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1001-5256,CN22-1108/R。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1-5256
  • 国内刊号:22-1108/R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80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6
  • 综合影响因子:1.51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肝胆病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述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应用前景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以肝内小胆管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极其复杂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众多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参与其中。从天然免疫以及适应性免疫两个方面,在细胞以及分子层面对PBC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该发病机制研究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评述,以期能够为该疾病研究领域的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向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新方案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153-156
临床肝胆病杂志防治指南

急性胆囊炎:世界急诊外科学会立场声明

摘要:1摘要 背景:关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严重性分级、治疗策略、手术时机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是关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的系统性回顾,同时,根据所得结论对近期相关指南中所提及的推荐意见进行验证。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持指南中关于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推荐意见。同时,由于早期处理可以降低住院天数以及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继发合并症的机会,因此,建议一经诊断应尽快手术。关于抗菌药物的作用所持观点并不一致,还应关注其耐药情况。部分学者主张对有进行性加重的炎症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或经皮穿刺胆囊引流,回顾性分析结果暂不支持这一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157-159
临床肝胆病杂志专家论坛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和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良好为特点。简要介绍了AIH的流行病学概况、临床特点以及近年来在AIH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强调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160-16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近百年间发现的一种与免疫相关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详。对PBC的命名由来、近年来针对PBC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未来PBC患者治疗的展望进行概述,认为熊去氧胆酸可有效改善PBC胆汁淤积状态。但无论是PBC的命名、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还是应答标准及治疗等都仍需进一步探讨与深入研究。
163-16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流行病学与自然史变迁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全面介绍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PBC的流行病学情况,并针对熊去氧胆酸药物广泛应用前后,PBC自然史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近些年在PBC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尽管我国在PBC的诊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认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生和患者自身对该疾病的认识、成立中国多中心联合的PBC研究组、深入探索PBC的发病机制,将为我国PBC患者的有效治疗奠定重要的基础。
165-170
临床肝胆病杂志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免费刊发国内外肝胆胰指南及解读文章

摘要:标准治疗指南是有助于医生或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确定恰当医疗保健决定的系统性陈述(规定)。是把临床的思维方式,以一个系统化的文件固化下来,让非专业或者专业人士,直接参考它来处理面临的患者群体。 由于标准治疗指南很有实用价值,本刊决定对最新制订的肝胆胰国内指南、国外指南中译文及解读类文章实行免收版面费并优先发表。
170-170
临床肝胆病杂志专家论坛

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新概念与新证据

摘要:硬化性胆管炎根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其中PSC的发病可能与免疫相关。近些年,新发现了一种硬化性胆管炎,以血清及组织免疫球蛋白(Ig)G4水平升高为特征,对激素治疗效果良好。PSC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可统称为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在新概念中探索多种表现为硬化性胆管炎疾病间的同与异,更有助于拓展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新思路与方向。
171-173
临床肝胆病杂志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PR3-ANCA: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一个有前途的生物学标志物

