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1001-5256,CN22-1108/R。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1-5256
  • 国内刊号:22-1108/R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80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6
  • 综合影响因子:1.51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肝胆病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述评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研究近况

摘要:肝硬化因其不可逆性肝细胞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而威胁人类健康。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在该阶段疾病尚可逆转。本文就近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研究近况进行讨论。
321-323
临床肝胆病杂志专家论坛

microRNA、细胞自噬与肝纤维化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微小RNA(microRNA)在肝纤维化发生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明晰miR表达谱的差别有助于揭示肝纤维化发生的分子调节机制、发现肝纤维化诊断的分子标志、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此外研究还发现自噬(autophagy)信号在肝星状细胞(HSC)激活中起到重要作用,静息HSC通过自噬使含维生素A酯的脂滴释放和被利用,以此产生能量来驱动HSC的活化过程。该发现是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重要补充。
324-326

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

摘要:【据《Hepatology》2013年2月13日报道】题: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作者Zhang LN等)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生化应答可以很好地预测PB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许多预测标准都是以UDCA治疗1年时间后的生化应答为依据制定的。
326-326

肝硬化患者常用的营养风险评价方法与比较

摘要:肝硬化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影响预后和生存率,但临床医生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且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常被漏诊。回顾近年来几种常用营养评估方法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相关研究,总结每种营养评估方法的特点,为临床医生进行营养评估提供参考。
327-329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基于年龄与氨基酸比例构建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148例经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病理学分期≥S2、≥S3和=S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严重和进展期肝纤维化。血浆氨基酸测定采用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血浆氨基酸比例模型通过建立分数函数的方式构建。根据部分变量组合构建的比例模型数量较大,本文只选择与病理学分期有显著相关性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排列的前6个比例模型进行分析。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法。结果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不成立。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PPsev)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为0.640~0.804;基于最佳截断值的PPsev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49、0.85、0.69。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PPadv)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为0.708~0.876;基于最佳截断值的PPadv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3、0.76、0.75。结论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乙型肝炎相关的严重和进展期肝纤维化有一定诊断价值。
330-335

肝组织炎症对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肝组织学炎症对瞬时弹性扫描仪(FS)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应用FS对124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前肝脏弹性测量值(LSM)的测定,采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诊断技术进行肝纤维化分期(S)和炎症分级(G)。对同一肝纤维化分期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组间LSM进行比较,并对各肝纤维化分期中LSM与肝组织炎症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组织纤维化逐渐发展伴随肝炎症程度加重,如肝纤维化S1期患者中以G1为主(81.8%),S2期以G2为主(54.2%),S3期以G3为主(47.4%),S4期以G3、G4为主(40%,33.4%),S1~S4每一纤维化分期水平上,不同炎症分级LS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SM与不同炎症分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肝组织炎症程度是影响FS诊断的一个重要因素,炎症活动程度加重可使LSM增加。
336-338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前后血清补体的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补体C3、C4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前后的变化,探讨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补体的影响。方法 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10 mg口服,1次/d)48周,其中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和4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HBV DNA载量分为三组:低度组(103~105IU/L),中度组(105~107IU/L),高度组(≥107IU/L)。根据应答情况分为:完全应答[ALT正常,HBV DNA降低至检测下限(〈1000 IU/L)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部分应答(有1项或2项完全应答);无应答(没有任何1项完全应答)。检测治疗前后补体C3、C4及ALT水平。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的治疗前后补体C3、C4的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补体C3、C4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失代偿组低于代偿组(P〈0.01),补体C3在低度组最低(P〈0.05)、在完全应答组高于部分应答组(P〈0.01);治疗后补体C3、C4在代偿组高于失代偿组(P〈0.01)、完全应答组高于部分应答组(P〈0.01),补体C3在低度组最低(P〈0.05);治疗后补体C3、C4在代偿组及完全应答组、补体C3在部分应答组、补体C4在中度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恩替卡韦通过抑制HBV复制,能提高代偿期肝硬化补体C3、C4水平,且治疗应答越好,补体恢复越快。
339-342

