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1001-5256,CN22-1108/R。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1-5256
  • 国内刊号:22-1108/R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80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6
  • 综合影响因子:1.512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肝胆病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述评

内镜技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1974年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开启了胆总管结石非手术治疗的时代。如今,更多的内镜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本文讨论了目前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的常规方法,以及内镜取石困难时的治疗技术。
161-162
临床肝胆病杂志专家论坛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综合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前针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检查及治疗手段很多,如何选择恰当的检查手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值得探讨。首先要了解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明确患者肝胆管结石分布范围;有无合并胆管狭窄;有无合并胆管变异;有无结石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等。需充分评价患者的身体状态,病程的进展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的范围,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治疗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做到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最小的创伤为患者解除病痛。
163-165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1~9期“重点号”选题

摘要:一、2013年1~9期“重点号”选题:1.肝胆胰肿瘤;2.病毒性肝炎;3.肝胆胰疾病的内镜诊疗;4.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5.肝纤维化及肝硬化;6.胆道疾病;7.胰腺疾病;8.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9.肝衰竭与肝脏支持系统。二、2013年其他“重点号”预选题:自身免疫性肝病;小儿肝胆胰疾病(或儿童与妊娠期肝病)。
165-16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演变与思考

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问世二十多年来,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术式。随着微创外科概念和腹腔镜-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腹壁无瘢痕手术引起外科界的关注。本文对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器械、操作技术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改进其手术操作的方便性及安全性,提高其普及应用的可行性。
166-168

腹腔镜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的作用

摘要:腹腔镜胆道手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是胆道残余结石及胆管损伤。临床上常用的与胆石症相关的术前检查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可以明确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情况,预防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预防和及时发现术中胆管损伤,提高胆管损伤修复的成功率。因此,掌握术中胆道造影的适应证并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的意义、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的适应证、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就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的应用现况加以评述。
169-171

新型子母镜诊治胆胰疾病的临床应用

摘要:经十二指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诊断胆胰管病变常用方法,但因不能区别病变的良恶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974年,胆胰管造影影像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病理诊断的进步。然而,子镜的结构和操作困难的相关技术问题及方便胰管活组织检查工作通道的缺乏使它的临床应用和普及受到限制。近来,我院采用了德国铂立公司的超细胆胰管镜影像系统。这种新型子镜系统有更细的外径,通过小切口或柱状气囊扩张就很容易插入,更易于操作。这种高分辨率的可调节操控镜身的子镜系统能最大范围直视胆胰管病变,有足够的工作孔道便于治疗操作,如肝内胆管结石的取石,支架的放置及药物注射等,有足够的工作孔道便于治疗操作,如肝内胆管结石的取石,支架的放置及药物注射等。通过临床10例患者的应用实践,总结治疗方法,包括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后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组织损伤导致的出血和胆汁瘘等。目前,我们正在不断探索这种新型子镜系统的临床效果,改进操作技术以提高子镜可操控性,同时开展液电或激光石碎石的有效应用,以减少组织损伤和降低住院费用。
172-174

穿刺孔转移:审视腹腔镜肿瘤外科的安全性

摘要:穿刺孔转移是腹腔镜肿瘤外科的少见事件,发生率约为0.6%~21%,和传统开放手术切口转移率相当。穿刺孔转移的发生预示预后不良,但孤立性穿刺孔转移并不绝对代表晚期疾病状态。早期穿刺孔转移高发生率引发了针对腹腔镜肿瘤外科的极大关注。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穿刺孔转移的发生虽然是肿瘤生物学等多因素的结果,但主要与腹腔镜外科经验不足和过多肿瘤处理密切相关。因此,严格遵守外科肿瘤原则和提高外科经验是预防穿刺孔转移发生的最关键因素。
175-177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对行内镜治疗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5年11月-2010年12月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的患者300例,其中治疗后早期再出血23例,按是否发生早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无再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离子、血糖、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等十余项辅助检查指标及不同内镜治疗方法与早期再出血的关系。结果男性(P=0.04)、腹水(P=0.032)、门静脉内径(P=0.046)、血肌酐(P=0.049)、血钠(P=0.033)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腹水(OR=3.505,95%CI:1.169~10.512,P=0.025)、血肌酐(OR=1.016,95%CI:1.002~1.031,P=0.028)是发生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腹水和血肌酐较高的患者容易发生早期再出血,这类患者于内镜治疗前后应予积极干预。
178-183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细胞癌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细胞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细胞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的所有英文文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和加权均数(WMD)及其95%CI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未获得随机对照实验,12个病例对照实验被纳入,合计980例患者,其中391例行腹腔镜,589例行开腹手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1)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34,95%CI:-19.17~25.85,P=0.77);(2)术中输血率:腹腔镜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8,95%CI:0.26~0.89,P=0.02);(3)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27,95%CI:-6.18~-2.37,P〈0.0001);(4)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42.5,95%CI:-458.67~-26.34,P=0.0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8,95%CI:0.31~0.75,P=0.001);(6)手术切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6,95%CI:-0.03~1.56,P=0.06);(7)住院期间病死率:腹腔镜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4,95%CI:0.07~0.86,P=0.03);(8)术后1、3年总生存率及1、3、5年无瘤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9,95%CI:0.70~1.68,P=0.71)(OR=1.31,95%CI:0.95~1.80,P=0.09;OR=1.52,95%CI:0.97~2.37,P=0.07;OR=0.94,95%CI:0.65~1.35,P=0.73;OR=1.14,95%CI:0.75~1.73,P=0.55);(9)术后5年生存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1,95%CI:1.18~2.19,P=0.003)。结论腹腔镜治疗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与开腹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腹腔镜肝切除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患者�
184-19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高龄(≥75岁)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拟行ERCP治疗的75岁以上胆囊炎患者。本次急性发作时间为1~5 d,均经影像学(包括腹部超声、CT及磁共振)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所有手术患者均给予留置鼻-胆囊引流(ENGBD),术后观察腹部体征、体温、C反应蛋白(CRP),腹部影像学及记录胆囊引流情况,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共有24名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75~88岁,平均(81.0±3.2)岁接受ERCP检查,其中术前诊断18例为结石性胆囊炎(75.0%),6例为非结石性胆囊炎(25%),13例(54.2%)合并胆总管结石。所有患者均成功留置鼻胆引流管,21例(87.5%)于术后腹痛缓解,体温降至正常,CRP于术后6 d内均降至正常。2例(8.3%)术后出现高淀粉酶,3 d后降至正常。无ERCP相关穿孔、出血、术后胰腺炎、死亡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12个月,23例(95.8%)症状长期缓解,1例因症状反复出现行腹腔镜手术。结论对于无法行急诊手术的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行ERCP留置鼻-胆囊引流管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91-193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3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方法急性胆囊炎行LC 53例,中转开腹3例。回顾53例LC操作经验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LC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79 min,术中出血5~200 ml,平均住院6.5d(3~16 d)。结论急性胆囊炎首选LC。腹腔镜下顺行切除胆囊更加安全、快捷。
194-19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对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以评估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效益。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进行了非复杂性LC的295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非引流组和引流组。非引流组中150例患者未接受常规预防性腹腔引流,引流组中145例患者均进行常规预防性腹腔引流。结果非引流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引流组患者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未发现由于缺乏腹腔引流而发生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判断,对于合适的患者在简单的LC后不进行腹腔引流是安全可靠的。
196-197