摘要:【据《Pksone》2014年11月报道】题:PR3-ANCA: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一个有前途的生物学标志物(作者Stinton LM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唯一公认的生物学标志物是非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ANCA),除了低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具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也缺乏高通量和客观性的优点。最新报告表明,PR3-ANCA可能增加炎性肠病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由于PSC与炎性肠病相关,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Stinton LM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目的在于评估一个大型队列患者PR3-ANCA的频率和临床意义。
173-173
临床肝胆病杂志专家论坛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机制及诊疗尚无统一意见。回顾了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诊疗的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本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近况。指出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诊疗规范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分析表明重叠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早期诊断及鉴别并合理的治疗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174-177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灵台县妇幼保健站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45例,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种类不同,将患者分为PBC组(n=162)、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n=42)和其他肝病患者(LDC)组(n=4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SP100以及GP210抗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法检测血清中抗可溶性肝抗原(抗SL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抗AMA)。组间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检验。结果 PBC患者的AMA、AMA-M2、抗GP210的阳性率分别是93.21%、87.65%、19.75%,高于AIH患者的19.05%、7.14%、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311,P=0.001;χ^2=98.264,P=0.001;χ^2=10.312,P=0.012)。PBC患者的AMA、AMA-M2及抗GP210的阳性率分别为93.21%、87.65%、19.75%,LDC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9.76%、2.44%、7.32%,PBC患者明显高于LDC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45,P=0.003;χ^2=112.574,P=0.002;χ^2=15.217,P=0.042)。结论 AMA对PBC的诊断具有标志性意义,抗SP100对PBC的疾病进展具有提示作用,抗GP210对阴性PBC患者具有诊断作用。
178-180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方法,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56例PB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4片/次,3次/d,口服)联合熊去氧胆酸片(UDCA)(50 mg/片,10~15 mg·kg^-1·d^-1)治疗。对照组给予空白安慰剂(4片/次,3次/日,口服)联合UDCA 50 mg/片,10~15 mg·kg^-1·d^-1)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PBC-40量表、肝功能(ALT、AST、ALP、GGT、TBil)、肝脏弹力硬度值的变化。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ALT、AST、GGT、ALP、TBil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019、3.0953、3.0279,P值均〈0.01;t值分别为2.4420、2.1621,P值均〈0.05),对照组患者肝功能仅GGT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8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治疗组GGT、ALP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61、2.3106,P值均〈0.05)。治疗组患者脏弹力硬度值由治疗前(14.37±10.58)k Pa显著下降至(10.02±5.96)k 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4,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BC-40量表皮肤瘙痒、社交和疲劳维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58、2.1409、3.2441,P值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疲劳和社交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91、2.6287,P值均〈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可显著改善PBC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肝脏弹力硬度值,显著改善患者PBC-40皮肤瘙痒和疲劳等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181-184

5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检验指标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脏病理分期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54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指标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临床指标检测包括生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及自身抗体,并采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进行病理分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行×列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及Logistic回归法。结果 54例PBC患者以中年女性为主,男∶女为1∶5,平均(48.9±9.3)岁;病理分期:Ⅰ期15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Ⅳ期9例,Ⅳ期患者年龄大于其他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ALP、凝血酶原时间(PT)、Ig A、Ig G、SP100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2、0.343、0.281、0.388、0.274、0.320,P值均〈0.05),而Alb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569,P=0.000)。多因素分析TBil水平与PBC患者病理分期呈独立相关性(P=0.039)。同一病理分期可表现为不同临床分期,同一临床分期同样可有不同的病理改变。结论同一病理分期可呈现出不同临床分期;TBil水平是预测PBC患者病理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185-188
临床肝胆病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临床肝胆病杂志》综述类文章摘要的撰写要求