APRI指数对定西地区感染HCV的供血员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并筛选出适合献血后感染丙型肝炎人群,基于临床常见生化指标的肝纤维化无创预测模型。方法对甘肃省定西地区120例既往供血员丙型肝炎感染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肝纤维化评分,检测临床常用生化指标及血清纤维化4项(PCⅢ、CⅣ、HA、LN),计算APRI指数、Sheth指数、FibroQ指数、FIB-4指数。以肝穿刺病理为金标准,评价上述指标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APRI指数、FibroQ指数、FIB-4指标、PCⅢ、CⅣ、HA的数值增加,其中APRI指数与肝脏穿刺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良好(r=0.446,P〈0.001),对明显肝纤维化(≥S2)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其诊断敏感度为57.1%,特异性为78.2%。结论 APRI指数对肝纤维化≥S2有一定的鉴别作用,可作为未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患者的一个有益补充。
343-347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及利巴韦林的标准化方案与PEG-IFNα减量治疗对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抗病毒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G-CSF联合PEG-IFNα及利巴韦林标准治疗组和PEG-IFNα减量组;以慢性丙肝接受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28例为对照组。观察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停药后复发,并随访48周,同时观察肝功能复常和其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G-CSF治疗组的ETVR率、SVR率等指标与CHC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EG-IFN减量组在ETVR率、SVR率方面均低于CHC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6、4.467,P均〈0.05)。另外,G-CSF治疗组的ETVR率明显高于PEG-IFN减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用GM-CSF陪伴标准化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对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明显优于PEG-IFNα减量组。
348-351

2002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及并发症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200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病因构成方面,乙型肝炎1213例(60.6%),酒精性脂肪肝133例(6.6%),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332例(16.6%),自身免疫性肝病136例(6.7%),非酒精性脂肪肝34例(1.7%)。以2007年1月1日为界,将时期分为前后两段比较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人数构成比由64.1%下降到59.3%(P〈0.05),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由13.6%增至17.7%(P〈0.05),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由3.5%增至7.1%(P〈0.05)。肝硬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原发性肝癌(22.1%)、自发性腹膜炎(21.3%)、上消化道出血(19.3%)、肝性脑病(7.3%)、肝肾综合征(4.0%)。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31.1%vs.22.2%,P〈0.05),高HBV载量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也明显增加(χ2=10.88,P〈0.05)。结论乙型肝炎仍然是我院肝硬化主要病因,但酒精因素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明显增加,原发性肝癌为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最差。
352-355

肝硬化患者结肠镜下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结肠镜下表现,及这些病变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纤维化指标(APRI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7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资料,23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同时分析肠镜表现与肝功能,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以及APRI指数的关系。结果 172例患者中共23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最常见病变为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PHC)(9/23,39.1%),完全正常比例仅有8.7%(2/23)。PHC的发生与患者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有相关趋势(P=0.086),与患者严重肝纤维化(APRI指数大于1.08)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无关。结论多达91.3%的肝硬化患者结肠镜表现异常,39.1%患者表现为PHC,需要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
356-358

高频超声观察慢性肝炎肝实质形态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所观察肝实质形态的细微变化与肝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高、低频超声观察21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实质形态的表现并对肝活组织进行纤维化程度的判断(从S0的无纤维化到S4的肝硬化)。高、低频超声依点、线状回声的不同表现分为5级(细短线、稍粗短线、粗短线、粗条纹、索条纹)。卡方检验判断组间的显著性差异,Sperman相关来判断超声表现与纤维化的关系程度。结果 S1到S4肝实质形态的超声表现为细短线向粗短线、粗条纹、索条纹发展。在S1与S2之间高、低频超声有不同的肝实质形态表现,S3与S4则没有显著的区别。高、低频超声的肝实质形态改变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513、0.4858),高频较低频超声具有更高的结节检出率(61.67%vs.27.31%;χ2=49.96,P〈0.0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4372、0.30208)。结论高、低频超声均能检测到肝组织纤维化的存在,并能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高频超声检测肝纤维化结节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359-362

