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急诊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 42-1607/R 国内刊号
  • 1009-5918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急诊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0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急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临床研究、论著-研究报告、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胰腺疾病的紧急处理、共识·解读、脓毒症预防与阻断征文、论著-实验研究、脓毒症预防与阻断、指南·共识、脓毒症预防与阻断专栏

临床急诊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
小儿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与治疗140-14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NVM患儿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等资料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例均为男孩,1例症状少,而另1例症状明显;2例心电图均表现有心肌缺血和多种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等。超声心动图(UCG)特异性表现为心室内有过多突起的肌小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证实有无数与心室腔交通的深陷的肌小梁间隙。随访3年,1例心功能明显改善,另1例死亡。结论小儿NVM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UCG是诊断NVM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改善预后。

小剂量rt-PA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143-144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30min、60min与90min等3种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方法24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50mg、30min方案组49例(A组),60min方案组76例(B组)与90min方案组119例(C组)。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ST段回降率。结果溶栓60min时,A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90min时,B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C组(P〈0.05);120min时,C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小剂量rt-PA30min、60min给药法可使心电图抬高的ST段早期回落,促进心肌早期再灌注。

氦-氧机械通气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形态的影响145-148

摘要:目的探讨氦-氧机械通气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用空气-氧混合气和氦-氧混合气(Heliox)进行机械通气,进行肺系数测定以及肺组织炎症细胞计数,观察肺组织形态的差别。结果氦-氧机械通气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未能产生影响。结论氦-氧机械通气不能改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组织形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没有保护作用。

临床急诊杂志病例报告
重度颅脑损伤致心跳呼吸骤停后复苏1小时成功1例148-148

摘要:心肺复苏(CPR)是指患者心搏呼吸骤停时,以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重新建立呼吸循环的复苏过程,是急救体系中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最有效的方法。按医学急救规范,心肺复苏30min内无成功者,一般放弃抢救,复苏1h后心跳呼吸恢复者实属罕见。我们遇到的1例重度颅脑损伤致心跳呼吸骤停后复苏1h成功。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
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149-151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树脂或活性炭灌流器对136例患者进行189例次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结果血液灌流治疗中55例次出现并发症(29.10%)。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为:低血压26例(13.77%);留置导管处出血9例(4.76%);血流量不足或管腔堵塞6例(3.17%);鼻出血、咯血、上消化道出血6例(3.17%);穿刺时出血、血肿4例(2.11%);过敏反应2例(1.05%);灌流器凝血2例(1.05%)。136例患者中123例治疗后病情好转,7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6例自动出院,无一例因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死亡者。结论在血液灌流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处置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临床急诊杂志其他
《临床急诊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名单151-151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52-153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ELISA方法测定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血清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与恢复期、对照组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1);大面积梗死组(A组)、中等面积梗死组(B组)比小面积梗死组(C组)3种检测指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之间均有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RP、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价值的标志物。可作为脑卒中发病进程和病情轻重的判断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脑血栓形成关系的探究154-156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否为脑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方法以未发现明显病因的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以长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脑梗塞并且也没有明显脑梗塞病因的患者为研究组。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在急诊内科住院的脑梗塞患者进行系统回顾,观察两组患者的发病人数并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300例脑梗塞患者中,经过严格筛选,最后获得研究组病例23例,占7.67%;对照组病例9例,占3.0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异(t=2.864,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脑梗塞。

