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肺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 34-1230/R 国内刊号
  • 1009-6663 国际刊号
  • 2.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肺科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肺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病例报告、短篇论著、误诊分析、专家笔谈、教学园地、病案讨论

临床肺科 201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SuPAR在结核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1553-1555

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在结核病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蛋白芯片筛选发现suPAR在结核患者中高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验证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共计检测107例结核病组(TB)、44例结核潜伏感染组(LTBI)及49例健康对照组(HC)等三组人群血浆中的suPAR水平。结果结核病人血浆中suPA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和结核潜伏感染人群(P〈0.001)。suPAR在分辨TB和HC的效能AUC为0.786,敏感度为75.510%,特异度为70.370%;分辨TB和LTBI的效能AUC为0.743,敏感度为86.360%特异度为62.9600%。结论结核病人血浆中suPAR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和潜伏感染者,suPAR作为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结核感染人群的生物标识有一定意义。

IFN-γ、IP-10、MCP-1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分析1556-156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发热、胸痛及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者6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者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胸腔积液中IFN-γ、IP-10、MCP-1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价IFN-γ、IP-10、MCP-1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效能。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中IFN-γ、IP-10、MCP-1水平分别为337.56±85.16 pg·m L~(-1)、279.25±62.32 pg·m L~(-1)、805.25±207.10 pg·m L~(-1),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中IFN-γ、IP-10、MCP-1水平73.58±23.15 pg·m L~(-1)、92.56±30.38 pg·m L~(-1)、243.31±58.22 pg·m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结核性胸膜炎组为阳性组,以非结核性胸膜炎组为阴性组,绘制ROC曲线可得,胸腔积液IFN-γ、IP-10、MCP-1检测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6.59 pg·m L~(-1)、160.37 pg·m L~(-1)、497.24 pg·m L~(-1)。胸腔积液IFN-γ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性为84.37%,特异性为70.65%,准确性为77.96%;胸腔积液IP-10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性为72.37%,特异性为76.02%,准确性为73.86%;胸腔积液MCP-1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性为90.40%,特异性为96.85%,准确性为94.02%。结论检测胸腔积液中IFN-γ、IP-10、MCP-1水平可辅助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且MCP-1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值得临床推广。

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与重症肺结核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1561-1565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肺结核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ICU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89例进行研究,比较并分析不同水平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病情结局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之间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_3~+、CD_4~+、CD_8~+及NK细胞均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CD_4~+/CD_8~+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死亡组患者EC3bRR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E-ICR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CD_3~+CD_4~+、CD_4~+/CD_8~+、NK细胞、EC3bRR水平越高患者APACHEⅡ、MODS评分越低(P〈0.05),而CD_8~+、E-ICR水平越高患者APACHEⅡ、MODS评分越高(P〈0.05)。结论重症肺结核患者T细胞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均有严重降低,免疫功能处于紊乱、低下状态,病情越严重免疫水平越低下。

ADA和有核细胞计数检测在感染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565-1568

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有核细胞计数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筛选出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78例感染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36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42例。通过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ADA水平、有核细胞计数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高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P〈0.05),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8.10%(P〈0.001);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有核细胞计数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P〈0.001),有核细胞计数诊断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83.33%(P〈0.05);联合检测使鉴别诊断特异性显著提高。结论ADA、有核细胞计数分别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更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变化及其意义1569-157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和100例糖尿病患者(记为糖尿病组)及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记为健康组)为研究对象,外周血采集采用RosettSep T细胞提取试剂盒,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蛋白表达T细胞中Rho激酶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组MYPT1蛋白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三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三组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IL-6、IL-10、HOMA-β、HOMA-IR与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较糖尿病组、健康组明显高,糖尿病组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较健康组明显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IL-6、IL-10较糖尿病组、健康组明显高,差异显著(P〈0.05),但糖尿病组IL-6、IL-10与健康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HOMA-β最低、HOMA-IR最高,糖尿病组次之,健康组HOMA-β最高、HOMA-IR最低,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HOMA-IR与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呈明显正相关,HOMA-β与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但IL-10与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较高,存在炎性因子高表达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现象,可为临床新型靶向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54例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1572-1577

摘要: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生存状况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54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①1年生存率局限期84.0%,广泛期54.9%,全组65.6%,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局限期24个月,广泛期13个月,全组15个月。②单因素分析局限期男性、胸部放疗者MST明显延长,广泛期性别、肝转移、化疗周期、胸部放疗影响患者预后。③多因素分析肝转移、化疗周期为独立预后因素。④全组分析性别、分期可能是预后影响因素,肝转移、化疗周期、胸部放疗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性别、分期可能与SCLC生存相关,肝转移、化疗周期、胸部放疗是影响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

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32、Foxp3、CXCL8的表达水平及意义1578-1583

