咬伤组中,5例患者出现PLT减少,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延长8例,TT延长11例,D-D升高21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APTT和Fg均正常,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但大多数患者不影响PLT计数;有纤溶增强表现,但较少造成严重脱纤维蛋白血症,较少引起DIC或DIC样综合征,需要继续观察及复查。
349-351
临床急诊杂志实验研究

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PQP)发病中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中毒组和血必净组(n=20)。将20%百草枯(5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一次性灌胃制备中毒模型。中毒组在染毒后给予生理盐水4ml/kg腹腔注射;血必净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均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一次性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及IL-10;Real-timePCR法检测肺组织NF-κBmRNA。结果:中毒组和血必净组TNF-α、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必净组TNF-α、IL-10明显低于中毒组(P〈0.05)。中毒组和血必净组肺组织NF-κBmRN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肺组织NF-KBmRNA明显低于中毒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的炎性反应,可能通过抑制NF-KBmRNA表达的途径,提示血必净注射液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有效方法。
352-354
临床急诊杂志研究报告

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9例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我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因发热、咳嗽入院,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为阳性,病程中均出现胸闷、气促,8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经抗病毒、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3~5d转为阴性,最终8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早期采取抗病毒、机械通气等综合抢救措施是降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的关键。
354-355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PKP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用20例急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做研究组,5男,15女,年龄平均72.6(62~85)岁,记录累及椎体,椎体恢复高度,骨水泥注射量,后凸角度的恢复程度,疼痛感觉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人均随访,平均为19.2个月(12~28个月)。平均骨水泥注射量为3.6ml(2.3~5.8ml)。VAS评分术前平均为7.1,术后7天减少到3.1。后凸角度从21.7+5.9°改善为10.8+3.2°。椎体压缩的椎体高度改善了35%~70%,随访期中止时得到保持。没有骨水泥泄露后的严重并发症。结论:PKP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