临床急诊杂志其他
本刊通讯方式变更通知156-156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TNF-α、IL-6水平的影响157-160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的影响,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复制大鼠脓毒症肺损伤模型。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11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肺损伤组(ALI)、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LEV),每组再分为3、6、12、24h等4个亚组,每个亚组n=7。观察大鼠脓毒症肺损伤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血浆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在脓毒症肺损伤组及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淋巴细胞凋亡率较假手术组及GSH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在脓毒症肺损伤组血浆TNF-α水平在CLP术后6h出现升高,较GSH治疗组升高明显(P〈0.01)。脓毒症肺损伤组大鼠血浆IL-6水平于CLP术后3h升高,GSH治疗组CLP术后3h血浆IL-6水平较脓毒症肺损伤组低(P〈0.05)。脓毒症肺损伤组大鼠病理显示明显肺损伤,GSH治疗组大鼠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血浆TNF-α和IL-6表达水平,对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黄芪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161-163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10g/kg、20g/kg组和硫糖铝500mg/kg给药组。分别连续灌胃给予黄芪或硫糖铝5d后复制模型,6h后取胃计算溃疡指数,采用光镜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水浸束缚应激致应激性溃疡形成,胃黏膜出现广泛的糜烂、出血。黄芪和硫糖铝均可显著降低溃疡指数(P〈0.01),其中黄芪20g/kg疗效最佳,优于硫糖铝500mg/kg(P〈0.05)。黄芪可显著减轻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程度和毛细血管及其周围间质的水肿。结论黄芪对应激性溃疡大鼠具有显著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临床急诊杂志其他
敬告作者168-168

《临床急诊杂志》主编和编辑出版单位更迭启事171-171

临床急诊杂志临床研究
妊娠期胃癌的误诊与分析172-173

摘要:目的探讨了解妊娠期胃癌的特点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7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13例妊娠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并进行性加剧,2例出现消化道梗阻症状,3例有消化道出血征,包括呕血、黑便及严重的贫血。确诊后1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低分化腺癌8例,黏液细胞癌3例,印戒细胞癌2例;确诊后1年内死亡8例,2年内死亡5例。结论妊娠期胃癌容易误诊且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预后差。临床医师应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影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173-175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5年12月期间185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冠状动脉病变(CAL)组和无冠脉病变(NCAL)组的性别、年龄、发热天数、血生化及EKG、UCG等11项影响因素及病程10d内阿司匹林(ASA)联用静脉丙球(IVIG)治疗后CAL的发生率。结果KD并发CAL的发生率为15.1%(28/185);发病10d内联用IVIG治疗者CAL发生率为11.5%(15/131);10d后联用IVIG治疗者CAL发生率为36%(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及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地发热天数和EKG异常与CAL的发生呈显著相关。结论患病热程长和早期EKG异常是预测CAL变发生的高危因素;热程10d内予IVIG联合ASA治疗可明显减少CAL的发生。

海淀医院急诊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175-177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死亡患者的死因以及发病年龄,时间性、季节性等,为急诊医疗工作提供帮助。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急诊科死亡患者共1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死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死因、有无院前急救、是否尸检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年龄〈60岁中男性死亡率较女性高,其中20~29岁之间年轻人死亡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年龄≥60岁后男女死亡比例相当。秋季死亡率较其他季节为高(31.11%)。除秋季以外伤死亡发生率最高外,其他季节均以猝死死亡占第一位。春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亦较高。本文死亡高峰时间为15:00~18:00。死亡原因排序先后为猝死16.30%,循环系统疾病14.80%,肿瘤终末期12.59%。急诊以肿瘤患者停留时间最长,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者。所有病例呼叫院前急救的尸检率仅2.96%。结论本院急诊科死亡患者有时间、季节特点,死因以猝死和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同时本地区居民急救意识高,但尸检率较低。

多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178-179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临床疑有病变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并与胸部数字摄影(CR)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6例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均为阳性,其中发现肺挫伤62例,伴肺部血肿3例,支气管撕裂伤1例,膈肌损伤4例,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71例,气胸25例,CR片阴性23例,误诊5例,漏诊7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弥补胸部CR片的不足,对胸部外伤患者作出最快速、准确的诊断,已成为胸部外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临床急诊杂志经验交流
急性肺栓塞36例诊治体会180-181

摘要:肺栓塞是急诊科常见急症,由于近一半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使本病的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我科自2004年6月到2006年5月共收治肺栓塞36例。现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