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32(interlcukin 32,简称IL-32),叉头框P3蛋白(Foxp3)以及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在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83例及癌旁组织标本129例,行免疫组化检查,分别检测标本中IL-32、Foxp3以及CXCL8的表达。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IL-3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1/83,85.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5/129,2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47,P〈0.01)。在中分化(23/34,67.7%)和低分化(12/18,66.7%)的肺癌组织中IL-32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分化(4/19,21.1%)肿瘤组织,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64 P〈0.01)。83例肺癌标本中61例有不同程度Foxp3表达,阳性率为73.5%;129例癌旁组织中有58例Foxp3表达,阳性率为45.0%。Foxp3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83,7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8/129,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74,P〈0.01);高分化(15/23,65.2%)的肺癌组织中Foxp3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中分化(5/25,20.0%)和低分化(1/13,7.7%)肿瘤组织,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1,P〈0.01)83例肺癌标本中58例有不同程度CXCL8表达,阳性率为69.9%;129例癌旁组织中有84例CXCL8表达,阳性率为65.1%。高分化(11/19,57.9%)的肺癌组织中CXCL8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中分化(3/17,17.6%)和低分化(2/22,9.1%)肿瘤组织,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4,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IL-3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强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Foxp3在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其强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CXCL8在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其强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IL-32,Foxp3以及CXCL8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

血清IL-6、TGF-β、IL-33及S100A8水平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1584-1589

摘要:目的研究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血清四种细胞因子水平与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关系,为评价预测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ELISA检测各时间点患者血清中IL-6、TGF-β、IL-33及S100A8四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发生RILI组患者血清IL-6、IL-33、S100A8绝对和相对水平在开始放疗后12周和24周均显著升高,放疗后28周的S100A8浓度也明显上调,而TGF-β则无明显变化。ROC曲线分析,IL-6、IL-33及S100A8对于RILI的预测均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IL-6及IL-33与RILI密切相关。结论IL-6及IL-33可作为RILI发生风险的预测因子。

原发性肺软骨瘤的外科诊治分析1590-159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11月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20例肺软骨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胸手术5例,腔镜手术15例,6例行肺叶切除术,14例行肺楔形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术前确诊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间(112.5±50.2)min,术中失血(58.5±31.0)mL,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3.9±2.5)天,术后住院天数(5.4±2.3)天。随访16例,平均73.8月,1例死于非肿瘤性病变,余均无复发、转移、并发Carney综合征等。结论肺软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外科手术切除是诊断和治疗肺软骨瘤的有效措施。手术效果良好,但需终身随访。

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1593-1595

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纵隔肿瘤患者62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组)的36例为实验组,接受开胸手术(开胸组)的2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住院日、医疗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开胸手术组相比,胸腔镜组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短、术后引流时间短、术后24小时引流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下降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成本低。

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1596-1600

摘要: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DC-CIK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NK、CD_3~+CD_4~+、CD_3~+CD_8~+CD_3~+CD_(56)~+)及胞内细胞因子(IFN_γ、IL-2、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统计其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22%vs 22.22%、83.33%vs 61.11%),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NK、CD_3~+CD_4~+、CD_3~+CD_8~+、CD_3~+CD_(56)~+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14.63±4.13)vs(8.15±1.42)、(29.57±6.85)vs(25.24±4.14)、(38.96±8.24)vs(20.53±2.74)、(7.31±2.04)vs(1.46±0.83)],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D_3~+CD_4~+T细胞胞内IFN-γ、IL-2、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5.53±2.32)vs(7.74±1.48)、(10.53±2.34)vs(4.75±1.35)、(6.97±1.64)vs(2.64±0.85)],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55.56%、36.11%和72.22%、38.89%、1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推广于临床使用。

非小细胞肺癌自适应放疗肿瘤和肺体积比值变化对肺受照剂量的影响1600-1603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自适应放疗中肿瘤和肺体积变化对肺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胸科医院2016年1月到12月实施调强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处方剂量66Gy/33f参照ICRU63标准设计计划PlanO(66Gy/33f),记录肿瘤体积、肺体积以及相关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如肺受照剂量MLD、V20、V5等相关指标。实际执行计划40Gy/20f,记为planl,再次进行CT模拟定位设计放疗计划Plan2(26Gy/13f)。将实际执行计划plan1和plan2融合叠加成plan1+2,比较planO和planl+2各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随着肿瘤退缩,肿瘤和肺组织体积比值发生变化,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自适应放疗,相比全程靶区和治疗计划无更改,心脏和脊髓受照剂量变化不明显,肺组织受量有显著差异,能够有效降低肺平均受照剂量(MLD)、接受20Gy剂量的肺体积(V20)等指标。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到三分之二疗程进行自适应放疗,对于降低肺组织的受量,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有积极意义。

难治性哮喘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rs7701443、rs10052957位点基因多态性关系的分析1604-1608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地区难治性哮喘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总纳入90例,其中难治性哮喘组30例,哮喘控制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使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检测技术和MALDI-TOF分型技术对所选测的基因位点进行SNP分型检测比较。结果 rs7701443位点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难治组10%、50%、40%,控制组13.3%、46.7%、40%,健康对照组10%、63.3%、26.7%,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三组间比较及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052957位点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难治组3.3%、13.3%、83.3%,控制组0%、10%、90%,健康组0%、33.3%、66.7%,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难治组与控制组、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5),哮喘控制组GG基因型明显高于健康组,GG基因型可能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NR3C1位点rs7701443、rs10052957存在基因突变及基因多态性现象,本研究未发现rs7701443、rs10052957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难治性哮喘患者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rs10052957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可能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

