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 32-1391/R 国内刊号
  • 1005-3220 国际刊号
  • 1.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精神医学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南京医科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精神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学术交流、综述、临床研究、学术天地、病例专栏、简讯、病例报告、精神医学漫谈、稿约、专栏等

临床精神医学 200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帕罗西汀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照研究1-3

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效果。方法:矿难2个月后对31名矿难幸存者和22名配偶非PTSD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予帕罗西汀10mg/d或20mgZd进行干预。1个月后再次进行PTSD诊断,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PTSD自评量表和PTSD症状清单(PCL)评定。结果:1个月后对照组有4人符合PTSD诊断标准,预防组无1例PTSD者。干预前,预防组和对照组PTSD自评量表及PC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预防组PTSD总分、PTSD闪回因子以及PCL评分比干预前显著减少(P<0.05或P<0.01),对照组仅PCL评分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预防组与对照组闪回及PTSD总分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帕罗西汀对PTSD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门诊抑郁症患者性功能障碍调查3-3

摘要:对抑郁症患者性功能障碍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本市2家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和1家二甲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年龄21~59岁,男女各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男性用自评的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评分<21分者视为阳性;女性用自评的女性性功能障碍调查问卷,评分<48分者视为阳性。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抑郁症脑灰质结构和神经认知性别差异4-6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脑灰质体积和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方法:38例抑郁症患者(男19例,女19例)及29名健康对照(男13名,女16名)均经常规及结构磁共振(MRI)扫描,同时联合反映脑区执行及记忆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测量,t检验对性别组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健康男性在右额上回皮质灰质体积较健康女性减小;女性抑郁症患者在右颞叶梭状回及右海马回皮质的灰质体积较男性患者减小(P<0.005,像素>10);②在字色干扰总时间上,健康男性成绩差于健康女性;而抑郁症女性瞬时记忆(数字倒背)项目分数低于男性(P<0.05);⑧字色于扰总时间的性别差异与右额上回皮质体积性别差异在健康受试中存在相关性(r=0.503,F=4.412,P=0.022);数字倒背的性别差异与右颞叶梭状回及右海马回皮质性别差异在抑郁症患者中未发现显著统计意义的相关(r=0.567,F=2.028,P=0.084)。结论:健康者及抑郁症患者在灰质体积及神经认知上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首发抑郁症患者药物疗效影响因素研究7-9

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13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6周,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的相关因素。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在精神疾病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自动思维量表(ATQ)总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迟滞因子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焦虑抑郁因子分和总分、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的D分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伴焦虑症状和阳性精神疾病家族史对疗效影响显著(OR=5.651~6.509)。结论:某些因素影响抗抑郁药的疗效,可以作为疗效的预测因素。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丙戊酸钠对伴敌意攻击行为的辅助治疗9-9

摘要:以丙戊酸钠加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攻击行为,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为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伴有敌意攻击行为;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35分,BPRS第10项评分3~7分。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立体定向术治疗海洛因成瘾临床随访观察10-12

摘要:目的:了解立体定向术治疗海洛因成瘾者后3年的复吸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接受脑立体定向术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215例,运用门诊随访、信访、电话随访和登门拜访的方式,采取统一随访表、家属问卷和心理卫生调查表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信息。结果:术后3年有75例患者复吸,未复吸者107例,失随访32例,1例在手术3年后车祸去世。未复吸者中64例参加工作,出院后结婚20例,生子女24例,不吸烟者7例,目前存在睡眠障碍16例,情绪不稳、行为幼稚者4例,记忆力下降12例,自感性功能下降1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海洛因成瘾是有效的,不良反应较小,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细胞色素酶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浓度研究13-15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P450—2136酶基因Ch多态性对血浆利培酮和9-OH利培酮浓度的影响。方法: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达治疗量1周后,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分析患者P450-2D6酶基因Ch多态性。测定患者的血浆利培酮、9-OH利培酮浓度。结果: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P450-2D6酶基因为Ch/Ch型者7例(23.3%),W/Ch型者15例(50.0%),W/W型者8例(26.7%)。W/W型患者平均血浆利培酮浓度(5.28±1.61)ng/ml,血浆9-OH利培酮浓度(17.13±8.15)ng/ml,W/Ch型患者分别为(5.004-2.10)ng/ml及(15.29±6.74)ng/ml,Ch/ch型患者分别为(5.89±3.34)ng/ml及(15.97±10.16)ng/ml,三组患者两两间血浆利培酮浓度、9-OH利培酮浓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450—2D6酶基因Ch多态性对血浆利培酮浓度、9-OH利培酮浓度无显著影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文拉法辛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5-15

摘要:以文拉法辛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阴性症状量表(SANS)>25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共76例,年龄16~60岁,平均(38.2±10.4)岁;病程6个月一40年,平均(12.7±6.8)年。使用抗精神病药氯氮平49例,氯丙嗪10例,奋乃静10例;合并用药7例,折合成氯丙嗪为(350±40)mg/d。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6个月婴儿母亲育儿压力调查16-18

