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急诊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 42-1607/R 国内刊号
  • 1009-5918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急诊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急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临床研究、论著-研究报告、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胰腺疾病的紧急处理、共识·解读、脓毒症预防与阻断征文、论著-实验研究、脓毒症预防与阻断、指南·共识、脓毒症预防与阻断专栏

临床急诊 200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急诊杂志专题论述
论当今我国脾损伤的急诊治疗259-260

摘要:不论哪一种原因(外伤性、医源性或自发性)引起的脾损伤,都可以发生急诊大出血,随即引发出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患者迅速死亡。急诊治疗的关键是即时设法彻底而完全地止血;但必需根据脾损伤的严重程度,选用恰当的止血方案,以娴熟的手术技巧,予以实施,才能达到满意疗效,成功抢救患者的生命。至于脾损伤严重程度分级,国内外各单位、医院都有各自的划分方法,因此,各种常规急诊抢救方案,均不相同,极需统一,以便调整手术队伍,培训年轻一辈;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
自发性脾破裂临床特点探讨(附15例报告)261-263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自发性脾破裂临床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6年15例手术证实的自发性脾破裂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患者年龄19—63岁,中位年龄40岁,均无外伤史。结果本组15例均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左上腹疼痛,逐渐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血压进行性下降。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性降低,手术证实均为脾破裂。结论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左上腹疼痛,逐渐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血压进行性下降,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性降低。应考虑到有自发性脾破裂的可能,并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和处理。治疗方法是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盐酸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对比研究264-265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疗效标准判断疗效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得分。结果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出血痉挛的治疗有积极疗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具有安全可靠和有效性,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一种新型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β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恶化时合用米力农疗效观察266-268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BB)治疗的慢性心衰(CHF)患者急性加重时,BB联合米力农(milrinone,MLN)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在我院急诊科因心衰加重而就诊的30例门诊长期服用BB的CHF患者,他们均有明显的心脏扩大病史,记录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EF)、心率、血压、临床表现,比较使用BB前、使用BB加用MLN前、BB联用MLN后3组数据的变化。结果慢性心衰患者长期使用BB后,即使急性加重,所测EF值仍较未使用BB前增加(EF由使用前的51.37%±16.38%增至60.86%±13.59%,P〈0.05);急性加重期,BB和MLN联用,EF值仍可较加用MLN前上升(由60.86%±13.59%增至72.94%±9.19%,P〈0.05)。而且BB联用MLN,心率和血压未见增高,BB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未被抵消。结论长期服用BB的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加重时应尽可能不停用BB,在此基础上联用正性肌力药物为宜。

临床急诊杂志病例报告
大剂量纳洛酮成功抢救危重剧量急性酒精中毒1例268-268

摘要:患者女性,20岁,既往无饮酒史。一因与家人发生口角后,50min左右服38度纯粮王白酒1500ml(3瓶),饮酒后1h,于2003年9月21日下午4:10min就诊。患者呈深度昏迷状态,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双侧瞳孔散大(约4mm),皮肤湿冷,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T:35.6℃,P:100次/min,BP:90/65mmHg,R:14次/min。心肺听诊: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阐及病理性杂音;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
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研究269-27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方式的阿托品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126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的阿托品。A组首剂大剂量(5~10mg)静脉推注加静脉滴注法1~3mg/min;B组每次静脉推注10~25mg;C组每次静脉推注5~10mg。B、C两组均间隔5~10min给药1次,3组出现阿托品化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随访观察3组患者的阿托品中毒率、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A组阿托品中毒率1.9%,治愈率98.1%,死亡率1.9%;B组阿托品中毒率12.5%,治愈率93.7%,死亡率6.3%;C组阿托品中毒率8.7%,治愈率95.7%,死亡率4.3%。结论持续静脉滴注阿托品抢救AOPP安全,疗效好,可避免阿托品中毒。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疗效观察271-273

摘要:目的观察合理使用营养支持疗法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病人4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3例)采用病员标准饮食,营养支持组(n=2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体重、营养指标、免疫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无创呼吸机脱机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无明显变化;营养支持组前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CHI)及淋巴细胞总数(TLC)、IgA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营养支持组PaO2升高和PaCO2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营养支持组治疗好转率为86.4%(19/22),平均达到治疗好转的住院时间为15.8±4.25d;对照组患者治疗好转率为73.9%(17/23),平均达到治疗好转的住院时间为20.6±3.61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营养支持组无创呼吸机脱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疗法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临床急诊杂志病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专题征文启事273-273

临床急诊杂志论著
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人机对抗原因分析及处理274-275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人机对抗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策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12月间急诊ICU85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因缺氧诱发自主呼吸过快导致人机对抗最多见,占44.50%。不能耐受气管插管,气管导管过深或脱出,气囊破裂,管道漏气以及气管内分泌过多,参数设计不当等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常见原因。结论发生人机对抗应尽快查找原因,及时处理,才能保证有效的通气,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全身亚低温与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276-278