腹腔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84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LCD)在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技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完成LCD的84例患者,总结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生存期、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成功实施LCD 83例,中转1例,二次手术8例,平均手术时间(103±43)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0±1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0±2.1)d,术后肝功能自(3.4±1.6)d开始明显恢复。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5±1.2)d,住院平均费用为(28359±4523)元。术后随访2~22个月,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LCD具有明显的快速降黄的临床效果,且与传统的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小,保证患者快速康复,随访临床效果良好。
198-201

兰州地区胆石症2180例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胆石症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就诊的2180例胆石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335例,手术治疗1845例,治愈1844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发病不相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46例,其中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71例;开腹胆囊切除399例。经统计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胆瘘发生率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P〈0.05);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地区患胆石症人群在性别、年龄及饮食关系等方面有地区特点,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202-204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治疗暴发性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治疗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4例FAP患者入院4 h内实施NOTES治疗,清除腹腔渗液,冲洗腹腔,腹腔置管,术后持续腹腔灌洗及腹膜透析1周。结果术前腹腔内压力(29.2±5.6)cm H2O,NOTES术后第2 d降至(8.60±2.65)cm H2O。肠蠕动NOTES术后第2 d开始恢复,(1.68±1.02)次/min,第6 d肠蠕动恢复正常,(4.30±1.75)次/min。NOTES术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值较NOTES术前显著下降(P〈0.01)。NOTES术前APACHE II评分(16.2±4.8)分,NOTES术后第6 d(6.46±1.84)分。24例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日(23.98±7.88)d。结论经NOTES清除腹腔渗液,降低腹腔压力,透析排出炎症介质,是治疗FA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5-207
临床肝胆病杂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54例临床特点及转归

摘要:目的加强对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认识,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比较54例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与同期住院的发生感染但未出现胆汁淤积症(对照组)126例肝硬化患者在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早期及时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差异。结果 54例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感染部位:腹腔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20例、尿路感染18例、胆道感染6例、肠道感染4例、肺部感染4例、部位不明确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约有55.56%的患者为Child C级。两组比较,年龄、Child-Pugh分级、早期及时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病死率15.00%,高于对照组的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尤其合并有肝肾综合征者病死率较高,应高度重视临床及实验诊断,针对其临床特征实施相应措施。
208-210

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9例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39例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及肝性脑病的发生,1例术后继发腹腔出血经再次手术止血;39例术后均行胃镜检查,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时间6~18个月,无肝性脑病和消化道再出血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改良的Sugiura手术具有断流彻底、安全性高、再出血少等特点,并未增加手术风险,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211-213
临床肝胆病杂志肝胆胰肿瘤

原发性肝癌合并与不合并肝硬化患者年龄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特点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肝硬化与无肝硬化患者年龄及HBV血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及甲胎蛋白(AFP)测定诊断为PHC的患者547例,分为有肝硬化和无肝硬化两组,统计分析并比较其年龄分布及HBV血清学标记的特点。结果合并肝硬化与无肝硬化患者分别为265例及282例,两组伴HBV感染者分别为221例、256例。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男女比例为7.83∶1;60岁以下的男性肝癌患者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无肝硬化的男性肝癌患者60岁以上比例明显高于有肝硬化者(P〈0.005)。合并肝硬化的男性肝癌患者HBV感染率40岁以下年龄组最高(96.67%),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以40~60岁年龄段最高(89.47%);无肝硬化者HBV感染率40~60岁年龄段最高(90.43%),但HBeAg血清学转换率最低(80%)。结论合并肝硬化的PHC患者中,男性占大多数,而且早年HBV感染率高;无肝硬化的PHC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的人群肝癌发病率相对较高。
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