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 22-1108/R 国内刊号
  • 1001-5256 国际刊号
  • 1.3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肝胆病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肝胆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设述评、专家论坛、热点·视点·观点、学术争鸣、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临床病例讨论、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国内外会议动态、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

临床肝胆病 200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专题述评
肝癌治疗进展和展望131-133

摘要:根据WHO(1983)等报告,肝细胞癌(HCC)世界每年发病估计不少于一百万新患者.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人类致死性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指数(mor-tality index)为0.94(RustgiV 1987报告).Anonymous(1987)指出HCC常见于30岁到50岁.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134-135

摘要:早在1962年Leevy就发现某些患者的肝组织学病变与酒精性肝病无法鉴别,均有显著的脂肪沉积,故称为脂肪肝,直至1980年Luawig将与饮酒无关的脂肪肝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

临床肝胆病杂志征文
征文通知133-133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中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征稿135-135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征稿143-143

《中华现代耳鼻喉科学杂志》征稿160-160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征稿164-164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抗核抗体阳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136-137

摘要:为了探讨抗核抗体(A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检测8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NA,比较ANA阴性和阳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环磷酰胺治疗A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结果与ANA阴性肝硬化患者比较,ANA阳性肝硬化患者女性多见,发病年龄较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低,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高;腹水、下肢浮肿症状较重;血清白蛋白水平低、球蛋白水平高(P<0.05).ANA阳性肝硬化患者经环磷酰胺治疗后症状均好转,其中与对照组比较,腹水、下肢浮肿症状改善明显(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增加,球蛋白水平下降(P<0.05);部分患者ANA转阴(P<0.05).说明ANA阳性肝硬化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环磷酰胺治疗有效.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138-140

摘要: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和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在慢性乙肝发病中的作用.采用PI染色法检测单个核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慢性乙肝患者单个核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抗原刺激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增加,有显著性意义(P<0.01).IL-2、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浓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轻度减低,但无显著意义(P>0.05).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浓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并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增强及Th1/Th2免疫调节紊乱,使细胞免疫功能减弱,淋巴细胞凋亡和Th1/Th2的失衡在慢性乙肝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风疹病毒感染分析140-141

摘要: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感染对肝功能及病毒复制的影响.对3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别检测了抗-RVIgM、HBV血清学标志物、抗-HCV抗体及生化指标;另选择20例健康人检测抗-RVIgM做对照.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中抗-RVIgM阳性率为45.4%,慢性丙型肝炎病例中抗-RVIgM阳性率为47.5%.血清抗-RVIgM阳性的慢肝患者ALT、γ-GT水平及肝功能复常天数均明显升高和延长,并多伴有发热、呕吐、肝大症状或体征的加重.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风疹病毒感染可加重肝功能障碍同时延长病情恢复.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142-143

摘要: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不同程度抑制Ⅰ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苦参素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影响的初步观察144-145

摘要:观察苦参素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影响.48例患者分成慢性肝炎组(36例)和肝硬化组(12例),检测苦参素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及肝功能生化指标.苦参素治疗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下降,但疗程大于3个月后,胆碱酯酶可稳定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副反应;停药后胆碱酯酶能较快地恢复原水平.苦参素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水平,而且这种作用为可逆性,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

血清拟胆碱酯酶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关系的研究146-147

摘要:为了研究血清拟胆碱酯酶(PChE)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测定64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人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总胆红素)及血清PChE活性,并按Child分级进行比较.肝硬化组PChE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分级,肝硬化组A级PChE活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Child分级而明显降低.因此,血清PChE活性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临床价值再评价148-149

摘要:进一步评价血清转铁蛋白变化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对161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转铁蛋白检测,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总胆红素.除急性肝炎患者外,各组血清转铁蛋白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下降较肝硬化、慢性肝炎(重度)均明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血清转铁蛋白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而与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相关性.血清转铁蛋白可以作为鉴别急性、慢性肝炎的指标之一,血清转铁蛋白随肝实质损害的加重而降低可以作为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较敏感可靠的指标,对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有价值.

川芎嗪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149-150

摘要:探讨川芎嗪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治疗组51例慢性乙肝患者每日静脉输入(80-200)mg川芎嗪,对照组34例每日静脉输入甘草酸二铵150mg,输液治疗10天,然后,两组均口服降酶保肝药和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0天.30天后,川芎嗪治疗组ALT复常率达90.1%,对照组只有55.9%,两者有显著差别(P<0.01),HBV DNA及HBeAg阴转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川芎嗪药物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与HBVDNA复制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151-152

摘要: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10与HBVDNA、ALT水平,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理.检测77例CHB临床血清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HBVDNA含量;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IL-10水平.CHB患者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BVDNA阳性组高于HBVDNA阴性组;CHB组患者血清ALT异常者的IL-10浓度明显高于ALT正常组;IL-10水平与HBVDNA复制程度呈正相关.CHB患者血清IL-10水平升高与HBV持续感染、HBVDNA高复制合并肝损害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与肝脏病理的对比研究153-154

摘要:研究血清学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可靠性,探讨慢乙肝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度.对105例慢乙肝患者的肝穿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定量检测血清中的ALT、AST、A/G、GGT、PTA及HBVDNA.对慢乙肝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血清ALT、AST、A/G、GGT、PTA在各级各期慢乙肝中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BVDNA定量在各级各期慢乙肝中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慢乙肝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慢肝轻度96.8%、慢肝中度50.0%、慢肝重度7.7%.血清ALT、AST、A/G、GGT、PTA可作为慢乙肝肝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而血清HBVDNA水平不能作为慢乙肝肝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临床诊断慢性肝炎中重度患者应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尽可能使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研究155-156

摘要: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6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血清HA、Ⅳ-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C、PⅢP、LN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2(P<0.01)、0.663(P<0.01)、0.346(P<0.05)、0.056(P>0.05).除LN外,其余指标血清水平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其中HA、Ⅳ-C、PⅢP S3、S4期血清水平与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4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时,通过ROC曲线分析HA、Ⅳ-C、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909、0.732、0.425.敏感度Ⅳ-C>PⅢP>HA>LN;特异度HA>IV-C>PⅢP>LN.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