保留迷走神经干门奇静脉断流加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8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干门奇断流加分流术(VTPPD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1年28例VTPPDS(n=28)和30例门奇断流加幽门成形术(PD+PP;n=30)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两组资料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72 h内)、术后腹胀、再出血、腹水变化、住院时间(14 d内出院)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TPPDS治疗组,27例治愈,1例死于肝衰竭。与PD+PP对照组对比,VTPPDS治疗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更快(60.0 vs 85.7%,P〈0.05),食后腹胀率(43.3%vs 7.1%,P〈0.01),及再出血率(26.7%vs 7.1%,P〈0.05)均更低,腹水减少或消失率(62.5%vs95.5%,P〈0.01)更高,住院时间更短(53.3%vs 78.6%,P〈0.05)。结论 VTPPDS术式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手术方法,并且术后效果比PD+PP术式更具优越性。
363-364

经皮经肝曲张血管栓塞术治疗门体分流性脑病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TH胶栓塞治疗分流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插管,治疗12例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患者,将TH胶注射到门、体分流道内,使其永久闭塞。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成功率100%(12/12)。术后门体压力梯度由(21.9±1.8)mm Hg升至(26.3±3.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发热和腹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6/12)和41.7%(5/12);16.7%(2/12)患者出现可控制的腹水,未出现肝脏穿刺道出血、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患者随访6~3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7±9.8)个月。所有患者肝性脑病症状都明显好转。在随访期间有25.0%(3/12)患者肝性脑病复发,16.7%(2/12)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别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死亡2人(16.7%),死亡原因分别为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结论经皮经肝曲张血管栓塞术在复发性分流性脑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可靠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研究。
365-369

白细胞介素17促进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

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CCl4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PCR检测肝组织IL-17 mRNA表达变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予以IL-17处理后,PCR检测肌动蛋白α(α-SMA)、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纤维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IL-17表达量变化及与α-SMA的关系。结果 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组织中IL-17表达明显增加。IL-17促进HSC-T6细胞α-SMA、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纤维连接蛋白mRNA的合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IL-17表达明显增加,并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加,与肝组织表达α-SMA水平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 IL-17可促进HSCα-SMA、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纤维连接蛋白mRNA的合成,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370-374

血红素加氧酶-1调控核转录因子-κB表达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靶向激活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以明确HO-1基因调控阻止该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7~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喂养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采用HO-1激动剂血晶素、抑制剂锌原卟啉进行干预实验,以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设立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HO-1、NF-κB、ICAM-1和PD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HO-1、PD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伴随肝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的形成,肝组织HO-1、NF-κB、ICAM-1和PDGF mRNA表达显著增强,HO-1、PDGF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应用血晶素组肝损伤明显改善,肝组织NF-κB、ICAM-1和PDGF表达显著下调,而应用锌原卟啉组则呈相反趋势。结论 HO-1靶向激活可通过抑制NF-κB、及其下游ICAM-1、及PDGF表达阻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
375-378
临床肝胆病杂志病毒性肝炎

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与HCV感染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检测慢性HC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Tfh)所占比例,ICOS及负性调控因子PD-1、Tim-3在Tfh细胞上的表达。方法以31例HCV感染者、9例HCV感染自愈者(SR-HCV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CD4+CXCR5+Tfh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率,同时检测其ICOS、PD-1及Tim-3分子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21及HCV抗体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HCV RNA滴度;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CV感染者及自愈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率升高(P〈0.05);HCV感染者CD4+CXCR5+Tfh细胞比率高于自愈及健康对照(P〈0.05);HCV感染及自愈者CD4+CX-CR5+Tfh细胞ICOS、PD-1、Tim-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血清IL-21水平HC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HCV感染者HCV RNA载量与Tfh细胞比例呈负相关。结论 CD4+CXCR5+Tfh可能参与了抗HCV感染免疫应答。
379-382
临床肝胆病杂志病例报告

肝硬化合并POEMS综合征漏诊1例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上海籍贯。因"口干、乏力、下肢浮肿5年,腹胀2年,加重1周"于2011年5月25号入院。患者近5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乏力、下肢浮肿,天气转冷时出现手掌至肘关节皮肤颜色变深发黑,时有下肢皮肤麻木感,于2009年3月上海六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予"优甲乐"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仍反复。患者2年来反复出现腹胀、尿量减少、双下肢浮肿,于2009年9月14日入
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