摘要: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与局部亚低温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治疗组(30例)、局部亚低温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同时,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加用全身亚低温(电子冰毯)治疗,局部亚低温治疗组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电子冰帽)治疗。观察脑内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结果入组后7d各组的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入组后14d时,全身亚低温治疗组血肿体积(14.22±14.06ml)较局部亚低温治疗组(20.54±16.41ml)和对照组(22.26±13.20m1)显著缩小(P〈0.05);全身亚低温治疗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16.25±12.31ml)和局部亚低温治疗组(22.01±12.08ml)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与对照组(28.21±10.02ml)相比,均有显著缩小(均为P〈0.01),而全身治疗组与局部治疗组相比亦有显著改善(P〈0.01);入组后14d时全身治疗组与局部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别为15.02±9.86分和20.15±10.02分)较对照组(26.18±11.26分)均有显著改善,而全身亚低温治疗组较局部亚低温治疗组亦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及电子冰帽局部亚低温治疗均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消退,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而全身亚低温还有减小血肿范围的作用,其促进血肿周围水肿的消退,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要优于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

眩晕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279-281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合并出现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358例眩晕症的患者按人院后是否出现抑郁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对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病史特点(病程、眩晕的性质、动脉狭窄系统)、慢性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贫血)、6个月内负性生活事件、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护理等16个项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眩晕合并出现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结果358例患者中合并抑郁者152例(占4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抑郁症的因素有眩晕的性质、6个月内负性生活事件、病程、经济状况、家庭护理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结论眩晕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在人院时的临床特征与未合并抑郁者存在差异,综合分析眩晕患者的病程、眩晕性质、6个月内负性生活事件、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以及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护理8个危险因素,早期进行抑郁症的评定、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急诊室剖胸术救治濒死型心脏穿透伤(附5例报告)282-283

摘要:目的总结急诊室剖胸术救治濒死型心脏穿透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例应用急诊室剖胸术救治的濒死型心脏穿透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例,1例因合并室间隔及三尖瓣瓣下结构损伤死亡。结论果断的急诊室剖胸术是挽救濒死型心脏穿透伤患者生命的关键手段。

早期气管切开在急危重病人中的应用284-285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急、危重病人的临床作用。方法对近5年217例ICU急、危重症需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早期气管切开(ET,手术在发病3d内施行)与延期气管切开(LT,手术在发病7d后施行)病人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和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死亡率和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LT组VAP发生率显著升高,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在ET组病人住ICU和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对急、危重病人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如能在3d内施行气管切开能够显著降低病人VAP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ICU和总住院时间。

临床急诊杂志临床研究
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防治措施分析286-287

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3年11月~2005年11月我院急诊ICU12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真菌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67.6%),其次是泌尿系感染(38.2%)、肠道感染(17.6%)。真菌感染与应用广谱抗生素、各种侵入性操作,应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肠外营养等有密切关系。结论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重在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患者死亡率。

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管理288-289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经皮扩张气管置管术(PDT)的应用及管理。方法将4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DT组(20例)和传统气管切开组(20例)。PDT组行经皮气管置管术,传统气管切开组行气管切开插管。观察2组的操作时间、切口大小、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气管导管拔除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P〈0.001)。PDT组有1例皮下气肿,传统气管切开组有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创伤小,手术有效、快速、安全,在EICU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治疗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疗效观察290-291

摘要: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中的疗效。方法将近3年19例I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仅行综合治疗。通过观察IMS病程和患者的存活率两项指标来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IMS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机能有效缩短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病程并提高其存活率。

妊娠晚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与转归——60例分析报告291-292

摘要:目的总结妊娠晚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治疗转归,以为其及时、正确治疗,确保母婴安全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妊娠期室上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及治疗转归。结果所有病例均以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不适首次就诊,全部为初次正常晚期妊娠者,既往体健,妊前无室上速发作史,检查无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血压及心功能正常,心功能级,全部病例用普罗帕酮转律成功,无任何药物副作用,胎儿顺利出生,母婴安康。结论妊娠期室上速发生可能是因为妊娠状态下孕妇心脏对室上速的易感性增高(特别在妊娠晚期),单纯室上速不是终止妊娠和剖宫产的指征。普罗帕酮治疗无心脏疾病且血压、心功能正常的妊娠期室上速,效果理想,胎儿均顺利出生,母婴安康。普罗帕酮对母婴安全,但仍要注意心电、血压的监测,以防意外。。

危重病人不同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观察293-294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危重病人每个手指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值,以了解使用不同手指的监测值之间的差异。方法观察ICU内25例病人每个手指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值,每个手指均监测10min,记录结果。结果左手5指、右手5指、左右手10指、左右手血氧饱和度之间均未见差异。结论不同手指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为防止指套探头的热感和压力引起的不适与皮肤损伤,可定期更换手指而不会影响氧饱和度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