摘要:综述类文章的摘要应包括以下3个层次:(1)研究背景:一两句话即可,忌与文题重复。 (2)文章内容概括:主要以“介绍(了)……”,“叙述(了),评述(了),简述(了)……”,“回顾(了)……”,“归纳(了)……”,“总结(了)……”,“分析(了)……”等句式指示论文主题所涉及的各分论题及其内容范围。 (3)作者的见解:主要以“指出……”,“得出……”,“提出……”,“认为……”,“分析表明……”等句式来表述。一两句话即可。 摘要中不要出现主语,如“本文”、“作者”等,切忌把引言中的内容写入摘要。
188-188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不良事件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PSC并行ERCP的患者共72例,监测并记录术后30 d不良事件的发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病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全部72例患者中ERCP的成功率为94.4%(68/72),不良事件中胰腺炎和胆道感染的发病率最高(6.94%,4.17%),穿孔的发病率最低(1.38%)。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行胰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率均高于未进行者(OR=13.642,P=0.017;OR=7.381,P=0.000);导丝进入胰腺和进行胰管造影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病率(OR=8.042,P=0.000;OR=2.651,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丝进入胰管(OR=4.547,95%CI:1.076~12.543)、胆道乳头括约肌切开术(OR=5.023,95%CI:2.643~18.321)与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导丝进入胆管可增加PSC患者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189-192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的疗效。方法随机入组的来自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31例2~16岁儿童CHB患儿,按年龄分为小龄组(2~6岁,n=17)及大龄组(7~16岁,n=14)。所有患儿均接受PEG-IFNα-2a治疗(首剂104μg/m2,1次/周,逐渐增加剂量至135μg/周),疗程24~72周不等。研究过程中监测ALT、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s Ag定量水平等指标,比较两年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应答,分析疗效与年龄、疗程及治疗过程中HBs Ag定量水平动态变化的关系及安全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小龄组与大龄组各时间点的生化学、病毒学应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24周时小龄组的HBs Ag阴转率明显高于大龄组(41.2%vs 7.1%;χ^2=4.644,P〈0.05);治疗52及72周时小龄组的HBs Ag定量水平分别为129.22±78.99和51.80±31.54 IU/ml;大龄组患儿52及72周HBs Ag定量水平分别为4677.12±2557.85和1031.37±546.37 IU/ml,与基线相比小龄组患儿52及72周HBs Ag定量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大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2.23,P值均〈0.05)。治疗52周,小龄组与大龄组HBV 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s Ag清除率与血清学转换率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延长治疗至72周的患儿HBV DNA阴转率100%,HBe Ag血清学转换率为80%,HBs Ag血清学转换率为60%。25例停药随访的患儿均无复发。研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血象改变、食欲下降。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与同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CHB而言,PEG-IFNα-2a是可选治疗方案,PEG-IFNα-2a的疗效与患儿年龄和疗程有关。年龄越小,HBs Ag定量水平下降幅度越大,HBs Ag阴转率越高;延长疗程可�
193-197

FibroScan对ALT正常的HBV感染者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应用瞬时弹性波扫描仪(FS)对ALT正常的HBV感染者进行筛查。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就诊的125例患者,全部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并同时应用FS测定肝脏硬度值(LSM),以肝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炎症分级为标准,以G1组为对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选定cut-off值。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检验。结果同一肝纤维化分期HBV感染者的LSM随着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在S0~S2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不同炎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但G0组与G1组L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级及以上肝脏炎症,FS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根据ROC曲线选定的cut-off值为8.64 k Pa,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69.2%。结论对于ALT正常的HBV感染者,通过应用FS检查,明确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对于LSM≥8.64 k Pa的患者应该进行肝活组织检查,LSM〈8.64 k Pa的患者需定期复查。
198-201
临床肝胆病杂志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CRTC1辅激活子是HBV转录的必要条件

摘要:【据《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4年11月报道】题:CRTC1辅激活子是HBV转录的必要条件(作者TangHM等) HBV以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为模板进行转录的过程对于其复制十分重要。抑制cccDNA的水平及其转录活动可能存在抗HBV的效应。尽管诸如CREB此类调节HBV转录的细胞转录因子已经被详实报道,但是促进此过程的转录辅激活子却未被完全认识。来自香港大学的TangHM等的研究发现,CRTC1蛋白的稳态浓度在HBV阳性的肝癌细胞以及肝组织中升高。
201-201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胸腺肽α1治疗免疫清除或低复制期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胸腺肽α1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诊治的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76例为治疗组,4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治疗3个月HBVDNA阴性者可停药,阳性者治疗至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药物治疗。观察3、6个月时HBVDNA转阴情况。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0.61、13.09,P值均〈0.01)。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HBVDNA〈104拷贝/ml且HBeAg阳性者与HBeAg阴性者比较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但显著高于HBVDNA≥104拷贝/ml者(χ^2=7.52,P〈0.01)。结论胸腺肽α1能显著促进低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HBVDNA转阴,转阴率与DNA载量呈负相关,与HBeAg状态无关。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