摘要:目的:调查南京市主城区6个月婴儿母亲的育儿压力,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PSI—SF)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南京市11个主城区420对6个月婴儿及婴儿母亲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育儿压力呈负相关;婴儿的性别、家庭收入及母亲年龄与母亲的育儿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婴儿母亲的育儿压力有显著相关性。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齐拉话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18-18

摘要:用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以阿米替林为对照比较两种药的疗效,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我院2006年~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无严重躯体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共60例。齐拉西酮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9~62岁,平均(36.0±6.2)岁;病程25d~5年,平均(4.8±4.6)个月。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应用19-21

摘要:目的:研究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使用中文版MDQ对131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测评,其中90例患者(68.7%)在8~14d重测。结果: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心境状态与MDQ得分无显著相关。因子分析显示,2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48、2.20,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36.0%。内部一致性分析显示,MDQ全量表、因子Ⅰ及因子Ⅱ Cronbach’salpha值分别为0.63、0.63及0.54。MDQ重测相关系数为0.57(P<0.05)。两次测评中,MDQ中13项条目应答一致率为61.1%~88.9%。患者的MDQ得分范围为2~13分,患者的MDQ得分1>7分时,例数增加明显。13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38.9%~92.4%。结论:中文版MDQ信度、效度基本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盐酸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21-21

摘要:为探讨盐酸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以阿米替林为对照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总分≥17分;年龄17~60岁;病程1个月;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及X线胸透等均正常;排除酒及药物依赖、既往有过敏史、严重躯体疾病、孕妇及哺乳者。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研究22-24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20例,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28例,正常对照组3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自杀意图自评量表(SIOSS)对患者组进行评定。比较各组BDNF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问BDN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95,P<0.01)。Post—hoc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BDNF水平[(51.3±11.1)pg/m1]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67.7±20.8)pg/m1](P<0.05),而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BDNF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111.3.-I-39.0)pg/m1](P<0.01)。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水平与自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836,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者BDNF水平低于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患者和正常人群;BDNF可能是参与精神分裂症自杀病理生理机制的一种重要物质。

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巴金森病精神症状的对照25-27

摘要:目的:对比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巴金森病中精神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27例奥氮平和25例氯氮平治疗的存在精神症状的巴金森病患者,在治疗的0、2、4、6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对比两组间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2周时两组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均<0.05)。两组间BPRS、RSESE评分在不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2、4、6周时奥氮平组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和氯氮平对治疗巴金森病中精神症状的疗效相似,均未明显增加巴金森病的锥体外系反应。奥氮平的不良反应低于氯氮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27-27

摘要:对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作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为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首次发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共64例,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8—51岁,平均(24.7±6.6)岁;病程1~60个月,平均(24.6±13.8)个月。利培酮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8~49岁,平均(25.7±8.7)岁;病程6—59个月,平均(25.1±13.9)个月。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首次发作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28-30

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孕酮)对首次发作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93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给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性激素。按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减分率分为痊愈组(减分率t>75%)和未愈组(减分率<75%),分析两组性激素水平。结果:男性患者中,治疗后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孕酮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痊愈组治疗后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均高于未愈组,孕酮的差异无显著性,睾酮及雌二醇增加率与HAMD减分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孕酮的减少率则与HAMD无显著相关。,女性患者中,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睾酮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雌二醇有显著性增高,但痊愈组与未愈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雌二醇的增加率与HAMD减分率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同时治疗后孕酮艟著降低,且治疗后两组间孕酮水平差异显著,孕酮的减少率与HAMD减分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的升高对首次发病的男性抑郁症患者药物疗效有影响,而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孕酮降低程度有关。

癫癎所致精神障碍违法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31-32

摘要:目的:通过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违法者犯罪学特征的分析,探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鉴定案例登记表记录132例癫癎所致精神障碍违法者的犯罪学特征,按照有无刑事责任能力分两组进行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刑事责任能力与犯罪学特征的相关性,以刑事责任能力作为因变量,以犯罪学特征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无刑事责任能力组与有刑事责任能力组相比,在作案前有无诱发事件、作案动机、作案目的、作案后是否自称遗忘和作案后的反应5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与作案动机(r=-0.464)、作案目的(r=-0.439)、诱发事件(r=-0.299)、作案后的反应(r=-0.226)、自称遗忘(r=0.231)之间存在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作案动机(OR=0.581,P=0.004)、作案目的(OR=0.822,P=0.015)两个因素进入方程。结论:在癫癎所致精神障碍违法者的犯罪学特征中,作案动机和作案目的是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今后的鉴定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氟哌定醇治疗膈肌痉挛70例33-33

摘要:于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以小剂量氟哌啶定醇治疗膈肌痉挛(呃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患者发病前均无明显的诱因,主要症状为不由自主的呃逆(打嗝),不影响呼吸及吞咽。病期2d-2周。均以胃镜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心电图检查排除冠心病。诊断为“膈肌痉挛”共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30—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