9例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1608-1612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我院收治的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9例重症患者均以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起病,部分患者呈持续性高热,热程第3-10天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病灶广泛,以实变为主,进展迅速;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降低,可伴血小板下降,乳酸脱氢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部分危重病例降钙素原、1-3-β葡聚糖水平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例患者均有禽类接触史。最终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肺部病变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疾病是死亡高危因素,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在冬春季节应高度重视不明原因肺炎,特别是合并心血管、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更需加强重视。

桂西地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的研究1613-1617

摘要:目的研究桂西地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特点,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来自广西西部的百色、河池两地区80例3岁以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并与同期同地区60例非喘息性呼吸道疾病婴幼儿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儿童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性质以阻塞性改变为主(占85%),与对照组比较,阻塞越严重,TBFV环呼气下降支斜率越大,甚至出现向内凹陷。观察组患儿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kg)、吸呼比(Ti/Te)、呼出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高于对照组(P〈0.05);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50%)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中20例患儿予平喘治疗后呼吸频率有一定减低,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桂西地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肺功能损害以阻塞性通气障碍为主。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病情评估、治疗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BevespiAerosphere对慢阻肺模型大鼠肺组织TGF-β1、IL-β1表达的影响1617-1621

摘要:目的研究Bevespi Aerosphere对慢阻肺大鼠肺组织TGF-β1、IL-β1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4-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慢阻肺模型组(B组),Bevespi Aerosphere药物治疗组(C组),每组20只,B组和C组运用气道滴注脂多糖联合烟熏法造模,成模后,C组予以雾化吸入Bevespi Aerosphere,A组、B组予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雾化。比较分析用药两周后,三组肺组织TGF-β1、IL-β1水平及肺功能情况。结果用药两周后,B组肺组织TGF-β1水平为(7.42±0.23)ug/L较A组(2.32±0.12)ug/L显著升高(t=87.918,P〈0.01),C组肺组织TGF-β1为(4.67±1.31)ug/L显著低于B组(7.42±0.23)ug/L(t=9.246,P〈0.01)。B组肺组织IL-β1水平为(6.64±0.11)ug/L较A组(2.65±0.02)ug/L显著升高(t=30.250,P〈0.01),C组肺组织IL-β1为(4.31±0.12)ug/L显著低于B组(6.64±0.11)ug/L(t=64.010,P〈0.01)。B组肺顺应性(2.1±0.1)(mL·cmH_2O~(-1)·10~(-1))较A组肺顺应性(3.6±0.3)(mL·cmH_2O~(-1)·10~(-1))显著降低(t=21.213,P〈0.01)。C组肺顺应性(2.6±0.2)(mL·cmH_2O~(-1)·10~(-1))较B组肺顺应性(2.1±0.1)(mL·cmH_2O~(-1)·10~(-1))显著升高(t=10.000,P〈0.01)。B组气道阻力(2.3±0.1)(comH_2O~(-1)·mL~(-1)·s~(—1)·10~(-2))较A组气道阻力(6.7±0.3)(CmH_2O~(-1)·mL~(-1)·s~(-1)·10~(-2))显著增加(t=62.225,P〈0.01)。C组气道阻力(3.8±0.1)(cmH_2O·mL~(-1)·s~(-1)·10~(-2))较B组气道阻力(2.3±0.1)(CmH_2O·mL~(-1)·s~(-1)·10~(-2))显著降低(t=47.434,P〈0.01)。结论Bevespi Aerosphere可有效降低慢阻肺大鼠的肺组织TGF-β1、IL-β1水平,并改善其肺功能。

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及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诊断的意义1622-1625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血清标志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peptide,NT-Pro BNP)、D-二聚体(D-dimmer)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为PH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PH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本院体检中心3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按照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PASP)的高低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中、重三组。记录所有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 BNP(2954.88±2698.68 ng/L)及D-二聚体(1.98±1.95ug/L)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7.64±275.63ng/L、0.66±1.40 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7、3.68;P值均〈0.05),且PASP与NT-proBNP、D-二聚体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4、0.478;P值均〈0.01)。观察组主肺动脉显著增宽,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明显增高,在重度PH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对诊断及判断PH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左卡尼汀治疗重症肺炎所致心力衰竭患儿的疗效评价1626-1629

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重症肺炎所致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肺炎所致心力衰竭患儿(2013年3月-2016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儿,均采用强心、利尿、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其中45例患儿同时给予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LVEF%、24h尿量、BNP、cTnI、CK-MB、NPY、ALD、AN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LVEF%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cTnI、CK-MB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显效73.33%、有效24.44%、无效2.22%,对照组患儿显效53.33%、有效40.00%、无效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显著地改善重症肺炎所致心力衰竭患儿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提升治疗效果。